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52005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

《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docx

三年级科学答案讲解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我会填(18分)

1、用肥皂沫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

2、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的科学家是牛顿。

3、对问题进行猜测和假想,能帮助我们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方向。

4、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5、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什么,是我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

6、鞋底部有花纹是为了防滑。

7、柳树叶子的形状是长条形的,梧桐树的叶子是圆形的。

二、火眼金睛(12分)

1、下列属于电动玩具的是②。

①魔方和气球②遥控车

2、下列能够自由组合的玩具是①。

①积木②变形金刚

3、下列植物中,我们常见的是①。

①柳树杨树芹菜菠菜苹果树

②樟树雪莲水杉梧桐胡杨

4、下列动物中我们常见的是②。

①海豚蓝鲸角马眼镜蛇

②麻雀蚂蚁蜻蜓蝴蝶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

①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科学

②吃饭睡觉只是人们的自然需求,并没什么科学。

6、血压计是②。

①治疗器械②诊断器械

三、探究判断(10分)

1、玩具里有科学,玩玩具要讲究科学。

(√)

2、科学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

3、克隆只是动物繁殖的一种技术。

(√)

4、在啤酒瓶前吹不灭在它后面的蜡烛。

(×)

5、桃树秋天开花,春天结果。

(×)

四、画图、回答(12分)

五、动脑子想问题,看谁提的问题好(18分)

六、思考问答(18分)

七、展示台(12分)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一、探究填空(13分)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2、分类时,首先要确定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3、适宜书写毛笔字和绘画的纸张叫宣纸,适宜出版报纸的纸张叫新闻纸。

4、15℃读作十五摄氏度,-9℃读作零下九摄氏度。

五十一摄氏度写作51℃,零下四十五摄氏度写作-45℃.

5、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

6、如果把物体分为外部和内部两部分,那么颜色和形状属于物体的外部特征。

7、我们是通过物体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来判断和辨认物体的。

二、探究选择(16分)

1、辨别两瓶不同液体的方法首先是①。

①用手轻轻扇一扇,闻一闻。

②喝一口,尝一尝

2、要想精确地知道一杯水的温度,正确的做法是②。

①把手伸进杯中感受一下

②用温度计测量

3、用感官辨别不同液体的正确方法是①。

①一看二闻三尝

②二闻二看三尝

③一尝二看三闻

4、制作不倒翁必须满足的条件是③。

①底部是半球形或球形

②上部比下部轻

③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条件

5、热水温度下降的规律是①。

①先快后慢②先慢后快

6、量筒是测量①的工具。

①液体体积②液体高度

7、研究不倒翁为什么不倒,我们采用了②的方法。

①实验②解暗箱

8、量筒的测量单位是②。

①毫米②毫升

三、探究判断(12分)

1、在生活中,我们是通过物体的不同特点来区分物体的。

(√)

2、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要用手握住温度计的下面部分。

(×)

3、使用温度计必须轻拿轻放。

(√)

4、读取温度计所测温度数据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

5、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再读数。

(√)

6、测量地温应该用地温计。

(√)

四、列举,回答(14分)

五、画图(9分)

六、观察实验(18分))

七、思考问答(18分)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一)

一、探究填空(15分)

1、通过探究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水分布在地下,地表和空中。

2、在常温常压下,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

3、水在自然界是以气体、固体、液体三种状态存在的。

4、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叫做水的浮力。

5、海洋和咸水湖中的水占地球上水总量的97℅,淡水占3℅.

6、像牛奶、水、酱油这样能流动的物体叫做液体;像木刻、橡皮这样不能流动的物体叫做固体。

二、探究选择(10分)

1、在地球表面,水分布最多的地方是③。

①植物中②江河湖泊中③海洋中

2、水是②。

①无臭无味无色透明的物质

②无臭无味无色透明的液体

3、地球上的①多。

①咸水②淡水

4、比同体积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会②。

①上浮②下沉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②。

①沉入水中的物体不会受到水的浮力

②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三、探究判断(12分)

1、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人们生活处处离不开水。

(√)

2、水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不仅分布于地表,还分布于地下和空中。

(√)

