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931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归纳总结.docx

历史必修三人教版归纳总结

历史必修③课本知识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出现原因:

(1)社会正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因而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立场和不同的观点;

(2)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周王室衰微,国家分裂和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使各个学派得以发表自己的政见和主张。

(3)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4)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天文学、数学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百家争鸣影响[意义]:

首先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其次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是儒、法、道、墨四家。

春秋战国时期代表人物儒家有孔子、孟子、荀子;法家是韩非子;墨家是墨子;道家有老子和庄子。

儒家代表春秋时期有[创始人]“至圣”孔子;战国时期有“亚圣”孟子和荀子;西汉时期有董仲舒;北宋时期有“二程”---程颢、程颐;南宋时期有朱熹;明朝中期有王阳明。

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和抑制暴政的作用;他还主张包含民本思想的“礼”“信”等。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都有借鉴意义。

5、在“仁”上: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思想;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思想;荀子则提出“王道”“以德服人”“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在民本思想方面:

孔子思想中包含有民本思想;孟子则明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6、在人性论方面:

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朱熹的“心性论”和王阳明的“致良知”也是基于人“性本善”之上的。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没有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

人出生前谈不上善恶,后天环境和教育才是造成人性善恶的根源。

]

7、孔子在教育上的成就:

[1]首创“私学”;[2]授徒弟子3000余,贤者72;[3]编订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课本[-----后人称之为“六经”]。

8、关于儒家经典:

孔子编订了“六经”;汉武帝时规定将《诗》、《书》、《礼》、《易》《春秋》设立为“五经”[与孔子的六经相比少了《乐》!

]。

朱熹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进行注解,撰成代表作《四书章句集注》,从而有了“四书”的正规说法。

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我们应当吸取精华,弘扬其优秀部分,剔除其糟粕:

其中①儒家提倡尊老、敬贤、尊师等;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言必信,遵守社会公德等方面,我们今天应大力提倡。

②儒家的男尊女卑、等级秩序如“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等消极思想应当抛弃。

2、汉武帝实行“举贤良对策”的原因主要是:

社会各方面事务需要更多的能臣干吏协助处理:

包括[1]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

[2]诸侯割据势力仍然威胁着中央集权。

[3]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3、董仲舒著有代表作《春秋繁露》一书。

书中他将儒家学说与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在一起建立了新儒学。

4、董仲舒继承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并进行发展;他发展儒家思想主要表现在:

春秋大一统思想;君权神授思想;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

汉武帝利用了这些思想为其统治服务。

5、董仲舒将伦理道德归纳为“三纲”:

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五常”:

仁义理智信。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一样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第三课宋明理学

1、隋唐时期儒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的主张。

三教是指儒学、佛教[又称释教]、道教。

唐太宗封孔子为“先圣”“宣父”,编订《五经正义》,从此儒经有了官方权威性解释。

2、宋代理学是儒学与佛教、道教融合的产物。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

3、朱熹的重要思想有:

[1]“理气论”:

认为先有理而后有物----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2]“心性论”:

认为心无不善,情也应当从善,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

朱熹的思想深刻影响了日本、朝鲜,在那里形成了“朱子学派”。

4、明朝中期,王阳明吸收了佛教禅宗的思想,宣扬“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这是一种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因而将理学发展成为“心学”。

5、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主张要“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学思想

1、明清时期儒学家著名的有: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他们一方面继承了儒学的基本思想,另一方面又对孔子的神圣地位和儒学思想进行质疑。

因而被称为“明清四大进步思想家”。

这些早期“民主”思想产生的根源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后期李贽的代表作是《焚书》《藏书》等。

《藏书》的命名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缘故。

《焚书》的命名是由于李贽认为这些书将会为统治者不容而被焚毁。

3、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儒家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他的“离经叛道”进步思想主张有:

[1]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2]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如认为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重新认识农民起义---认为农民起义是统治者逼迫引起的,应当“耕者有其田”。

