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实施报告可行性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943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实施报告可行性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实施报告可行性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实施报告可行性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实施报告可行性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实施报告可行性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实施报告可行性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实施报告可行性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实施报告可行性报告.docx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实施报告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实施报告可行性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实施报告可行性报告.docx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实施报告可行性报告

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实施报告(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  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和实施条件  

  一、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XX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

  

  二、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江西省XX市土产再生资源公司  

  单位性质:

集体所有制  

  经营范围:

主营:

废旧物资、动物皮张、毛绒鬃品、非食用油料、生漆、柴碳。

兼营:

钢材、装饰材料、家用电器、机电设备、家具及罚没物资、汽车(不含小汽车、摩托车及配件、铸件加工)。

  

  资产情况:

截止XX年12月31日止总资产257万元,企业注册资金万元。

  

  经营情况:

本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担负着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主渠道重任,每年废旧物资回收量及销售额都在全市内名列前茅,XX年完成废旧物资收购额2790万元。

  

  单位规模:

 1个仓库,回收网点24家,其中城区3个, 2个工业园区各1个,城郊8个,各乡镇11个。

  

  人员结构:

现有员工37人,其中管理人员7人。

  

  内部控制制度:

公司内部制度健全,设有财务、人秘、业务等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执行到位。

  

  环保状态:

不存在废物、废气、废水排放,不污染环境。

  

  面临的主要问题:

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法规,行业的技术水平偏低,回收利用率低下,回收网点覆盖率低,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有待提高。

  

     

  三、项目的实施条件  

  1、外部条件:

  

  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枯竭,资源供应日趋紧张,现在,70%的矿产资源已经从地下搬到了地上,以垃圾的形式堆积在城市之中,以后要想获得资源,就要从城市垃圾中进行挖掘。

因此,资源再生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

  

  XX年国务院颁布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废纸、废旧金属、废旧轮胎和废弃电子产品等回收利用……推动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制糖等行业实施循环经济改造,形成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江西省循环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各类规范化的废旧物资和大型再生品交易市场,加强废弃物资回收利用,形成回收、集中加工预处理、综合利用的再生资源回收和加工产业体系”。

江西省供销合作社、江西省农村清洁工程办公室联合下达的[XX]11号文件《关于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XX市委在[XX]23号《关于加快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建设》的文件中也明确提出,要求市供销社积极配合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建设,在全市各乡镇及自然村都要设立废旧物资收购站点。

这将对我公司的再生资源回收工作起到一个极大的推动作用。

  

  2、区域条件:

XX市拥有总面积1973平方千米,人口万人。

全市设有16个乡镇、198个村委会、2个工业园和1个科技园区。

这里地处“南昌—九江—景德镇”金三角区域,人口众多,市场发达,商贸繁荣,物流便捷,皖赣铁路穿境而过,境内现有206国道和乐上、乐弋、田乐线3条省道与外界相连,南与鹰潭相距只有几十公里,北离景德镇机场只有40公里,景鹰高速途经我市并开设互通立交。

  

  XX资源丰赡,物产富饶。

这里是全国四大产锰基地和江西省三大煤炭基地之一、亚洲最大的膨润土储藏地、江西省唯一的海泡石产地,还是全国商品粮基地、江西重点产棉区、全国优良猪种繁育基地、江西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全国有名的“江南菜乡”,素有赣东北“聚宝盆”之美称。

  

  另外,由于XX市在近年来大力发展工业(现已建立两个工业园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大批工厂入驻工业园区,由此而带来的产废企业也在增加,可回收的再生资源非常丰富可观。

  

  3、自身条件:

XX市土产再生资源公司是一家由供销社企业入股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公司自成立伊始就是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主渠道部门,有着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

经营的品种、业务量、回收总量都是首屈一指的,每年回收各种废旧物资达5万吨。

公司回收网络比较健全,布局合理,现建有24个遍布城乡的回收站点,基本能满足城乡居民交售的需求。

  

  4、项目提出的理由:

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也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法律和文件政策,鼓励再生利用项目。

  

  但,目前我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仍然处于起步状态,回收网点遍布率不高,分布不尽合理,回收站的建设数量不足;废旧物资交易市场和分拣加工处理中心尚未建成,整个网络建设也未全面完成。

  

  为了加快XX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步伐,合理开发和利用再生资源,解决废旧物资收购摊点混乱带来的城市脏、乱、差问题,通过政府引导支持,企业市场化运作,以有利于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方便居民生活,有利于行业管理和培育规模化、规范化的龙头企业为出发点,以回收企业和集散市场为载体,立足于现有回收网络资源,通过政策支持推动现有回收点、站的改造、提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实现我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的平稳较快发展。

  

  第二章  项目的最终目标和分年任务内容  

  一、项目的最终目标  

  总投资460万元,从XX年6月开始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

其中  

  

(1)投资200万元对公司现有24个废旧物资回收点、站进行分批次按条件有标准的实行改建和扩建,使营业面积普遍得到扩大,完善经营设施,进行统一装修,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一价格指导、统一规范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实施着装、衡器、回收车辆的统一,用3年的时间,使回收站(点)基本做到“七统一”。

并增设25个回收站(其中城区5个,乡镇20个),以大幅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

  

  

(2)投资260万元,计划用地50亩,在XX市城郊建一个以分拣有色金属为主、废钢铁为辅的废旧物资分拣中心。

分拣中心内做到路面全部硬化、并建有房屋、钢棚、环境处理、水电等基础设施;同时配置小型地磅、叉车、剪材、压块等经营设施和办公信息设备。

基本达到年加工处理废有色金属5000吨,废钢铁5万吨的能力。

把分拣中心建设成一个具备储存、分拣、交易、初加工功能的再生资源集散中心,使农村80%以上的废旧物资得到合理利用。

物超所值。

  

