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中东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04776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中东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中东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中东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中东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中东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中东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中东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中东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中东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中东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中东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中东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中东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中东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中东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中东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中东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中东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中东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81 中东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

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81中东名师精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中东》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从中东地形图上找到“三洲五海”,并通过读图分析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在联系东西方方面的重大作用,深刻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通过对“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图进行分析,明确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地位;通过对“中东的石油产区”分析,理解并掌握中东地区石油的分布特点;通过对“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的分析,理解中东石油的主要输出地区和输出路线;通过对石油资源不可再生的思考和分析,结合对中东产油国经济多样化情况的了解,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通过对中东水资源匮乏原因以及对生活、生产影响的探究,理解水资源匮乏是导致中东地区局势紧张的原因之一。

4.通过浏览图片以及分析资料,了解中东多元的文化特点和复杂的宗教关系,理解宗教文化差异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因素之一;通过对中东衣、食、住、行的特点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合作探究,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丰富的石油资源。

2.教学难点

中东的石油资源对地区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的热点地区,导致其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有很多,信息量大。

制作多媒体课件整合这些信息,并进行有序地展示,为学生地理思维的发展搭建信息平台,以问题引路,在教师引领下,对地理图表、地理资料等信息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石油资源和水资源对中东地区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关注并思考世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人类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

设计学生平等交流、合作探究等活动,旨在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地理教材、地图册;查找中东地区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

多媒体展示2014年恐怖组织ISIS伊斯兰国、巴以冲突不断、伊朗核问题四方会谈无果而终、叙利亚国内战争、伊拉克境内恐怖袭击等图片,展示中东的动荡局势。

学生:

读图,感受:

一波不平又来一波,这里的人们真是不幸,巴以争端不断升级,叙利亚国内内战持续,伊拉克国内依旧陷入长期的动乱,也门宗教冲突不断,现在又突现了新的恐怖组织──ISIS(“伊斯兰国”),从图中ISIS表现来看,是个更可怕的恐怖组织……

教师:

这些事件都发生在哪个地区?

学生:

中东地区。

教师:

从44页的“阅读材料”中,大家可以看到中东地区一直战争不断,战争从来就没有从中东离开。

你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哪些国家曾经发生战争?

学生回答预设:

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伊朗与伊拉克;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打击;美英与伊拉克;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战争。

教师:

中东地区怎么会如此动荡呢?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中东,探索导致中东地区局势动荡的根源。

设计意图:

利用近期的时事背景材料,引发学生对中东局势的关注,产生对中东人们生活的担忧之心,激发探索中东动乱根源的动力。

讲授新课

教师:

多媒体展示,先来了解一下中东名字的由来。

读图,看看中东地区是以哪个大洲为中心来划分的?

学生:

以欧洲中心。

设计意图:

通过对中东名称的解读,初步了解中东的位置。

活动一:

“三洲五海之地”

教师布置任务

1.PPT提供中东地区的空白图,对照世界政区图,查找中东附近的大洲和大洋,说明其海陆位置。

2.PPT提供中东政区图,查找中东面积较大的国家,并找出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分析中东地区的范围。

PPT展示西亚的范围,与中东地区相比较,明确中东地区与西亚地区在范围上的差别。

3.对照中东的地形图,查找中东周围的海洋,说明“三洲五海之地”中五“海”的名称。

PPT展示五“海”景观图,理解部分海洋名称的由来,找出其中的湖泊。

4.在中东的地形图上查找连通海洋的水道,并填出框图中相互连通的海洋名称。

PPT展示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运河的说明。

5.利用PPT展示土耳其海峡的位置,并链接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材料,据此分析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在东西方联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土耳其海峡被称为“天下咽喉”,完全位于土耳其境内,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通道,故又称黑海海峡。

它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三部分,全长345千米,整个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是亚洲与非洲人民往来的主要通道。

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长195千米,使得欧洲与亚洲之间的部分航运,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大节省了航程。

6.拓展阅读──苏伊士运河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是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对埃及发动的军事行动。

