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44583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43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石羊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承建单位:

XX县石羊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项目负责人:

XXX

联系电话:

报告编制单位:

丘比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二O一三年六月

第七章项目承担单位概况59

附件4烟草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资质74

 

第一章总论

1项目名称

生物有机肥产业化项目

2建设性质

新建

3建设单位

XX县石羊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项目拟在XXX省XX县,按照生物有机肥生产规范建设占地面积50亩的生物有机肥生产线一条。

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实现年产生物有机肥10万吨/年,其中一期设计2万吨/年,二期设计5万吨/年,三期达到10万吨/年,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5项目投资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6627.0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5911.9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542.29万元。

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

6效益分析

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8250.00万元,年利润总额1818.47万元,年上缴税收(含增值税)为272.77万元的经济效益。

同时,项目实施对促进企业集团稳步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带动当地就业以及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1国内外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1.1国内外现状

1.1.1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及应用现状

我国是化肥施用大国,常年施用量在4000万吨左右,居世界第一,然而单季化肥利用率仅维持在30%左右(发达国家高达50%—60%),如此低的化肥利用率不仅经济损失巨大,同时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及农产品安全问题,因此保持我国依靠有机物循环利用、培肥土壤的农业经营本色,开展有机废弃物的农业利用,是解决我国农村资源短缺、能源不足,土地生产力下降,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部实施的“沃土工程”及发展“绿色食品”和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的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了有机肥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有机肥生产企业有2283家,实际生产能力3483万吨,我国的商品有机肥使用量为947万吨,其中精制有机肥使用量318万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422万吨,生物有机肥料用量151万吨,其他有机肥料66万吨,蔬菜、果树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以精制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为主,水稻、小麦等作物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为主。

我国有机肥料生产企业的规模大致分为4个级别:

普及型(小于0.5万吨)占35.1%,小型(0.5—2万吨)占39.3%,中型(2万—10万吨)占20.9%,大型(大于10万吨)占2.6%,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主要集中于两大区域:

一是经济发达地区,包括广东、浙江、江苏和福建等地,这些地区环保意识强,有优惠政策和相对成熟的技术作为支撑,二是有机肥资源丰富的地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广西等地区,企业主要分布在大中型畜禽养殖厂附近和有机特殊资源(食品加工、发酵等)地区等。

现如今,在欧洲、北美有机农业方兴未艾,日本农林省针对本国农田土壤肥力低下,化肥资源匮乏的实际,为保证农田土壤有机质不断提高和正确施用化肥,提出了有机—无机法则,即通过有机、无机肥料的混合施用,达到提升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品质的目的,荷兰原先土壤并不肥沃,而且人多地少,土地负荷重,但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增肥地力,使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了3%—5%,而西欧、北美则通过土地休闲、保护性耕作、粮肥轮作等措施,重视土壤培肥、使土壤维持了较高的肥力水平。

1.1.2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现状

农业部2004年颁布了“生物有机肥”行业标准—NY884—2004,以指导生物有机肥生产、销售和质量监管。

目前,在发酵生产工艺上,多数企业采用槽式堆置发酵法,其它的发酵方法,如平地堆置发酵法、密封仓式发酵法、塔式发酵法等在生产中也得到了应用。

在发酵、腐熟过程中物料的水分、C/N、温度等的调节及腐熟剂的使用是生产工艺的关键,特别是菌剂的应用直接影响着物料发酵的周期及腐熟程度。

在发酵物料的后处理方面,大多数企业加入功能菌剂进行复配、定型。

微生物菌种是生物肥料产品的核心,在生产过程中,有两个环节涉及到微生物的使用,一是在腐熟过程中加入促进物料分解、腐熟兼具除臭功能的非病原腐熟菌剂,多由复合菌系组成,常见菌种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青霉、木霉、根霉等;二是在物料腐熟后加入的功能菌,以固氮菌、溶磷菌、硅酸盐细菌、乳酸菌、假单胞菌、芽胞杆菌、放线菌、光合细菌等为主,在产品中发挥特定的肥料效应。

1.1.3生物有机肥的作用效果和机理

――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

有机肥克服了化肥养分单一,供肥不平衡的缺点,注重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养分互动互补作用,施用后既可提高作物产量,也可有效改善作物品质,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能。

――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有机质直接影响着土壤的保肥性、保水性、缓冲性和通气状况等。

