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27734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

《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5章谐响应分析.docx

第15章谐响应分析

第15章谐响应分析

第1节基本知识

一、谐响应分析的概念及有限元基本方程

谐响应分析,是确定结构在已知频率的简谐载荷作用下结构响应的技术。

它只是计算结构的稳态受迫振动,发生在激励开始时的振动不在谐响应分析中考虑。

谐响应分析是一种线性分析,若指定了非线性单元,作为线性单元处理,其输入材料性质可以是线性或非线性、各向同性或正交各项异性、温度恒定的或温度相关的,必须指定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密度(或某种形式的刚度和质量)。

谐响应分析可以对有预应力结构进行分析。

谐响应分析施加载荷必须是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相同的频率的多种载荷可以是同相或不同相的,其输出为每一个自由度上的谐位移和多种导出量,如:

应力、应变、单元应力、反作用力等,在分析结果写入jobname.RST文件中,可以用POST1和POST26观察分析结果,与模态分析不同,其结果为真实值。

用于谐响应分析的运动方程为:

其中:

式中[M]为质量矩阵;[C]为阻尼矩阵;[K]为刚度矩阵。

若在结构中定义了阻尼,响应将与载荷异步,所有结果将是复数形式并以实部和虚部存储,施加的是异步载荷,同样产生复数结果。

谐响应分析可以应用于旋转设备的支座、固定的装置和部件,如:

压缩机、发动机、泵和涡轮机械等的支座,受涡流影响的结构,如:

涡轮叶片、飞机机翼、桥和塔等。

二、谐响应分析的方法

ANSYS提供了各种分析类型和分析选项,使用不同方法ANSYS软件会自动配置相应选择项目,常用的分析类型和分析选项,如表15-1所示。

表15-1常用的分析类型和分析选项

选项

命令

GUI路径

备注

NewAnalysisType

ANTYPE

MainMenu>Solution>AnalysisType>

NewAnalysis

Harmonic(谐响应)

SolutionMethod

HRNOPT

MainMenu>Solution>AnalysisOptions

Full/Reduced/Modesuperpos’n

MassMatrixFormulation

LUMPM

MainMenu>Solution>AnalysisOptions

“薄膜”结构使用如:

细长梁、薄壳

SolutionListingFormat

HROUT

MainMenu>Solution>AnalysisOptions

结果输出形式

EquationSolver

EQSLV

MainMenu>Solution>AnalysisOptions

选用适合求解器进行求解

ANSYS在进行谐响应分析中可以采用三种方法,即Full(完全)法、Reduced(缩减)法和ModeSuperposition(模态叠加)法,如表15-2、表15-3所示。

在谐响应分析中,所有施加的载荷以规定的频率(或频率范围)变化,“载荷”包括位移约束、作用力、压强等,如果要施加重力和热载荷,同样将其视作简谐变化的载荷,谐波载荷施加时包括振幅和相位角、频率、载荷加载形式(Stepped或Ramped),振幅为载荷值,相角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谐波载荷间的相位差,单一载荷不需相角。

ANSYS不能直接输入振幅和相角,而是规定实部和虚部的分量,如

图15-1所示。

F1real=F1max(F1max为F1的振幅)

F1imag=0

F2real=F2maxcosф(.F2max为F2的振幅)

F2imag=F2maxsinф

 

图15-1不同相角两个简谐载荷示意图

表15-2Full法、Reduce法与ModeSuperposition法对比

Full法

Reduce法

ModeSuperposition法

相对求解时间

较快

最快

使用容易程度

最容易

较容易

允许元素载荷(如:

压强)

允许

不允许

允许(若一个载荷向量)

允许非零位移载荷

允许

允许

不允许

允许模态阻尼

不允许

不允许

允许

处理预应力

不能

能进行“restart”

不能

允许非对称矩阵

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为求解选择模态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

选择子自由度

不需要

需要

需要(若选缩减法)

在谐响应分析中,通常采用一个载荷步,可以采用若干子步,且每个子步具有不同的频率范围,若干子步载荷可按线性变化施加也可按阶梯变化施加,但由于载荷值代表的是最大振幅,故通常是阶梯加载。