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

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英法两国被迫接受停火决议,以色列也同意撤出西奈半岛。

英法两国的军事冒险最终以失败告终,只有以色列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自身目的。

这场战争也标志着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成为真正主宰中东乃至全世界的力量。

战争结果是埃及失败,英法以战胜。

但埃及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在美苏的干预下,赢得了苏伊士运河的全部主权。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学生找到中东周边的大洲和大洋,明确中东位于亚洲的西南部和非洲的东部。

2.在中东的政区图上,找到面积较大的国家:

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埃及等国家;找到亚洲、欧洲的分界线土耳其海峡和大高加索山脉;找到地跨亚欧两洲的土耳其和阿塞拜疆;找到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找到地跨亚、非两洲的埃及;把西亚地区图与中东地区图相比较,明确两者范围的不同,中东地区=西亚﹣阿富汗+埃及。

3.在中东地形图上找到中东周围的海洋,按照逆时针顺序分别是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和里海。

其中里海不与其他海洋相通,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透过颜色可以知道,黑海、红海因颜色而得名,地中海和里海因位置而得名,阿拉伯海得名于本地区的主要民族:

阿拉伯人。

4.找到黑海与地中海唯一的通道──土耳其海峡,地中海与红海之间的唯一通道──苏伊士运河。

通过阅读文字说明,明确它们都是咽喉要道。

根据互通关系填写表格。

5.阅读材料,并分析得出:

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都是咽喉要道,是联系东西方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6.分析拓展材料,明确地理位置是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之一。

设计意图:

提供比较充分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了解中东地区是“三洲五海之地”,明确其位置的优越性,知道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是咽喉要道,深刻地认识到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活动二:

世界石油宝库

教师布置任务

1.读中东的主要产油国图,看看这些国家集中分布在哪个地区,找到这个地区与阿拉伯海之间的海峡?

2.读教材图8.5,了解中东石油的储量、产量以及出口量在世界上的地位,根据下面的图示,分析中东石油产量和消费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讨论中东的石油经济未来的主要出路是什么?

思考中东的石油资源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3.读图8.6并思考:

中东的石油通过什么方式向外输出?

主要输往哪些地区?

找到三条重要的输出路线,看看这三条线路都经过哪些海洋、海峡和运河?

填在表格中。

 

经过的主要的海洋、海峡和运河

到达的地区

线路A

 

 

线路B

 

 

线路C

 

 

4.读图8.6“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分析:

航线A、航线B的目的地都是欧洲西部和北美洲,而图中航线A是从印度洋到大西洋最近便的路线,为什么有的船只还要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走航线B呢?

5.PPT展示石油给中东的国家和人们带来的影响,分析:

石油资源的开发使中东地区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中东的国家发生了什么变化?

石油资源不可再生,未来没有石油了,人们该怎么办?

6.拓展阅读: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沙漠风暴行动

1990年8月2日,两伊战争结束仅仅两年之后,以“偷采”伊拉克价值24亿美元的石油为借口,萨达姆出动10万大军,仅用了10个小时就占领了科威特全境。

1991年1月17日,代号为“沙漠风暴”的海湾战争爆发。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对伊拉克主要目标大规模空袭38天之后,用100个小时的地面进攻作战结束了这场战争。

伊拉克军队败退,科威特得以收复。

难道这场战争只是由于争夺石油而导致的吗?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根据PPT展示,引导学生找到中东地区主要的产油国,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这些国家分布在波斯湾沿岸,波斯湾与阿拉伯海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相连。

2.根据图8.5可知,中东地区石油储量最大、产量也最大;根据出口量所占的比例,结合2008年中东地区的石油产量和消费量分析,中东的石油消费量只占其产量的很小一部分,大部分用来出口,其出口量最大。

3.读图8.6可知,中东的石油主要输往东亚、欧洲西部和北美洲。

这些地区与中东远隔重洋,所以输出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海运,三条输出路线都经过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

 

经过的主要的海洋、海峡和运河

到达的地区

线路A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

欧洲西部、北美洲

线路B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北美洲、欧洲西部

线路C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

东亚

4.读图8.6,航线A经过苏伊士运河,到欧洲的距离最短,运费最经济,但由于运河地狭水浅,大吨位的油轮无法通过;B航线经过非洲好望角,距离最长,但水道宽阔,可通行巨型油轮。