4、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大体相同。

相同点:

一、政治上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黄宗羲认为专制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王夫之提出反对“以一人私天下”。

二、经济上都重视手工业、商业发展:

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王夫之提出“经世致用”---即:

反对八股取士,主张做学问应求真务实,关心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顾炎武的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是他走遍州县实地考察对经学致用思想的具体实践。

三、思想上,王夫之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唯物主义新思想体系---他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变化是万物的发展规律。

(注:

王夫之的代表作是《读通鉴论》)

5、“工商皆本”主张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工商业的较大发展和重视工商业要求。

(1)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共同的生活背景:

都生活在明末清初;都参加过抗击清朝入关的斗争;都在孔孟的“民本”思想之上提出了朴素的“民主”思想。

6、后人把顾炎武提出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但顾炎武的“亡天下”---是指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兴亡的时候,而不是指普通的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变更。

[顾炎武称普通的改朝换代为“亡国”]

7、由于中国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因而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那样波澜壮阔的景象。

8、为什么汉武帝时儒家学说能成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

儒家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董仲舒发展了儒家学说,更适应…;汉武帝采取措施…。

单元归纳

儒家的政治地位变化:

春秋时期:

孔子创立儒学,由于不合兼并战争需要,不被重视。

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完善了儒学体系,儒家成为“百家争鸣”的大宗;秦朝时期由于儒家仁政思想不符合当时统一和建立强有力君主专制的需要,受到“焚书坑儒”的打击;西汉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统治,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

设立太学和郡县各级学校;规定用五经为教科书;任用儒生担任高官;从此,儒学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唐太宗封孔子为“至圣”、“宣父”。

到北宋时期程颢、程颐和南宋时期朱熹将儒学发展为“理学”----一种新的儒学体系;明朝中期王阳明将“理学”又发展到“心学”阶段。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在四书五经中命题,答题要严格遵循程朱理学的解释,不准发挥。

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开始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将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封建礼教,儒家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动摇。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五课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1:

智者学派又称哲人学派,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的希腊雅典。

它是古代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的产物。

其研究的重点是“人”的本身,代表人物有普罗泰戈拉和安提丰等人。

2:

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他的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突出了人的地位。

3:

智者学派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特别是它关于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显得的难能可贵。

4: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认为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是人类应当探究的重要问题,他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主题,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提倡“知德合一”---提出“知识就是道德”。

认为教育对于德行很重要,道德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德性。

5:

苏格拉底支持“性善论”;他认为优秀的人应该具备:

“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四项素质。

6: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

其弟子亚里士多德强调:

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第六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文艺复兴最早产生在意大利的原因:

a根本原因:

意大利资本主义最早萌芽;b人才优势:

此时出现了众多博学多才的学者

c文化环境:

更多的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

(2)文艺复兴核心内容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3)成就:

“文学三杰”----但丁:

《神曲》率先表达对教会丑恶现象的憎恨“跨世纪的诗人”

彼特拉克:

《歌集》-最早提出“人学”对抗“神学”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

《十日谈》--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艺术三杰”----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歌颂人的美及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米开朗基罗:

雕塑《大卫》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画像

(4)文艺复兴的实质:

表面上好像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兴,实质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宗教神学的资产阶级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运动。

(5)文艺复兴的影响:

1.思想方面:

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高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2.精神方面:

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文化和生活观念,为欧洲乃至世界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文学艺术方面:

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在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6)宗教改革

1.宗教改革背景原因:

a日益腐朽的天主教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控制精神、占领土地、掠夺财富---征收“什一税”出售“免罪券”等。

)b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2.开始标志:

1517年10月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反对教会兜售免罪券

3.结果:

产生了新教---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英国国教;教会对人们的思想和社会政治经济的控制逐渐削弱。

4.性质:

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5.意义:

首先,因而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速了新兴的民族国家的兴起。

第七课启蒙运动的兴起

1: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无可争议的领袖,他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著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等