表15-3Full法Reduce法ModeSuperposition法

Full(完全)法

采用完整的系统矩阵计算瞬态响应。

功能最强大,允许包括非线性的类型。

Reduce(缩减)法

采用主自由度及缩减矩阵计算瞬态响应。

需定义字主自由度,计算速度快。

ModeSuperposition

(模态叠加)法

从模态分析中得到中模态乘参与因子并求和,

计算瞬态响应。

速度快。

第2节谐响应分析实例

案例1——实验台座的谐响应分析

图15-2板壳结构图

图15-3板壳结构实体图

问题

如图15-2所示,一台座上有四处受简谐力作用,作用点如图15-3所示,F=300N,试分析台座在谐振作用下的谐响应(忽略阻尼)。

条件

弹性模量为2.07e11N/m2,泊松比为0.3,密度7800Kg/m3,简谐力频率范围

0—10000Hz。

解题过程

以板左下角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15-3板壳结构实体图。

制定分析方案。

分析类型为线弹性材料,为谐响应分析;模型类型为壳模型,板壳选用Shell63单元,壳的厚度均为0.03m,边界条件板左下角施加沿X、Y、Z方向约束,其它板角点沿Z方向约束,载荷为简谐变化的集中力,载荷增加方式阶梯加载方式,谐响应分析采用Full法,其频率范围0—10000Hz,子步数取500,其解间隔值为10000/500=20Hz。

1.ANSYS分析开始准备工作

(1)清空数据库并开始一个新的分析

运行有用菜单UtilityMenu>File>Clear&StartNew命令,弹出ClearsdatabaseandStartNew对话框,单击OK按钮,弹出Verify对话框,单击OK按钮完成清空数据库。

(2)指定新的工作文件名

指定工作文件名。

运行有用菜单UtilityMenu>File>ChangeJobname命令,弹出ChangeJobname对话框,在EnterNewJobname项输入工作文件名,本例中输入的工作文件名为“Harmonicexample1”,单击OK按钮,完成工作文件名的定义。

(3)指定新的标题

指定分析标题。

运行有用菜单UtilityMenu>File>ChangeTitle命令,弹出ChangeTitle对话框,在EnterNewTitle项输入标题名,本例中输入“exercise1”为标题名,然后单击OK按钮,完成分析标题的定义。

(4)重新刷新图形窗口。

运行有用菜单UtilityMenu>Plot>Replot命令,定义的信息显示在图形窗口中。

(5)定义结构分析。

运行主菜单MainMenu>Preferences命令,出现偏好设置对话框,选中赋值分析模块为Structure结构分析选项,单击OK按钮,完成分析模块的选择。

2.定义单元

新建单元类型

运行主菜单MainMenu>Preprocessor>ElementType>Add/Edit/Delete命令,弹出ElementTypes对话框,单击Add按钮新建单元类型,弹出LibraryofElementTypes对话框,先选择单元类型为Shell,接着选择Elastic4node63(Shell63单元),单击OK按钮,完成单元类型选择,单击Close按钮,关闭ElementTypes对话框,如图15-4所示。

3.定义实常数

(1)新建实例常量

运行主菜单MainMenu>Preprocessor>RealConstantsAdd/Edit/Delete命令,弹出RealConstants定义实常数对话框,如15-5所示,单击Add按钮,弹出ElementTypesf…对话框,如15-6所示,单击OK按钮,弹出RealConstantSetNumber1,forSHELL63对话框,如15-7所示。

图15-4单元类型设置对话框

图15-5定义材料实常数对话框图15-6实常数单元类型设置对话框

(2)输入实例常量

在ShellthicknessatnodeITK(I)栏中输入单元I节点厚度0.03m(若单元I、J、K、L节点厚度均相同可仅在I节点处输入厚度),单击OK按钮,返回(RealConstants)定义实常数对话框,此时显示出新建编号为set1的实常数,单击Close按钮完成输入,如图15-8所示。

4.定义材料属性

运行主菜单MainMenu>Preprocessor>MaterialProps>MaterialModels命令,系统显示材料属性设置对话框,如图15-9所示。

在材料属性对话框依次鼠标双击Structure、Linear、Elastic、Isotropic,如图15-10所示。

鼠标双击Isotropic菜单,弹出材料属性输入对话框,分别输入弹性模量2.07e11,泊松比0.3,单击OK按钮,完成材料属性输入,如图15-11所示。

图15-7实常数设置对话框图15-8定义材料实常数对话框

图15-9材料属性设置对话

15-10进入材料属性设置

鼠标双击Isotropic菜单,弹出材料密度输入对话框,输入材料密度7800,单击OK按钮,完成材料属性输入,如图15-12所示。

图15-11材料属性输入对话框

图15-12材料密度输入对话框

完成材料属性设置后,单击图15-9对话框右上方X按钮,关闭材料属性对话框。

5.建立几何图形

(1)在workplane工作平面绘制台座平面

运行主菜单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Rectangle>ByDimensions命令,弹出CreateRectanglebyDimensions对话框。

