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因素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483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因素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因素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因素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因素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因素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四因素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四因素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因素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docx

《四因素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因素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因素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docx

四因素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

四因素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

视力保护:

--------------------------------------------------------------------------------

来源:

绍兴市老龄委

  

 在日前由人民大学老年学所、北京大学老年学所等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老年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上,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大勇主持完成的“百村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农村老人劳动负担加重,照料资源减少,抗风险能力弱,经济支持能力不足,严重影响着老人晚年的生活质量,而农村家庭空巢化加剧是主要原因。

  该项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有以下四特点:

一是农村空巢老人的劳动负担加重。

农村老人没有退休一说,只要还有劳动能力,他们还会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可以说是活到老干到老。

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仍以种养为主。

外出打工的子女多数也将承包的土地交由父母耕种,这样一来无疑加重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劳作负担。

二是农村空巢老人所获得的社会化照料资源少。

在城市的社会化养老机构、社区便民服务及志愿者的照料资源,对农村空巢老人在目前来讲,是不敢想的“奢望”。

在农村,多数空巢老人是处于一种“自我养老”的状态。

三是农村空巢老人抗风险能力差。

与城市老人不同,由于制度化的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尚未延及农村,而农村空巢老人获取收入的途径又十分单一和有限,仍以种养为主的生产活动并不能获得足够多的收入以抵抗大的疾病、自然灾害等风险。

由于子女外出打工多不在身边,更加重了农村空巢老人的这种脆弱性。

四是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支持、大病照料不足。

农村老人对经济和照料等需求的优先程度,明显高于对精神慰藉等的需求。

由于社会化照料资源在农村的不可及性以及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相对单一,农村空巢老人更希望得到更多的经济收入和支持以化解疾病等风险,而对精神满足与愉悦方面的需求则显得不那么迫切。

这与城市空巢老人的需求优先排序正好相反。

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中华首席医学网    2007年07月24日11:

10:

36Tuesday  

28

作者:

吴雪,王克芳,娄凤兰,冯美丽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护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12

《护理学杂志》2004年2月19卷3期综述

 

 加入收藏夹    

【摘要】 针对影响“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从慢性疾病、心理状况、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社区医疗护理应采取的策略为开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健康教育、完善社会支持。

【关键词】 老年人;空巢家庭;生活质量;社区护理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人口老龄化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的主题[1]。

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空巢家庭”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医疗保健、情感和心理需求等。

尽管这些问题几乎所有老年人都会经历,但对“空巢”老人来说则更为具体和更为迫切[2]。

关注“空巢家庭”,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将成为新世纪社区医疗护理关注的热点。

   1“空巢”老人及其生活质量

   1.1“空巢家庭”概念

   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中,空巢期是家庭生命周期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指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家庭,又称“空巢家庭”[3]。

随着年轻人出国学习就业及异地工作机会的增加,“空巢家庭”在老年人家庭居住形式中比例呈上升趋势。

1987年,我国“空巢家庭”在有老年人的家庭中所占的比例只有16.7%,而1999年上升到25.8%,在一些大城市,“空巢家庭”问题更为突出。

1999年,北京市“空巢家庭”的比例为34.0%,上海市为34.8%,广州市为30.0%,天津市为36.5%[4]。

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即为“空巢”老人。

   1.2“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单身“空巢”老人多为高龄老人,由于身体健康受到慢性疾病的严重威胁,加之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缺乏日常生活照料与情感上的慰藉,心理上更感孤独、寂寞和被遗弃。

社会角色的缺失和子女的陆续离家也对其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空巢”夫妇老人多为年轻老年人,配偶在日常生活及精神心理方面的陪伴和支持使其生活、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强。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对天津、杭州、无锡三城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抽样调查显示,夫妇老人闲暇活动的活跃程度不仅高于“空巢”单身老人,而且也高于非“空巢”老人,其幸福感指数与非“空巢”老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5]。

因此,在进行老年人的社区医疗服务时,应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期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2影响“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因素

