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108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docx

主题三《我们都是好朋友》备课

中班上学期主题三:

《我们都是好朋友》主题备课

领域

活动内容

健康

快乐的木头人、合作真快乐、帮助朋友

语言

朋友船、会唱歌的生日蛋糕、团结友爱亲又亲

社会

神奇的话、我们的生日、欢乐天地

科学

数学:

10以内的点数、目测数群、6、7的形成

科学:

粗和细

艺术

音乐:

认识你呀真高兴、幸福拍手歌、朋友越多越快乐

美术:

我的好朋友、做生日蛋糕、送给朋友的礼物

综合活动

采访朋友、打电话、快乐公寓

其他

 

 

健康领域教学活动

活动一:

体育活动:

快乐的木头人

活动目标:

1、能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努力做到一动不动。

2、能根据指令变换模仿动作,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

活动难点:

根据指令变换模仿动作,努力做到一动不动。

活动准备:

1、自制“摩棒”一根,口哨一只。

2、地面上画好写有数1~10的方格。

活动过程:

1、玩民间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

幼儿念完儿歌,扮演木头人“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

木头人,不准说话不准动”要幼儿念完儿歌后做一个动作造型,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准动。

2、师幼共同玩游戏“魔法师和木头人”。

(1)教师扮“魔法师”手持“魔棒”,口念“变变变,变变变,变成长鼻子大象”。

幼儿扮的“木头人”马上变成大象“,模仿大象行走。

“魔法师”巡视,对变的不像的幼儿用“魔棒”一指,这个幼儿便停止动作,还原成“木头人”。

(2)魔法师“组织”木头人“玩跳数字游戏。

引导”木头人“按照1~10的顺序跳。

如跳错,“魔法师”就把他“定在原地不动。

3、“木头人”跳舞。

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木头人”随音乐起舞。

 

活动二:

体育活动:

合作真快乐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学习与同伴合作,体验合作成功带来的快乐。

2、能协调地做各种活动,活动中反应敏捷,动作迅速、协调、平衡。

活动重难点:

能协调地做各种活动,动作迅速、协调、平衡。

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学习与同伴合作,体验合作成功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定数量的皮球、报纸、场地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踩报纸游戏

(1)我们先来玩个踩报纸的游戏,好吗?

请你们每4个好朋友组成一个小组,每一组有一张报纸,听到老师说“开始”,你们就赶快把报纸对折,然后4个人一起站在报纸上,比一比哪一组最快,听清楚了吗?

(幼儿第一次玩游戏,教师观察孩子的表现,及时表扬孩子想出的好办法。

(2)请孩子们说说刚才是怎么和朋友合作的,用了什么好办法?

(3)二次玩游戏,提醒幼儿当报纸越折越小时,动脑筋想想好办法如何让4个人的小脚都踩上去。

2、合作玩皮球

(1)师:

想不想再来玩一个游戏?

这次我们一起再来玩一个更精彩的游戏——皮球游戏。

这个游戏怎么做呢?

(2)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幼儿自选一名好朋友,看哪组玩的最好。

3、结束部分

(1)教师点评

(2)好朋友相互拍拍腿、肩、腰做放松活动。

 

活动三:

体育活动:

帮助朋友

活动目标:

1、发展追逐能力,并能在规定范围内四散跑。

2、乐意参加体育活动。

活动重难点:

能在规定范围内四散跑。

活动准备:

教师了解活动场地的环境与条件。

活动过程:

一、幼儿与同伴一起做“我的好朋友”,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做好跑的准备。

(1)幼儿四散走,边走边念儿歌:

“一个人,孤零零,两个人,喜盈盈,三个、四个、五个人,团结友爱亲又亲”。

教师说三个人,幼儿迅速找到两个朋友,手拉手站好。

(2)教师可变化拉手人数,数量在5以内。

二、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1)教师指定出幼儿跑的范围。

请一个幼儿当追逐者,其他幼儿当被追逐者。

(2)游戏开始后,被追逐者在指定范围内四处散跑,追逐者可追任何一个幼儿。

当被追逐者将要被追到时,赶快与另一个幼儿手拉手,站在原地不动,这时追逐者不能再追他。

追逐者走后,拉手的幼儿可松开手继续跑。

被追到的幼儿应站到场外。

(3)追到三四个幼儿后,更换追逐者,游戏重新开始。

三、师生共同随音乐做放松身体活动,游戏结束。

 

语言领域教学活动

活动一:

故事:

朋友船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故事图片,能了解故事主要的情节。

2、知道小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特别是在朋友需要的时候,不可以离开朋友。

活动重点:

观看故事图片,了解故事主要的情节。

活动难点:

知道小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制作的PPT。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出示大海)师:

你看到了什么?