在X-coordinates一栏中输入0,1,在Y-coordinates一栏中输入0,0.5单击OK按钮,如图15-13所示。

图15-13绘制矩形对话框

(2)显示编号

运行有用菜单UtilityMenu>PlotCtrls>Numbering,弹出PlotNumberingControls对话框,在KP、LINE、AREA和NODE栏中更改选项为On,显示关键点号、线号、面号和节点号。

(3)创建加载处节点(为下一步加载作准备)

运行主菜单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Nodes>InActiveCS命令,弹出CreateNodesInActiveCorrdinatesystem窗口,在NODE一栏中输入节点编号分别为1、2、3、4,在X,Y,Z一栏中输入节点坐标分别为(0.3,0.1,0)、(0.7,0.1,0)、(0.7,0.4,0)、(0.3,0.4,0),最后单击OK按钮,生成节点,如图15-14(a)、图15-14(b)所示。

图15-14(a)创建节点对话框

图15-14(b)创建加载用节点

6.划分网格

(1)分网设置

运行主菜单MainMenu>Preprocessor>Meshing>Meshtool命令,弹出Meshtool窗口,如图15-15所示。

a)单击ElementAttributes处set按钮,弹出MeshingAttributes窗口,在[TYPE][MAT][REAL][ESYS]栏选择相应的单元类型、材料编号、实常数编号、单元坐标系代号(因本题各项仅一种,故默认各项设置),单击OK按钮,如图15-16所示,返回Meshtool图15-15所示窗口。

b)单击Lines处set线设置按钮,弹出Elementsizeon…窗口,如图15-17所示,输入线编号1,3(线编号如图15-14所示),单击Apply按钮,弹出ElementsizeonPickedLines窗口,如图15-18所示,在NDIV栏输入40份,单击Apply按钮,返回Elementsizeon…图15-17所示窗口。

再次在Elementsizeon…图15-17所示窗口输入线编号2,4单击OK按钮,弹出ElementsizeonPickedLines窗口,在NDIV栏输入20份单击OK按钮,返回Meshtool图15-15所示窗口。

c)鼠标点选Shape处Quad、Mapped选项,如图15-15所示。

图15-15分网工具对话框图15-17单元尺寸设置对话框

(2)分网

a)单击Mesh按钮,弹出MeshAreas窗口,单击PickAll按钮,对面分网,如图15-19所示,分网后的有限元模型如图15-20所示。

在1、2、3、4节点处有重复节点337、641、653、349如图15-21所示。

b)合并重复节点并设小的编号为节点编号。

运行主菜单MainMenu>Preprocessor>NumberingCtrls>MergeItems命令,弹出MergecoincidentorEquivalentlyDefinedItems窗口,设置如图15-22所示,单击OK按钮。

图15-18单元尺寸划分对话框图图15-19划分网格对话框

图15-20有限元模型对话框

图15-211、2、3、4节点放大图

7.存储有限元模型

单击ANSYSToolbar工具条的SAVE_DB按钮,存储有限元模型。

8.定义分析类型和分析选项

(1)运行主菜单MainMenu>Solution>AnalysisType>NewAnalysis命令,弹出NewAnalysis对话框,选择Harmonic谐响应分析选项,单击OK按钮。

(2)选择菜单路径MainMenu>Solution>AnalysisType>AnalysisOptions,弹出HarmonicAnalysis窗口,在[HROPT]栏中更改选项为Full,在[HROUT]栏中更改选项为Amplitud+phase(振幅和相位),在[LUMPM]栏中更改选项为Yes,如图15-23所示,单击OK按钮。

图15-22合并定义项目对话框

图15-23谐响应分析设置对话框

(3)选择菜单路径MainMenu>Solution>LoadStepOpts>OutputCtrls>SoluPrintout命令,弹出SolutionPrintoutControls窗口,在Item栏,鼠标点选Allitems项,在PREQ栏,鼠标点选Everysubstep项,其它默认,单击OK,如图15-24所示。

图15-24定义打印输出控制对话框

(4)选择菜单路径MainMenu>Solution>LoadStepOpts>OutputCtrls>DB/ResultsFile窗口,在Item栏,鼠标点选Allitems项,在PREQ栏,鼠标点选Everysubstep项,其它默认,单击OK,如图15-25所示。

(5)选择菜单路径MainMenu>Solution>LoadStepOpts>Time/Frequenc>FreqandSubsteps命令,弹出HarmonicFrequencyandSubstepoptions窗口,在[HARFRQ]栏输入0,10000,在[NSUBST]栏输入500,更改[KBC]栏选项为Stepped,其它默认,单击OK,如图15-26所示。