3、地表水不仅包括江河湖海中的水,还包括冰川雪山水,植物中的水。

(√)

4、水的浮力是指物体在水中所受到的水向上托起的力。

(√)

5、像石头、木块这样的物体属于固体,汽油、冰块属于液体。

(×)

6、在水中的物体不管是下沉还是上浮,都会受到水的浮力。

(√)

四、探究连线(8分)

五、观察实验(16分)

六、名词简答(12分)

七、思考问答(18分)

八、展示台(9分)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二)

一、探究填空(14分)

1、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组成的,水表面的水分子紧紧靠拢在一起,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

2、秋天,我们常常会看到露珠在较长时间里不会散开,这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3、慢慢把一枚硬币放在静静的水面上,硬币不会下沉,这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缘故。

4、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上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5、粉笔能吸滴在纸上的墨水,酒精灯中的酒精能源源不断地到达灯芯的顶端,用卫生纸能够吸衣服上的油渍,这些现象告诉我们有孔隙的材料就会产生毛细现象。

二、探究选择(10分)

1、水的表面张力是①。

①水分子之间相互吸引的力

②水分子之间相互凝结的力

2、水是由②组成的。

①水和矿物质②水分子

3、水往高出走是水表现出的①现象。

①毛细②水的浮力

4、水沿着②的材料上升得高。

①孔隙较大②孔隙较小

5、用一个叉子,小心地把一枚硬币放在水面上,然后慢慢移出叉子,硬币会①水面上。

①浮在②沉下

三、探究判断(10分)

1、水是有水分子组成的。

(√)

2、水表面的水分子之间相互吸引的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

3、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上升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

4、材料结构的孔隙越大,毛细现象越明显。

(×)

5、水的表面有张力,水的内部也有张力。

(√)

四、名词简答(12分)

五、探究列举(20分)

六、思考回答(18分)

七、展示台(任选一题或两题都回答皆可16分)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

(一)

一、探究填空(17分)

1、我们一般是从气温、降水、风力、风向、云量五个方面来描述天气的。

2、天气对我们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3、预知天气,可以使我们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的天气造成的危害。

4、测量风向的仪器叫做风向仪。

5、用来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叫做雨量器。

6、蚂蚁搬家蛇过道,往往预示着大雨马上就来到。

7、测量降水量时应该注意:

雨量器应放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保持水平,应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降水结束的时间,降水结束后,应及时记录降雨量。

二、设计天气符号(20分)

三、探究判断(12分)

1、为了避免遭受雷击伤害,雷雨天气时最好不要看电视,不要在高处避雨,不要用手机接打电话。

(√)

2、大雾天气,空气会受到污染,因此最好不要到室外活动,必须外出时,可以戴上口罩。

(√)

3、大雾天气,不但影响陆路交通,同时会影响飞机和船只的安全航行。

(√)

4、大雨在给人带来不便的同时,也为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丰沛的降水。

(√)

5、雨雪都会给人们带来既清新又湿润的空气。

(√)

6、冬天的大雪,既不利于动物的越冬,也不利于冬小麦生长。

(×)

四、探究选择(12分)

1、树叶沙沙响,表示风达到了②风。

①1级②2级

2、灰尘被吹起来表示是②风。

①3级②4级

3、水面波光粼粼表示风达到①。

①5级②6级

4、路人行步难表示风达到①。

①7级②8级

5、风到树根拔,表示风达到②。

①9级②10级

6、烟气直冲天表示风达到①,烟起微微偏表示风达到②。

①0级②1级

五、默写《风级歌》(12分)

六、思考回答(18分)

七、展示台(9分)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

(二)

班级姓名

一、画图(16分)

二、探究选择(10分)

1、风向仪的箭头向东,表示此时的风是②。

①东风②西风

2、西北风是指①。

①由西北刮向东南的风

②由东南刮向西北的风

3、我国冬天常刮①。

①西北风②东南风

4、风向仪是①。

①测风向的专用仪器②测风级的专用仪器

5、一周的天气是指①。

①7天的天气②5天的天气

三、探究判断(12分)