5.根据PPT提供的图片材料进行分析,石油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人们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方式也逐渐由游牧向石油生产改变,很多国家也因此富裕起来。

但是石油资源不可再生,用完了就没有了,所以产油国必须考虑未来经济的发展问题,比如实施经济发展多样化战略。

6.阅读“拓展阅读”材料,明确:

争夺丰富的石油资源是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原因之一,美国等大国的积极参与也是为了争夺石油的控制权。

设计意图:

通过提供丰富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可以培养学生资料整理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活动三:

匮乏的水资源

教师布置任务

1.PPT展示图片、漫画和文字材料。

思考:

有人说“在中东地区,水比油贵”,对吗?

你能说明为什么水比油贵吗?

材料一

材料二

在世界第一石油大国沙特阿拉伯,一升91号汽油的价格约合0.12美元,而一升瓶装饮用水的价格高达约0.40美元。

在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埃及,一升90号汽油的价格约合0.33美元,而一升矿泉水的价格约为0.34美元。

在海湾石油大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升汽油售价约0.45美元,几乎与水同价。

你可能觉得上述这些数字很离谱,但“水比油贵”就是中东地区的特色。

2.PPT提供中东气候分布图及麦地那的气候资料,找到中东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特点。

3.PPT展示沙特阿拉伯的位置,分析其地表水资源的特点。

思考:

沙特阿拉伯应该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请提出你的建议。

(提示:

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4.PPT提供中东的水资源和中东人口分布图,说一说中东的河流在利用上有何特点?

中东人口与河流的分布有何关系?

这种关系及多国共用河水的情况会引发什么问题?

5.拓展阅读:

阿以水资源之争

几次中东战争之后,阿拉伯国家不仅失去了土地,还有更有宝贵的水资源。

为此,阿以之间进行了殊死的斗争。

巴勒斯坦在约旦河西岸被占领土上开采水的行动遭到禁止,这使巴勒斯坦人更加感觉到收复失地对于自己的重要性。

而戈兰高地之所以长期成为叙以谈判的焦点,与其丰富的水资源不无关系。

以巴情报研究中心主任杰逊·巴斯金指出:

“归还戈兰高地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那里提供了以色列的饮用水。

而让叙利亚放弃对戈兰高地水源的权利也是不可能的。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学生从PPT展示的材料中感受中东水资源的匮乏。

2.根据PPT中提供的中东气候类型图和麦加气候资料进行分析,明确中东主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沙漠气候和亚热带沙漠气候,麦加的气候特点是全年炎热干旱。

3.根据PPT展示的沙特阿拉伯地表河流概况,可知沙特阿拉伯地表没有一条常年流淌的河流,通过PPT提示可知,整个阿拉伯半岛上也没有一条常年流淌的河流,位于阿拉伯半岛上的七个国家被称为“无流国”。

根据提示思考,可以通过淡化海水来扩大淡水的来源(开源);通过PPT链接查看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工程,还有利用高效节水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例子,体会淡水资源的开源与节流。

4.根据中东的水资源图可知,中东河湖淡水资源的利用特点是多国共用,结合人口分布图可知,人口沿水源分布,从而理解水资源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仅有的一些水资源,各国都在努力争取,其中的矛盾也很难调和,产生了水资源争端。

5.通过“拓展阅读”内容,了解争夺水资源是阿拉伯各国与以色列之间矛盾的焦点之一。

设计意图:

提供漫画和情景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对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有了第一印象;运用中东气候分布图和气候资料,分析水资源匮乏的主要自然原因;引导学生从开源与节流两个方面,思考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的解决方案。

活动四:

多元的文化

教师布置任务

1.PPT提供世界人种分布图和世界语言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

中东地区主要的人种是什么?

哪个民族的人口最多?

2.阅读教材49页内容并思考:

中东地区是哪些宗教的发源地,多数人信奉什么宗教?

有哪些重要的宗教城市?

PPT提供中东地区的主要民族及其宗教信仰,引导学生思考中东宗教的复杂性。

3.PPT展示耶路撒冷的城市景观,并依次列举宗教建筑,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耶路撒冷同时被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称为圣城?

