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历史考点2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如何结束冷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3422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历史考点2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如何结束冷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历史考点2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如何结束冷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历史考点2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如何结束冷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历史考点2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如何结束冷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历史考点2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如何结束冷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历史考点2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如何结束冷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历史考点2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如何结束冷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历史考点2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如何结束冷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历史考点2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如何结束冷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历史考点2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如何结束冷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历史考点2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如何结束冷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历史考点2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如何结束冷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历史考点2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如何结束冷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历史考点2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如何结束冷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历史考点2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如何结束冷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备战中考历史考点2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如何结束冷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历史考点2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如何结束冷战.docx

《备战中考历史考点2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如何结束冷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历史考点2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如何结束冷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战中考历史考点2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如何结束冷战.docx

备战中考历史考点2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如何结束冷战

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考点2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如何结束冷战

一、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一)联合国与国际安全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成立1945年10月地位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秘书处等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举行一届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安理会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联合国秘书处是联合国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职能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

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被人们称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作用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1.经济全球化:

(1)形成: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2)表现: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2.世界贸易组织:

(1)建立: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2)宗旨:

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3)职能:

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4)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学科&网(5)地位:

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1.世界格局的特点:

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冲突。

3.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

(1)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3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

(2)2003年,美国又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未经联合国授权,拉拢部分国家,发动战争,占领伊拉克。

学科#网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1.当前局面:

“一超多强”。

①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②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者重要作用。

2.趋势:

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3.表现:

(1)欧盟:

欧盟成立后,欧洲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地位进一步提高。

它希望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2)日本:

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学/科网(3)中国:

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4)俄罗斯:

地大物博,在度过苏联解体的社会动荡期后,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5)广大发展中国家:

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3/4,它们的总体实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1.不结盟运动兴起: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形成了两大集团对峙的冷战局面。

②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

(2)成立:

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3)作用: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不结盟运动成立大会2.决定因素与中国的努力:

(1)决定因素:

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

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2)中国的努力:

①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贏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②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

④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三、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一)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1.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

2.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二)妇女地位的提高1.选举权: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

她们成立团体,举行各种抗议和示威活动,反对性别歧视,争取平等权利。

不少国家制定了专门法规,以保障妇女的权利,妇女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

(3)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

2.就业权: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妇女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家庭的束缚,参加社会工作。

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行业中,都活跃着女性的身影。

女性就业率持续增长,以往男性独占的领域,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女性。

3.平等权:

受历史、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妇女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取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

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实现妇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三)生态与人口问题

(2)资源:

污染和浪费也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导致热带雨林大片消失,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生态平衡。

这些环境危机不仅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

学科*网2.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

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25亿。

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突破50亿。

后来,联合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提高人们对人口问题的重视。

2011年,全球人口达到70亿。

(2)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尖锐。

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也构成了新的挑战。

(3)由于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国家人口的生存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卫生和健康状况难以迅速改善。

同时,耕地和水资源的缺乏,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经常导致普遍的饥饿。

3.应对:

生态与人口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认真应对。

考向一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与认识【典例引领】整理历史事件、分析因果关系、梳理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列历史发展线索的梳理,正确的是A.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B.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崩溃;二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格局开始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故选C。

学科@网考向二全面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共同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国际资本为追求最大利润向全球扩张的结果。

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情况看,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发达国家在其中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

而对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却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

【典例引领】下列有关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表现为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B.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C.使各国经济互相排斥,孤立发展D.使人类不再面临战争的危险【答案】A考向三科技新时代【典例引领】科技创新改变世界面貌。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改良蒸汽机的出现——“电气时代”的到来B.发电机、电动机问世——工业社会的开始C.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铁路时代”的开启D.计算机网络技术诞生——信息社会的到来【答案】D1.2018年4月9日,环球网刊载了《对华打响贸易战后特朗普下一步如何走脱离WTO规则?

