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31801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9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docx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可行性立项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项目

1.2项目承办单位

项目承办单位:

**自来水公司

1.3编制单位

吉林省工程咨询科技公司靖宇分公司

工程咨询证书:

工咨甲级***5号

发证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改委。

1.4编制依据

(1)《国家发改委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指南》

(2)《**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2030年)》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7)《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3]36号)

(8)**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详细规划(2013-2015)

(9)《**现状给水管线资料》

(10)《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

(1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1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15)《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16)《城市供水管网漏失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2002)

(17)《城镇供水设施发展行业规划》

(18)《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

(19)《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0)》

(20)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文件等。

(21)自来水公司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1.5项目可研报告编制的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从**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的必要性、工程建设方案、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节水、组织机构设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等方面研究论证该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并对项目进行建设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1.6项目建设地点

**城区

1.7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中确定的近期(2015年)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范围(1290万平方米)内二次供水泵站、二次配水管网、楼内管网及水表出户等改造工程的建设。

1.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8705.73万元。

资金来源为:

省政府专项补助资金、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县自来水公司与用水居民筹措资金四部分组成。

1.9可行性研究简要结论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近期建设规划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

本项目的实施将改善**县城供水现状,从根本上改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综合实力,为靖宇的建设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吸引投资,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对振兴靖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经过分析可知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建设依据充分;建设方案经济合理;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后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从环保角度考虑本项目可行;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显示本项目具有良好的国民经济效益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靖宇概况

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松花江上游,白山市北部。

地理位置东经126。

36'—127。

16',北纬42。

06'--42。

48';东隔头道松花江与抚松县相望,南以龙岗山脉与白山市相邻,西以老岭与辉南县、柳河县交界,北以那尔轰岭与桦甸县接壤。

全县南北长89.64km,东西宽34.52km,幅员面积3094.36km2。

**境内群山滴翠,江河盘绕,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素有“立体宝库”、“森林王国”之称。

土地资源――耕地面积10700公顷,沼泽地、泥炭土面积10867公顷,其中适合开垦水田面积6533公顷。

森林资源――全县林地面积216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4%,活立木蓄积量近3000万立方米。

动植物资源――野生动物300多种,野生植物900多种。

其中药用植物788种,食用植物123种,蜜源植物116种。

主要盛产吉林人参、西洋参和贝母等中小药材,是全国西洋参之乡。

水利资源――水域面积7600公顷,水能理论蕴藏量1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6.7万千瓦,现已建成8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1.52万千瓦,靖宇已跨入国家初级电气化县行列。

矿产资源――有矿泉水、煤、金、铁、铜、硅、玄武岩、火山渣、硅藻土等40多种矿产。

已探明的含硒优质矿泉水47处,日涌水量15.1万吨。

2000年7月31日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长白山靖宇矿泉城”。

**是“全国重点产煤县”,靖宇煤田煤炭远景储量1亿多吨,精查储量2468万吨,是吉林省的后备煤田。

旅游资源――有白山湖、龙湾湖、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农夫山泉”、“娃哈哈”等自然、人文景观和工业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旅游开发前景。

2、社会经济

2013年末,**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66亿元,同比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实现39亿元,同比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68亿元,同比增长25%;地方级财政收入预计完成4.2亿元,同比增长13.6%;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完成5.6亿元,同比增长18.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预计达到85亿元,同比增长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分别预计达到16000元和5800元,分别同比增长15%和17%。

3、基础设施条件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

城市骨架进一步拓展。

东二道街升级改造、金穗桥维修以及府西胡同至靖宇大桥河堤路建设工程已竣工并交付使用;六道街等4条街路整体改造项目已完成部分路段地下管网铺设;和谐南路南段、矿泉北路北段贯通工程已完成部分路基换填和管网铺设。

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

4、气候

厂址所在地区具有冷凉湿润、雨量充沛、光照适中、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气象条件:

全年平均温度3.7℃

最高温度33.5℃

最低温度-42.5℃

全年平均降水量767.3mm

一日最大降水量135.7mm

最大冻土深度-109cm

最大风速24m/s

平均风速2.1m/s

年主导风向西风

2.2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1、城市给水厂及管网存在问题

(1)管道年久失修,过水能力差,漏失严重,导致部分地段水质受到污染。

(2)县城采用重力流供水,可利用压力偏低,部分居民用水困难。

(3)由于配套工程设施不到位,供水安全难以保证,使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受到影响。

2、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现状

随着**城市规模建设的发展,**市区高层建筑的迅速增加及居民小区的不断开发建设,原有的市政供水设施已不能满足需要,同时现有许多二次供水设施布局混乱、设施陈旧、管理不善,二次供水老旧管线渗漏严重、造成二次供水设施漏失率居高不下,二次污染严重,导致城市水资源大量浪费、居民用水质量下降的局面。

