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读后感1000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07186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凡卡》读后感10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凡卡》读后感10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凡卡》读后感10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凡卡》读后感10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凡卡》读后感10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凡卡》读后感10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凡卡》读后感10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凡卡》读后感10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凡卡》读后感10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凡卡》读后感10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凡卡》读后感1000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凡卡》读后感1000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凡卡》读后感1000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凡卡》读后感1000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凡卡》读后感1000字.docx

《《凡卡》读后感1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凡卡》读后感1000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凡卡》读后感1000字.docx

《凡卡》读后感1000字

《凡卡》读后感1000字

《凡卡》读后感1000字

《凡卡》读后感1000字

《凡卡》读后感1000字

说实话,我都开始我为什么要读《凡卡》这篇课文了。

大家一定知道凡卡是谁,他是我们课文中的主人公,他的悲惨命运让我们同情,我真希望有一辆时空飞船,飞到凡卡生命的时代。

课文中凡卡被送鞋匠那里做学徒,每天都受到老板的打,每天晚上都睡在过道里,只要老板的孩子一哭,他就得去摇摇篮,连觉也不能睡,而且每天都有许多事情要做,他肯定会被累坏的,换做我们,也肯定如此。

凡卡想尽办法想要逃跑,但是他没鞋,于是在老板、老板娘都不在时悄悄地写信来

《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800字

同一本书在不同的时期欣赏有着不同的感受。

重拾曾经的《乌丢丢奇遇》,感受到中国爱!

著名作家金波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爱的故事:

乌丢丢原是布袋爷爷木偶戏中的独脚大侠,他因为能给孩子带来快乐而获得了生命,他珍惜自己的生命,并懂。

《劝学》有感

《诗经》上说:

不要总想贪图安逸,小心谨慎地做好你的工作,子好这种行为,神明知道了,就会赐给你莫大的幸福。

最高的修养,莫过于精通道理使得自身起变化,最大的幸福膜过于用原无灾无难。

小说读后感400字

【导读】小说: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三要素。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读后感格式

《书名》读后感或读《书名》有感又或者-----------(读书的简短感受.概括等)读《》有感例子:

一个美丽女子的生命绝唱读《花田半亩》有感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

生命流泪的样子读后感

今天,我为你搜集到读后感范文,敬请收看!

这本书阳光姐姐系列图书其中的一本。

故事讲述了一个六年级小女孩盛欣怡,她性格软弱、心地善良,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飞来的横祸使她妈妈得了不治之症看完这个故事我深受感悟,上天让主。

三顾茅庐读后感

读了一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以下是一则读后感美文,请阅读,vom;想必大家都不管是电视演的还是书上写的《三国演义》吧!

这家喻户晓故事情节又将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不仅仅是这样,内容又十分精彩、扣人心弦。

关于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

篇一看完《红楼梦》心中有一丝悲哀,忽觉秦氏对凤姐说的一番言语,实是有理:

月圆则亏,水满则溢。

世上无事可永保无虞。

就像这朝朝代代,总是从初期到全盛再到衰败,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汉,三国,晋,南北朝,隋无一幸免。

 

附送:

《初级日语口语》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初级日语口语》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内容简介:

《初级日语口语》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初级日语口语》课程建设背景90年代中期到201X年,口语课程逐步进行了改革。

因为口语的教学主要局限于校内师生的对话、交往与训练,所以教学效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为了增强学生实践锻炼的机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初级日语口语》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初级日语口语》课程建设背景90年代中期到201X年,口语课程逐步进行了改革。

因为口语的教学主要局限于校内师生的对话、交往与训练,所以教学效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为了增强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教师们仍然设计了许多模拟教学场景,如组织学生到邮局、商店、动物园等地进行初级口语的现场教学训练等。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尝试任务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等教学手段,同时分析和吸收了各种外语教学法逐步总结出一套符合长沙学院自身特点而又先进可行的三结合教学法教学方法,即采用直接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和功能意念教学法相结合的模式。

2《初级日语口语》课程建设情况

1教师队伍特色鲜明,打造一流教师。

教师队伍主体具有良好的日语语言能力和丰富的日本学习、生活、工作经历,形成了由一支以有留学经历的教师为主体,与外籍教师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

第一,采取以老带新的导师制,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通过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定期的学生座谈会和学生网上评教等途径,鼓励和督促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开设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同时,组织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方法、技术等培训班学习。

选派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研讨班。

第三,定期派送专业教师赴日进修以提升语言、文化素养,注重引导和鼓励教师从事跨文化领域的教学改革研究和科研工作等。

经过近几年狠抓培训计划,担任日语口语教学的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构建充实的实践教学环节。

