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027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

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6年10月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1、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古代文献记载:

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

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耕牛的极度缺少     B.精耕细作的需要C.冶铁技术的落后     D.小农经济的局限

2.西汉时期的犁铧比战国时有所改进,有铁口犁铧,尖锋双冀犁铧、舌状梯形犁铧以及大型犁铧等。

而且政府曾下令禁止杀牛和盗牛,并在北方边境设苑养马。

这主要表明西汉时期

A.政府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B.精耕细作的农业得到一定的发展

C.生产方式出现了质的革新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支配地位

3.《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对于农、工、商、虞(从事山林水泽行业的人),政府应“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材料表明司马迁()

A.认为政府应平等对待农工商虞 B.主张运用法律手段来限制商业行为

C.主张国家应该对经济适度干预 D.肯定了追求财富是人类的自然本性

4.史记记载: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某城市“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这一现象应该出现在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5.明人宋应星说:

“(缙绅)稍有羡金,必牢藏,为终身与子孙之计。

其在今日有钱闲著者,惟恐子息不生,耽耽访问故宦之家,子孙产存而金尽者,与行商坐贾有能而可信者,终朝俵放,以冀子钱”。

从中可以看出()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缙绅借款无资格限制

C.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D.商业资本渐趋于活跃

6.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买马匹,但边民将铜钱铸造成兵器侵扰内地。

为此,政府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

这一变化()

A.导致宋代民间贸易严重退化B.说明政府贸易政策因事制宜

C.缓和了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D.促进了宋与边疆的贸易往来

7.下图是根据付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整理而成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根据此图分析,影响古代经济宏观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形势的稳定情况B.商品经济的发展态势

C.耕作工具的根本变革D.土地兼并的剧烈程度

8.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

据此可以推知

朝代

秦汉

次数

375

493

874

513

5105

5344

频率

0.85次/年

1.7次/年

2.7次/年

5.31次/年

18.5次/年

19.9次/年

A.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B.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

C.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D.农业生态治理环境逐步恶化

9.有学者研究了北宋到清朝的国家财政收入情况,以每朝最高财政收入计算统计如下表

朝代

最高财政收入

北宋

100000000两白银

南宋

80000000两白银

明代

5000000两白银

清代

3000000两白银

对表中数据解读最合理的是

A.明清时期由于长期战乱导致国家经济严重衰退

B.明清时采取了有别于两宋的国家财政税收政策

C.明清时期强化的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D.两宋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已经逐渐发展到顶峰

10.一篇题为《消失的城市》的文章里,考察古代中国曾经存在,但至清代已经消失的那些城市。

此文所谓“消失的城市”应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

A.浙江省B.陕西省C.湖北省D.广东省

11.“徽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群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

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

A.旧式商贾与权贵的钱权结合B.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C.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D.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

12.马克思:

“各参战国得到的好处——其中也有俄国和美国的份——纯属商业性质,而且正如我们前次所指出;这些好处大部份都是虚幻的。

在目前情况下,对华贸易除鸦片和若干数量的东印度棉花外,只能仍以中国商品即茶叶和丝的出口为主,而这种出口贸易取决于外国的需求而不是取决于中国政府提供方便的多少。

”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客观描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后的情形

B.说明中国在茶、丝为主的外贸中处于出超地位

C.马克思认为当时列强的对华贸易形势并不乐观

D.马克思认为列强发动的对华战争纯属商业性质

13.据某研究成果显示:

1918~1936年,中国经济不但没有衰退,反而呈明显增长趋势。

因此,从总体上看1914~1936年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

由此推断()

A.民族工业“短暂春天”说法值得商榷B.一战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消极影响

C.民族资本主义一度成为经济发展主流D.以往学者对近代经济研究不符史实

14.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八月二十日的《正言报》有报道:

“财政经济紧急处分:

总统昨以命令公布,实行金本位限期收兑法币及流通券。

制定四项办法(金圆券发行办法等)同时颁布施行。

”该报所报道的事件,最终结果是

A.有利于抵制经济危机B.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

C.恶化了国家经济形势D.提升了国家经济实力

15.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该现象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

1541—1550

1551—1560

1561—1570

1571—1580

1581—1590

1591—1600

含银量

50%

39%

11%

17%

18%

5%

A.加剧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B.实现了贸易中心地理转移

C.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D.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

16.下表记录了英国人弗朗西斯·德雷克的活动。

推动其活动出现的主要因素是英国

时间

事件

1566年

跟随其表兄霍金斯从非洲贩卖黑人到南美。

偶尔袭击葡萄牙商船

1572年

怀揣女王发的“私掠许可证”,在南美和大西洋抢劫西班牙运输队

1588年

协助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舰队,成为当时英国出身寒微青年的偶像

A.新生产方式的开放性B.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C.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D.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流

17.有学者指出:

“12—13世纪,英格兰领主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主动采纳货币地租。

15世纪以后的领主采纳货币地租则主要是为了规避价格风波的风险。

”这表明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的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破坏了农村经济B.手工工场需要大量货币