因此,尽快完善城市二次供水系统,已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建立区域二次供水及配套系统,可解决一次供水压力低,供水量不足、供水范围小的问题,并强化运行管理,防止二次污染,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供水方式存在的弊端,使水量、水质达到用水标准。

3、二次供水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权单位分散,管理方面各自为政,无法统一调度,供水水量、水质、时间等方面无法保证;

(2).部分二次供水泵站采用管道直接抽取市政管网水,破坏了全市的供水调度与调节,造成区域性间歇性无水;

(3).二次供水设备陈旧老化,管网破损严重,供水系统跑冒滴漏现象严重;

(4).各管理单位责权不分,互相推诿。

(5).泵站供水负荷率不均衡,运行费用高。

(6).管理混乱,供水水质无法得到保证。

4、是加快靖宇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靖宇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县城区不断扩容,大量人口涌入县城区,靖宇城区内的基础设施配套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县城内的集中供水现有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当地群众日常生活的用水需求。

县城供水设施存在的问题,已严重制约县城经济快速发展,影响县城居民的生活质量。

也将对实现和全面完成《靖宇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构成影响。

城市给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重要衡量标准;是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基于上述原因,提出**城市二次供水工程项目是完全必要的。

第三章项目现状及建设规划

3.1**城市供水现状

**现有供水水源两处:

一是距离城区12公里处的巨龙泉水源建于1999年,设计供水能力为9600m3/d,实际供水能力为7000m3/d,由一条DN400mm的输水管线输送至调节水池。

二是距离城区14公里的飞龙泉水源建于2005年,设计供水能力为18000m3/d,实际供水能力11000m3/d,由一条DN500mm的输水管线输送至调节水池,总计日供水能力18000m3/d,另外2003年进行的供水改造工程,建造调节水池(3000m3/d)一座,起到储存水量、平衡水压、缓解枯水期供水紧张的难题,距离县城5.36公里。

镇区内输水管网有两条,分别是DN500和DN400球墨铸铁管。

由于部分地区水压不够,在供水管网末端河南炮台山上设高位调节水池(V=800m3),以设在山下的加压水泵将管网水送到高位水池,再流入区域供水管网,镇区供水管网主要为枝状,DN200以上供水管网13.5公里,DN200以下供水管网31.6公里。

整个城镇供水采用重力自流的方式,由城西区向城东区输送水量,整个管网压力较低,且水压不平衡,经过测量:

位于城西区且靠主管线较近的党校泵站,水压达到0.15Mpa;位于县城中心的政府泵站,水压为0.13Mpa;而处于较偏远的外海*香格里拉泵站,水压仅为0.12Mpa;地势较高的粮库泵站,水压仅为0.10Mpa,供水压力极不平衡。

3.2**二次供水设施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于80年代后期开始建设二次供水加压设施,由开发单位或建设单位自行建设、自行管理,二次供水工艺不合理,设备陈旧落后,缺乏饮用水安全监测和保障体系,累计到现在共有28座二次供水加压泵房,基本都是单体建筑物二次加压供水。

具体情况见下表:

**现有二次供水设施一览表

表2-1

二次供水设施数量(座)

泵站名称

建设年份

设施涉及的二次供水管网长度(米)

设施服务的人口数量(人)

设施服务的建筑面积(平方米)

28

1

沿江泵站

1985.6

520

985

25652

2

公安局泵站

1996.5

358

386

8706

3

卫生综合楼泵站

1993.5

450

256

9206

4

政府后楼泵站

1989.1

565

898

20996

5

珠江西区泵站

1988.1

820

569

19370

6

珠江东区泵站

(1)

1980.7

950

509

15407

7

河南街泵站

1999.6

1280

656

19804

8

水域荣城泵站

2002.6

1556

680

18700

9

新兴南路泵站

2001.7

1820

860

26920

10

向阳街泵站

1985.9

482

695

18447

11

五金小区泵站

1996.5

695

588

18447

12

工农街泵站

1980.7

560

602

16239

13

团结泵站

2001.7

1080

1066

27728

14

联安泵站

1985.6

1120

989

22110

15

南批发市场

1987.8

1278

1258

29420

16

党校泵站

1990.6

1092

1195

30128

17

七中泵站

2001.7

1227

1059

25154

18

龙宇泵站

1985.6

1012

987

23290

19

影东泵站

1980.7

1406

1582

27769

20

步行街泵站

1996.5

1627

2886

33386

21

阳光置业泵站

2000.8

1460

2420

36517

22

星泰小区泵站

2003.6

560

877

14240

23

新兴江城小区泵站

2001.7

1950

2299

48400

24

气象小区泵站

2002.9

2012

3568

59640

25

威尼斯小区泵站

1996.5

1866

2018

40755

26

汽配小区泵站

1981.2

1988

2672

68932

27

粮库小区泵站

1985.6

2892

3010

73454

28

珠江东区泵站

(2)

