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994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3.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2页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2页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2页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2页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2页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2页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2页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2页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2页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2页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2页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2页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2页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2页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2页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docx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

华为TD优先驻留策略操作指导书V1.0

 

图表目录

1GSM与TD分流概述

1.1GSM与TD分流背景介绍

随着中国移动用户的快速发展,语音及数据业务话务量持续增长,给GSM网络带来了承载压力。

数据显示:

中国移动业务量2011年比2010年增长近1.4倍。

图1-1中国移动业务量一年内增长近1.4倍

TD网络建网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分担GSM网络的负荷,而且TD网络相比于GSM网络更适合承载数据业务。

虽然TD网络已经分担了部分G网负荷,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吸收话务情况还是不理想。

目前,TD网络平均码资源利用率只有11.6%,大部分省份TD码资源利用率低于10%,GSM网络码资源利用率已达到78%,有六个省市超过了80%,部分城市超过93%。

所以,利用好TD网络,使得TD网络吸收更多的话务量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图1-2TD网络利用率低,资源被闲置

“GT分流”的目的是通过增强TD-SCDMA网络覆盖和协同调整TD-SCDMA网络、GSM网络参数配置,使TD终端用户尽可能的驻留在TD-SCDMA网络,促进TD-SCDMA网络发展、成熟,缓解GSM网络业务压力。

中移动集团总体要求:

2011年底TD码资源利用率达到15%以上,同时GSM网络负荷低于75%

1.2T网业务倒流原因分析

◆TD网络覆盖不足

广度覆盖和深度覆盖不足,导致了TD终端在空闲态和业务由于接收电平偏低,重选或互操作到GSM网络。

◆23G参数设置较为保守

TD与GSM网络,是相互补充的两张网。

GSM网络覆盖好且范围广,TD建网初期,TD网络的覆盖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及GSM网络,所以要通过TD/GSM互操作实现双网协同,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空闲态TD-GSM重选策略

✧业务态TD-GSM切换策略

✧空闲态及PS业务态GSM-TD重选策略

由于路测及日常KPI指标压力,23G系统间重选参数和23G互操作参数设置较为保守,导致了空闲态终端偏向驻留G网、业务态TD用户在本系统覆盖较好的情况下会互操作到G网。

这样,由于23G互操作参数的设置缩小了TD的覆盖。

图1-323G参数设置保守,导致TD覆盖缩小

◆TD用户锁网行为

部分用户会将手机锁在GSM网络,这样就就造成了大量T网用户驻留在GSM网络。

1.3G/T分流比例相关概念说明

1.3.1“GT分流比例”相关概念简介

分流比例评估的数据来源:

通过移动公司获取到指定时间内的全部“T/G计费系统话单”,通常建议至少取1周,即1个话务周期。

图1-4GT分流比例相关概念

上图中,相关概念定义如下:

✧TD终端产生的业务量

基于“T/G计费系统话单”话单,根据终端数据库中的IMEI信息,统计TD终端产生的业务量;

✧TD网络承载的业务量

基于“T/G计费系统话单”话单,统计由TD小区承载的业务量;

✧回流GSM的业务量

基于“T/G计费系统话单”话单,统计TD终端产生、在GSM小区承载的业务量;

1.3.2“GT分流比例”评价指标简介

TDCS分流比例、TDPS分流比例、TD用户在网率:

评估TD网络的分流能力

TD业务渗透率、TD用户渗透率:

评估TD网络的业务承载效果;

表1-1GT分流比例相关指标定义

指标名称

计算方法

数据源

含义

TDCS分流比例

T网承载的语音时长/TD用户发生的语音时长

BOSS话单

评估TD网络的分流能力。

由于用户在GSM和TD上的业务模型基本相同,能够最合理体现分流比例

TDPS分流比例

TD用户在T网发生的数据流量/TD用户总数据流量

BOSS话单

由于数据业务模型各地不一,数据卡存量对分流比例影响较大,建议PS分流比例作为辅助指标

TD业务渗透率

TD语音业务渗透率=TD网承载的话务量/(GSM+TD)总话务量

RNC/BSC话统或BOSS话单

评估,TD业务承载比是综合TD渗透率和TD分流比例的综合体现

TD数据业务承载比=TD网承载的数据流量/(GSM+TD)总数据流量)

RNC/BSC话统或BOSS话单

TD用户渗透率

TD用户在网率=VLR登记TD用户数/(GSM+TD)终端放号数

CN话统&经分数据

评估TD放号数与移动整体放号数的比例,体现TD用户发展水平

另外,在进行分流比例计算时,通常按照终端类型(手机、无线座机、数据卡等)区分不同业务分别进行分析,力求能够通过量化的数据统计,准确反映出当前网络业务承载特性和分流方案实施之后的效果。