1、天气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

2、天气的变化对动物的生活和植物的生长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

3、人类对天气变化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天有不测风云”的旧观念已被人们渐渐所摒弃。

(√)

4、风向是指风往的方向。

(×)

5、在描述天气情况时,我们所说的“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

(√)

6、在描述天气情况时,我们所说的“晴天”是指天空中没有云,所说的“降水”主要是指降雨和降雪。

(√)

四、探究连线(16分)

五、思考回答(35分)

六、展示台(11分)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练习题

一、探究填空(10分)

1、像空气这样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叫做气体。

2、空气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气体。

3、在一只玻璃杯的底部平平地压入一团纸,然后将这只玻璃杯竖直倒扣入水槽并使水没过水杯底部,再将水杯竖直提出水面,结果纸没有湿。

这说明:

在纸与水之间的空间有空气占据着。

4、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其中氧气大约占到21%;氮气占到78%;其它气体占到1%.

5、能维持人和动物生命的气体是空气中的氧气。

二、探究选择(10分)

1、能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是②。

①液体②气体

2、空气是一种①的物体。

①有重量②没有重量

3、空气是一种②的气体。

①单纯②混合

4、能够支持燃烧的气体是①。

①氧气②氮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②。

①水蒸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②烟尘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三、探究判断(18分)

1、我们周围到处都是空气,空气占据空间。

(√)

2、在地球周围,空气是占据空间最多的物质。

(√)

3、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4、人类活动,植物生长都离不开空气。

(√)

5、把氧气吹进炼钢炉,可以提高炉内温度,使钢炼得又好又快。

(√)

6、现代火箭装有液态氧,使火箭的燃料燃烧时能产生很高的温度,猛烈地喷出气体,推动火箭在没有氧气的宇宙空间飞行。

(√)

7、因为太空有氧气可供呼吸,所以,宇航员才能在太空行走。

(×)

8、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

9、要想获得清新的空气,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

四、探究列举(10分)

五、名词解答(4分)

六、观察实验(30分)

七、思考回答(12分)

八、展示台(6分)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练习题

一、探究填空(13分)

1、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什么“是我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

2、给物体分类时,我们是依据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确定标准的。

3、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能帮助我们明确探究的方向和目标。

4、水的浮力是物体在水中受到向上托起的力。

5、0℃读作零摄氏度,-15℃读作零下十五摄氏度,37℃读作三十七摄氏度。

6、我们是通过物体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来辨认物体的。

7、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

二、探究选择(18分)

1、下列玩具中,属于电动玩具的是②。

①滑板车②电动车

2、下列植物中我们常见的是①。

①柳树和芹菜②胡杨和雪莲

3、量筒是测量①的工具。

①液体体积②液体高度

4、研究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我们采用的方法是②。

①实验②解暗箱

5、在地球上,咸水比淡水①。

①多②少

6、在未来科学发展中,永远占据主导地位的是①。

①人的大脑②不断发展的电脑

7、辨别两杯相同颜色但无毒的不同液体,正确的方法是①。

①先闻后尝②先尝后闻

8、制作不倒翁要做到③。

①底部是半球形或球形

②上轻下重

③底部是半球形或球形,又要上轻下重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②。

①沉入水底的物体不受到水的浮力

②沉入水底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三、体积判断(18分)

1、无论是简单玩具还是复杂玩具,都包含着科学道理。

(√)

2、凡是自然生长的植物都没有科学道理。

(×)

3、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分类标准把动物分成不同种类。

(√)

4、在人类穿着的衣服中,现在最具科学含量的是航天服。

(√)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是可以改变的。

(√)

6、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

7、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要用手握住温度计的中部。

(×)

8、测量地温的温度计叫做地温计。

(√)

9、100℃读作摄氏一百。

(×)

四、名词简答(10分)

五、观察实验(10分)

六、画图(6分)

七、思考回答(15分)

八、展示台(10分)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终练习题

(一)

一、探究填空(25分)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2、0℃读作零摄氏度,-31℃读作零下三十一摄氏度。

