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市黔城镇水利管理工作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99402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洪江市黔城镇水利管理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洪江市黔城镇水利管理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洪江市黔城镇水利管理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洪江市黔城镇水利管理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洪江市黔城镇水利管理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洪江市黔城镇水利管理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洪江市黔城镇水利管理工作情况汇报.docx

《洪江市黔城镇水利管理工作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洪江市黔城镇水利管理工作情况汇报.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洪江市黔城镇水利管理工作情况汇报.docx

洪江市黔城镇水利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水利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黔城镇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1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来我镇指导工作。

下面,我就全镇水利建设的工作作个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我镇是洪江市市治所在地,镇域面积126平方公里,辖19个村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5.4万人(含流动人口),其中农业人口2.4万人,耕地面积2078公顷,水域面积548.16公顷。

境内有大小溪流14条,总长34.6公里。

全镇现有各类水利设施524处,其中小

(一)型水库4座,小

(二)型水库7座,山平塘450口(其中骨干山塘47口),溪坝34座,机电排灌保有量29处(台)/688千瓦,水库总干渠11条,总长44公里;支渠8条,总长96公里;电排渠29条,总长22.8公里;骨干塘干渠47条,总长42.6公里;山平塘渠道及田间斗渠175公里;倒虹吸管3处,总长805米;渡槽11座,总长1025米;隧洞24处,总长1853米。

总蓄、引、提水量132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34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2万亩。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中央提高了对水利建设工作的重视,加大了对水利工作的投入。

我镇认真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抢抓政策机遇,创新发展思路,夯实发展基础,破解发展难题,营造发展氛围,全镇上下掀起了建设水利事业高潮。

1、深入领会政策,理清发展思路。

根据我镇水利建设的基本情况,集合中央1号文件精神,我镇围绕镇党委政府发展大局,确立了“水利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头等大事”的战略重点,把水利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确保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放在全镇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人力、财力、物力和政策均向水利建设倾斜。

全镇上下思想高度统一,发展思路清晰,工作重点突出,推动了水利事业取得新的好成绩。

同时我镇不断总结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措施。

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通过同市政府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的形式,增加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

着力解决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制问题,保障水利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加强业务联络与指导,从水利工程建设一开始就要求镇水利管理人员参与,使其熟悉情况,提前进入管理程序,使我镇的水利工程管理向着更加规范、专业的方向发展。

2、完善机构建设,加强领导力量。

《中共洪江市委办公室洪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洪江市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洪办发〔2011〕8号)文件给我镇核定了财政拨款水利事业编制岗位2名,经营性岗位编制2名。

为完善我镇水利工作机构提供了政策支持,解决了编制难题,加强了领导力量。

目前我镇水利站严格落实文件精神,配备干部职工4人,其中中专学历1人、高中学历2人、初中学历1人。

有1人为高级工人、2人为中级工、1人为初级工人。

按编制情况来划分有全额1名,差额1名,自收自支2名。

水利站硬件设施建设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今年5月省水利厅将我镇水利站列为12个基层帮扶联系单位之后,水利站的“硬件”保障得到加强,现有办公室3间60多个平方,重新添置了办公桌椅、电脑、空调和仪器等,办公条件得到了改善,实现了办公现代化。

同时,水利站的职能也得到确定。

为依法依规开展水利建设工作夯实了政策基础。

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建立和完善了《水利管理站工作职能职责》、《水利站站长工作职责》、《水利管理站站员职责》、《上型水库安全管护员制度》、《防汛办工作职责》、《防汛抗旱工作制度》,《黔城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制》、《水库安全管护员岗位责任书》、《各村防汛抗旱抢险预案及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防汛抗旱值班制度》等有关制度。

3、突出工作重点,夯实基础设施。

一是加大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

今年已完成了铁坑、柳溪、板桥和小江等村的安全饮水工程,共计完成高位水池3座,进水池4座,铺设管道21公里,自来水入户823户。

近期投入40万元的板桥村第二期安全饮水项目工程即将开工(上级投入70%,村、群众自筹资金30%。

),拟建立高位水池1座,进水池3座,铺设管道1.52万米,涉及9个组180户入户安装。

二是落实了上型水库的管理责任和经费。

所有上型水库均聘请了管护员,小

(一)型以上工程,都建立了管理所,安排1至3人负责运行管理,已建立管理所的灌区,一律实行承包管理,内容包括:

包蓄水、保水、放水及防洪保安;包小量工程维修;包水库水面养鱼及尾子田种植,其人员工资报酬采取以多种经营收入抵工资,不足部分从受益村收取的水费中解决。

同时,小

(一)型水库怀化市财政安排管护补助费1200元/座,小

(二)型水库洪江市财政安排管护补助费500元/座。

三是完成了一系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今年全镇已先后完成了金牛村枫木塘小

(二)型水库和水源小

(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百丈村长楹冲小

(二)型水库卧管更新工程、70口山平塘的清淤扩容、倒水湾村3000米渠道防渗工程和小江村郭溪冲45千瓦电排一座。

完成水源、板桥、均田等村水毁工程78处,土石方2.7万方,劳动工日2.6万个,共计投入恢复资金21万元(其中上级投入6.5万元,其余资金由村、群众自筹解决)。

目前板桥村争取发改局建设项目20万元资金投入水源水库左干渠2000米的防渗渠道工程。

并计划在今年10月启动东山村天鹅坨、板桥村芦溪冲和小江村郭溪冲三座小

(一)型水库的除险加固项目。

目前正在申报板桥、柳溪、兰花、桃源、水源、金牛、高桥、鱼塘溪8个村54个项目点建设。

整个项目区公告称预计投入资金800万元。

下半年即将开工建设郭溪冲水库、卢溪冲水库防汛公路扩宽路面3.5公里和新建天鹅坨水库防汛公路3.5公里。

4、狠抓防汛抗旱,确保生产生活。

我镇依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狠抓了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防汛抗旱工作的胜利。