2GSM与TD分流关键点剖析及解决方案

2.1GT分流关键点剖析

针对TD网络业务倒流原因,解决GT分流的关键点如下:

✧增强TD覆盖:

包括广度覆盖和深度覆盖;

✧促TD用户发展:

只有大力发展TD用户,才能真正提升TD网络资源利用率;

✧考核引导:

除进行KPI指标考核外,多元化衡量TD网络;

✧参数优化:

协同调整TD/GSM重选切换参数,使在网TD用户尽量驻留在TD网络;

✧新技术应用:

采用新算法提升TD网络资源利用率。

图2-1GT分流关键点剖析

2.2GT分流解决方案

重点介绍无线侧参数优化的GT分流解决方案:

Ø异系统重选、互操作参数修改方案

ØPCCPCH功率增加方案

2.2.123G参数修改方案

现网的互操作参数设置较为保守。

目前设置策略为:

✧业务态时,如果TD信号不好,UE能够尽快切换至GSM网络,提升用户对于呼叫保持性能的感受。

✧空闲态TD->GSM重选时,UE最小接收电平、重选至GSM网络电平设置较高,使UE很容易重选至GSM网络。

✧空闲态GSM->TD重选时,GSM侧重选至TD的门限设置较高,要求在TD覆盖较好地区才能够重选回来。

根据理论计算,相对保守的互操作参数导致TD“软覆盖”收缩约6dB,TD用户重选到G网较多,严重影响TD网络分流业务效果,使得大量的用户和业务被“赶”到了GSM网络。

2.2.1.123G重选/切换原理

◆异系统重选门限:

G网重选回T网的门限越高,TD用户越不容易回到T网,反之,G网重选回T网的门限越低,越容易重选回T网;T网重选到G网的本系统起测门限越高,用户越容易重选到G网,反之,T网重选到G网的本系统起测门限越低,越不容易重选到G网。

◆业务态门限:

CS业务态本系统门限越高,异系统门限越低,用户越容易互操作到2G;本系统门限越低,异系统门限越高,用户越难互操作到2G。

PS业务同理。

修改重选门限和互操作门限都能控制T网分流G网业务的能力。

相比之下,空闲态门限的修改效果更明显,主要是由于:

空闲态门限的高低能够控制用户驻留的网络。

2.2.1.223G参数推荐配置

GT分流的参数调整策略,即是让TD终端尽量驻留在TD网络,所以降低TD-GSM的重选/切换门限,同时也降低GSM-TD的重选门限,

图2-223G参数调整策略

◆23G推荐参数如下:

表2-123G参数推荐设置(参数值)

参数中文名称

参数英文名称

正常覆盖小区

一般覆盖小区

弱覆盖小区

室分小区

最小接收电平

QRXLEVMIN

-100

-100

-103

-100

空闲模式小区重选异系统切换测量门限

IDLESSEARCHRAT

4

4

7

4

重选延迟时间

TRESELECTIONS

2

2

2

2

CS业务使用频率RSCP质量门限

USEDFREQCSTHDRSCP

-92~-94

-92~-94

-90~-92

-90~-92

CS业务异系统切换判决门限

TARGETRATCSTHD

40

32

26

26

CS业务3A事件迟滞

HYSTFOR3A

4

4

4

4

CS业务3A事件延迟触发时间

TIMETOTRIG3A

1280

1280

640

640

H业务使用频率RSCP质量门限

USEDFREQHTHDRSCP

-99

-99

-99

-99

H业务异系统切换PS判决门限

TARGETRATHTHD

40

34

31

31

H业务3A事件迟滞

HYSTHSPAFOR3A

4

4

4

4

H业务3A事件延迟触发时间

HSPATIMETOTRIG3A

2560

2560

1280

1280

PS非H业务使用频率RSCP质量门限

USEDFREQR99PSTHDRSCP

-99

-99

-99

-99

PS非H业务异系统切换PS判决门限

TARGETRATR99PSTHD

40

34

31

31

PS非H业务3A事件迟滞

HYSTR99FOR3A

4

4

4

4

PS非H业务3A事件延迟触发时间

R99TIMETOTRIG3A

2560

2560

1280

1280

GSM侧TDD系统间重选门限

GSMTDDOffset

5

5

5

5

GSM侧启动异系统测量门限

GSMQsearch_I

7

7

7

7

将上表中的参数设置转换成绝对门限,如下:

表2-223G参数推荐设置(绝对值)