1987.5

1568

1274

32485

合计

34194

36844

81130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权单位分散,管理方面各自为政,无法统一调度,供水水量、水质、时间等方面无法保证;

2、部分二次供水泵站采用管道直接抽取市政管网水,破坏了全市的供水调度与调节,造成区域性间歇性无水;

3、二次供水设备陈旧老化,管网破损严重,供水系统跑冒滴漏现象严重;

4、各管理单位责权不分,互相推诿。

5、泵站供水负荷率不均衡,运行费用高。

6、管理混乱,供水水质无法得到保证。

综上,种种问题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居民用水质量、生活质量的下降。

为了适应城市建设的发展需求、改善居民用水条件,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由以上现状可看出,靖宇城区供水问题已成为制约县城发展的主要因素,尽快进行供水设施和供水管网更新改造、提高管网覆盖率、做到优质足量供水,解决城区居民生活和企事业单位生产用水不足,已成为县城城市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3.3城市用水量预测及规划

3.3.1水量预测

本二次供水改造工程用水量主要考虑居民综合用水量,不包括工业及浇洒道路、绿化等用水。

本工程综合生活用水量预测,根据规划区内人均综合用水标准来确定。

本工程的人均综合用水标准根据有关标准并结合城市性质、当地的实际情况、经济水平等因素确定,同时参照国内同类城市的设计用水标准综合确定。

综合生活用水量预测

综合生活用水量包括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可知,**属于第二区中小城市,2015年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采用200升/人•日,供水普及率100%。

其预测结果如下表:

**区综合生活用水量预测表

表3-1

预测年份

项目

2015年

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标准(升/人•日)

200

城市人口(万人)

18.3

普及率

100%

最高日用水量(万立方米/日)

3.66

由上述预测可知,2015年**综合生活用水量最高日为3.66万立方米/日,其中通过二次供水系统进行供水的人数为3.6844万人,其余居民采用一次网直接供水。

则通过二次供水系统最高日供水量为0.74万立方米/日,日变化系数和时变化系数分别取1.3和1.4。

为提高供水效率,通过本工程对二次供水系统改造后,使得市区居民使用二次供水率达到65%以上,即通过二次供水系统进行供水的人数为11.9万人,二次供水系统最高日供水量达到2.4万立方米/日,日变化系数和时变化系数分别取1.3和1.4。

则最高日最大时二次供水系统供水量为:

0.14万m3/h。

(平均日)为1.85万m3/d,年供水量为673.57万m3。

3.3.2水厂规划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2030年)》中确定近期扩大巨龙泉、飞龙泉水源地产能,达到原设计供水能力。

即总供水能力达2.12万m3/d,其中巨龙泉水源地供水能力达到0.92万m3/d,飞龙泉水源地供水能力达到1.2万m3/d。

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现有水源地自然植被的日益减少,现在的水源日涌出量已呈现出1%的减少量。

远期作为城市备用水源。

规划近期新增水源地两处,一处位于恶河,一处位于吊水湖河,经详细计算,吊水湖河可利用水量为20000m3/d,恶河可以满足日用水量30000m3/d,这两处水源均位于矿泉水自然保护区内.无污染源存在,水质为矿泉水与地表水混合水,总量达到50000m3/d,水质经净化后,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划作为中心城区中、远期水源地。

远期中心城区供水备用水源来自“引白入靖供水工程”该工程设计供水能力5万m3/d。

第四章项目建设原则目标及条件

4.1建设原则

1、遵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根据**市政府对城市供水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编制规划。

2、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按照“适度超前、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需水量及供水量进行全面规划。

3、新旧结合、幷撤合理。

在规划中要充分利用现在的二次供水设施。

4、监测、管理上采用微机控制技术,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性及自动化程度。

5、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6、合理利用市政一次管网压力,灵活选用二次供水设备及设施,注意开源、节流合理开发利用继续深化节水型、节能型城市建设。

7、遵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的原则,完善二次供水系统管理制度。

4.2建设目标

通过**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的实施,**城市供水系统达到以下目标:

1、提高城市供水普及率及水质达标率,通过项目建设,使**供水普及率达到100%,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2、提高二次供水设施利用率,降低二次供水设施运行费用;充分利用一次管网水压,根据管网一次管网水量、水压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性采用无负压供水、气压供水、变频调速供水、水泵和水池联合供水等设施。

3、提升二次供水管网质量,扩大二次供水管网辐射范围,保证居民小区内不间断供水,提高供水安全率,同时避免供水水质二次污染。

4、建立先进的水质、水量动态监测系统,实现二次供水水质、水量的在线监测、中央调度,为城市二次供水规范化、便捷化、人性化提供良好条件。

5、完善二次供水管理体制,由多个产权单位分散管理转化为城市供水单位直接管理的方式,统一管理,统筹调度,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供水效率。