本课程分为课堂教学与实践模块两大模块。

共安排了64个课时的内容,其中理论教学32个课时,实践教学32个课时。

在理论教学中穿插模拟实践练习。

在实践教学设计上采取由模拟情境到真实情况的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设计了课堂教学与实践和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块。

从课堂教学延伸到第二课堂;从校内的日语角扩展到社会外事活动的体验;由国内的模拟学习走向国外进行工作实践。

通过系列的实践学习和体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课堂教学中,教学班学生规模一般为25-28人,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可分为多个语言活动小组,其具体的运作方法如下:

运用直接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相结合,给学生创造语言环境。

交际教学法和功能意念教学法相结合,使学生具有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有临场感。

同时,教师积极开发教学课件,开发立体化教材,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本课程组自编的多媒体课件获湖南省高等学校第十届中南杯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中获一等奖。

另外,本课程设置有课程学习网络平台。

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如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等已在校园网上发布,学生能够上网学习和教师进行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本课程应用课堂模拟训练、音录像、多媒体、外语角、留学等多样化教学元素,大胆开放教学,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语言学习和运用的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交流、交往热情,使学生口语应用的强度、深度和广度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应用能力,更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为学生开展口译、翻译等后续课程学习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其次,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日语角活动丰富。

日语专业每周定期在宁静楼组织日语角活动,每周有外教具体指导,每次活动有中心话题及主要活动内容,学生参与活动既能培养学习口语的兴趣,又能提高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学习气氛浓厚。

学校经常组织日语技能大赛、日语文化礼仪茶座活动,推行寝室日语、校园日语日语热活动。

并且经常参与政府外事部门外事接待活动。

组织学生和日本留学生联谊活动,如鹿儿岛青少年之翼活动等。

同时,本专业主要有赴日研修项目和异地授课计划。

我校日语专业在日本拥有JTB公司、大和皇家旅游休闲集团、北海道东凤饭店等二十一个海外实习基地。

一年的研修学习与生活使学生的日语口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对日化和日语语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校与日本九州产业大学、日本同志社大学等高校达成了留学生派遣协议。

另外,我校与TIJ东京日本语研修所签订了异地教学意向协议书。

以上项目的实施将为我校日语专业的学生提供新的赴日留学的机会。

3课程建设特色与展望以专业建设为依托,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成果得到了校

内外同行专家的好评,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多次获省级、校级以上奖励,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3.3人才培养质量高。

201X年、201X年日语专业一志愿投档率为18

8.1%、393%;录取分数线居全省同类院校同类专业前列,投档率在全校35个专业中居于前列。

同时毕业生就业率较高。

学生考研,成绩理想。

录取校有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知名高校。

学科竞赛中,我专业学生在中华杯演讲比赛中曾获湖南赛区第一名,华中赛区第六名的好成绩。

3.4专业依托优势。

201X年,日语专业被确定为长沙学院首批本科重点专业,201X年,日语专业立项为长沙学院特色专业;同年,立项为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X年立项为湖南省特色专业。

同年,日语教研室被评为长沙学院优秀教研室和湖南省优秀教研室。

尽管本课程的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需要不断摸索、改进和完善跨文化交际教学法。

如何在口语课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型,实效型的教学模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有待我们去思考和研究;进一步探索将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手段成功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口语教材的编写等工作。

内容简介:

《中外日报》广告在清末社会文化研究中的价值探析

史料是历史研究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要素。

史料的种类很多,包含的范围也很广,但是在传统史学研究中,研究者搜寻使用史料往往局限于书报、文件、口碑类中的历史记录、历史著作、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中外日报》广告在清末社会文化研究中的价值探析

史料是历史研究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要素。

史料的种类很多,包含的范围也很广,但是在传统史学研究中,研究者搜寻使用史料往往局限于书报、文件、口碑类中的历史记录、历史著作、文献汇编、政府文件、私人文件、回忆录的范围,对实物类中的诸如建筑、墓葬、雕塑、广告、照相和绘画等材料通常有所忽视,较少有人主要利用这些史料来进行历史研究。

虽然目前这种状况有所改变,已有不少研究者开始利用这些以往被忽视的史料来作研究,但总的来说,情况并未得到根本转变。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这些史料所包含的价值缺乏深刻的认识。

事实上,广告作为一种史料生动地记录了有关社会生活、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因而包含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一、《中外日报》在清末报刊中的地位

二、《中外日报》广告的史料价值广告作为一种新型文献,是社会文化的生动反映,具有独特的价值。

对于广告的史料价值,晚清国人已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称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记录之进步。