看到大海你会想什么呢?

怎样去大海里玩呢?

 森林里有一群小动物,它们也想去看看大海,它们有想了什么办法呢?

我们来看看。

二、观看故事图片,读图、了解故事情节

1.指导幼儿自己看图片

2.提问、讨论(先出示图1)

师:

你在图画上看到了什么?

出现了那些小动物?

它们在干什么?

(做扛木头、拉锯、刨木的动作)。

图片2:

船造好了,猜猜它们心情怎么样?

这么多好朋友一起造的船你能帮它们的船起个好听的名字吗?

图片3:

请你猜一猜它们遇到了什么事情了?

从哪里看出来的?

它们是怎么做的?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图片4:

最后它们顺利到岸边了吗?

你们认为小猴、小狮子、小鸟是好朋友吗?

为什么?

它们好在哪里?

(帮助幼儿理解:

朋友有困难时应该互相帮助)。

三、完整欣赏故事图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先播放至故事“朋友船被礁石撞破开始进水了……”

 提问:

小动物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船被撞破进水了会怎么样?

这些小动物会游泳吗?

 那快想个办法来帮助它们呀!

2.继续播放故事第二部分“大章鱼对小猴说……”

 师:

不光我们小朋友在想办法,海里的小动物看见了,也走赶来帮忙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

哪些小动物来帮忙了?

 它们是怎样做的?

原来海里的小动物都在劝船上的小动物怎样?

 船上的小动物离开了吗?

它们是如何回答的?

 我们再来学一学它们之间的对话。

 想想船上的小动物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这条破船?

 可是船进水了,很危险呀!

再不想办法,船就要沉了,小动物们就会被淹死的。

怎么办呢?

如果是你坐在船上,你会怎样做?

3.播放结束

 提问:

小动物们是用什么办法把船开到了岸边?

靠一个人的力量能把缺口堵上吗?

 (齐心协力。

亲身体验齐心协力带来的不同变化。

 师小结: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事情都要靠我们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办到?

你能说说有什么事情我们一个人完不成,可是几个人一起就能完成。

四、延伸游戏:

分角色表演

1、引导:

谁愿意扮演勇敢的小狗?

……表演海豚和章鱼?

看谁演的最像?

2、分角色整体故事表演。

附故事:

朋友船。

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他们都是好朋友。

他们非常想去看大海,于是就分工合作,一起造船。

船终于造好了。

大家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朋友船”。

小狮子和小熊首先上了船,小马和小猪接着上了船,小狗和小兔也上了船。

最后,小猴和小鸟上了船。

“朋友船”起航了,顺着小河驶进了大海。

忽然,大风暴来了,海浪越来越大。

不好了!

“朋友船”被礁石撞破,开始进水了!

一只海豚向小狗喊:

“小狗!

赶快离开这条破船吧!

”小狗说:

“不!

我不能离开我的朋友。

”一只大章鱼向小猴喊道:

“小猴!

赶快离开这条破船吧!

”小猴说:

“不,我不会离开我的朋友。

”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堵住了船上的缺口,把船驶向了岸边。

从此以后,森林里就多了一条船,船上还画着小动物航海的故事呢。

时候,他们谁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朋友,并且齐心协力堵住了船上的缺口,把船使驶进向了岸边。

 

活动二:

故事:

会唱歌的生日蛋糕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懂得“使别人快乐的人自己也快乐”的道理。

2、理解词语:

飘、诱人、冒。

3、能大胆想象,学习创编故事结尾。

活动重点:

初步懂得“使别人快乐的人自己也快乐”的道理,理解词语:

飘、诱人、冒。

活动难点:

大胆想象,学习创编故事结尾。

活动准备:

故事PPT、《幼儿画册》、《生日快乐》音乐

活动过程:

1、导入:

听生日快乐歌,请幼儿猜猜歌曲名称;

2、欣赏故事。

教师把故事完整的讲述一遍,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故事里说了一件什么事?