参数中文名称

参数英文名称

单位

正常覆盖小区

一般覆盖小区

弱覆盖小区

室分小区

空闲态互操作启动异系统测量门限

QRXLEVMIN+IDLESSEARCHRAT

dBm

-97

-97

-97

-97

GSM满足空闲态互操作差异门限

QRXLEVMIN+IDLESSEARCHRAT+QHYST1S

dBm

-93

-93

-93

-93

重选延迟时间

TRESELECTIONS

S

2

2

2

2

CS业务本系统门限

USEDFREQCSTHDRSCP-HYSTFOR3A/4

dBm

-93~-95

-93~-95

-91~-93

-91~-93

CS业务异系统门限

-110+TARGETRATCSTHD+HYSTFOR3A/4

dBm

-69

-77

-83

-83

CS业务3A事件延迟触发时间

TIMETOTRIG3A

ms

1280

1280

640

640

H业务本系统门限

USEDFREQHTHDRSCP-HYSTHSPAFOR3A/4

dBm

-100

-100

-100

-100

H业务异系统门限

-110+TARGETRATHTHD+HYSTHSPAFOR3A/4

dBm

-69

-75

-78

-78

H业务3A事件延迟触发时间

HSPATIMETOTRIG3A

ms

2560

2560

1280

1280

PS非H业务本系统门限

USEDFREQR99PSTHDRSCP-HYSTR99FOR3A/4

dBm

-100

-100

-100

-100

PS非H业务异系统门限

-110+TARGETRATR99PSTHD+HYSTR99FOR3A/4

dBm

-69

-75

-78

-78

PS非H业务3A事件延迟触发时间

R99TIMETOTRIG3A

ms

2560

2560

1280

1280

GSM侧TDD系统间重选门限

GSMTDDOffset

dBm

-90

-90

-90

-90

GSM侧启动异系统测量门限

GSMQsearch_I

-

一直测

一直测

一直测

一直测

2.2.1.3方案可行性评估

在现网中进行的测试结果表明:

TD终端在-95~-100dBm接收电平时,H速率还可以达到248kbps左右,优于EDGE。

2.2.1.4参数调整注意事项

推荐将业务态互操作参数中的“CS业务本系统门限”调整至-95dBm。

但是由于各地移动公司对于KPI要求及重视程度不同,针对部分对于KPI考察较为严格地区可以将“CS业务本系统门限”(USEDFREQCSTHDRSCP=-92)调整至-93dBm,对网络进行优化待KPI稳定后,再分区域逐步下调至-95dBm(USEDFREQCSTHDRSCP=-94)。

2.2.2PCCPCH功率增强方案

覆盖类功率参数调整是以PCCPCH发射功率及其他相关参数调整来实现“扩大小区硬覆盖范围,吸收小区边界弱覆盖区域话务”的目标。

图2-3覆盖类功率调整图示

通过增加PCCPCHPOWER的功率,可以:

✧增强室外宏站的深度覆盖能力,加强TD网络对于G3用户的室内话务的吸收;

✧增强室外连续覆盖的能力,使UE尽量不切换到GSM网络,增强TD网络承载能力;

✧降低G3话务倒流至GSM网络的概率,有效降低GSM网络的符合,并提升TD网络的利用率。

2.2.2.1PCCPCH参数推荐配置

对于宏站小区,参数调整如下:

表2-3PCCPCH功率参数推荐设置

PCCPCH功率

对应提升措施

<=300

提升3dB

(300330]

提升至330

>330

保持不变

涉及到的其他需要修改的参数如下:

FPACH:

修改了PCCPCHRSCP之后FPACH覆盖范围也应相应扩大,建议FPACH最大发射功率/MAXFPACHPOWER抬升3db。

无线链路下行发射功率:

无线链路下行发射功率是PCCPCH发射功率加上偏置,PCCPCH发射功率抬升,无线链路下行发射功率也会相应抬升,鉴于目前下行功率有余量,建议无线链路下行发射功率最大值暂时保持不变,无线链路下行发射功率最小值降3db(绝对功率不变)具体为:

行初始发射功率最小值/MINDLINITPWR:

降3db;

无线链路最小下行功率/MINDLTXPWR(业务):

降3db;

无线链路最小下行功率/MINDLTXPWR(信令):

降3db。

HS-PDSCH:

为了弥补小区边界路损增大的影响,建议HS-PDSCH和HS-SCCH的总功率/ TS*HSMAXPWR(注:

其中*为2、3、4、5、6)抬升3db。

2.2.2.2方案可行性评估

◆链路预算

现有TD网络规划是以64kCS业务作为连续覆盖的信标业务。

而CS64k和AMR12.2k之间的覆盖能力相差为4dB,视频电话(即64kCS)的通话总时长小于TD网络CS域总时长的0.2%,为了满足极少的64kCS的连续覆盖,系统牺牲了4dB的覆盖。

◆终端功率

网络规划中,以上行UE的最大覆盖范围来决定下行的小区最大覆盖范围(PCCPCH功率)现网UE实际的发射功率统计表明:

小于0.5%的UE发射功率会超过20dBm,绝大多数UE发射功率在达到15dBm之前就达到“小区边缘”,并切换到2G网络。

◆现网分析

现网2/3G切换数据表明:

93%左右的3G/2G切换是由于覆盖(下行PCCPCH覆盖)引起的,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是QoS原因引起(1%)。

基于以上分析,增加TD网络的PCCPCH发射功率是“GT分流”的一种有效手段。

2.2.2.3参数调整注意事项

◆调整PCCPCH功率时,其他需相关的覆盖类参数需要进行相同幅度的修改

◆PCCPCHPOWER受限于小区最大发射功率,SCCH功率受限于载波最大发射功率

◆不适宜调整功率小区

进行PCCPCH发射功率提升时,针对以下场景的小区进行调整时,应当有所保留:

功率提升避免调整场景

说明

高站

高站覆盖控制困难,不进行功率调整

室分站点

室分站点功率不受限,且修改后易导致辐射超标

前期Top小区

前期优化成果需适当保留

孤站

弱覆盖范围过大,易导致用户投诉

◆参数调整策略及优化

PCCPCH发射功率调整势必会导致小区覆盖环境变化,可以优先调整非主干道覆盖小区的发射功率,然后分区域逐步调整覆盖主干道小区的PCCPCH发射功率,调整之后及时进行路测及话统数据观测,对于由于PCCPCH发射功率调整导致性能下降的小区及时进行优化,建议优先通过RF优化手段进行调整。

3GSM与TD分流解决方案实施步骤及实施指导

3.1GT分流项目流程

“GT分流”流程如下图所示,包括:

前期评估及准备、分流措施实施、后评估、总结和报告,共计四个部分。

其中,前期评估和后评估是分别对于网络在“GT分流”前后针对网络性能、路测结果、话统数据、分流比例进行评估,说明进行“GT分流”的必要性和分流效果。

图3-1GT分流项目流程

“GT分流”各步骤介绍及预计完成时间如下表所示:

表3-1GT分流项目计划

子项目名称

操作步骤

时间

项目输出

项目风险分析

项目资源需求

前期准备及评估

参数评估

*天

《实施前网络评估报告》

《不同场景下实施方案》

路测评估

*天

路测人员及设备

一周话统评估

*天

分流比例评估

*天

G/T双网计费系统话单及用户投诉信息

分流措施实施

第一批区域实施、指标监控及优化

*天(若出现异常可根据问题解决时间确定)

《优化措施性能评估报告》

《全网推广参数调整方案》

弱覆盖区域扩大,指标有可能劣化

参数修改的权限

全部区域实施、指标监控及优化

*天(根据站点数量可进行调整,若出现异常可根据问题解决时间确定)

后评估

指标稳定后路测评估

3天

《实施后网络指标分析及分流效果测评报告》

路测人员及设备

指标稳定后一周话统评估

1天

分流比例评估

2天

G/T双网计费系统话单及用户投诉信息

总结和报告

总结和报告

2天

《项目总结》

总体来看,“GT分流”从预评估开始到最后的汇报总结阶段大约需要1个月的时间。

3.2GT分流前评估

分流之前需要对网络进行预评估,预评估对象包括:

Ø分流区域的选取和场景化区分

Ø现网参数配置情况

Ø分流前一周话统数据

Ø路测拉网数据

ØG/T双网计费系统话单

预评估的目的是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Ø需要进行“GT分流”的小区属于哪一种场景

Ø参数修改空间

Ø对比数据保存

3.2.1分流区域的选取和场景化区分

GT分流的实施首先涉及到分流区域的选取和场景化区分,除了需要从覆盖角度对小区进行覆盖评估外,还有部分特殊场景小区,需要根据具体的网优要求决定是否修改,或是否保守修改参数。