   2.1慢性疾病

   据老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目前我国老年人中70%患有各种老年病,其中15%患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6]。

这些疾病一旦形成,则很难治愈,且常伴有不可逆的并发症,需要终生治疗及护理。

这些疾病损害了老年人的躯体健康,影响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脑血管病后的老年人,或终年卧床,或躯体残疾,不能独立地进行吃饭、穿衣、做家务等日常活动。

“空巢”单身老人由于没有儿女在身边照顾生活起居,生活状况较差,不得不雇请保姆进行日常生活的照料;而“空巢”夫妇老人在配偶身体尚能行动之前,一般由配偶照料生活起居,但也需要雇佣钟点工保姆提供卫生清扫、购物、洗衣、做饭等方面的帮助,与保姆日常生活中的摩擦及心理上的隔阂,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

另外,长期的治疗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使老年人产生内疚、负罪感;对疾病及预后的担心增加了老年人的精神压力,使老年人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有些则对疾病过度担忧,为避免疾病加重或复发而不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拒绝外出旅游和参加再学习,将活动范围限制在家庭的狭小区域内,更会产生失落、烦躁等情绪,“空巢”老人由于不能及时地向子女倾诉自己的心理感受,尤其是“空巢”单身老人,其心理压力更大,亦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

   2.2心理状况

   老年人大都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和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的思想,对儿女的情感依赖性甚强。

老年人身心日趋老化,正需要晚辈作依靠,而子女却成家立业,远走高飞,由此产生孤苦、自悲、自怜等消极情感[7]。

即所谓的“空巢综合征”。

此时,配偶就成为老年人的主要精神支柱。

在我国,大部分老年人都保持着和谐的夫妻关系,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而此时,一旦丧偶,失去对方的沉重打击将会给老年人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心理抑郁苦闷,甚至会引发严重的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

丧偶后,“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更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不仅给他们晚年的物质生活带来极大的不利,更会给他们带来重大的精神创伤[6]。

   2.3社会适应能力

   老年人退出工作岗位后,与社会和同事朋友的接触日益减少,生活由以事业为重心转向以家庭为重心,由面向社会转向面向家庭,闲暇时间多了,而社会接触面及人际交往的范围却缩小了,与子女之间距离的拉大和生活方式、价值取向间的差异,使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产生了离退休综合征、空巢综合征等不良情绪。

“空巢”老人与子女及孙代的日常交往较少,闲暇时间更多,更需要社区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再就业机会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充实他们的生活。

   3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对策

   3.1开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据统计,所有到三级医院就诊的病人中只有50%左右需要专科医生的诊治,而80%~90%以上的基本健康问题可以由训练有素的全科医生来解决,有70%以上的居民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8]。

尤其是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要求更为强烈,希望开展社区医疗保健[9]。

由区级医院组织技术水平高的医疗护理人员组成社区卫生保健服务队,深入到社区家庭内部,进行健康检查,按生活自理能力、疾病种类、年龄、社会支持等划分为不同等级,并建立档案,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的医疗保健护理。

对患有严重慢性病,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建立家庭病床,上门完成输液、换药、针灸、拔罐等医疗、护理服务,减少到医院就诊给其生活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对健康状况良好的“空巢”老人,建立社区中心保健站,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到中心保健站来接受常规身体检查及保健护理。

完善应急呼叫装置、急救设施和人员的配备,帮助老年人应对紧急情况的发生,可建立清华同方ehome社区综合电子服务系统[10]。

   3.2加强健康教育

   3.2.1慢性病健康教育。

Gjorup等[11]在1987年对家庭老年人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很多老年人不去就医,是因为他们认为身体出现症状是正常衰老所致,而不是疾病所致,尤其是听力损害及泌尿生殖系症状。

身边没有儿女的观察和照顾,有些老年人实际已身患疾病且出现相应症状,但由于不去就诊而耽误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因此,做好健康教育,使老年人具备有关慢性疾病的常见症状及影响因素等知识,对于老年慢性病的治疗及预防十分重要。

