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3063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程测量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工程测量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工程测量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工程测量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工程测量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工程测量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工程测量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工程测量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方案.docx

《工程测量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测量方案.docx

工程测量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由上海恒逸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新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设计,舜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

该工程(工程名称为蔚蓝香醍,位于上海市嘉定新城白银路、合作路交叉口)占地面积约为4万平方,地下室总面积约36000m2,1#、2#、3#、4#、(5#、11#)、(12#、10#)均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联体别墅,6#、7#为27层高层青年公寓,8#、9#为18层花园洋房。

本工程场地较大,并且建筑物的数量较多,给测量定位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量和一定的难度。

二、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的测量资料

2、蔚蓝香醍小区工程施工图纸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三、主要施工测量器具:

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必须在使用前,经国家法定鉴定部门检测合格,方可投入使用,以便保证施工测量成果的的准确性。

序号

仪器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1

经纬仪

J2-JDA

2

2

水准仪

DSR832

1

3

水准仪

DSR832

1

4

水准仪

DSR832

1

5

钢卷尺

50M

4

6

钢卷尺

5M

10

7

铝合金塔尺

LT-5M

3

8

靠尺

2M

4

9

塞尺

4

10

卡尺

2

11

游标尺

2

12

水平尺

10

13

对讲机

10

14

四、施工准备:

1、施工前,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

制订施工控制网的测放方案,此文件作为受控文件,保证相关测量人员均人手一册,施工过程做到口径一致、准确无误。

2、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利用AutoCAD技术,结合建设单位提供的勘测控制基准点,建立现场施工控制网点,控制网点的布设数量、布设间距应满足建筑物施工定位放线和技术监督的要求,以便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有足够数量的控制网点,为后续施工提供定位测设及技术复核的依据。

3、号房的定位,应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定位测设。

4、施工控制网点的测量,必须进行闭合误差校核,误差值在1/5000内,可按比例修正,超出允许误差值时,应重新复测。

5、经纬仪测设施工控制网点网时,测量应不少于一个测回(往返测为一个测回)。

6、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使用50米钢尺量度时,应将钢尺两端尽可能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后,方可进行尺量。

7、施工控制网点,水准点,及建(构)筑物的主轴线等控制点标志,应设置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位,并用混凝土保护,重点的标志和环境保护需要,加设护栏围护。

8、工程过程中使用的测量仪器,必须提前送有关法定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现场施工的仪器,必须在法定有效期内方准使用。

9、现场测量仪器必须安排专人负责保管,使用前必须向保管人办理领用手续。

防止仪器损坏后,有关人员并不知情,产生不必要的测量差错。

四、测量控制程序:

建设、监理、设计单位工程测量定位交底——布放施工控制网点——布放号房控制轴线、引测水准点——往返复测——弹(剪力墙、柱、梁)边线及控制线——项目部质量员、技术员复核——监理单位复核——请有关质检站复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五、主要施工测量方法:

1、高程控制

(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勘测测量结果,将标高引测至号房附近,设置半永久性水准点,作为今后施工过程控制水平标高的依据。

(2)半永久性水准点的埋设要求:

(一)位置:

方便施工引测,不易损坏。

(二)四周墙面上用红油漆标明水准点标高、点号,方便有关施工人员的使用。

(三)半永久性水准点必须经常复核,检查是否受到损坏。

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差错。

(3)高程的引测,进行往返一个测回,其闭合误差值不得大于Ⅱ等的

值(n为引测站数),闭合误差值在允许值范围内,可按水平距离比例相应修正。

2、建筑物轴线的定位及标定

(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测量成果报告提供的基准点坐标,结合施工总平面图中各号房及地下车库控制点坐标,利用全站仪,采用相对坐标法,根据基准点放出各号房及地下车库工程控制点的位置大样,并用木桩及钉子做好控制点的位置保护工作。