3、逐一出示图片,通过提问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故事。

(1)提问:

小熊外婆的生日到了,他心里怎么想的?

谁来帮忙的?

(2)小熊一边做蛋糕一边唱什么?

不一会他就怎么样了?

学习词语:

飘、诱人

(3)吃蛋糕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

(学习词语:

冒)

(4)你们喜欢小熊吗?

为什么?

4、看《幼儿画册》,进一步理解故事。

5、大合唱生日快乐,边唱边做动作。

6、创编故事结尾。

提问:

小熊的肚脐眼里冒出了歌儿,后来怎么样了?

小朋友能猜到吗?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故事结尾,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

 

活动三:

儿歌:

团结友爱亲又亲

活动目标:

1、懂得团结友爱的人朋友多,进一步体验朋友多的快乐。

2、学习叠词冷清清、亮晶晶、孤零零、喜盈盈。

活动重点:

学习儿歌,懂得团结友爱的人朋友多,进一步体验朋友多的快乐。

活动难点:

学习叠词冷清清、亮晶晶、孤零零、喜盈盈。

活动准备:

桌子

活动过程:

一、情境体验。

师:

你一个人玩游戏有什么感觉?

如果有个小朋友陪你玩,你觉得怎么样?

如果有许多小朋友和你一起玩你又觉得怎么样呢?

二、学习儿歌。

(1)出示PPT,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请幼儿欣赏。

(2)用问答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师:

你们刚刚都听到了什么啊?

谁愿意来告诉大家!

(3)引导幼儿依据儿歌中的数字变化规律来记忆儿歌。

师:

儿歌中说到一颗星怎么样啊?

两颗星呢?

接下来一句是什么?

”  

说完了星星说到什么了?

一个人怎么样?

两个人怎么样?

最后两句说了什么?

”  

(4)进一步学习叠词:

冷清清、亮晶晶、孤零零、喜盈盈

(5)幼儿边看图片,边念儿歌,帮助幼儿巩固儿歌内容。

三、教师小结。

  

师:

我们怎样才能获得越来越多的好朋友,才会变得很开心、很快乐呢?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与别人团结友爱,这样

你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的。

朋友多了,你就会觉得很快乐、很开心。

四、体验活动

(1)请一个人搬桌子,两个人搬桌子,最后请一组的小朋友搬桌子,谈一谈分别有设么感觉,体验团结的力量。

(2)请幼儿按小组尝试。

  

 

社会领域教学活动

活动一:

社会活动:

神奇的话

活动目标:

1、知道朋友在一起要用礼貌语“请”、“对不起”,大家才能相处的愉快,共同游戏。

活动重点:

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活动难点:

活动中与伙伴相处中合理使用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

《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以问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

你们看,新新不开心,一个人坐在那里,为什么?

二、基本活动

1.观看幼儿画册上的图片一。

(1)冬冬正在骑木马。

新新说:

“让我骑一下。

”冬冬说:

“不给。

”新新生气了。

教师说:

“我送新新一句神奇的话。

”(教师悄悄对新新说)新新又悄悄对冬冬说了。

冬冬马上将木马让给新新,两人开心地轮流玩。

(2)讨论:

你们猜猜,老师送给新新的是一句什么神奇的话?

(请你……)

2.观看情境表演

(二)

(1)新新与冬冬搬椅子。

新新碰到了冬冬,冬冬哭了,新新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2)讨论:

冬冬为什么哭?

我们送新新一句神奇的话,让冬冬别再哭了。

(对不起……)

3.结合幼儿生活经验找神奇的话。

请幼儿说说:

在平时,我们说了哪些神奇的话,解决了什么问题。

三、结束活动

小结:

小朋友们在一起玩想要玩的开心,就应学会许多神奇的话,让朋友听了开心,这些神奇的话是什么呢?