  二、分年任务内容  

  1、XX年6月—XX年6月投资155万元。

其中:

1回收点、站改造建设投资约75万元,将按照“七统一”的标准完成公司现有的24个回收站的改,扩建工程;2废旧物资分拣中心建设投资约80万元,在XX市城乡结合处租赁一块占地面积约50亩的土地,并完成“三通一平”工作。

  

  2、XX年6月—XX年6月投资200万元。

其中:

150万元用于回收站、点的增设,直接按“七统一”的标准增设10个回收网点(其中城区5个,乡镇5个);2150万元用于分拣中心建设,完成分拣中心路面硬化、环境处理、房屋、钢棚、水电等基础设施。

  

  3、XX年6月—XX年6月投资105万元。

其中:

1投75万元在乡镇再新建15个回收点;2投30万,在分拣中心添置加工设备、小型地磅、叉车等经营设施和办公信息设备。

  

  第三章  项目本期实施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一、项目本期实施的主要内容  

  1、回收站、点改扩建:

自XX年6月开始至今,按照“七统一”标准,已对现有的24家回收站、点进行了全部改扩建,首先,所有回收站营业面积均扩大到 300m2 以上,其中600㎡以上的达9家,并且对这些回收站场地90﹪的地面进行了硬化修理。

其次,为所有收购站统一配置了衡器、标识和回收车辆(电瓶车)。

第三,公司总部配置了两辆运输车和电脑(两台)等方便统一管理和运营设施。

基本做到了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价格指导、统一规范经营。

  

  2、分拣中心的筹建:

目前,公司已分别在XX市城乡结合处及塔山工业园租赁了约占地面积50亩的土地,并完成了部分基础建设(道路硬化、水电)。

而且,还购置了剪材机和压块机各一套,做到边筹建边试运行。

提高资本利用率,更好更快地让分拣中心发挥作用,体现职能。

  

  二、项目的主要特色  

  通过对回收点、站的不断改造,在城乡均建有绿色环保,统一标识的废旧物资回收点,能尽最大可能方便城乡居民交售各种废旧物资,杜还居民一个安静、和谐的生活环境。

再通过回收点将收购的废旧物资送往分拣中心,最终让可利用的再生资源进入用废企业或消费终端,使再生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循环再利用。

促使我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初步建成,促进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第四章  项目本期实际发生的投资(支出)情况  

  一、回收站点改、扩建支出  

  见附件一:

《XX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投资(支出)明细表》  

  二、分拣中心建设支出  

   

  支出项目名称  

   数量分析  

   金额(元)  

   支出日期  

   

  分拣中心地面硬化(14159㎡)  

   30元/㎡  

   424770  

    XX年7月10日   

   

  补偿搬迁费(16家)  

   4800元/家  

   76800  

    XX年1月9日   

   

  经营设施  

      

   68000  

    XX年3月2日   

   

  其中:

1、剪材机一套  

   22800元/套  

   22800  

    XX年3月2日   

   

        2、压块机一套  

   45200元/套  

   45200  

    XX年3月2日   

   

  变压器、用电线路等  

      

   39000  

    XX年1月4日   

   

  用水设施  

      

   46000  

    XX年9月7日   

   

  其中:

1、水塔一座  

      

   41370  

    XX年9月7日   

   

        2、水泵及水管等  

      

   4630  

    XX年10月9日   

   

  运输车辆(1辆)  

   119600元/辆  

   119600  

    XX年3月11日   

   

  办公设施  

      

   26890  

    XX年1月12日   

   

  合计  

      

   801060  

      

   

  第五章  项目本期实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项目的经济效益  

  本期通过对现有的回收网点、站进行全面改造,使公司所属24家收购站的营业面积全部扩大到300㎡以上,且经营设施更加齐全。

特别是通过回收车辆(电瓶车)的统一配置,使回收范围覆盖到全市城乡60﹪的地区。

回收范围内95%的可再生资源能确保得到及时回收。

XX年实现销售收入2790万元。

  

  废旧物资分拣中心已完成部分基础建设,且购置了剪材机和压块机并已投入试运行,部分废钢材通过分拣加工后得到了升值,使购销利润率提高了3﹪。

待分拣中心全部建成后。

将达到年加工处理有色金属5000吨、废钢铁5万吨的能力。

预计可望实现年销售收入达8千万元,净利润80多万元。

  

  据初步效益测算,本项目静态投资税后回收期为5年。

固定资产投资利润率约为31﹪。

  

  二、项目的社会效益  

  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阳光事业,是国家大力倡导和鼓励的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能体现的社会效益主要有:

  

  

(1)节约资源成本。

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是循环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内容之一。

与原生资源相比,使用再生资源可以节约能源、节约水、减少矿产资源的开发,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把产业链末端的废品还原成最初的资源,使之进入循环利用。

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对于提高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绿色GDP的比例,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义重大深远。

  

  

(2)整合城乡回收资源,规范回收从业人员队伍。

从根本上方便了城乡居民及时交售可利用的废旧物资;通过回收点、站的改建,使城乡的回收经营点统一标识,归口管理,回收从业人员也将纳入统一归口管理,变无序收购为有序经营,从根本上做到了不扰民,无环境污染。

消除了目前行业中广泛存在的无统一组织、无证经营、无行规约束的状态,实现政府对资源和市场的真正有效管理。

  

  (3)为社会增加100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项目建成后,可以增加零星回收人员,带动电焊、切割、搬运、物流、管理等许多工种人员的工资情况收入。

  

  (5)为政府排忧解难。

解决了部分废旧物资经营户存在占通经营、成为销赃场所、污染扰民等不良现象,得到了政府和群众称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