(2)根据全站仪放出的各号房的工程控制点,用J2-JDA经纬仪及50M钢尺,采用“直角坐标法”或“极坐标法”相结合,对号房轴线点进行复核。

此方法往返复测一次,核验定位结果。

(3)最后将经纬仪移到对角点进行校核闭合无误,总体尺寸及开间尺寸复核准确,并在已经施工完成的混凝土道路上,用红油漆标识轴线点(标注轴号),作为今后施工控制的依据。

由轴线点向外引出3米,设置号房轴线控制点(设木桩或在四周建筑物上标识,以便今后施工控制使用)。

(4)号房在分画轴线开间尺寸时,应用总长度尺寸进行复核,尽量减少分画尺寸积累误差。

五、施工阶段的测量控制:

(一)、桩基工程:

1.桩基施工前,先进行场平工作,保持施工现场具有良好的测量环境,保证桩位测量定位的准确性。

2、根据号房轴线控制点,用J2-JDA经纬仪及50米钢尺,采用“直角坐标法”或“极坐标法”,在场地上将工程桩的位置确定,并用木桩进行标识。

桩位定位必须认真复核,防止桩位出现较大的偏差,对工程结构带来不利影响。

施工过程中,应经常从轴线控制点引线复核桩位的偏差。

(二)、土方工程:

1、根据号房轴线控制点,计算开挖放坡坡度(采用坑壁支护开挖度)、定出开挖边线位置。

用石灰明显标识。

1、对号房集水井等深坑部位,用木桩明显标识,并撒灰线,防止深坑位置出现偏差。

2、开挖过程,现场关砌必须经常复核开挖标高,防止超挖。

3、开挖至基底标高时,现场质量员、技术员将基底标高引测至基底,设置木桩,并向关砌进行交底,防止基底标高出现偏差。

关砌在开挖过程中,随挖机的后退,及时将基底标高进行引测,设置竹签桩,并对土方施工班组进行交底,挖土按竹签桩引线开挖,防止基底标高出现偏差,造成超挖事故。

4、项目质量员、技术员及时对基底标高进行复核,经查无误,方可进行基础底板垫层施工。

(三)地下室基础:

1、利用号房轴线控制点,采用经纬仪将轴线投测到地下室基础垫层上,用红油漆明显标识控制点,标注轴号,轴线和边线标记,应延长线引至基础边线外,方便施工复核,以方便有关施工班组的使用,防止误用。

2、根据投测的轴线,在基础垫层上,弹出剪力墙、暗柱、暗梁的边线及轴线,门洞的位置,用墨线仔细标识。

及时进行复核,经查无误,可作为下道工序施工的依据。

3、在底板钢筋绑扎结束,再次投测轴线,复核轴线偏差。

经查无误,可开始基础剪力墙插筋。

4、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次及时恢复、引测(水准控制点、轴线)控制点,作为基础顶板、剪力墙等钢筋、混凝土工序施工的依据。

5、地下室施工出±0.00米后,及时用经纬仪和水准仪,将号房轴线点-0.20米标高线进行引测,用红油漆、墨线在地下室混凝土墙板上,控制点进行明显标识,并经认真复核,作为今后上部结构引测的依据。

(四)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1、结构平面的施工放线:

(1)根据±0.00层轴线控制点精确引测到各层楼面上;±0.00层轴线控制点的引测必须复核无误后作标记,并仔细保护。

以后每完成一层楼面用经纬仪,把±0.00层的轴线控制点传递到上一层楼面并进行复核。

按传递上来的轴线控制点,根据各层施工图纸放出相应的轴线及墙、柱、梁和各种洞口等的平面位置。

3、高程施工测量:

施工层根据地下室标注的-0.20米标高线,结合每栋建筑物各层相应的标高,引测3处标高至竖向钢筋上,用红油漆标示,再按施工图在墙、柱筋上相应位置标上粱(板)底及板面等的标高标记。