2:

孟德斯鸠是另一位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他与伏尔泰一样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他发展了英国洛克的分权思想,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主张三权分立,彼此制约。

他还提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就是理性的体现。

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3:

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他反对封建专制,宣扬“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思想。

卢梭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但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

4:

18世纪中后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峰。

随着《百科全书》的编撰出版,形成了百科全书派,他们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专制和迷信,进一步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5:

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欧洲很多国家都兴起了启蒙运动,康德是德意志著名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主张主权属于人民,相信自由和平等是天赋人权;认为言论自由是人类一切进步的必要条件;法律应该保护个人的权利。

他不赞成为自由进行暴力革命。

6:

关于启蒙运动

(1)概念:

17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2)爆发原因:

a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崛起,他们对专制的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越来越不满。

b自然科学领域许多成就的取得促进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c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直接推动作用。

(3)主要内容:

呼唤理性的阳光;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4)历史意义:

a、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尊重,自由和平等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b、对法国:

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和舆论准备。

c、对欧美:

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着封建统治。

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起来的国家。

]

d、对亚洲:

激励着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孙中山的中华民国以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主权在民”规定—-源于卢梭人民主权。

]

7:

启蒙运动的高潮

(1)时间:

18世纪中后期地点:

法国

(2)原因:

1、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崛起。

2、封建专制制度更是日益腐朽,阶级矛盾尖锐封建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3、许多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纷纷涌现,把启蒙运动推向高潮。

8、文艺复兴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重视现世生活,重视科学试验,是一种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

启蒙运动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就是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

9、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

10.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背景

产生于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发生于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时期

中心地区

首先从意大利开始,然后扩展到西欧,中心:

意大利

最早在英国出现随后发展到欧洲(源于英,盛于法,结果于北美)中心:

法国

内容

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宣传人文主义,强调人性;兴起时资产阶级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政治理论和完整的思想体系,只是借用古典文化中的现实主义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停留于对旧秩序的批判

斗争矛头既指向天主教会,抨击教权主义,更指向封建制度,批判专制主义和等级制度,强调理性,提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学说。

兴起时,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已经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进一步提出了资产阶级社会的蓝图

影响

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

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专制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18世纪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八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展

1、明朝中期以前,由于封建经济的繁荣,中国在科技方面一直领先于世界。

但是到了明朝中期以后(即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之后)中国开始在科技上逐渐落后于世界,特别是鸦片战争后的近代,中国已远远落后了。

2、造成中国明朝中期以后科技落后的根源是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再加上明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政策所造成。

3、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最突出的是四大发明---指南针[最早]、造纸术、火药[影响最大],印刷术。

指南针帮助欧洲资产阶级开辟新航路,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和原料。

火药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统治者取得政权。

造纸术和印刷术大大推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文化发展。

[阿拉伯商人将四大发明传到了欧洲。

]

4、商代甲骨文中计数法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法国家。

马克思称之为“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使十进位制更加完善。

5、古人确定圆周率为“周三径一”,早在西汉的《周髀算经》中就有记载,所以称为“古率”。

6、魏晋时期的刘徽首创“割圆术”为精确计算圆周率找到了严密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

7、南北朝时期我国科学家祖冲之第一次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7位---3.1415926-3.1415927之间,比西方早1000年。

8、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赤道坐标的国家。

9、从战国时期的石申的著作中辑录出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10、至迟在汉武帝时,我国已有浑仪。

元代科学家郭守敬革新浑仪制造出“简仪”。

11、育种上的混合选择法和嫁接技术[---无性杂交技术]最早见于西汉的农书《氾胜之书》。

12、至迟我国在春秋时期就发明了育骡技术[---有性杂交技术]。

13、中医的奠基之作是西汉时的《黄帝内经》。

它提出了经络学说和针灸方法;还指出人的致病原理---阴阳失衡。

14、中国建筑的代表成就有长城、故宫、赵州桥、明十三陵、清东陵、西陵。

还有山西应县木塔---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15、中国独木舟产生于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明朝郑和的“宝船”是当时世界最大木帆船,它使用“牵星术”来确定航行方位。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成熟诗歌形成。