下面首先介绍一下需要着重考虑的特殊场景的小区

●覆盖边缘小区

✧覆盖边缘小区,建议通过天馈调整,收缩覆盖范围,避免出现“越区覆盖”。

✧边缘小区的互操作参数设置与“内部”小区有所区别,相对来说更容易发生互操作(判断时间较短,或者切换门限较高)。

参数调整后,需要重点进行话统监控和用户感知分析。

●覆盖主干道小区

✧覆盖主干道的小区尤其是拉网必测小区在进行参数调整时应当慎重。

建议逐步调整参数,使现网参数逐渐接近“GT分流”推荐值,并且对于每次调整的幅度应当有所保留,避免参数调整过于激进导致在主干道上发生掉话等现象。

✧建议针对覆盖主干道小区进行参数调整之后,重点关注话统数据变化,并且可以打开部分MR进一步观察覆盖的变化情况。

同时,务必进行拉网测试,验证参数调整是否对DT测试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一方面,拉网数据也可以作为“GT分流”效果评估的输入之一。

对于高站、室分站、前期Top小区、孤站在进行“GT分流“时,需要着重进行评估,参数调整时需要有所保留。

避免在分流之后成为影响网络指标和用户KPI的主要因素。

“GT分流参数修改建议”适用于所有同时建设了TD-SCDMA系统和GSM系统的商用网络和实验测试网络。

为了保证参数调整之后切实起到“GT分流”的效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话统KPI和用户感知不下降,有必要针对不同场景给出不同的参数调整建议。

目前将TD-SCDMA网络中的小区分为:

优秀覆盖小区、正常覆盖小区、弱覆盖小区和室分小区四种类型。

除此以外,针对“覆盖主干道小区”和“覆盖边缘小区”的参数修改策略单独进行讨论。

所以,在“GT分流”之前,需要基于覆盖对分流区域进行场景化区分。

覆盖评估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主要有以下几个维度:

ØMR数据

Ø网络工参数据

ØPCHR数据

以上各个维度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在进行分析时建议将几个维度的分析结果综合起来进行整体评估,力求准确的判断TD-SCDMA网络中小区的覆盖情况。

3.2.1.1基于MR数据的覆盖评估及工具使用

MR(MeasurementReport,测量报告)是TD的一种数据源结构,是从UE/NodeB/RNC上报的周期测量报告或者是触发切换的事件报告中提取的信息,这些测量报告携带了上下行无线链路的相关信息,包括RSCP、ISCP、BLER和发射功率等,这些信息可以为网络问题定位、网络覆盖分析和邻区优化等网络性能评估和优化提供无线依据。

◆MR开启方法如下:

Ø通过OMC打开MR测量

MR开关命令为ADDMRTASK,命令涉及参数包括统计网元粒度,无线测量项,对象实例参数,任务开始和结束时间。

图3-2MR开启命令

ØMR测量的查询方式

通过命令LSTMRTASK,可以查看开启的MR任务.

Ø通过OMC无线测量管理下发命令

在“配置”下“无线测量任务管理”界面上,在左侧网元树中双击相关网元,在右侧窗口中可创建该网元的TDMR北向任务;

图3-3下发MR测量量

◆基于MR数据的覆盖评估分析工具:

Nastar

MR数据分析是进行弱覆盖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借助于终端周期上报的同频、异频邻区的PCCPCHRSCP测量值,基于MR数据的覆盖分析主要通过Nastar工具完成。

◆应用Nastar工具进行覆盖评估的步骤如下:

Ø新建覆盖分析任务

图3-4覆盖分析任务建立

图3-5覆盖分析时间设定

图3-6覆盖分析网元选取

Ø设置过滤条件

“PCCPCHRSCP测量报告总数>100”,表示只对报告数大于100的小区进行统计;“RSCP<-90”和“所占百分比>15%”表示只显示统计后RSCP<-90占所有RSCP15%以上的小区

图3-7过滤条件

Ø3、输出覆盖分析结果

图3-8覆盖结果输出

3.2.1.2基于MR数据的覆盖评估举例

以杭州局点为例,其MR分析结论如下:

图3-9杭州MR弱覆盖分析结果

图3-10杭州MR弱覆盖分析RSCP分布图

对筛选出来的小区进行TOP排序,并最终确定需加站的弱覆盖小区如下:

表3-2弱覆盖小区列表

弱覆盖小区ID

57136

58786

26775

58146

27325

27245

58674

3.2.1.3基于站间距的覆盖评估及工具使用

以网络工参作为数据源,可以根据相邻站点之间的距离来判断TD-SCDMA系统内的小区属于哪一类小区。

◆基于站间距的覆盖评估判断标准

小区覆盖情况判断标准如下表所示:

表3-3跟据站间距离判断小区覆盖情况

小区属性

室分小区

优秀覆盖小区

正常覆盖小区

弱覆盖小区

判定标准

使用室分系统覆盖的小区

站间距小于500M

站间距大于等于500M,小于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