》的文章。

该文章标题中的“WTO”是指A.欧洲联盟B.联合国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2.下列关于联合国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B.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C.联合国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D.联合国总部设在英国伦敦3.虽然当今社会冲突频繁,恐怖活动增多,但是世界的两大主题仍然是A.友好与融合B.冲突与交流C.和平与发展D.霸权与恐怖4.一部iPhone手机,美国公司提供创意,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中国富士康把它组装起来。

这说明经济全球化A.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B.能调控资金在全社会的配置C.能降低世界各地进口关税水平D.能根本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5.“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

”这里的“它”是指A.共产主义者同盟B.亚太经合组织C.欧洲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6.“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

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

”“……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

”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学科.网A.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B.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C.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7.“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

”“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

”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A.多极化趋势加强B.稳定的世界格局已定型C.经济全球化趋势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8.下图是某历史学习小组设计的知识卡片,据此判断其主题是A.美苏两极格局形成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9.下列关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一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是雅尔塔体系②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③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格局随苏联解体而瓦解④当今国际格局是多极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1990年,邓小平指出:

“现在旧的(国际)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并没有结束,新的国际格局还没有形成。

”当时正在发生变化的国际政治格局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美苏两极格局C.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D.多极化趋势11.下图所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A.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C.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D.欧洲走向一体化12.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的演变,这三种局面的相同点有①合作与对抗并存②大国作用举足轻重③带有强权政治色彩④在世界大战后形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但矛盾存在、冲突不断,导致这些矛盾和冲突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两极格局被打破B.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C.美苏军备竞赛D.美国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14.它形成于美苏冷战时期,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这里的“它”指的是A.欧洲共同体B.欧盟C.不结盟运动D.上海合作组织15.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的声音。

“中国的声音”主要包括①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②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③为反对美国遏制中国寻求与他国结盟④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6.科学改变世界,技术优化生活。

十一长假期间,家住郑州的张先生去重庆旅游,他一路享受的方便条件哪一项源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A.乘火车到达武汉B.转乘轮船游览三峡C.通过电子邮件向家人报告平安D.乘飞机从重庆返回郑州17.20世纪六七十年代,妇女成立团体,举行各种抗议和示威活动,反对性别歧视,争取平等权利。

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B.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C.不少国家制定了专门保障妇女的法规D.妇女地位与贡献超过了男性18.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弗吉尼亚州北部的威林格突遭酸雨袭击,三天之内全城树木脱叶,花草枯萎,呈现一片灰白色。

该事件凸显了人类在发展中面临A.资源问题B.毒品问题C.环境问题D.战争问题19.驻叙利亚的战地记者小张要将一篇几千字的新闻稿件发送到北京某报纸编辑部,请你为小张想一个最快速的办法A.寄挂号信B.发电子邮件C.邮局特快专递D.班车托运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格局(国际政治格局),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

材料二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说:

“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角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材料三

(1)材料一“巴黎和会”签署的《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华盛顿会议”签署的《九国公约》,为列强共同掠夺哪一个国家提供了条件?

(2)材料一“美苏两极格局”是“冷战”政策实施的产物,这一政策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这一格局的形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的哪一次重要国际会议有关?

(3)结合材料二概括美苏两极格局结束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谈一谈我国应该怎样做?

1.(2018年江苏镇江)联合国成立70多年来,提出并通过了多个禁核条约,组织了一系列维和行动,促成了200多个和平协定。

材料反映了联合国A.促进了国际合作B.促进了经济发展C.打击了恐怖主义D.维护了世界和平2.(2018年山东东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

”“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

”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A.多极化趋势加强B.稳定的世界格局已定型C.经济全球化趋势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3.(2018年四川自贡)小张探究“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时,取材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B.《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形成》C.《“一超多强”局面的成因》D.《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报告》4.(2018年山东日照)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但是,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而等国或国家联盟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2009年起,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组成“金砖四国”领导人定期举行会晤,在世界舞台上引人注目。

这表明A.美国世界的霸权地位崩溃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世界贸易自由化趋势加强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5.(2018年黑龙江齐齐哈尔)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A.信息化B.多极化C.两极格局D.多元化6.(2018年四川达州)近年来,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该系统已经推进到与中国近在咫尺的邻国,将对中国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