(请、对不起、谢谢、请原谅、没关系)

 

活动二:

社会活动:

我们的生日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并能初步了解过生日要做那些事。

2、懂得关心朋友,学会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朋友的祝福。

  3、感受集体的温暖。

活动重点:

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并能初步了解过生日要做那些事。

活动难点:

懂得关心朋友,学会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朋友的祝福。

活动准备:

  1、统计9月、10月、11月出生的幼儿。

2、学说一句祝福的话。

3、模型生日蛋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吗,你的生日的哪天?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尝试比比谁大谁小。

  二、祝贺生日。

  1、点生日蜡烛。

  2、集体演唱生日歌。

  3、过生日的幼儿说说心里话,表表信息,还可以即兴表演1~2个节目,感谢大家。

  4、向过生日的幼儿赠送生日礼物,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5、教师向过生日的幼儿赠送生日祝福。

  三、集体分享生日蛋糕。

请过生日的幼儿把分好的蛋糕端给幼儿品尝。

 

活动三:

社会活动:

欢乐天地

活动目标:

1、体验与朋友分享、交流的快乐

2、会主动询问新玩具的玩法。

3、懂得要爱惜他人的玩具,玩后能放回原处。

活动重点:

会主动询问新玩具的玩法,懂得要爱惜他人的玩具,玩后能放回原处。

活动难点:

体验与朋友分享、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自带一件不易损坏的、心爱的玩具,教师将其布置为“欢乐天地”(在活动室一角).

2、电视机、录像机、摄像机.

活动过程:

1、教师带幼儿进入“欢乐天地”,让幼儿在自由状态下玩玩具.另一配班教师用摄象机拍摄幼儿的活动情况,

2、引导幼儿观看自己的活动录象.

3、观看后让幼儿讨论:

哪些行为是对的?

哪些行为是错的?

应该怎样做?

如:

爱惜玩具、玩后放回原处、愿意与同伴一起玩、遇到不会玩的玩具主动询问其玩法,以免弄坏玩具等.

4、讨论后让幼儿再次玩玩具,强化幼儿对正确行为的认识.

延伸:

师幼可不断丰富、更新“欢乐天地”内的玩具,使幼儿在分享欢乐的同时,进一步学习与同伴礼貌交往、友好合作,增强合作的能力.

 

科学领域教学活动(科学)

活动一:

科学:

粗和细

活动目标:

1、按粗细排序,初步感知物体间的序列关系。

2、区别物体的粗细,学习比较粗细的方法。

3、能克服困难,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重点、难点:

按粗细排序,初步感知物体间的序列关系。

活动准备:

“彩色圆柱体”:

音乐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比较实物,初步感知粗细。

教师请幼儿观察两个观察两棵不同的树。

问:

哪棵树粗、哪颗树细?

引导幼儿亲身体验两棵树的粗细并进行比较。

请几个幼儿为主粗树,请1个幼儿围住细树,让幼儿知道几个人围的树粗,1个人围得数细。

2)操作学具比较粗细,学习按粗细排序。

创设情境:

援助兄弟一般高,有的“胖”来由的“瘦”,今天一起走亲戚,快把队伍排整齐。

请幼儿拿出学具中红色援助日放在桌面上,将最粗的圆柱体找出来,再把最细的圆柱体找出来,比较圆柱体的粗细;请幼儿将另外8个圆柱体哪出来,引导幼儿将10个圆柱体按从左到右、从粗到细的顺序排列。

教师巡回检查,提醒幼儿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对那些感觉到比较困但的幼儿,教师可先让其比比较5个,再逐次增加到10个。

教师问:

从左往右看,圆柱体里边哪个最粗,哪个最细?

它们分别排第几?

排在第二的比排在第一的圆柱体粗还是细?

排在第三的比排在第二的圆柱体粗还是细?