3、人们一般从气温、降水、风向、风力、云量五个方面来描述天气情况的。

4、风向仪是指用来测量风向的专用仪器。

5、测量降水量的专用仪器叫做雨量器。

6、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天气变化的预测叫做天气预报。

7、像空气这样,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叫做气体。

8、自然界中的水广泛地分布于地下、地表和空中。

9、水以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广泛地分布在自然界中。

10、在常温常压下,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

11、水的浮力是指物体在水中受到向上托起的力。

12、我们周围的空间并不是没有物质,而是被空气占据着。

13、空气中能维持人和动物生命的气体是氧气。

二、探究选择(18分)

1、在未来的科学发展中,永远占据主导地位的是②。

①电脑②大脑

2、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②。

①底部是半球形或球形

②底部是半球形或球形,而且上轻下重

3、水面波光粼粼时,我们可判断风是①。

①5级②6级

4、能向四面八方流动的是②。

①液体②气体

5、能够支持燃烧的气体是②。

①氮气②氧气

6、地球表面,水分布最多的地方是③。

①江河湖海②人和动物中③海洋中

7、用量筒测量液体,正确读取测量数据的方法是③。

①视线略高于液面的凹处

②视线略低于液面的凹处

③视线与液面的凹处相平

8、毛细现象是指①。

①水沿着材料孔隙上升②水分子之间相互吸引

9、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的是②。

①金鱼②蚂蚁

三、探究判断(22分)

1、81℃读作摄氏八十一度。

(×)

2、不论是种植还是饲养,其中都含有很多科学知识。

(√)

3、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相信科学,宣传科学,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

4、为防止雷击伤害,雷雨时不要收看电视,不要收听广播,不要用手机接打电话。

(√)

5、大雾会影响人们的视线,因此,行路要特别注意安全。

(√)

6、在气象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天有不测风云”的说法已经过时了。

(√)

7、在描述天气状况时,人们所说的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

(√)

8、我们周围充满空气,空气无处不在。

(√)

9、有些物体放到水中就沉,说明这些物体不会受到水的浮力。

(×)

10、科学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

11、把同一物体做成不同形状,它们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

四、名词简答(6分)

五、设计天气符号(10分)

六、小实验(8分)

七、思考回答(6分)

八、展示台(5分)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终练习题

(二)

一、探究填空(31分)

1、雨量器应该安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

2、空气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气体。

3、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氮气约占78%,其他其他约占1%.

4、风向仪是专门用来测量风向的仪器。

5、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6、在人的所有感觉器官中,获得信息最多的是眼睛。

7、热水降温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8、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9、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液体。

10、量筒是测量液体的专用工具,一般用毫升作单位,表示符号

是ML。

11、我国夏季多刮东南风,冬季多刮西北风。

12、我们一般用来描述风向的八个方位是东、西、南、北、东北、

东南、西北、西南。

二、探究选择(8分)

1、当灰尘被吹起时,表示风已达到②。

①3级②4级

2、路人行路难时,表示风已达到①。

①7级②8级

3、西北风是指②。

①由东南刮向西北的风

②由西北刮向东南的风

4、一周的天气是指②。

①5天的天气②7天的天气

5、空气是一种①的物体。

①有重量②无重量

6、空气是一种②的气体。

①单纯②混合

7、下列属于诊断仪器的是①。

①听诊器②摄像机

8、0℃读作②。

①摄氏零度②零摄氏度

三、探究判断(10分)

1、雾会污染空气,大雾天应减少户外活动,必须外出时,最好戴上口罩。

(√)

2、大雨大雪在给人带来不便的同时,也会给人带来清新的空气。

(√)

3、大雪既不利于动物的越冬,也不利于小麦的生长。

(×)

4、天气变化对动物生活和植物生长都有很大影响。

(√)

5、天气预报中的降水主要是指下雨、下雪。

(√)

6、地表水不仅指江河湖海中的水,还指人体和动植物体中的水。

(√)

7、空气能够占据空间。

(√)

8、氧气能够支持燃烧。

(√)

9、有些物体放入水中马上沉下去了,说明这些物体不会受到水的浮力。

(×)

10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

四、名词简答(6分)

五、连线(7分)

六、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即可16分)

七、思考问答(12分)

八、展示台(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