《中外日报》上刊登的广告数量巨大、形式多样、色彩斑斓,生动体现了西方文明输入之下,清末上海社会生活中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情景。

下文拟以《中外日报》广告为例,分析晚清报刊广告在反映晚清社会生活、西学传播、政治理想、女权运动等方面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一)《中外日报》广告比一般文献更能生动、全面地反映晚清市民生活的变化,在研究晚清市民生活时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近代以来,上海不断吸收西方带来的工业文明,从衣、食、住、行到医疗卫生,从日常用品到娱乐方式都展现了近代特有的情形。

这些变化在传统文献中虽有零星记载,但传统文献在形成过程中必然经过了作者的选择、删改,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不如原始文献反映的更为生动、全面。

报刊广告就是一种未加任何主观加工的原始资料,所以要考察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外日报》广告就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史料。

首先是饮食方面的变化。

众所周知,饮食不仅仅是人们满足食欲维持生命的一种自然行为,同时又是一种意识、观念、文化、礼仪和交流方式,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

近代西餐引入,与之同时输入的还有西餐礼仪,成为中国人了解西方人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的重要环节,也是近代中国人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构成。

西餐引入成为上海近代城市文化新的元素,开拓了上海城市文化的空间,它与中餐的交融突出地反映了近代上海租界生活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中外日报》中刊登了大量的食品广告,如牛奶、面包、葡萄酒、啤酒等,说明这些西方食品正在逐渐地融入晚清市民生活。

其次,在衣、住、行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衣服从传统的长衫、布鞋过渡到西装、皮鞋,住房中出现许多新式建筑,连传统的马车、帆船等交通方式也受到西式马车、电车、轮船、火车的冲击,日常用品中出现了香烟、漱口液、西医、西药、西式文化用具、钢笔、纸张、电灯、剃须刀、照相机等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

再次,娱乐方式的日趋丰富。

晚清娱乐项目不仅有传统的戏曲,还有赌博、大马戏等。

如1899年4月5日登有马戏演出告白:

启者:

本班到申后,定于即晚在虹口百老汇路演试,以后每日下午九点钟准演。

所有本班骏马、奇兽均经教练纯熟,曲解人意。

马能写数、作秋千种种戏剧新奇夺目逢礼拜六下午三点钟开演,多一次是日童子减半。

二月廿五日华伦班启。

这反映了晚清市民的娱乐情况。

(二)与常见史料相比,报刊广告在考察晚清西学流行的程度和广度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晚清时期,西学东渐,大量书籍经过翻译进入中国启蒙思想家与其它人士编制了多种书目,如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徐维则的《东西学书录》(1899年)、以及《译书经眼录》一类,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有多少种西学与新学方面的书籍被译为中文,以及哪些书是学者们认为必须一读的。

但是上述无论哪一种书目,只能让我们知道曾经存在过的书,或者是书目编纂者们认为是重要的书,却无法告诉我们哪一些书是当时的流行书,是社会上曾经风行一时的大众读物。

学者们认为应当看的书,在社会上未必就一定流行。

大众流行读物不一定被学者看上眼,而收入上述书目。

周振鹤先生认为,利用清末书店的营业书目与档案馆保存的书业公会档案以及报刊上的售书广告,才能分析当时西学对中国大众社会的影响程度与向度。

此处所谓向度指的是偏向的程度。

他注意到当时流行的多种外语教科书(英、日、俄最多)就没有进入到上述学者所编纂的书目中,而在营业书目与上海书业公会的书底中他却发现它们是常见书。

而且有些教科书除了营业书目与广告外,不见于其它任何记载,可见这些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周先生还认为:

将来如果有人有兴趣与余裕,还可考虑将晚清报刊上的书籍广告进行爬梳整理,集成一本更完善的晚清流行书目集成,当然这是一项不小的工程,如果有人肯这样做,那就近乎是一椿学术上的慈善事业了。

《中外日报》中刊登了众多的外文课本、格致、历史、地理等译著广告,这反映了晚清国人积极学习、传播西方科学文化知识,渴望了解外部世界的情形。

为了更好地学习西方科学文化、了解世界状况,晚清国人对学习外语有一种狂热的爱好,从英语到俄语、日语、德语,法语,只要是与晚清打交道的国家,她的语言就是国人学习的对象。

仅《中外日报》上所登英文书籍广告就有《华英初阶》、《华英进阶》、《英华初学》、《华英读本》等三十多种。

此外《中外日报》上还刊登了大量英文教习、翻译的告白。

籍由这些告白,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英文学习的流行程度以及国人渴望了解资本主义强国英国的迫切心情。

