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01123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1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docx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

(建筑电气工程)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

前言—————————————————————————2

一、设计说明书————————————————3~5

二、设计计算书———————————————6~23

1、主变选择—————————————————62、主接线方案———————————————7

3、短路电流计算———————————————9

4、设备选择————————————————12

5、防雷保护计算——————————————18

6、接地网计算———————————————18

7、独立避雷针接地装置计算-————————19

8、变压器差动保护计算———————————20

9、10KV馈出线保护整定计算————————21

10、110KV电源侧距离三段保护整定计算————21

11、主变110KV侧过流及过负荷保护整定计算——23

三、附主要设备材料一览表————————————24

四、附设计任务书————————————————25

五、附参考文献一览表——————————————26

六、附设计图纸:

1、电气主楼线图

2、总面积布置图

3、主变保护原理展开图

4、中央信号原理展开图

5、进线断面及避雷针保护范围图

6、防雷及接地网配置图

前言

毕业设计是完成全部学业的最后一课,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课。

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检验学员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检验学员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和技巧;检验学员毕业实习的效果和综合工作的能力。

毕业设计不但需要学员掌握十几门基础和专业课程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学员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综合协调能力。

所以说,毕业设计是学员四年大学学习成果的全面体现。

为此,本学员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遵照学校和指导教师的安排,按照毕业设计任务书所要求的内容、范围和规定,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设计任务。

在此期间,本学员翻阅查看了大量教材、资料和图纸,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了有关变电站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

这些,无疑对提高设计水平、完成设计任务,起到了很大作用。

四年的大学函授学习已接近尾声,在这期间,本学员在学校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培养教育下,学习并掌握了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并掌握了多门用于生产(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无疑将大大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并会在今后的生产(工作)中得到应用和发挥。

在即将毕业之际,本学员向辛勤培养教育我多年的学校领导、各位老师们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对给予我大力支持和帮助的指导教师表示深深的谢意!

 

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依据

本设计是依据指导教师拟定的《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初步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学校关于毕业设计的相关规定,以及原始资料设计而成。

二、设计范围

1、电气主接线方式的确定及主变的选择。

2、110KV室外配电装置和10KV室内配电装置。

3、变电站的防雷与接地装置。

4、变电站主要设备的继电保护配置和整定值计算。

三、主接线方案的确定与说明

变电站主接线方案的确定,是变电站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

主接线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建设投资以及今后运行的可靠性,因此在本设计中,针对两种不同的主接线方式分别进行综合投资、年运行费用的计算,而后进行技术比较和经济比较。

比较结果是:

甲方案综合投资为145.16万元,年运行费用12.34万元;乙方案综合投资为161万元,年运行费用12.91万元;最终确定甲方案为最佳选择方案。

选择甲方案的优点是:

1、采用外桥接线,能保证主变的切换灵活可靠、简便。

2、110KV侧的隔离开关使用数量最少,故占地面积少,布置简单,且总投资少。

3、选择2台容量为20000KVA的主变。

能够满足其经济运行的条件,使主变的可变损耗大大下降;能够满足系统5—10年负荷增长的需要。

4、110KV侧采用外桥接线的主接线方式,能够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四、配电装置的设计与说明

1、配电装置的设计和设备选择,是按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进行选择,按其在最严重短路情况下进行动、热稳定的检验。

2、设备选择的技术条件为:

电网电压低于所选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所选设备的额定电流大于其运行时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主变回路和其它设备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是按其1.05Ie计算。

校验是按各侧母线上发生的三相短路电流来判定动、热稳定是否符合要求。

3、短路电流的计算时间t,为继电保护动作时间与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之和。

tdz=tz+0.05β;取β=1。

tz由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发热值的时间曲线查得。

4、本站110KV采用室外配电装置,所有电气设备(不包括主变)处于同一水平上,并以一定高度的构架为底面基础,工作人员可安全地在周围工作。

110KV断路器选用少油断路器,这样占地面积小,造价低。

5、10KV侧采用室内成套配电装置,型号GG—A。

断路器选择SN10—10型可少油断路器。

五、变电站防雷及接地装置设计说明

1、本站防雷保护采用四支避雷针,相邻两针的中心距为:

a1=a3=45.6m;b2=b4=55.7m;针高23m。

经计算、校验,保护范围及保护高度完全符合要求。

除在站内装设避雷针外,110KV输电线路全线架设避雷线。

本站110KV避雷器选择FZ-110J型;10KV选择FZ—10型。

2、接地网的设计:

本站为终端变电站,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小接地运行方式。

按规程要求其接地电阻Rjd≤4Ω,但在设计中考虑今后发展和运行安全,故按大接地运行方式设计,其接地电阻小于0.5Ω。

接地网联接方式采用复式连接,由100根直径为φ48mm、每根长2.5m的钢管和40×4mm2长700m的扁钢组成。

3、避雷针接地采用独立地网,也采用复式接地方式。

由7根直径为φ48mm长2.5m的钢管和40×4mm2长36m的扁钢组成。

4、避雷针的独立接地网和主接地网的间隔完全按规程规定设计,故不发生反击。

接地网热稳定校验是按Id⑶=6900A进行校验的,且完全合格。

六、本站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说明

1、10KV馈出线保护是本站最基本的保护,采用二段电流保护加装绝缘监视。

电流保护的Ⅰ段按1.5IdZd本末整定,动作时间:

t=0(s);Ⅱ段按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整定,过流保护的动作时间:

t=0.5(s)。

10KV侧的绝缘监视只发出信号,不作用于跳闸。

2、变压器保护是本站保护的重要部分,因此进行了以下设计:

(1)、设计配置了差动保护,以保护主变的内部故障,作用于跳闸。

(2)、配置了瓦斯保护。

轻瓦斯动作发出信号,重瓦斯动作跳开主变两侧断路器。

(3)、配置了过流保护和过负荷保护。

过流保护按主变的额定电流整定,动作时间为4(S);过负荷保护是按单台变压所带最大负荷电流整定,动作时间为10(S),仅发出信号。

(4)、配置了温度监视。

当主变超温时,发出信号。

3、110KV电源侧设距离保护并进行整定计算。

Ⅰ段按本段线路全长的85%线路阻抗整定;Ⅱ段按1.5倍的本段线路全长阻抗整定;Ⅲ段按最小负荷阻抗整定。

七、有待探讨的问题

1、如何实现随负荷功率因数的变化,而自动分组、分段投

切补偿电容。

2、如何限制避免因投容而产生的高次谐波和振荡。

 

设计计算书

一、主变选择

(一)、方案1:

10KV侧:

P10=22MW;a=0.85;补偿前COS∮1=0.7;

tg∮1=45.6°;无功补偿后COS∮2=0.9;tg∮2=25.8°。

10KV侧总无功功率:

Q10=Ptg∮1=22MW×tg45.6°=22.4(MVAR)

未补偿前的视在功率:

S10=P10/COS∮1=22/0.7=31.4(MVA)

应补偿的无功功率:

QJP=aP10(tg∮1-tg∮2)

=0.85×22(1.02-0.484)=10(MVA)

补偿后的视在功率:

S10/=(aP10)2+(a×P10×tg∮1-QJP)2

=(0.85×22)2+(0.85×22×1.02-10)2

=21(MVA)

选择单台主变的容量:

Sn=0.6Pm=0.6×21(MVA)=12.6(MVA)

考虑主变的过负荷能力(Kfh=1.14),则主变容量:

Se=Sn/Kfh=12.6/1.14=11(MVA)

考虑今后5—10年的负荷发展,可选择容量为16MVA的主变两台。

(二)、方案2:

S10=P10×Kfh/COS∮1=22×0.85/0.7=26.7(MVA)

Sn=0.6Pm=0.6×26.7MVA=16(MVA)

考虑到今后5—10年系统发展规划和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本设计选择2台20MVA主变。

(三)、主变的技术数据及综合投资比较

序号

名称

单位

序号

名称

单位

1

型号:

SFL1-16000

KVA

1

型号:

SFL1-20000

KVA

2

额定电压:

110/11

KV

2

额定电压:

110/11

KV

3

P0=18.5

KW

3

P0=22

KW

4

PK=110

KW

4

PK=135

KW

5

I0%=0.9%

5

I0%=0.8%

6

Ud%=10.5%

6

Ud%=10.5%

7

接线组别:

Y0/△-11

7

接线组别:

Y0/△-11

8

参考价格11.3

万元

8

参考价格12.3

万元

9

综合投资15

万元

9

综合投资16

万元

二、主接线方案

(一)、两种方案的主接线图如下:

 

 

(图一)甲方案主接线简图(图二)乙方案主接线简图

(二)、技术比较

甲方案:

110KV侧主接线采用外桥式接线,10KV侧采用分段母线。

其优点:

(1)投资较少,安装接线简单,配电室占地面积少。

(2)能保证在输电线路其中的一条故障或停电检修时,继续向两台主变供电。

(3)变压器的投切简便可靠。

乙方案:

110KV侧主接线采用内桥式接线,10KV侧采用分段母线加旁

路。

其优点是:

(1)能保证在输电线路其中的一条故障或停电检修时,继续向两台主变供电。

(2)由于10KV侧加装了旁路母线,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三)、经济比较

1、甲方案综合投资和年运行费用的计算

(1)、综合投资计算:

两台主变:

ZB=2×16=32(万元)

110KV桥形接线:

ZQ=33.6(万元)

10KV单母线分段:

ZDm=7.5+6×0.55=10.8(万元)

∑Z0=ZB+ZQ+ZDm=32+33.6+10.8=76.4(万元)

Z甲=∑Z0(1+δ/100)=76.4×(1+90/100)=145.16(万元)

(2)、年运行费用计算:

根据设计要求,年负荷曲线如(图三)所示:

 

求出变压器年电能损耗总值:

先列出参数n=2;K=0.15

ΔQ0=I0%×Se/100(KVA)=0.8×20000/100=160(KVAR)

ΔQ=Ud%×Se/100(KVA)=10.5×20000/100=2100(KVAR)

Sj1=P10/COS∮2=22000/0.9=22444(KVA)

Sj2=22000×0.75/0.9=18333(KVA)

Sj3=22000×0.5/0.9=12222(KVA)

Sj4=22000×0.25/0.9=61111(KVA)

ΔP0+KΔQ0=22+0.15×160=46(KW)

ΔP+KΔQ=135+0.15×2100=450(KW)

ΔA=n(ΔP0+KΔQ0)t0+1/n(ΔP+KΔQ)(SJ/Sn)2tj=2×46×8760+1/2×450×(22444/20000)2×2000+1/2×450×(18333/20000)2×2000+450×(12222/20000)2×2000+450×(6111/20000)2×2760=2202784(KWh)

年运行费用:

U甲=aΔA×10-4+U1+U2=0.03×2202784×10-4+0.035×145.16+0.005×145.16=12.34(万元)

2、乙方案综合投资和年运行费用的计算

(1)、综合投资计算:

两台主变:

ZB=2×15=30(万元)

110KV桥形接线:

ZQ=33.6(万元)

10KV单母线分段加旁路:

ZDm+PL=15.1+6×1=21.1(万元)

∑Z0=ZB+ZQ+ZDm+PL=30+33.6+21.1=84.7(万元)

Z乙=∑Z0(1+δ/100)=84.6×(1+90/100)=161(万元)

(2)、年运行费用计算:

求出变压器年电能损耗总值

ΔQ0=I0%×Se/100(KVA)=0.9×16000/100=144(KVAR)

ΔQ=Ud%×Se/100(KVA)=10.5×16000/100=1680(KVAR)

ΔP0+KΔQ0=18.5+0.15×144=40.1(KW)

ΔP+KΔQ=110+0.15×1680=362(KW)

ΔA=n(ΔP0+KΔQ0)t0+1/n(ΔP+KΔQ)(SJ/Sn)2tj=2×40.1×8760+1/2×362×(22444/16000)2×2000+1/2×362×(18333/16000)2×2000+1/2×362×(12222/16000)2×2000+362×(6111/16000)2×2760=2247104(KWh)

年运行费用:

U乙=aΔA×10-4+U1+U2=0.03×2247104×10-4+0.035×161+0.005×161=12.91(万元)

3、甲乙两种方案的比较

因为:

Z甲=145.16(万元)<Z乙=161(万元)

U甲=12.34(万元)<U乙=12.91(万元)

结论:

通过以上两种方案的技术和经济比较,最终选择甲方案为最佳方案。

三、短路电流计算

(一)、网络参数和运行方式的确定

1、选取基准值:

Sj=100(MVA);Uj1=UP1=115(KV);

Uj2=UP2=10.5(KV);Ij1=0.502(KA);Jj2=5.5(KA)

2、系统短路容量及短路阻抗:

Sdzd=2000(MVA);Sdzx=1000(MVA);Xcd*=Sj/Sdzd=100/2000=0.05;Xcx*=Sj/Sdzx=100/1000=0.1

3、运行方式

最大运行方式:

发生短路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

输电二回线和2台变

压器处于运行状态。

系统短路容量2000MVA。

最小运行方式:

输电二回线和1台变压器处于运行状态,短路容量1000MVA。

4、网络参数的计算:

X1*=X2*=0.4×15×Sj/UP12=6×100/1152=0.0454

X1*∥X2*=0.0454/2=0.0227=X6*

X3*=X4*=Ud%/100×Sj/Se=10.5/100×100/20=0.525

X3*∥X4*=0.525/2=0.263=X7*

X5*=0.4×10×Sj/UP22=4×100/10.52=3.628

当D1短路时:

∑Xdzd*=Xcd*+X6*=0.05+0.0227=0.0727

∑Xdzx*=Xcx*+X6*=0.1+0.0227=0.1227

当D2短路时:

∑Xdzd*=Xcd*+X6*+X7*=0.05+0.0227+0.263=0.336

∑Xdzx*=Xcx*+X6*+X3*=0.1+0.0227+0.525=0.648

当D3短路时:

∑Xdzd*=Xcd*+X6*+X7*+X5*=0.05+0.0227+0.263+3.628=3.96

∑Xdzx*=Xcx*+X6*+X3*+X5*=0.1+0.0227+0.525+3.628=4.28

(二)、网络等值电路:

 

(三)、短路电流计算

1、当D1短路时:

Id1d=1/∑Xdzd*×Ij1=1/0.0727×0.502=6.9(KA)

Id1x=1/∑Xdzx*×Ij1=1/0.1227×0.502=4.09(KA)

2、当D2短路时:

Id2d=1/∑Xdzd*×Ij2=1/0.336×5.5=16.37(KA)

Id2x=1/∑Xdzx*×Ij2=1/0.648×5.5=8.94(KA)

3、当D3短路时:

Id3d=1/∑Xdzd*×Ij2=1/3.69×5.5=1.4(KA)

Id3x=1/∑Xdzx*×Ij2=1/4.28×5.5=1.29(KA)

4、冲击电流峰值计算:

ⅰch1=2.55Id1d=2.55×6.9=17.6(KA)

ⅰch2=2.55Id2d=2.55×16.37=41.74(KA)

ⅰch3=2.55Id3d=2.55×1.4=3.57(KA)

5、冲击电流有效值计算:

Ich1=1.52Id1d=1.52×6.9=10.4(KA)

Ich2=1.52Id2d=1.52×16.37=24.9(KA)

Ich3=1.52Id3d=1.52×1.4=2.13(KA)

6、短路容量计算:

Id1//=Id1d;Id2//=Id2d;Id3//=Id3d

当D1短路时:

Sd1=√3Id1//×UP1=1.732×6.9×115=1374(MVA)

当D2短路时:

Sd2=√3Id2//×UP2=1.732×16.37×10.5=298(MVA)

当D3短路时:

Sd3=√3Id3//×UP2=1.732×1.4×10.5=25.5(MVA)

根据公式:

Id

(2)=√3/2×Id(3)=0.866×Id//;可计算出两相短路电流。

7、列出参数一览表:

短路编号

平均电压

阻抗标么值

Id//(KA)

Ich(KA)

ich(KA)

Id

(2)(KA)

Sd

D1

115KV

Xd1d=0.0727

6.9

10.5

17.6

6

1374

Xd1X=0.1227

4.09

D2

10.5KV

Xd2d=0.336

16.37

24.9

41.74

14.18

298

Xd2x=0.648

8.49

D3

10.5KV

Xd3d=3.96

1.4

2.13

3.57

1.21

25.5

Xd3x=4.28

1.29

系统

115KV

Xcd=0.05

2000

Xcx=0.1

1000

四、电气设备选择

(一)、断路器

1、选择条件:

①、电压:

Ug≤Ue;②、电流:

Igmax≤Ie;

③、开断容量:

Sdt≤Skd;④、动稳定:

ich≤imax;

⑤、热稳定:

I2∞tdz≤I2tt;并且:

tdz=tz+0.05β//;β//=Id///I∞=1

2、110KV侧:

Igmax=1.05Ie=1.05×20000/√3×110=110.2(A)

选择SW6—110型;取t=4(S);查表tZ=3.4(S)

tdz=tZ+0.05β//=3.4+0.05×1=3.45(S)

热稳定校验:

I∞2tdz=6.92×3.45=164.25(KA)

查该设备资料:

It=15.8(KA);I2tt=15.82×4=1000(KA)

164.25(KA)<1000(KA);故校验合格。

动稳定校验:

查该设备资料:

It=15.8(KA);imax=55(KA)

ich=17.6(KA)<imax=55(KA);故校验合格。

3、10KV侧:

(1)、主变回路(主变进线、母联、电容柜)

进线和母联:

Igmax=1.05Ie=1.05×20000/√3×11=1102(A)

选择SN10—10/3000

电容柜:

Igmax=1.05Ie=1.05×10(MVA)×1000/√3×10.5=577(A)

选择SN10—10/1250

因为SN10—10/1250和SN10—10/3000的参数基本一致

所以按SN10—10/3000进行校验即可。

取t=2(S)tdz=1.6+0.05=1.65(S);tz由查表而来

热稳定校验:

I2∞tdz=16.372×1.65=442(KA)

I2tt=43.22×2=3732(KA)

442(KA)<3732(KA);故校验合格

动稳定校验:

ich=41.74(KA)<imax=130(KA);故校验合格

(2)、馈出线断路器:

由于各出线负荷均等,故只选一台即可。

Igmax=1.05Ie=1.05×22000/√3×10.5×0.7×12=151(A)

选SN10—10/600型;t=2(S);tz=1.6(S);tdz=1.6+0.05=1.65(S)

热稳定校验:

I2∞tdz=1.42×1.65=3.23(KA)

I2tt=20.22×2=816(KA)

3.23(KA)<816(KA);故校验合格

动稳定校验:

ich=3.57(KA)<imax=52(KA);故校验合格

断路器选择及校验结果一览表

安装位置

型号

电压(KV)

电流(A)

动稳定(KA)

热稳定(KA)

Ug

Ue

Igmax

Ie

ich

imax

I∞2tdz

It2t

110KV侧

SW6-110

3

110

110

110.2

1200

17.6

55

164.25

1000

10KV主母线

SN10—10

3

10

10

110.2

3000

41.74

130

442

3732

10KV馈出线

SN10—10

12

10

10

151

600

3.57

52

3.23

816

电容柜

SN10—10

2

10

10

577

1250

41.74

55

164.25

1000

(二)、隔离开关

1、选择条件:

①、Ug≤Ue;②、Igmax≤Ie;③、I∞2tdz≤It2t;

2、110KV侧:

Igmax=1.05Ie=110.2(A);选GW5—110GD/1000型;

取t=4(S);tdz=3.4+0.05=3.45(S)

热稳定校验:

I∞2tdz=6.92×3.45=164.25(KA)

It2t=252×4=2500(KA)

164.25(KA)<2500(KA);故校验合格

动稳定校验:

ich=17.6(KA)<imax=83(KA);故校验合格

3、10KV侧:

(1)、主变回路(主变进线及母线)

Igmax=1.05Ie=1102(A)取t=4(S)

选GN2—10/2000tdz=1.6+0.05=1.65(S)

热稳定校验:

I∞2tdz=16.372×1.65=442(KA)

It2t=362×2=2592(KA)

442(KA)<2592(KA);故校验合格

动稳定校验:

ich=41.74(KA)<imax=85(KA);故校验合格

(2)、馈出线:

(包括站用变和PT柜)

Igmax=1.05Ie=151(A)取t=2(S)

选GN6—10T/600tdz=1.6+0.05=1.65(S)

热稳定校验:

I∞2tdz=1.42×1.65=3.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