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镇村相应成立了抗旱服务队和防汛抢险队,小阳水库南灌区成立了农民用水协会。

这些制度的建设和服务队伍的成立,对抵御自然灾害和蓄水、保水、合理用水、扩大灌溉效益,搞好综合利用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市水利局领导的带领下,我镇配合市防汛办对全镇水源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水利工程进行了汛前安全检查,对检查出不安全隐患,提出了加强和防护措施,确保在特大暴雨袭击下能安全渡汛。

入汛以来,特别是6月10日,我镇遭受了多年罕见的洪涝灾害,对全镇农业增收造成严重威胁,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水利局主要领导的直接带领下,我镇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抗灾和生产自救,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到目前为止,镇政府已累计投入36.5万元用于水渠、溪坝和涵洞的修复。

随后,我市又连续1个多月未下雨,由涝转旱,我镇快速出击,安排技术人员下到村、组开展技术咨询和抗旱服务,解决抗旱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

安排镇领导多次赴洪江电站联系库区的蓄水和排水工作。

同时,加大对兰花、高桥、小江、鱼塘溪和倒水湾等村抽水灌溉的技术指导,共灌溉水稻、果园等3200亩,在大涝大旱之年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支撑,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称赞,真正履行落实了科学发展观理念。

5、开展水利普查,掌握发展态势。

做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是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基础和前提,是水利工作的一次大事,也是水利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

通过这次普查,对于摸清我们水利发展的现状,谋划水利长远发展,增强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又是我们争取国家资金投入水利建设的重要途径。

对这项工作,我镇落实普查机构,结合农村人饮工程十二五规划编制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对全镇已有的水利工程、水利设施、溪河湖泊等水利普查九大项内容迅速开展普查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6、加强教育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我镇一直把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来抓。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水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要求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各类文件和领导传达的各级会议精神,使干部职工养成自觉学习党报、党刊的习惯,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能力和政治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的政策理论水平。

按照镇党委的要求,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同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以积极的政治态度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紧迫感投入到各项工作中。

为了紧跟时代的脚步,适应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需要,要求干部职工根据水管站的职能,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之余自觉学习相关业务知识,能熟练掌握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工程运行管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及工作效率。

今年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我们对1号文件进行了重点宣传。

镇党委、政府组织各村(社区)负责人认真学习中央1号文件精神要求,就如何加强全镇水利设施管理利用征求意见建议,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科学分析,列入镇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通过此次学习,水利工作人员和各村(社区)负责人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责任,为下一步工作推进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镇水管站工作人员会同各驻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发放水利知识读物,在全镇范围内营造全民参与,积极发展的浓厚氛围,争取良好的群众基础。

指导各村建立完善抗旱服务队、防汛抢险队、农民用水协会等基层水利组织建设。

组织水利人员下村实地规划、测量、工程概算、组织验收,对村(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水利业务知识培训,较好的加强了业务联系,镇内水利业务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三、存在问题

1、水管站人员专业技术素质偏低,编制紊乱,全额1名、差额1名、自收自支2名。

工资待遇较低,无法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全镇水利设施较多,大多是60-70年代修建,工程老化严重。

特别是因经济实力不强,镇、村两级都无法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渠道维护,造成损坏严重,干旱时期无法保证正常灌溉。

3、镇、村两级兴修水利热情虽然空前高涨,但受经济条件和上级分配项目(指标)制约,加之部分群众对水利建设保持观望态度,使得我们在水利建设推进上面举步维艰,严重影响了广大干部群众大兴水利的积极性。

四、意见建议

1、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

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大幅度增加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按较大比重安排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水利建设。

建立与地方财政收入相对应的长期稳定的水利投入机制,县级以上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要参考教育、科技投入的管理办法。

2、强化水利非税收入征收工作。

认真抓好河道工程修建维护费、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补偿费、占河费、采砂管理费等征缴工作,落实有效的征收措施,做到应收尽收,并全部用于水利事业发展。

3、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

鼓励民间资本、外资等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

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统一规划基础上,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积极稳妥推进经营性水利项目进行市场融资。

4、加快管理体制改革。

根据水利工程的性质不同,落实好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

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人员和公用经费、维修养护经费要纳入市、县级财政预算。

对已建成的水利项目可依法转让产权或经营权,引导经营性水利工程积极走向市场,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5、加强水利队伍建设。

大力引进、培养和选拔各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鼓励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于水利改革发展第一线,加大基层水利干部职工在教育和继续培训力度,解决基层水利干部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特别是目前水管站人员编制性质不同和待遇不均的问题。

各位领导,我镇的水利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的距离。

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我镇水利工作水平。

衷心希望各级领导一如既往对我镇工作特别是水利工作给予重视和支持。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