《诗经》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特点:

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属于古典现实主义流派。

2.“楚辞”又称“骚体”。

特点:

民间语言,句子参差不齐,比较自由活泼。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具有浪漫主义和爱国主义色彩,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3.汉赋成就最出色的是西汉的司马相如,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

东汉有张衡的《二京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4.唐代文学以诗见长:

⑴初唐: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⑵盛唐:

①“大漠穷秋塞草哀,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③“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④“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

⑤“诗仙”---李白 ; “诗圣”“诗史”---杜甫

⑶中唐: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白居易的代表作品有《秦中吟》、《新乐府》、《长恨歌》和《琵琶行》

⑷晚唐:

杜牧《江南春》、李商隐的爱情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宋词,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

宋词兴盛原因:

⑴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⑵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曲形式灵活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感情。

代表人物有豪放派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的婉约词也很出色];婉约派代表柳永[《雨淋铃》]和李清照。

6.小说,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时的短篇小说叫传奇[注意:

明朝戏剧叫“传奇”!

];宋代叫话本,话本把中国小说推到一个新阶段,为后来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小说蓬勃发展空前繁荣的特点:

⑴数量繁多;⑵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⑶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⑷艺术水平高超,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写、语言的运用。

代表作有艺术性最高的是《红楼梦》、成书最早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明清小说繁荣的社会条件:

⑴新兴工商业城镇的兴起,通俗文学在这种环境中蓬勃发展。

⑵严重的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写出批判现实的力作。

第十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1.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称为“文字图画”,至商代,已形成体系完整-成熟的文字。

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隶书、楷书(隶书盛于汉代,魏晋是过渡时期,楷书盛行于隋唐)。

演变趋势:

由繁到简。

2.汉代盛行隶书,也是当时正式书体;楷书始于东汉,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度时期---楷书臻于成熟;

3、楷书盛行于隋唐,是当时的正式书体;初唐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盛唐的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晚唐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是后世的楷书楷模。

4、草书起源于西汉初年,成熟于东晋。

东晋时的王羲之和其子王献之、盛唐张旭、怀素是草书大家。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喻为“天下第一行书”。

5、从产生的过程看,书画是同源的。

6、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反映士大夫生活,重视人物的风貌、气质。

代表作有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杨子华的《北齐校书图》。

7、隋唐绘画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代表作有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初唐杰出画家阎立本《步辇图》盛唐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8、两宋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由于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

代表作有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9、元明清时期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特别是反映文人风貌的写意画。

代表作有元代王冕的《墨梅》、明代徐渭的《黄甲图》、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

10、风俗画是宋代绘画的最大亮点。

繁荣原因是当时工商业的发达,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11.戏曲是从原始歌舞发展而来,春秋战国时期,艺人称为“优伶”。

宋代产生的杂剧是中国最初的戏曲。

金代流行诸宫调。

元杂剧的奠基人是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此外还有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

(元杂剧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

12.元代杂剧兴盛的原因:

a、元朝注意保护艺人b、元代长期停止科举考试,知识分子没有其他出路c、吸取前代艺术精华-宋杂剧、金诸宫调。

元代后期杂剧衰落的原因:

a、元代后期,科举考试恢复b、元杂剧的模式过于呆板

13.明朝嘉靖年间,魏良辅改革昆山腔成为昆曲;梁鱼辰的《浣纱记》的成功奠定了昆曲一统的局面;明朝后期是传奇发展的黄金阶段,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代传奇最出色的作品。

清朝时期昆衰落,原因:

地方戏曲与昆曲称雄;特别是多数昆曲脱离群众。

14、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道光年间,汉剧艺人进京,形成“徽汉合流”—标志京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