从左到由依次比较。

再从右往左比较。

师生一起小结:

从左往右看,圆柱体一个比一个系,从右往左看,圆柱体一个比一个粗。

3)打乱排列的顺序,让幼儿自己按从粗到细的顺序排列,排列的方式多变换,如从下往上竖着排等。

2、分组活动。

第一组:

按高矮排序。

请幼儿操作各种木棒,重点练习高矮排列。

第二组:

按粗细排序。

请幼儿操作习惯,重点练习按粗细排列。

3、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科学领域教学活动(数学)

活动一:

数学:

10以内的点数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点数10以内物品并说出总数。

2、在操作中感知1——10的关系。

3、乐于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重点:

手口一致点数10以内物品并说出总数。

活动难点:

在操作中感知1——10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

“彩色串珠”、数字卡片、圆点卡。

2、学具准备:

彩色串珠、数字卡片。

3、《操作册》第3册5——6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

拍手歌。

幼儿一边走一遍念儿歌(儿歌附

后),并创编相应的动作。

2、集体游戏。

创设情境:

小樱子的十彩棒糖店开张了,她的棒糖每串数量递增且颜色多样,小朋友们数一数,好吃的棒糖每串分别有几颗?

教师出示“彩色串珠”作为棒糖,请幼儿数一数每种颜色的棒糖上有多少颗糖。

红色:

1个;绿色:

2个;粉色,3个;橙色:

4个;天蓝色:

5个;

紫色:

6个;白色:

7个;棕色:

8个;蓝色:

9个;金黄色:

10个。

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同时,与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对应。

3、游戏活动。

(1)卖棒糖。

教师扮演顾客来买棒糖,幼儿扮作店员根据教师的要求拿出相应的棒糖。

如教师说“我要9个一串的棒糖”,幼儿点数后,取出蓝色的串珠递给教师。

(2)数字宝宝找朋友。

幼儿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在活动室中寻找与卡片相同数量的物品。

如“我找到10块积木、8个小碗、7根小棍”等等。

幼儿还可以交换数字卡片找物品。

4、分组活动。

第一组:

看谁说得对。

一名幼儿任指一格,另一幼儿说出此格内圆点的数量。

两人一组,可以互换角色进行游戏。

第二组:

找身上的数字宝宝。

请幼儿找一找自己身上什么可以用数字表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如10个手指头、2只手、5颗扣子等。

第三组:

操作学具“彩色串珠”。

数出每串串珠上的珠子,再找出相对应的数字卡片。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活动二:

数学:

目测数群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运用目测的方法,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2.初步反战目测数群和接着数的能力。

3.对数数活动有兴趣,在活动中你呢个住能,积极思考。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

“黑,白,灰串珠”:

“数,点,物对应板”。

2.学具转杯;“黑,白,灰串珠”;“数,点,物对应板”。

3.《操作册》第3册第7-8页。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猜谜语。

谜面: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小朋友们真聪明,每位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今天老师就要考考你们的眼力了。

1)串珠目测练习。

教师人去一串“黑,白,灰串珠”,录如取8的串珠放在操作台上,引导幼儿用“先目测一部分,接着数万”的方式,先目测说出黑色的是5颗,再点数灰,白串珠的数量,最后逐个点数串珠中粒珠的数量,检查目测的结果。

可用其他数量的串珠继续进行目测练习。

2)学习目测数群。

教师取出一张“数,点,物对应板”,问:

“上面有几个动物(或物品)?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幼儿交流,讨论,尝试找到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

(可以一个一个的树,也可以分两边看了再合起来。

)教师提问:

“这些方法都能数出动物(或物品)的数量,哪种方法更快呢”为什么?

“肯定目测数群的方法。

出示其他对应板,让幼儿练习目测说出总数,并说说自己的方法。

2.游戏活动。

游戏“出手指”。

教师举起双手,左右手同时各出几个手指,幼儿目测后,说出总数。

如左手出“3”,右手出“5”,幼儿说出“8”。

依以上方法,两个幼让他一组,一个出手指,一个说出总数;可也以每人同时出一只手,看谁先说出总数。

3.操作游戏。

指导幼儿操作《蒙氏数学操作册》。

 

活动三:

数学:

6、7的形成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6个或7个物品,说出总数。

2、感知数字6、7的形成和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会认读数字6、7.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对数字有好奇心。

重点:

能手口一致地点数6个或7个物品,说出总数。

难点:

感知数字6、7的形成和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黑白灰串珠”。

2、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

3、《操作册》第3册第9—10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

开火车。

随音乐节奏开火车,节奏快,火车就开得快,节奏慢,火车就开得慢。

游戏结束时,让幼儿猜谜:

说它是花没人栽,六个花瓣空中开。

北风送它下地来,地上、树上一片白。

(雪花)

2、集体活动。

(1)学习6的形成。

教师请幼儿拿出“黑白灰串珠”,先拿出黑色串珠,请幼儿点数,一共有5颗。

再拿出6的串珠,让幼儿换茬这串串珠与5的串珠有什么不同。

(多了一颗白色粒珠。

)数一数,这一串串珠有几颗。

小结:

5添上1就是6,6比5多一,5比6少1.

(2)幼儿自己操作探索7的形成。

幼儿拿出7的黑白灰串珠,数一数有多少粒,再与6的串珠比一比,得出6添上1就是7,7比6多1,了解7的形成。

(3)认读数字6、7.

教师:

“6个猴子,6个桃子可以用数字王国的数字宝宝”6“来表示,6像哨子,有一个大大的肚皮,长长的脖子;7只小兔、7个胡萝卜可以用数字宝宝”7“来表示、7像爷爷的拐杖。

3、操作活动

完成《操作册》第3册第9——10的活动。

艺术领域教学活动(音乐)

活动一:

律动:

认识你呀真高兴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快,体验与朋友一起跳舞、交往的愉快心情。

2、能根据歌词自编动作,并初步学会跳邀请舞。

活动重点:

体验与朋友一起跳舞、交往的愉快心情。

活动难点:

根据歌词自编动作,并初步学会跳邀请舞。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1、跟着音乐,熟悉歌曲。

引导幼儿跟随音乐一起唱。

2、跟着音乐,学习简单的动作。

(1)启发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并在此基础上集体讨论,确定邀请舞动作。

(2)指导幼儿随音乐边表演,要求动作合拍、优美。

3、指导幼儿学习跳邀请舞。

前奏时被邀请者站在圈上按节奏拍手。

邀请者在圈内做小跑步动作,最后一拍停在一个被邀请者面前,然后一起边唱边表演。

 

(二)活动二:

歌曲:

幸福拍手歌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能根据歌曲的节奏用替换歌词的方法创编歌词。

活动重难点:

根据歌曲的节奏创编歌词。

活动准备:

录音机、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节奏游戏:

快快走慢慢走

师:

请小朋友听着老师的鼓声走一走,当老师鼓声的敲得快时,我们要走得快些;老师的鼓声敲得慢时我们要走得慢些;当老师不敲鼓的时候,小朋友不走。

二、学唱歌曲

1、初步欣赏歌曲。

刚才我们玩和身体有关的游戏,那么接下来听听一首歌曲,然后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

么?

(放一遍音乐)

教师一边随音乐轻唱做动作。

2.熟悉歌词,老师边带念歌词边随歌词做相应动作。

幼儿边唱边做表演动作:

要求唱到什么动作就做什么动作。

3.老师带小朋友一起演奏。

三、完整学唱歌曲

1.老师用钢琴一句一句地带唱歌曲,注意唱准大附点节奏同时注意弱拍起唱。

2.老师加上动作即边唱歌曲边做动作进行带唱歌曲。

3.请唱得好的小朋友出来表演,加深小朋友对歌曲的印象。

4.游戏:

看谁做得好。

(教师演唱歌曲,速度可快可慢。

小朋友根据老师演唱的速度来做动作,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四、创编歌词与动作。

谁能说一说自己的身体还有哪些部位呢?

(启发幼儿想一想还可以拍身体的什么部位,并提醒幼儿注意身体各部位的上、下顺序,要求边做动作边唱歌,做与唱要协调。

五、组织小朋友合作表演

1.老师示范,边唱边拍一位小朋友相应的身体部位,引起小朋友合作律动的兴趣。

2.鼓励小朋友找同伴表演律动,能友好地与同伴相应的身体部位碰在一起。

活动三:

歌曲:

朋友越多越快乐

活动目标:

1、运用看图讲述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习有节奏的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