在拆除模板后,再把水准点标高精确引测到柱上,并选择便于向上传递位置作好标记,作为向上传递的控制点。

再根据施工图用50米钢尺量度传递到各层(要注意减少积累误差)。

然后采用水准仪对3处标高结果进行复核,标高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可投入使用。

此项工作必须认真、仔细复核,避免出现偏差。

(五)砌体工程施工阶段:

(1)标高:

在将要砌墙施工的楼层,从本结构层标高控制点,用水准仪将本楼层建筑50CM线,引测在已经浇筑的剪力墙墙面上,弹墨线,作为控制砌体、地面混凝土施工的依据。

(2)引测轴线控制点,复核混凝土结构垂直度及轴线位移偏差,经复核无误,方可开始砌砖施工。

(六)装饰工程施工阶段:

(1)室内装饰:

根据建筑施工图及室内标高控制点,弹出相应的全部墨线,包括:

脚线、墙裙线、顶棚顶高程线、粱底水平线、装饰线及窗台、门窗顶、压顶、楼梯步级等的墨线。

(2)外墙装饰:

要按图放出阳台(包括阳台压顶)、飘板(包括窗眉板)和凹凸线、门窗顶、窗台线、立边线、装饰线、外墙裙、栏板压顶线、女儿墙压顶线等的控制线。

(3)凡镶贴各种规格的饰面材料应按块料的规格和设计要求的图案等放出控制线。

(4)屋面防水层、找平(坡)层等应按图纸要求放控制线。

六、变形观测:

(一)、沉降观测:

1、测点的布置:

根据设计图纸,画出沉降观测平面布置图,定出测量方案。

2、变形观测的要求:

(1)使用相同的基准点,工作基点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保持通视条件良好,采用闭合水准路线,达到三等水准测量标准。

(2)使用DSR832水准仪。

(3)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观测。

(相同的时间、相同的气候条件)。

3、变形测量的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

(GB50026-93)

变形测量等级

垂直位移测量

水平位移测量

适用范围

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

相邻变形点高差中误差(MM)

变形点的点位中误差(MM)

二等

±0.5

±0.3

±3.0

变形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高耸构筑物、古建筑、重要工程设施和重要建筑场地的滑坡监测等。

三等

±1.0

±0.5

±6.0

一般性的高层建筑,工业建筑,高耸构筑物,滑坡监测等。

四等

±2.0

±1.0

±12.0

观测精度要求较低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滑坡监测等。

4、变形观测方法:

(1)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及时设置沉降观测点,进行第一次沉降观测,并仔细复核;填写《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表》;上报监理单位申请复核,办理有关手续,然后翻至一层结构,累计计算。

(2)观测前,先对使用的DSR832水准仪等仪器进行检验校正,填写校正记录。

(3)垂直位移监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GB50026-93)

等级

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

每站高差中误差

(MM)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行闭合差(MM)

检测已测高差较差

(MM)

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

三等

1.0

0.30

0.60N

0.8N

NAL124水准仪,按GB50026-93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四等

2.0

0.70

1.40N

2.0N

NAL124水准仪,按GB50026-93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4)观测周期:

施工期间,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竣工后的观测,视建筑物的稳定情况而定。

七、质量标准

1、测量用仪器、工具须经检验合格,满足施工测量精度要求。

2、抄平放线应清晰、准确,满足精度要求。

八、保证现场测量的质量措施

1、电梯井每层必须有独立的“十”字墨线控制减少误差,且每完成一层结构随即在井内壁弹上垂直控制墨线。

2、标示混凝土厚度的“三角墨”应尖角朝上,以便浇捣混凝土中途寻找(或用铁钉、铁丝等标出)。

3、用于测量轴线的大钢尺除有cmc标志外,必须要计量检定合格,并应妥善保管,以达到整栋建筑都使用同一把尺放线。

4、水准仪、经纬仪要按计量要求进行检定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并注意妥善保管和使用。

5、每次测量放线、抄平都应经测量复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