①通过组织系统讲座、流动宣传栏、宣传画、录像带等形式或在日常生活护理和交往中进行健康教育,使老年人了解引发常见慢性病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保健常识。

②慢性病多与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是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需要家属尤其是配偶及子女的监督与支持。

“空巢”老人尤其是“空巢”单身老人,所获得的家庭支持较少,因此,做好健康教育,使其认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疾病预防和康复的重要意义。

改正不良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自我行为、主动行为,这对于缺乏儿女监督和支持的“空巢”老人尤为重要。

③组织患有相同疾病的老年人形成互助组,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既可降低孤独感,又有利于健康行为的建立。

   3.2.2改变“空巢”老人的认知观念:

社区医护人员在与空巢老人的日常交流中,应时刻注意引导其摒弃“养儿防老”的旧思想,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①看到儿女们在外成家立业,有所作为,内心应充满自豪与满足感;②摆脱对儿女的依赖,建立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③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参加各种社会工作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④充分认识空巢综合征的严重危害,自觉转变观念,调整认识,克服不良情绪。

   3.2.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身体健康状况较好的“空巢”老人,尤其是“空巢”夫妇老人,其闲暇活动的要求较为强烈,愿意发挥余热,为社会多做贡献,因此,应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再学习和再就业的机会,如举办老年大学,组织离退休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组成技术咨询和学术交流队伍,为年轻人创业提供指导等。

其中老年大学的丰富文化生活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促进健康老龄化的一种切实可行的健康促进方法[12]。

   3.3完善社会支持

   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照顾问题,尤其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单身老人,这一点更为重要。

在熊汉富[13]的调查中发现,“空巢”老人所缺的主要是生活上的照顾。

而在工作压力和社会流动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子女或亲属很难“侍奉不离”,他们往往通过支付货币来换取社会服务,以保障老年人的需要[14]。

因此,必须着重建立社区服务网络,建立社区家政服务站,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协助老年人做家务,采购生活用品,协助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饮食、起居等;建立老年公寓、福利院,接纳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单身老人。

   3.4组织丰富多彩的旅游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和实现健康长寿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15]。

可以建立太极拳、游泳、交谊舞等活动小组,定期开展活动。

通过居委会或自发组织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老年人的体质,充实老年人的生活,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况,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强化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4小结

   综上所述,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是当今乃至今后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政府领导、财政支持、社会援助等多方面配合,建立完善的社区医疗护理服务体系,是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许广敏.老龄化形式下对闲暇教育的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2,(4):

32.

[2]徐宪.空巢家庭成因及其调适[J].社会科学研究,1995,(5):

96.

[3]穆光中.挑战孤独——空巢家庭[M].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1.

[4]俞志新.关于“空巢”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杭州科技,2002,(3):

32.

[5]王珣.浅析城市“空巢家庭”老人的基本特征[J].城市问题,1995,(5):

19.

[6]魏太星,邱保国,吕维善.现代老年学[M].郑州:

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413,95.

[7]李鸣皋.摆脱空巢再塑晚年[J].中国健康月刊,1997,

(2):

36.

[8]乌正赉.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35

(1):

7.

[9]左惠娟,姚崇华,胡先芝.社区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定性调查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0,8(6):

275.

[10]汤晋苏,邵集中,刘刚.社区服务网络中心运营手册[M].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

[11]GjorupT,HendrikesenC,KolonelLN,etal.Isgrowingoldadisease?

Astudyoftheattitudesofelderlypeopletophysicalsysptoms[J].JChronDis,1987,40(12):

1095.

[12]袁鸿江,陈慧美,孙敏.老年大学对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作用的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0,6

(1):

16.

[13]熊汉富.空巢家庭:

一个应当关注的老年群体[J].人口研究,1998,22(3):

51.

[14]姚远.非正式支持理论与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科学,2003,

(1):

67.

[15]秦百里.现代文明病和国民体育锻炼[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4):

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