(三)广告反映了政治理想的变化。

近代以降,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东侵,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面对这一制度落后、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近代中国,传统政治意识中的合法性理念也因危机意识与忧患意识的刺激而发生嬗变,从而深刻地影响着近代中国的政治格局与发展进程。

许多先进的中国人要求改变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仿效英国和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中外日报》中刊登大量有关西方政治制度、法律章程书籍翻译广告,有关英、日等国立宪运动的大量作品也在报刊上宣传,这反映了清朝末年,国人希望效仿西方、建立起资本主义政治、法律制度的政治理想。

(四)广告反映了女性地位的变化。

在西方资本主义冲击下,近代中国女权意识觉醒,进步人士不仅建立了不缠足会,创建《女学报》,而且还编译了大量中外女杰传记作品,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女性解放运动,这在近代报刊广告中有生动的反映。

如《中外日报》在1897年8月17日就刊登了《上海女学报》的开办告白:

本报为提倡女学并不牟利,今已开办,姑先月出三期,敬送一月。

第一年内,每张只取纸料大钱三文,以慰诸闺秀先睹为快之心。

祈中外贤子涩媛,惠赐佳文,函寄上海西门外文元坊女学报馆,工征录者每篇酬洋一元,聊以致敬,非敢云润。

众所周知,缠足是严重残害妇女身心健康的陋习。

清末,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天赋人权说和女权理论的输入,以及社会变革的展开,逐步兴起了不缠足运动。

废禁缠足,是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的一种标志。

清末不缠足运动是由西方传教士在中国首倡天足会而揭开序幕的,后经维新派的积极努力,迅速成为戊戌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移风易俗运动,到20世纪初,不断高涨,弥漫全国,在中国妇女解放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晚清报刊上经常刊登不缠足会的章程和开办广告,扩大了不缠足会的影响,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

如1898年9月4日《中外日报》刊登了常熟开办不缠足分会告白:

常熟开办不缠足分

会,有愿入者请至天凝寺巷邵宅注册,其详细章程本分会可阅也,此布。

董事邵廷桢启。

此外,《中外日报》还刊登了《世界十二女杰》、《世界十女杰》、《东洋女权萌芽史》、《泰西妇女通览》、《女总会活历史》等译著的出版广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清社会女性地位的提高。

通过对社会生活、西学传播、政治理想、女权运动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以《中外日报》为代表的晚清报刊广告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晚清报刊广告史料具有以下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广告多登在不显眼的位置,而且杂乱无序,很不容易加以收集整理。

它们散布的范围很广,有用的内容又大多相当零碎,宛如在大海中捞针,不易搜罗,更容易为人们所忽视。

其次,从商业角度看,广告的目的在于宣传,夸大其词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如何从这些带有些水分的文词中找出有价值的史料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晚清时期,出版社为了获取利益,往往抢先刊登出版广告,以免被别的出版社抢走出版权。

有的书籍翻译广告已经见报,但书还没有开始翻译。

这些广告文字我们很难辨析,很容易信以为真。

另外,由于报纸周转日期短,更新速度快,人们往往随手丢弃,使得这种史料难以保存完整。

像晚清报刊我们一般的研究者只能读到一些影印期刊或者是缩微胶卷,而这些影印期刊或胶卷中许多广告页就没有被影印,这些都增加了考察广告的困难。

但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科技手段的引进,书刊收集和整理的愈来愈系统化,晚清报刊广告的研究将会有更多的成果问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周边成为了各种人群众聚集的地方,由于高校周边的特殊性和社会治理相对滞后性,高校周边安全隐患突出。

这既有高校自身教育的因素,也有社会治理不到位的因素。

为此,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创新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周边成为了各种人群众聚集的地方,由于高校周边的特殊性和社会治理相对滞后性,高校周边安全隐患突出。

这既有高校自身教育的因素,也有社会治理不到位的因素。

为此,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创新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路径,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

高校周边安全隐患创新治理路径高校周边环境是指以高校校园为中心,受到高校辐射带动,并与高校相互影响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总和。

高校周边环境是因高校而存在,反过来对高校的改革发展又产生影响。

高校周边良好的环境,能有效地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反之,则直接影响高校的安全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就当前高校周边安全隐患和治理路径创新做一粗浅探析。

一、高校周边安全隐患主要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我国逐步进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校生人数的剧增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最直接的一个表征。

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高校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高校成为了一个“商机无限”的地方,因此,高校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吸铁石”,吸引了各式各样人群的到来。

