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可燃性能的测定实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01984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材料可燃性能的测定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筑材料可燃性能的测定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筑材料可燃性能的测定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筑材料可燃性能的测定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筑材料可燃性能的测定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建筑材料可燃性能的测定实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材料可燃性能的测定实验.docx

《建筑材料可燃性能的测定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可燃性能的测定实验.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材料可燃性能的测定实验.docx

建筑材料可燃性能的测定实验

吉林化工学院

 

综合设计性实验

(设计书)

 

实验名称建筑材料可燃性能的测定实验

实验班级安全工程1001

实验人员鹏飞

电话

日期2013年5月19日星期日

 

一、简表

实验名称

建筑材料可燃性能的测定实验

实验组成员

序号

姓名

联系电话

实验中的分工

签名

1

鹏飞

2

3

4

摘要

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测定实验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专业实验。

实验依据标准:

GB/T8626-2007《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法》,利用Z803建材可燃性实验装置,测定建筑材料在规定条件下是否具有可燃性,以及可燃性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指其燃烧或遇火时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和化学变化,这项性能由材料表面的着火性和火焰传播性、发热、发烟、炭化、失重,以及毒性生成物的产生等特性来衡量。

随着应用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现在建筑行业可用的建筑材料越来越多,其中有多的可燃性材料,因此也给建筑物的安全带来了重的威胁。

对建筑物的可燃性能加以测定,对建筑物可燃性能进行等级划分,有助于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的评估,降低火灾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测定建筑物的可燃性能,对建筑物的火灾防护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设计依据

1、本实验的目的、意义、应用及发展趋势(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或出处)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材料的燃烧性能参数和掌握操作测量材料燃烧性能参数的实验仪器。

2.通过实验了解所选材料的燃烧特性。

3.了解影响材料燃烧特性的因素,选择要测定的材料并备制材料,了解测定不同燃烧性能参数的实验法。

4.了解仪器设备的用途,选择所需的仪器设备,熟悉其操作法。

二,实验意义

建筑物中的各种可燃建筑材料极易引发火灾,本实验通过对建筑物建筑材料可燃性能的测定,划定建筑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以较精确的判别该材料在遭遇火灾时丧失强度或能力的时间。

据此判定可确定该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用来规定他的使用性质。

降低火灾风险。

三,实验依据

GB/T8626-2007《建筑材料可燃性实验法》

四,应用及发展趋势

现阶段,可燃性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因此不同场所用到的材料燃烧性能应该有什么要求和材料可燃性能的测试法便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火灾发生时,不同材料通常发生不同程度的燃烧,同时影响材料燃烧的因素又多种多样,如点火源位置、火源强度、通风情况、材料的形状等,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中,很难准确而又客观地测定材料燃烧性能的所有参数,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不同参数的试验法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的研究之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建造了越来越先进的建筑,同时也使用了越来越多的建筑材料,人类自身也更加重视了对建筑物火灾危险的预防,因此,建筑材料的可燃性能测定实验法必将更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和安全行业。

 

三、实验案

1、本实验的具体容

一、实验要求

1)、实验室环境

环境温度为(23±5)℃,相对湿度为(50±20)%的房间。

光线较暗,以助于识别表面上的小火焰。

2)、燃气

纯度≥95%的商用丙烷。

燃气压力应在10Kpa~50Kpa围。

二、实验装置

Z803建材可然性实验装置(燃烧箱、燃烧器)、试样夹、挂杆、计时器、试样模板、火焰高度测量工具、点火定位器、滤纸和收集盘、风速仪等。

三、主要技术指标

1)、电源电压:

AC220v±10%,50Hz;

2)、燃气纯度≥95%,商用丙烷;

3)、燃烧器径为:

ø0.17mm;

4)、火焰高度测量装置:

标尺高度20mm;

5)、燃烧器倾角:

45°;

6)、燃烧器点火时间在0.01S~99.99之间任意设定,精度:

±0.01秒,数码管显示。

四、实验准备

(1)、使用提供的试样模板在代表制品(纺织品或塑料制品)的实验样品上切割试。

试样数量6个。

2)、6个试样在状态调节室中取出,在30min完成实验。

3)、将试样置于试样夹中,这样试样的两个边缘和上端边缘被试样夹封闭,受火端距离试样夹底端30mm。

4)、将燃烧器角度调整至45°角,用规定的定位器确认燃烧器与试样的距离。

5)、实验前3min,在试样下的铝箔收集盘中放两滤纸。

实验过程中:

1)、点燃燃烧器,待火焰稳定。

调节燃烧器微调阀,测量火焰高度使之在(20±1)mm。

每次对试样点火前测量。

2)、沿燃烧器的垂直轴线将燃烧器倾斜45°,水平推进至火焰抵达预设试样接触点。

火焰接触试样开始计时。

点火时间为(15s或30s)。

然后平稳撤回燃烧器。

3)、点火式采用表面点火,火焰应施加在试样中心线位置,底部边缘上40mm处。

4)、实验时间从开始点火计算,若点火时间为15秒,总实验时间是20秒,若点火时间是30秒,总实验时间是60秒。

 

2、实验法与路线(采取的法、步骤、技术路线)

一、实验步骤

准备阶段

1)、确认燃烧箱烟道空气流速是否符合要求

2)、定位。

a)接通电源。

将“电源开关”置于“1”的位置,电源指示灯亮。

b)按动“返回”按钮,燃烧器自动水平返回。

c)用燃烧器专用工具调整燃烧器与垂直轴线角度至45°角位置,并拧紧螺栓固定。

再按动“开始”按钮,燃烧器自动抵达试样夹中心线位置。

计时装置开始计时。

d)根据试样需要采用的点火式,参照标准,选择合适的样夹,用合适的点火定位器给样夹及试样定位。

e)拿掉点火定位器。

f)关闭电源。

实验阶段:

1.接通电源及燃气源。

2.将燃烧实验箱前门关好。

电源开关至于1的位置,指示灯亮。

3.确认点火时间,设置燃烧箱面板的点火时间装置。

4.按动“返回”按钮,燃烧器自动水平返回,返回到位后,松开螺栓,调整燃烧器至垂直位置即点火位,拧紧螺旋定位。

5.按住点火按钮,点燃垂直向的燃烧器。

点火期间一直按住按钮,点燃后松开,点火困难是调节火焰调节按钮,顺时针减少可燃气体流量,逆时针增加

 

调节流量同时按住点火按钮。

6.打开燃烧箱前门,将火焰高度标尺置于火焰正上,旋火焰调节旋钮,将火焰高度调节至20±1mm,火焰稳定后移开实验标尺。

7.松开螺栓,用专用工具旋转燃烧器,使之与垂直向成45°,拧紧螺栓,关好燃烧箱前门。

8.按动“开始”按钮,燃烧器自动到达预设位置,计时装置开始计时。

9.点火时间结束后,燃烧器自动熄火并水平返回。

10.换下一个试样,按动清除按钮,使仪器恢复初始状态,重复上述步骤。

11.最后一次实验结束,关闭电源和气源。

拔下插头。

(先关闭气源,待剩余燃气燃烧完再关闭电源)

二、实验结果记录

1)、记录点火位置

2)、对每块试样,记录下列现象:

a)试样是否被引燃;

b)火焰尖端是否到达据点火点150mm处,并记录该现象发生时间;

c)是否发生滤纸被引燃;

d)观察试样的物理行为。

 

四、可行性论证

1,、实验室拥有Z803建筑材料可燃性实验装置,可以进行此实验。

2、实验符合标准:

GB/T8626-2007《建筑材料可燃性实验法》的人要求,有据可依。

3、实验原材料容易获取,且价格便宜。

4、实验法简单便,容易操作,便于掌握。

5、实验室安全措施合理,没有发生火灾的危险。

五、预期结果及分析

1、所有的试样数据分析结果都非常一致,则实验结果与实验法有关,不能反映各个材料可燃性能

2、某些制品的分析结果一致,但其他制品的分析结果存在差异,则这些差异可能是实验制品本身的属性带来的,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材料的燃烧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