施用有机肥不仅能补充被消耗的植物养分,还能不断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缩合成新的腐殖质,与土壤中的粘土及钙离子结合,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促进土壤中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矛盾,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耕性变好。

――增加土壤向作物提供营养的能力。

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后,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分解土壤中某些原次生矿物,并同时将这些矿物所固定的磷、钾等养分释放出来,把非水溶性磷、钾转化成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钾,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提高土壤供肥能力。

――改善土壤微生态系统,提高土壤生物肥力水平。

腐熟后的有机肥含有酵母菌、乳酸菌、纤维素分解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除了具有产生大量活性物质的能力外,有的还具有固氮、溶磷、解钾的能力,有的具有抑制植物根际病原菌的能力,有的则具有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的能力。

有机肥施入土壤后能够调节土壤中微生物的区系组成,使土壤中的微生态系统结构发生了改变,是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手段。

――减少或降低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由于有机肥中含有多种非病原微生物菌群,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并能分泌多种抗生素、杀虫物质及植物生长激素,不但能抑制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活动,起到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还能刺激作物生长,使其根系发达,促进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本项目在生产有机肥时,除了添加生物菌剂外,还添加具有解磷、解钾功能的生物菌剂以及具有抗病作用的生防菌剂,使生产出来的生物有机肥在提高作物产量,提升土壤肥力的同时,还可显著增加土壤营养,改善土壤微生态系统,降低病虫害发生,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及市场竞争能力。

1.2技术发展趋势

针对生物有机肥生产过程中快速发酵技术、肥料研制工艺设备清洁化生产等关键技术落后的问题,有机肥的发展趋势是加入高温快速发酵生物制剂,采用生物—化学—物理综合方法缩短发酵时间、提高除臭效果,研制连续发酵工艺设备和商品有机肥的生产工艺设备,此外,针对我国耕地质量下降、山地土壤流失严重、不同区域土壤肥力差异显著的特点及果、茶、菜、烤烟、油类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量增加的趋势,有机肥要求其配料组成适用于不同的土壤类型、不同的作物种类、不同的气候特征,向产品的规模化、复合化、专用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向微生物肥料新品种研发方向迈进,其具体趋势如下:

由原来野生型菌株向基因工程菌株转化。

微生物肥料生产过程中,生产菌株一般都由野生型菌株通过驯化后选育获得。

随着生物技术快速发展,通过对生产菌株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之后,可以大幅提高转化水平,提高肥效。

由单一菌种向复合菌种转化。

一方面,不仅追求营养元素供应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追求抗病、驱虫等多功能,如5406菌种可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联合菌群的应用可使菌种性能提高,使复合或联合菌群发挥互惠、协同、共生、加强、同位作用,排除相互抵抗的发生。

另一方面,通过延长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从而使微生物肥的特效期延长。

如在生物肥中加入分解土壤中含碳化合物的菌株,以不断供应其它微生物碳源营养,达到延长微生物在土壤中存活时间的目的。

由单纯生物菌剂向复合生物肥转化。

由过去单纯的硅酸盐菌剂、土壤磷活化剂、根瘤菌剂、固氮菌剂等向生物菌剂与营养元素(氮、磷、钾等元素,微量元素)、有机肥、抗生素等复合生物肥转化。

有利于实现生物肥与生物药的结合,增强肥料的多功能作用效果。

由单一剂型品种的向多元化转化。

为适应不同的条件,微生物肥料的剂型逐渐丰富,包括液体剂型、粉剂,颗粒剂型等。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正在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由低效向高效逐步发展。

21世纪,微生物肥料开发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微生物肥料将与化肥一起构成植物营养之源。

微生物肥料不仅是化肥数量上的补充,更主要的是性能上的配合与补充。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2.1有利于水源保护及生态农业的发展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加之数以百万外来人口及数以万计企业的涌入,使得北京的水资源状况日益严峻,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道瓶颈,2008年10月,国务院第32次常委会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启动,丹江口水库2013年开始蓄水,2014年汛期后向北京送水,根据《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关规定,作为水源保护的核心区(包括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区内禁止开展易造成水污染的生产活动,并且严禁新建、改扩建易造成水污染的项目,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提高水环境安全水平,此外结合《XXX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关要求,作为水源保护区的陕南秦巴山区,为国家层面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该区的主体功能是维护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提供生态产品。

因此针对这一发展要求,必须加大对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工业点源污染的治理力度,减少农村面源污染,以确保主要河流水质保持在II类以上。