大量人口的聚集和相对滞后的社会治理,使得高校周边的安全隐患比较突出。

高校师生人身安全存在隐患。

高校的聚集功能十分明显,一方面,高校把各类优秀人才和学生招进校园,另一方面各类捕捉“商机”的人员也聚集到校园周围。

聚集在高校周围的人员十分复杂,有当地居民,也有外来人员;有经商的、打工的,也有社会闲散人员,还有一些流窜人员、复杂人群的聚集,使得校园周边环境十分复杂。

这些人员中,由于目的不同,或是为了经济利益的争夺,或是为了土地权属的争议,或是为了个人权益的争纷,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矛盾激化引发的冲突,对高校和高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带来了隐患。

在校园周边,林立的各种网吧、酒吧、歌舞厅、小旅馆、出租房等存在着无证经营的情况,经营者与高校学生之间由些细小矛盾引起的打架斗殴现象也时有发生;还有一些经营者为降低成本,没有按要求安装和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特别是消防设施,这给在这些场所消费的学生人身和财产上的安全带来了隐患。

更有甚者,如社会闲散人员、流窜人员,在高校周边游荡,时刻都威胁到高校师生的安全,尤其是位于城乡接合部的高校,师生遭到勒索、敲诈、抢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饮食消费是高校学生最主要消费,高校学生消费的特点是希望得到“物美价廉”的食品。

由于高校学生人数众多,需要各异,对食品的要求是花样多、变化快,这对于首先要保证不同收入家庭的学生均能有饭吃、不能随意涨价的学校食堂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无论是人工成本、原料成本等都无法满足所有学生时刻变化的需求,这为校园周边的餐饮业带来了“无限商机”。

校园周边的小餐馆、大排档,甚至流动摊点以其花样多、口味好、价格低吸引了学生的到来,但是这样的就餐环境条件卫生差,有的摊点就是几块木板搭起来的,许多摊点是无证经营、无卫生许可,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有些商贩为谋取私利,购买变质大米、过期鱼肉、地沟油等原料,存在着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隐患,且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责任也无从追究,即便追查到相关责任人,他们也无力赔偿。

交通安全存在隐患。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许多高校纷纷建立了新校区,新校区大多位于公共交通不便的城郊接合部。

这些地方,交通运输条件简陋,道路设施不完善,有的校园周边人流量大的地方没有人行道、没有路灯、没有隔离栏,有些交通标示也不清晰,加之过往车辆车速快,使得交通安全隐患十分突出。

此外,由于学校提供给学生往返学校与市区的交通工具有限,这就为“黑车”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一些农用三轮车、摩托车均投入了运送学生的行列,由于这些车辆不具备客运资质,一些司机又属无证驾驶,且这些车辆安全性差,极易出现交通事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驾驶人员也无赔偿能力,学生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

精神文化产品存在隐患。

在高校新校区校园周边,由于远离城区,大学生需求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网络文化等精神文化产品明显不够,不少商贩也窥见为大学生提供精神文化产品所带来的利益,于是,网吧、卡拉OK厅、棋牌室、桌球室、书店等在高校校园周边建成落地,这些场所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但为了降低成本,谋取更多利益,一些商贩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对精神文化产品经营管理的规定从事经营活动,反而用一些黄、赌、毒的文化产品来吸引正处于成长期学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危害。

由于这些场所和产品主要流通于城郊接合部的高校校园周边,相关的部门监管力量不足,难以做到实时监控,更多的是收到举报后进行一两次清理,但这些场所和产品的成本低,即便进行了清理,又很快“死灰复燃”,这些对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也存在隐患。

二、高校周边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高校周边环境对高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有十分着重要的影响,虽然有关各方对高校周边环境治理也给予了重视,但高校周边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综合分析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下几个方面:

高校周边环境十分复杂。

高校周边的复杂环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复杂,高校校园与周边自然环境相互交叉渗透,空气、水源、地质环境一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高校与周边共用的水电网、通信网、公共交通及公共卫生环境等,使高校不可能脱离周边环境而成为独立的象牙塔。

二是社会环境复杂,高校周边有居民区、商业区,有的高校周边还有工业区、政府机关、科研院所等,不同的区域,功能不同,也就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环境;由于市区用地紧张,还有些高校或新校区不得不建在远离市区的小城镇或城郊接合部,这些区域社会治安管理力量和措施相对不足,校园周边环境比较复杂。

三是人员情况复杂,校园周边人员各式各样,有当地居民,有固定场所的经商者,也有流动的小商小贩;有有证经营者,也有无证经营者;还有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