C.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D.商品经济在农村的渗透

18.英国教士马尔萨斯认为:

“大不列颠人口翻一番的时间极有可能不超过25年。

甚至在存在着大城镇和工厂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快于食物供给是一种自然趋势。

因此,除非夫妇通过晚婚和节育进行控制,否则人口将超过维持它所需要的资源。

”这一论断产生的背景是

A.新航路开辟,物种交换导致人口激增B.殖民扩张,贩卖黑奴带来大量的移民

C.工业化革命,经济增长激化社会问题D.经济危机,失业者过多导致就业困难

19.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

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B.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

C.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制内阁出现D.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20.《怎样做大国》指出:

“以粗略的线条勾勒现代金融市场,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

”这一发展轨迹()

A.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B.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

C.工业革命起了决定性作用D.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

21.一个英国人曾记载:

“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

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

”这反映了当时(  )

A.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B.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

C.机器生产优于传统手工生产       D.英国借鉴了中国的纺织技术

22、19世纪后半叶外国银行在中国发行纸币,这些外钞以中国银本位作为计值单位,因携带比银两铜钱方便,被国人接受,在东南沿海省份广泛流通。

80年代,仅(英资)汇丰银行在厦门一地发行的钞票就有六七十万。

这一现象(  )

A.有助于近代中国通货市场的规范        B.使英国垄断了近代中国的金融市场

C.体现经济发展对币制改革的需求        D.一定程度减轻了清政府的外债压力

23、以下为1893—1930年出口原料按经济类别分类比重(百分比),从表中可以看出(  )

年份

原料

农产品

矿产品(手工)

矿产品(机采)

1893

15.6

28.4

0.1

1903

26.8

0.2

0.2

1920

36.4

0.9

2.8

1930

45.1

1.2

3.4

A.传统工矿业不断萎缩B.近代工矿业基础薄弱

C.中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所占份额不断上升D.世界经济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中国原料出口

24、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

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

这说明(  )

A.基督教文化是西方工业文明产生的思想根源B.中华文明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被迫中断

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

C.西方工业文明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D.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农业文明不能并存发展

25、中国近代企业资本表

阶段

官办或官商合办企业

商办企业

外国企业

资本

(千元)

所占%

资本

(千元)

所占%

资本

(千元)

所占%

1872—1894年

16196

23.1

4697

9.6

28000

67.3

1895—1913年

28469

13.0

90801

41.0

103153

46.0

上表呈现的变化表明(  )

A.“实业救国”努力实践          B.清末新政成效显著

C.列强内争侵华减弱           D.中外企业逐步协调

26、1913年张謇说:

“……为捍卫图存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

若开放铁矿、扩张制铁厂是”……“谓我国铁业发达之日,即日本人降伏于我国旗之下之日”。

材料反映出(  )

A.一战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实业救国成为民国时期的思想潮流

C.抵抗日本侵略成为实业家门的共识    D.民族资本主义的工业体系日益完备

27.民国河北《元氏县志》记载“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据此可以推知当时中国(  )

A.小农经济逐渐瓦解      B.不受外国经济的冲击

C.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D.农村经济结构没有出现变动

28.(2016·湖北黄冈二模·29)下图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

据此可以推知(  )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B.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C.要富强必须先实现民族独立   D.一战的爆发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29.抗战时期,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经济迅速发展,至1944年,其工厂占了国统区工厂总数的88.63%(如下表所示)这种历史现象(  )

年份

1937.7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总计

工厂数量

234

419

517

306

1061

1376

549

5462

A.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体现    B.标志着当时中国的社会重心西移

C.使中国的工业区域布局渐趋平衡     D.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0.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废两改元”,规定全国所有公私款项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

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规定自1935年1月4日起,停止使用银元,改用法币(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这在当时(  )

A.有利于收回贸易主权     B.造成严重通货膨胀

C.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     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31.有资料统计表明,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在前清光绪、宣统年间通常用五、六千人……这般工人的籍贯多半是广东、宁波、湖北、安徽、天津等处。

”甲午战后的上海,“劳工的出身地极不统一”,来自全国各地,致使“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

”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近代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    D.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

32.1958年6月12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称:

“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

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

还远得很!