图15-25定义数据和结果输出控制对话框

图15-26定义谐响应频率与子步选择对话框

图15-27对选定节点施加约束对话框

9.加载于约束并求解

(1)定义约束

a)选择菜单路径MainMenu>Preprocessor>Loads>DefineLoads>Apply>Structural>Displacement>OnNodes弹出ApplyU,ROTonN…窗口,鼠标点选1、66、46、6节点(台座四角点),单击Apply按钮,在Lab2栏,弹出ApplyU,ROTonNodes窗口,鼠标点选UZ项,单击Apply按钮,返回ApplyU,ROTonN…窗口。

b)鼠标点选5节点(台座左下角点),弹出ApplyU,ROTonNodes窗口,鼠标点选UX,UY项,单击OK,完成节点定义节点约束,如图15-27所示。

图15-28选定节点对话框15-29对选定节点施加约束对话框

图15-30定义时间历程变量对话框

(2)定义载荷

选择菜单路径MainMenu>Solution>DefineLoads>Apply>Structural>Force/Moment>OnNodes弹出ApplyF/MonNodes窗口,输入节点号1、2、3、4、(如图15-28所示),单击OK,弹出ApplyF/MonNodes窗口,在Lab栏在Directionofforce/mom项,鼠标点选FZ项,并输入-300,单击OK,如图15-29所示,完成载荷的施加。

10.求解

运行主菜单MainMenu>Solution>CurrentLS命令,出现菜单中单击OK按钮确定,计算机开始进行求解,大概5分钟左右,求解完成后出现“Solutionisdone”提示求解完成,单击Close按钮完成求解。

11.观察计算结果

a)运行主菜单MainMenu>TimeHistPostpro命令,进入时间历程后处理器,弹出如图15-30所示TimeHistroyVariables-\file1.rst窗口;

b)单击“+”(Adddata)按钮,弹出如图15-30所示AddTime--HistroyVariables窗口,鼠标点选NodalSolution>Z-Componentofdisplacement项,单击OK按钮;

c)然后弹出如图15-31所示NumberforData窗口,输入节点编号(或鼠标点取)如:

206,单击OK按钮,TimeHistroyVariables-\file1.rst窗口出现206节点Z方向位移,如图15-32所示;

图15-31选取206节点图15-32206节点Z方向振幅—频率视图

d)单击Graghdata按钮,如图15-32所示,在ANSYS图形窗口出现振幅与频率图。

e)单击listdata按钮,如图15-33所示,弹出FRVARCommand窗口显示出选择的选取节点的频率———振幅值列表。

显示其他结果,可参考以上a)—e)步骤在定义时间历程变量对话框定义变量,观察结果。

6.保存并退出ANSYS

在ANSYSToolbar上单击QUIT,以选定方式保存。

图15-33选取节点处的时间历程位移值列表

第3节本章小结

1.谐响应分析结果的调入

若运行UtilityMenu>File>Resumefrom命令,调入已分析完成的文件,在POST26观察分析结果时,应运行MainMenu>GeneralPostproc>Data&FileOpts命令,或MainMenu>TimeHistPostpro>VariableViewer命令(在弹出窗口中file命令),调入jobname.RST文件,才可以正常观察结果。

在POST1观察分析结果时,应运行MainMenu>GeneralPostproc>Data&FileOpts命令,打开相应的file.rst文件,才可以进行后处理,观察结果。

2.ANSYS分析中阻尼的形式

在ANSYS谐响应分析可以定义五种形式的阻尼,分别是:

Alphad和Beta阻尼(即通常所说的Rayleigh阻尼)、材料相关的阻尼、恒定阻尼比、振型阻尼和单元阻尼。

Alphad阻尼在模型中引入任意大质量时会导致不理想的结果。

Beta阻尼和材料阻尼在非线性分析中会导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情况,随着非线性的发展,刚度下降导致Beta阻尼或材料阻尼减小,但结构的实际阻尼增大。

和材料相关的阻尼被当作材料性质来定义,因此可以解决不同材料阻尼不同的问题。

振型阻尼用于对不同的振动模态定义不同的阻尼比。

单元阻尼用于有粘性阻尼特征的单元类型。

可以在模型中定义多种形式的阻尼,程序按定义的阻尼之和形成阻尼矩阵。

阻尼比ξ与Alphad和Beta阻尼的关系如下:

α/2ω+βω/2=ξ

其中:

ω为频率

利用上式建立方程组可计算α、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