4.PPT展示阿拉伯人、犹太人的生活习惯等资料,让学生感受中东地区人们的文化差异。

5.拓展阅读:

也门陷入内战

中新网3月26日电(2015年)据外媒报道,沙特阿拉伯及其盟国表示,鉴于也门目前的局势,已经开始军事介入,以阻止据信是由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武装接管也门。

也门胡塞武装组织于去年9月控制了首都萨那。

今年1月,该组织与也门总统卫队发生冲突并占领总统府。

哈迪2月21日逃离萨那后抵达亚丁市,并在那里恢复行使总统职权。

支持哈迪的部落武装和政府军与支持胡塞武装的安全部队在亚丁市已发生多次武装冲突。

胡塞问题由来已久,其核心是教派斗争。

也门是传统的伊斯兰国家,逊尼派占53%,什叶派占47%,胡塞家族所属的栽德派是什叶派的一个分支,也门栽德派主张效仿伊朗实行政教合一的政体,与逊尼派中央政府的执政理念水火不容。

你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宗教矛盾仅仅是不同宗教之间吗?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读图思考,回顾旧知识,明确中东地区主要人种为白种人,主要的民族为阿拉伯人。

2.读书后思考可知,中东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发源地,目前大部分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少部分人信奉基督教、犹太教。

通过浏览PPT提供的图片,学生感受中东地区宗教信仰的复杂。

3.根据PPT展示的耶路撒冷城区图片和各宗教代表建筑、遗址,得出“耶路撒冷被称为三教圣城”的结论。

4.感受中东地区人们的文化差异。

5.通过拓展阅读,明确宗教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也是造成地区动乱的重要因素,同一宗教,不同的派系也可能产生宗教矛盾,从而爆发宗教冲突。

活动五:

合作探究

自然环境往往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

请根据材料分析:

中东地区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师布置任务

阅读教材51页的三段材料和下面的材料四。

材料四:

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探究自然环境对中东人们生活的影响。

探究提纲:

第一组 探究自然环境对中东服饰的影响

第二组 探究自然环境对中东传统民居的影响

第三组 探究自然环境对中东传统交通工具的影响

第四组 探究自然环境对中东饮食的影响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组 探究自然环境对中东服饰的影响

阿拉伯人喜爱白色。

很多建筑的外观是白色的。

男人的传统服装是白色的缠头巾和宽大的白色长袍。

其主要原因是:

当地气温高,太阳辐射强,白色服装对太阳辐射的反辐射作用强,吸热较少。

第二组 探究自然环境对中东传统民居的影响

中东很多地区的传统民居屋顶是平的,夜晚人们常把床铺安放在屋顶上。

其主要原因是:

由于中东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极少下雨,把床铺放在屋顶上,无防雨之忧愁,且夜间比较凉快。

第三组 探究自然环境对中东传统交通工具的影响

骆驼是中东地区常见的牲畜,也是传统的交通工具。

其主要原因是:

这一地区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广布,而骆驼特殊的生理结构能够忍耐饥渴。

第四组 探究自然环境对中东饮食的影响

土耳其烤肉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

其主要原因是:

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部分地区适合牧草的生长,可以发展畜牧业,乳肉是其主要食材。

设计意图:

能够说明地理环境对中东人们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中东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利用地理知识思考问题的习惯,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锻炼了组织、协调、沟通、分享与合作的能力。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世界热点地区──中东。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中东之所以成为世界热点地区,是“三洲五海之地”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复杂的宗教文化、背后大国的博弈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还通过探求自然环境对中东文化现象的影响,加深了对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增强了地理思维的能力。

PPT展示:

六、教学反思

中东是世界热点地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经有所关注。

用最新的图文资料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根源的热情。

然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以感性材料为主的富含情感色彩的地理图文资料,创设学习情境,设置导学问题,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石油资源、淡水资源、宗教文化等方面去了解中东的特征,并利用与争端有关的时事资料给予实证。

通过对如何解决石油资源危机和淡水资源的匮乏等问题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资源、能源有限性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最后,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自然环境对生活的影响,从而加深了对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