XX县物产丰富,主要以烤烟、油桐种植,生猪饲养为主。

全县烤烟种植面积达12.33万亩,共涉及20个镇,238个村,823个组,共7695户,其中1000亩以上规模连片3处,500-1000亩规模连片8处,200-500亩规模连片去106处,100-200亩规模连片214处。

全县现有桐林25万亩,可产桐籽4500吨,可产桐油1260吨,全县新建千头以上生猪养殖场25个,万头场4个,全年生猪出栏106.8万头,存栏58.1万头。

随着“532”“461”战略目标的提出,国家局把“卷烟上水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行业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原料保障上水平”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重要基础,由于采收方式的转变,使得田间新增大量废弃鲜烟叶,按每亩可产生120kg废弃鲜烟叶计算,整个XX县可产生废弃鲜烟叶约1.48万吨,这些废弃鲜烟叶的随意丢弃一方面会造成烟草黑胫病、赤星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等烟草主要病害的流行及传播,另一方面还为造假、售假提供了便利,对烟草市场的正常生产秩序造成影响,而采用传统的焚烧、填埋方式处理废弃鲜烟叶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特别是对南水北调中段水源区的水质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以废弃鲜烟叶作为一种制作生物有机肥的重要原料,因其养分含量高,而备受青睐,配合其他物料(畜禽粪便、油枯、秸秆)所生产出的生物有机肥,能够广泛应用于多种作物种植中,同时,结合水源保护区减少农业生产污染,推广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的相关政策要求,利用田间废弃鲜烟叶生产生物有机肥一方面能够有效杜绝废弃鲜烟叶流入烟草市场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实现田间废弃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XX县农业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2有利于提高生物肥料产业技术研发水平

长期以来,针对有机肥的基础研究薄弱,在生产和应用中表现出技术水平不高、生产工艺简单、产品科技含量低、部分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产品发酵周期长、腐熟不彻底等问题。

本项目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发酵微生物菌种进行选育、改造和配伍,同时注重不同类型和功能产品的合理配置、优化技术工艺、确保施用效果。

项目组通过对生产菌株的遗传改良和生产技术集成,大大缩短了物料的发酵、腐熟时间,成功解决了有机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对提高有机肥料产业的技术研发水平起到了示范作用。

2.3有利于提高有机肥料生产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国内对多数现有的有机肥产品缺乏后续研究和不断创新,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不能满足绿色农业发展的需求。

重点体现在对发酵微生物菌群的选育和改良重视不够,产品功能的单一性突出、专用性不够,部分企业的生产设备简陋、生产工艺落后,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

本项目针对上述问题,项目承担单位加大在产品创新方面的投入,在加强优良菌群选育的基础上已针对性地开展基因工程菌群研发和生产;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病害等特点,研发功能多样的专用型产品。

建立了严格的质检程序和设备,从而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并针对土壤类型、种植模式、不同肥力水平条件,考虑不同作物的需肥水平和规律,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产品。

项目通过技术创新生产的产品与市场需求结合紧密,有利于形成企业的特色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对增强企业竞争力十分必要。

2.4推动绿色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农作物栽培和城市绿化过程中,由于连年使用化肥,不仅造成土壤板结、肥效日减,而且污染环境,危害人畜健康。

目前,化肥已被列为农业的3个污染源之一。

生物有机肥是最近几年在微生物技术得到发展及有机肥的商品化使用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新型肥料,它既不是传统的有机肥,也不是单纯的菌肥,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体。

有机肥以自然中的有机物为基质和载体,科学性地加入有利于土壤结构、作物吸收、元素释放等有益微生物加工而成。

其有机质载体大多为作物秸秆、草炭、禽畜粪、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

所含微生物大致为分解菌、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等。

施入土壤的生物有机物经微生物的一系列生命活动,可以达到改善土壤、培肥地力、促进植物的生长、抗病防虫等作用,其显著的特点为:

提高利用率、有效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环境污染、改善农产品品质、减轻农作物病害、施用后不会造成作物残留。

有机肥的推广将对改善农业环境起到积极作用;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实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绿色食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5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农业副产物的增值增收

有机肥养具有养分全面、肥效长、改善作物品质等特点,同时还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耕地地力。