这表明①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任重道远②美国政府推行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③在反恐等重大问题上,美国积极寻求国际支持④美国主导的单极格局已经形成⑤中国的发展已经对美国构成极大的威胁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④⑤D.①②⑤7.(2018年山东烟台)亨利·基辛格曾注意到:

“21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使得它们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影响力”。

材料反映了A.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B.美苏争霸结束C.经济全球化趋势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8.(2018年湖北黄石)有人说:

当今的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的征兆。

这主要是指A.两极格局的瓦解B.多极化格局的形成C.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美国霸权地位的丧失9.(2018年浙江舟山)继去年举办了国际海岛旅游大会后,舟山又于今年4月迎来了浙江—新加坡经济贸易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

这些会议上,签署了经贸,旅游等多个合作协议。

这A.反映了世贸组织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B.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基本特征C.说明公平公正的多边贸易体制已建立D.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10.(2018年江苏泰州)“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

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

”“……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

”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A.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B.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C.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11.(2018年山东淄博)2013年,中国同周边国家贸易额由上世纪末的1000多亿美元增至13万亿美元,已成为众多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重要投资来源地。

这反映当今世界呈现A.经济全球化特征B.社会信息化特征C.区域集团化特征D.文化多样化特征12.(2018年山东日照)2004年的圣诞节,美国人萨拉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

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生活会怎么样?

萨拉突发奇想,决定在2005年全家不买中国产品。

一年的尝试结束后,萨拉不得下感叹,不买中国产品的日子实在太难了。

这则故事反映了A.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已形同虚设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C.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任重道运D.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13.(2018年内蒙古赤峰)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观察下图空白方框内应填A.全球化B.多极化C.世贸组织D.联合国14.(2018年四川达州)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你能够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①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引发了重大的环境污染和饥荒②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不公平的国际竞争,从而形成“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的局面③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④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分工中的利益分配很不均衡,发展中国家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A.①③B.③④C.②④D.②③15.(2018年广西河池)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许多著名的汽车厂家,在全世界采购零配件,价格低,质量高,不仅大大降低了汽车的生产成本,而且也促进了汽车配件的生产。

这材料表明了A.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B.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C.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处于不利地位D.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增大16.(2018年江苏省盐城)下列图标所代表的国际组织能突出体现并推进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是A.北约B.华约C.世贸组织D.联合国17.(2018年内蒙古包头)2015年4月,中国倡议建立亚投行,最初的意向创始成员国有57个,通过基础设施的投资构建发展伙伴关系,全球掀起了一股“亚投行热”。

截至2018年5月2日,亚投行正式成员国发展到86个。

这表明A.贸易保护逐渐成为世界主流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D.国际金融市场相互依存度碱弱18.(2018年吉林)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倡导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这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A.经济全球化B.“一超多强”C.信息化D.和平与发展19.(2018年海南)2018年,中美贸易战在全球引发了轩然大波。

中美两国的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A.网络信息化B.经济全球化C.政治多极化D.利益一体化20.(2018年河南)下图反映了当前人类面临的问题是捷克瑟比斯提拉地区酸雨毁坏的树木A.经济混乱B.资源匮乏C.环境恶化D.贫富分化21.(2018年山东省滨州)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对此应有的认识是①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②当今世界并不太平③挑战与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④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考点冲关1.【答案】D2.【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二战中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上提出了建立联合国的主张。

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

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A、B、C正确。

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D说法错误。

故选D。

3.【答案】C【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故选C。

学科%网4.【答案】A【解析】在iPhone手机的生产中,美国提供创意,德日韩提供零部件,中国组装,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各国经济联系非常密切,A符合题意。

B、C、D与题意不符,故选A。

5.【答案】D6.【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B符合题意。

A、C、D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B。

7.【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崩溃,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实力日益增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A符合题意。

当前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但一个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未形成,B项表述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政治格局的演变,而非经济领域,排除C;D明显与材料不符。

故选A。

8.【答案】D【解析】依据知识卡片中的“苏联解体、鼎足之势、俄罗斯、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