……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

”之后,“粮食卫星”从亩产数千斤一下子窜升到了数万斤。

钱学森的科普文章(  )

A.直接导致了农业“浮夸风”  B.为“大跃进”提供科学依据

C.体现了科学家虚伪的一面   D.是当时社会政治风气的产物

33、1956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指出:

“我们对中央提出的‘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方针要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不要把它片面化、绝对化……只有这样,才不致于犯右倾保守或急躁冒进的错误。

”这篇社论(  )

A.开始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B.助长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开启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D.认识到三大改造中存在“左”的倾向

34.有学者说:

“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这说明了两者的农业政策(  )

A.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  B.赋予农民的经营方式不同

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取得农业成就的手段相同

35.《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引用了农民说的一句话:

“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归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

”材料中提到的两次土地所有制的变革相同之处是(  )

A.都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     B.都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

C.都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都使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36.张赛群《中国近理代“国进民退”现象分析》认为,近现代以来,中国曾出现过几次明显的“国进民退”现象,一是洋务运动时期在“自强”名义下进行的一系列政府经营;二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战争环境下蒋介石政府的统制经济;三是建国初期为实现公有制而进行的“三大改造”……而第三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作者认为“三大改造”导致国进民退的理由是(  )

A.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确立   B.农业和农民付出太多

C.生产资料所有制成分单一   D.公有制经济没有活力

37.建国后,陈云曾说:

“现在有些资本家有这样的想法:

政府搞重工业,他们搞轻工业,政府搞原料工业,他们搞制造工业,包袱都要你背,他们赚钱。

我们当然不能这么办。

”为此,人民政府(  )

A.实施国家资本主义政策B.强调经济建设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当务之急

38.1956年,中共领导人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刘少奇指出,“我们国家有百分之九十几的社会主义,有百分之几的资本主义,我看不可怕,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补充嘛!

”这表明当时中国(  )

A.深受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B.尚未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灵活务实           D.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39.1960年初,毛泽东在比较中苏两国发展工业化的道路时说: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是一切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共同规律。

”这表明毛泽东(  )

A.希望工业和农业均衡发展      B.主张有计划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C.肯定了苏联经济发展模式      D.不否认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

40.下表是根据国际统计年鉴数据“1996年平均每千亩耕地上使用机械台数”绘制的,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机械类型

世界

亚洲

中国

拖拉机

19.1

13.9

5.4

收割机

3.1

3.8

0.9

A.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整体水平较低        B.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

C.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D.农民对使用机械生产的动力不足

 

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41.(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中国古代乃至明清时期的城镇基本不存在西欧中世纪城市的相关基因,那种主要将当时的手工作坊或手工工场雇佣劳动力的数量和规模状况作为萌芽单一标志的认定方法,其萌芽认定概念本身就是极为片面的。

(二)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江南地区的某些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其中以江南丝织业和棉纺织业最为明显。

……在苏州出现了机工寻求雇佣机会的固定劳动力市场。

⑴概括材料一对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看法。

并指出两者观点的主要分歧。

(6分)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洋务派开始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近代企业,如:

1861年,中国第一个官办的军用企业——安庆军械所成立;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成立;差不多同时,一些民用企业和民族企业也相继成立。

⑵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企业”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类企业的重要影响。

(5分)

 

材料三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

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

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

1901~1911年

数量(家)

资本额(万元)

纺织业

82

1332.1

缫丝业

70

556.9

面粉业

53

786.8

火柴业

28

130

水电业

60

3813.8

机器业

20

352.1

矿冶业

73

2272.9

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6分)

 

材料四1953—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四中A点前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并说明其主要原因。

(6分)

 

材料五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

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

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屈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

⑸根据材料五,归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变化。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淡你的认识。

(5分)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这是一幅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发展简图,它体现了中国近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发展进程。

根据简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发展。

(要求:

观点明确,对该简图表述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

DBCAD6—10:

BACBB11—15:

ACACC

16—20:

ADCDD21—25:

ACBCA26—30:

BCCBC

31—35:

ADDBA36—40:

CACDB

二、非选择题:

41.【答案】

(1)

(一)看法:

中国不存在西方式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因此不能仅凭雇佣关系判定中国古代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

(理由1分,结论1分)

(二)看法:

明朝中后期,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出现了雇佣关系,由此判断当时开始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理由1分,结论1分)

分歧:

雇佣关系的出现是否是判断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主要依据。

(2分)

(2)含义:

使用机器生产。

(2分)

影响:

这些“近代企业”并使洋务派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洋务运动破产;刺激和诱导了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或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或有利于军队近代化)和清朝的经济实力;促进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推翻清朝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或部分达到了”与洋人分利的目的)。

(3分,任答3点即可。

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3)特点:

发展速度快;各部门发展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地区发展不平衡,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民族资本力量弱小,对外国资本依赖性较强。

(6分,任答3点即可)

(4)基本态势:

A点之前,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1分)

原因:

“一五”计划的制定;三大改造完成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分)

基本态势:

A点之后,国民经济出现严重挫折。

(1分)

原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中苏关系恶化;自然灾害。

(2分,答出一点即可)

(5)新变化:

否定传统社会习俗;接受西方社会习俗成为时尚。

(2分)

认识:

中外文化交流是必由之路;文化碰撞交流所激发出来的历史进步作用是巨大的;学习和融合外来先进文化为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同时要保留文化的民族性与延续性。

(3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42.【答案】观点一: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民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并推动民主政治运动的发展。

(4分)

评析:

①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出现了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

②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结果失败。

③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到中国,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④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五四运动标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8分)

观点二:

近代新思想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