本项目采用烟草废弃物、畜禽粪便为原料生产的机肥系列产品,有机质含量高,肥力强,且兼具解磷、解钾和杀虫、抗病等功效。

施用后,能显著改善土壤板结,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及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有效遏制土壤退化,并能针对性地降低特定土传病虫害的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

高效地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促进农业增值增效。

2.6提升XXX省XX县生物有机肥产业进程

本项目的开展可推动XXX省XX县的烟草废弃物综合利用和促进新型有机肥特别是多功能生物有机肥的发展。

形成烟草废弃物生物有机肥规模化,达到年产十万吨规模的产业。

涉烟废弃物生物有机肥系列产品是在有机肥料基础上的又一个生物有机肥产品的延伸,是农业绿色产品的上佳原料,从深层次上来说,发展涉烟废弃物有机肥是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的典型,是环保型循环经济的典范。

从深层次上来说,发展涉烟废弃物有机肥是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的典型,是环保型循环经济的典范,烟草废弃物生物有机肥是有机肥料产品的新兴品种,其功能完善、齐全,是难得的绿色生物有机肥。

同时,我国肥料资源匮乏,磷肥资源、钾肥资源和氮肥资源以及增加肥料产量的潜力十分有限。

我国水溶性钾矿资源保有储量仅为2.5亿吨,可供开采年限非常有限。

依靠微生物固氮、溶磷、解钾的生物作用,从大气获得氮素、活化土壤中和磷钾矿物的难溶磷钾,已经成为必然。

使用生物肥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农业生产对化肥需求的巨大压力。

项目的实施将优化肥料产业的产品的结构,并促进肥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市场分析

3.1国内外有机肥市场状况

全球多年来由于长期施用化学肥料,有机肥不足,各类养分比例失调,致使农田生态环境、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区系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安全。

欧美等地区由于土地有限、健康意识较高等原因,较早地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倡使用有机肥料发展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欧洲各个成员国的农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9%一12%。

近年来在欧盟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诸如西班牙、意大利、希腊、芬兰和奥地利等国的有机农业的年增长速度都在50%以上。

中东土地沙化、东南亚等地区的土壤板结、农产品产出率下降对全球有机农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许多国家政府对使用有机肥料的农户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技术上的扶持。

总体而言,现阶段国际有机肥料市场有以下特点:

(1)市场发育相对成熟。

农户对有机肥产品的功效及特性有一定的了解,有机肥料的使用量日益增多,市场正逐步发展完善。

(2)市场运营及操作流程规范。

大多数国家对有机肥料的进口、买卖、使用有明确的程序及手续规定。

规范的市场秩序使得商家避免了由于无序竞争带来的成本。

市场上的产品大多经过权威机构鉴定,产品品质有保障。

(3)是产品利润仍然较高。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提高,有机食品市场需求逐年上升,带动了有机肥料需求增加,有机肥料价格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据估算,有机肥料的利润率是化肥的2-6倍,利润空间较大。

(4)我国的农业用有机肥每年稳定在1800万吨左右。

据全国土壤普查结果表明,我国的耕地面积为13253万公顷,按每公顷耕地的施肥2吨计,需肥量近2.6亿吨,减半施也得要1.3亿吨。

另外由于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利用强度大,复种指数高,目前为止,已达到159%,按其用肥计算,只达到世界中等水平。

然而现在全国有机肥的生产量还不到肥料施用量的2%,滞后于国外发达国家。

只要本项目坚持产品的高质量和适宜的价格销售,源于农,服务于农的原则,认真做好销售前、销售后的服务工作,就会占领市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2有机肥市场需求趋势分析

有机肥在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由于农业生产中长年存在不当的农耕和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碱化、土地沙漠化情况严重。

有机肥具有改善土地板结,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的功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降解农药、调节肥力、提高土壤的持续利用能力。

有机肥在肥料行业中的市场份额逐年递增,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由于本产品主要功效是培肥地力,改善作物品质,减少农药使用,增产增收,因此本项目主要以XXX市烟草及经济作物为主要目标市场,目前公司已与烟草公司达成合作意向,项目所生产的有机肥产品有市场保证。

3.3竞争优势

本项目首次筛选获得具有分解烟草废弃物的微生物菌株,并根据发酵工艺的需要将低温、中温、高温菌群,将真菌、细菌、放线菌进行了有机的组合,开发了配套工艺技术。

利用该菌群及配套的发酵工艺,可以将目前国内常规发酵周期缩短9天,极大地的节约了成本,增加了产品竞争力。

同时完成了产品扩大中试及田间试验。

项目合作单位在生物有机肥、解磷解钾微生物菌肥、有机物料腐熟剂领域有较好的技术积累,项目的技术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烟草产业是XX县的支柱产业之一,烟草产值在全县GDP中占很大比重。