6、取消公共供水范围内自备水源,实现公共供水管网区域内除特殊行业地下水外全部禁止采用。

4.3、建设条件

4.3.1电力供应

**城电力变电站和城区电网设施齐全,电力供应充足,输电线路畅通,完全可满足工程的施工及运营用电。

4.3.2、公用设施条件

工程交通条件十分优越,水厂距供水区较近,输配水管网沿公路布设,地形开阔,便于工程机械化施工及设备、材料运输等。

4.3.3、施工保障

项目所在县有符合国家资质的设计及施工单位,能充分保障工程实施质量,而且当地群众对项目积极性极高,极有利的施工保障。

4.4征地、拆迁、移民安置

项目建设关系全县人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在征地拆迁与移民安置上得到全县人民大力支持,因此在征地与拆迁上没有任何争议与纠纷。

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

5.1设计原则及依据

5.1.1设计标准

(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

(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93);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7)《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13663)

(8)《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2004)

(9)国家现行的设计标准、规程、规范和规定。

5.1.2设计原则

1、城区配套管网的改造按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根据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实际情况,发展需要来确定管网改造方案,分阶段实施,逐步完善。

2、保障供水安全,保证管网水质。

采用分片区供水,保证供水干管成环状;合理选择管材,避免管道的二次污染,降低管网能耗。

3、尽量利用原有管网及水厂的供水设施,优先改造水压不足、漏损率高、爆管严重的片区,使该改建项目达到投资省、见效快,在短期内发挥工程效益的目标。

4、工程建设中应保证正常供水,不允许大面积、长时间停水。

5.2改造内容及改造规模

改造内容:

对城区二次供水泵站、二次配水管网、楼内管网及水表出户等改造,本次共新建和改造二次配水管网113.707公里,改造楼内管网145.171公里,水表出户改造47121户。

改造规模:

根据区域二次供水泵站供水规模确定本二次供水改造工程新建泵站21座,同时根据新建二次供水泵站位置处市政管网供水条件(包括压力和水量)确定采用清水池式或无负压罐式。

其中清水池式二次供水泵站18座(其中0.2万m3/d4座,0.1万m3/d14座),无负压罐式二次供水泵站3座(0.1万m3/d3座,),具体位置及规模二次配水管网设计

根据现场调查,本工程二次配水管网设计主要为对二次供水引入管和居民小区内漏损比较严重、安全隐患大的二次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改造,更新管网布局,提升管网质量,降低居民用水的停水率,避免居民用水的二次污染。

本次共新建和改造二次配水管网113.707公里,其中从2014年4月—12月新铺设完成。

主要工程量见下表:

序号

泵站

名称

改造二次配水

管网长度(m)

序号

泵站

名称

改造二次配水管网长度(m)

1

八道街泵房

6529

12

保安泵房

5832

2

新参市泵房

7712

13

转盘街泵房

5095

3

种子公司泵房

5459

14

批发市场泵房

5713

4

物流园区泵房

6495

15

万家乐泵房

3545

5

老粮库泵房

8398

16

鼎盛泵房

5131

6

新兴江城泵房

5620

17

镇效林场泵房

5707

7

二道街泵房

6726

18

新工农街泵房

3121

8

影东街泵房

4002

19

苗圃泵房

5514

9

莲花街泵房

5518

20

香格里拉泵房

2475

10

水果窖泵房

5977

21

龙岗泵房

3439

11

西出口泵房

5699

22

5.3楼内管网及水表出户改造

本工程楼内管网改造主要是对楼内老旧管线进行更新、更换,并将二次供水干管改为与楼体平行敷设,实行“单元进户”,对布置不合理的管道井进行重新调整,避免出现冻裂和污染等隐患问题。

水表出户改造是将二次供水区域内现有的“多户共一表”、“水表设于室内”等现象进行改造,实现“一户一表、水表出户”的原则,达到精确计量、方便管理的目的。

根据现场调查统计,本次楼内管网改造145.171公里,水表出户改造47121户。

5.4管材比选

1、钢管(SP)

钢管是一种常用的输水管材,可谓历史悠久应用广泛。

近些年我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使用经验,具有重量轻、适应性强、强度高、耐冲击负荷、严密性好、易修补、破碎率低(几乎无破碎)、管件种类齐全、施工容易、能适应各种复杂地形情况等优点。

缺点是在较低压力等级时与其它管材相比价格偏高,埋地钢管抗腐蚀能力极差,防腐复杂困难。

2、球墨铸铁管(DIP)

球墨铸铁管在我国的应用也相当广泛,经过退火处理后性能比钢管好,许多城市的自来水管网就是主要应用此管材。

缺点是由于受到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