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36711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根据《关于推荐201X年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的通知》(农业厅X农开发发〔201X〕25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以提高秸秆利用率和提升耕地质量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深入研究和完善秸秆综合利用配套政策措施,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科学研究和完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加快构建秸秆综合利用、耕地保护与提升的长效机制,培育和壮大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和农民增收。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基本杜绝露天焚烧;秸秆还田和过腹还田水平大幅提升;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1%,耕地质量明显提升;秸秆能源利用得到加强,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探索、形成可持续、可复制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路线、模式和机制。

三、基本原则

(一)多元利用、农用优先。

秸秆综合利用坚持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突出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利用重点,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市场运作、政府扶持。

充分发挥农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政府引导扶持,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打通利益链,形成产业链,实现多方共赢。

(三)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农业生产特点规模及秸秆的品种数量,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确定适合当地秸秆综合利用的结构和方式。

四、基本情况

X市位于X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端,太岳山北侧,汾河南畔。

东经110°10'14"—111°44'10",北纬36°50'11"--37°11'4",全市总面积744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万人。

现辖10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231个行政村。

X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呈三级梯行排列,海拔740—2487米。

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特点分明,光热条件良好,全年日照时数年份均在200天以上,2500小时左右。

丘陵山区少于平原,南部少于北部。

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0.4℃,年平均降水量为477.2毫米,一般集中在7至9月。

全市农田面积33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大豆、薯类等,经济作物有果树、蔬菜等。

是我省粮食主产县之一。

全市各类农作物年产秸秆28万吨,其中绝大部分为纤维素秸秆,占总产量的93.1%,以玉米、小麦秸秆为主。

五、工作任务

(一)采取强力措施严禁秸秆露天焚烧。

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焚烧秸秆危害性的认识,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农民自主自觉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另一方面要层层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加强对秸秆焚烧起火点的卫星监控,加大行政管理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奖惩措施。

(二)坚持农用为主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要制定秸秆还田规范,对秸秆综合利用亟需的农机装备应补尽补,促进种养结合,推动秸秆机械化还田、生物腐熟还田、养畜过腹还田,进一步提高肥料化、饲料化综合利用率。

因地制宜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秸秆生物质能发电、秸秆成型燃料、秸秆食用菌种植等能源化、燃料化和基料化利用工作。

(三)加快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引导,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社为骨干,农户参与,政府推动,多种模式互为补充的秸秆收集储运管理体系。

鼓励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根据当地秸秆可收集量和运输半径,因地制宜建设秸秆收集储运站,配备秸秆捡拾压捆机、打捆包膜机等机械设备,集中收集加工秸秆。

(四)提高秸秆工业化利用水平。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对已经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生物质燃油、乙醇、秸秆发电、秸秆多糖、秸秆淀粉、造纸、板材等,在现有政策基础上,积极研究加快产业扩张和技术扩散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秸秆工业化利用率和利用水平。

(五)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

加快培育发展秸秆收储运等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并将农机购置补贴、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扶持措施与秸秆综合利用有机结合,形成政策合力,做大做强秸秆综合利用的基础平台。

六、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及试点实施主体         

(一)实施秸秆直接还田项目

通过实施秸秆还田作业项目,秸秆还田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从而取得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粮食增产10%左右,亩增产玉米50公斤左右,亩增收80元左右,玉米机收平均每亩可节省费用20元。

农机手每年普遍增加300-500亩作业面积,增收2-3万元,还有利于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技术推广应用,促进农田保土保水保肥,遏制表土上扬,保护土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牵头单位:

农机中心

配合单位:

各乡镇政府

    

(二)实施秸秆基料化利用

建立一个秸秆基料化食用菌生产合作社示范基地,扶持一批秸秆基料化食用菌生产专业合作社。

秸秆基料化菌菇生产专业合作社收购储运秸秆玉米芯,将秸秆玉米芯与牛粪按6:

4的比例,再与过磷酸钙、石灰、豆粕等辅料,搅匀发酵,最后放入棚床,通过接种,种植出菌菇。

实施主体要求自觉自愿承担试点任务,从事秸秆基料化利用,有工商营业执照,资产结构状况良好,有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秸秆基料化示范基地要求生产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注册资金在300万元以上,被市级以上部门评为示范社或有其它荣誉称号。

并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和基料化食用菌生产技术培训会3场,观摩2次,培训人数累计100人次以上。

牵头单位:

农委

配合单位:

各乡镇政府

(三)实施国泰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秸秆--燃料发电--肥料--种植业---秸秆循环利用模式)

     围绕农作物秸秆收集、利用等关键环节,促进多元化综合利用。

除实行机械秸秆还田以外,以X市国泰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燃料化利用企业作为秸秆综合利用龙头,采取常年收购,联合收割机收割和人工收割的办法,建立适应市场发展与挑战的生物质燃料收购机制,收购秸秆后通过生物质发电机组将秸秆转化为电能,秸秆燃烧后产生的灰渣为草木灰,含有农作物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如磷、钾、钙、镁、硫及硼、锰、锌、钼、铜等,可做农作物基肥和追肥改良土壤性状,增加钾素含量,提高作物抗病力和抗倒伏能力。

牵头单位:

农委

实施单位:

X市国泰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配合单位:

各乡镇政府、发改局、国土局、环保局等       

(四)实施国泰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秸秆压块成型燃料和饲料项目(秸秆---燃料或者饲料--肥料或农家肥--种植业--秸秆循环利用模式)

压块燃料燃尽率可达到96%,剩余4%的灰粉可以回收做钾肥,实现了“秸秆→燃料→肥料”的有效循环,是开发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压块燃料热效率达50%以上,比传统式直接燃烧农作物秸秆热效率明显提高,节约效果显著;是发展农村新能源的最佳选择;压块饲料饲喂方便且无损失,适宜机械化自动喂养,有利于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用秸秆压块饲料饲喂牛、羊,可解决“人畜争粮”、“猪牛争料”的重要问题,有利于我市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秸秆压块饲料饲喂牛羊,实现过腹还田,粪便可制作生物蛋白饲料、沼气新能源及生物有机肥料,有利于农业生态循环。

通过实施该项目,既节约不可再生能源,还可以消化秸秆存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