而在每年种植的烟草中,有25%烟草、烟末、烟梗、烟杆等下脚料被放弃,不能用于卷烟生产,每年烟草废弃物的数量约3000吨以上。

全县现有桐林25万亩,全县产桐籽4500吨,产桐油1260吨,可生产桐枯1800吨。

2013年XX全县预计种植油菜13.6万亩,油菜籽产量1.35万吨,可榨油5440吨,可产生8160吨油枯。

XX县养殖业以生猪养殖为主,其中2012年全县新建千头以上生猪养殖场25个,万头场4个,全年生猪出栏106.8万头,存栏58.1万头。

以上是本项目生产有机肥的原材料优势,可大幅度降低项目所需的原材料价格,公司生产基地均位于XX县境内,土地购置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4与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总体思路、原则、目标等关联情况

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的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专项“开发并推广应用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大幅度提高我国绿色农业生物制品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效缓解农业面源污染”的总体思路;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中的现代农业领域中新型肥料生产技术“新型化肥生产技术与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有机、无机专用复混肥料新品种/制剂生产技术与装备,植物根瘤菌肥/制剂生产与施用技术,新型耕作、栽培模式与肥料使用技术,耕地质量监测、检测成套技术与装备,绿色缓释肥生产技术,水肥精量混施专用器具与设备”的主要要求;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绿色农用生物产品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中新型高效生物肥料产业化“针对我国化肥使用超量、低效、耕地质量逐年下降的突出问题,以减少化肥施用量、改善耕地质量为主要目的,开展新型高效生物肥料产业化。

包括万吨级固氮生物肥料、溶磷生物肥料、解钾生物肥料、抗病生物肥料、降解化学农药的生物肥料的产业化”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项目现有技术基础

1技术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

本项目由丘比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技术支撑,知识产权属于丘比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2烟草废弃物肥料化的研发和中试

2003年以来,丘比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围绕利用烟草废弃物生产生物有机肥开展系统研究,测定了烟草废弃物的化学组分为:

有机质50~55%,烟碱含量2~3%,含水量8~14%,纤维素9~15%,木质素2.5~3.0%,五氧化二磷0.5%,氧化钾3~6%,氨基酸5~6%,蛋白质8~12%,碳氮比17~19:

1。

针对烟草废弃物的化学组分进行了发酵前原料的预处理,将原来粉碎成直径约1毫米的锯末状颗粒,然后用废糖蜜和草碳将原料的碳氮比由17~19:

1调节到25~30:

1,再用NaOH调节pH值至6.5左右,水分含量调节至约40%。

以分解转化烟草废弃物为目标,针对烟草发酵过程的温度变化筛选出能够高效发酵分解烟叶废弃物的三大类有效微生物菌群,主要包括:

低温菌群(常温~30℃)由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康氏木霉(Trichodermakoningi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oxytoca)和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mucilaginosus)组成;中温菌群(30~40℃)由产黄青霉(Penicillumchrysogenum)和米根霉(Rhizopusoryzae)组成;高温菌群(40~60℃)由烟曲霉(Aspergillusfumigatus),嗜热毛壳菌(Chaetomiumthermophilium)和褐色高温单孢菌(Thermobifidafusca)组成。

并以三类微生物菌群为基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转化烟草废弃物的生产菌株类群。

目前,对这三组适于烟草废弃物发酵分解的微生物菌群的专利申请正在进行之中。

在完成原料预处理和微生物菌群研发的中试基础上,通过多次实验,目前已经确定了烟草废弃物发酵生产有机肥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工艺,包括:

堆垛,菌种添加时段和添加量,温度控制,堆料翻堆,堆料腐熟度监测等。

利用此技术工艺可以在15~18天使烟草废弃物充分腐熟,通过对熟料成分的分析,原料的纤维素含量降至3~5%,木质素含量降至0.5~1%,蛋白质含量降低,有机质含量约60%,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和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至1%,8~10%和10~15%,烟碱含量约1.5%。

通过此技术工艺发酵的烟草废弃物达到生物有机肥标准,经过腐熟度和GI值测定,已经达到无害化要求,而且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