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55961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湖北省荆州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B.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C.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

2.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面对这道难题,他漫不经心地做,最后还是没有解出来。

B.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却很鲜明。

C.这位老革命家的正直、善良与真挚的爱国情怀,让每一位参观者受益匪浅。

D.他们同学三年,关系一直很好,两人相敬如宾,互相尊重。

3.选出画横线字读音不同的项(  )

A.闷热愁闷郁闷

B.荫蔽绿荫成荫

C.荷花负荷荷塘

D.落叶落下落枕

4.文化积累——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猫》中的“我”是指作者郑振铎。

B.《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他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在信中诸葛亮希望他的儿子“静以修身,俭养德”。

C.《动物笑谈》语言风趣幽默,有时还带有调侃的味道,让我们感受到科学让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D.《狼》一文中写狼狡诈,目的在于突出人的智慧。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

B.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C.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

二、名句名篇默写

6.根据课文填空。

①,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

②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朱自清《春》)

③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微微露出点粉色。

(老舍《济南的冬天》)

④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

⑤,雉从梁上飞。

(《十五从军征》)

⑥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

⑦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

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

,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

悄然:

这里是忧郁的意思。

断雁:

失群之雁。

侵晓:

破晓。

1)下面对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第二句写忧郁之离愁,凝固不动。

B.第五句突出归家之梦时间的短暂。

C.第六句突出家书到达时间的久远。

D.最后两句写作者在烟月朦胧的沧江上看旅馆门外拴着的渔船,表现诗人对渔夫命运的关切。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抒发羁旅之愁的诗。

B.“寒灯思旧事”一句中的“寒”字是为了表现诗人居旅馆时天气寒冷。

C.“断雁警愁眠”中的“断”写出了失群大雁的孤寂,同时又是诗人内心孤独寂寞的体现。

D.“凝情自悄然”中的“凝”写愁绪之沉重。

四、综合性学习

8.综合实践活动。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敬意,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主题为“献给母亲的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并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请你写出一句关于母爱的古诗词名句,并向班内同学提出一项活动倡议。

①诗词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活动倡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李睿娜同学搜集到的如下材料所提供的情境,仿照示例,把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材料一:

每天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

(梁晓声《母亲》)

材料二: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啊!

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

(刘和刚《母亲》)

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

“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乙)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

“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矣。

”王曰:

“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选自《战国策·魏策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________)

(2)国人道之(________)

(3)谓魏王曰(________)(4)市之无虎明矣(________)

2)按要求答题。

(1)用“/”给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划一处)

今一人言市有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王信之乎友人惭,下车引之

B.夫市之无虎明矣逝者如斯夫

C.然而三人言而成虎温故而知新

D.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4)这两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0.(题文)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

(4)与朋友交而信乎

(5)不逾矩

(6)学而不思则罔

(7)温故而知新

(8)人不堪其忧

(9)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于我如浮云

(11)逝者如斯夫

(12)匹夫不可夺志也

(13)博学而笃志 

(14)仁在其中矣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春》(节选),完成小题。

(共10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赖飞去。

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第一段画线句写了什么内容?

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2分)

2)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这样的画面?

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2分)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

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3)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地、色泽和生长旺盛的词语(3分)

A.描写质地的:

B.描写色泽的:

C.描写生长旺盛的:

4)“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

为什么?

(3分)

12.(10分)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⑦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⑩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选自朱自清《春》)

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③段写人的活动和人的感觉反衬出春草勃发给人带来的欢乐,表现春草的可爱。

B.第④段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描写春花,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C.第⑤段的加点词“卖弄”,在文中从感情色彩看是贬义词。

D.本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想去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2)第③段中“钻”这个动词的使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它暗示春天()(3分)

A.是春草初生的季节。

B.充满生机活力。

C.是温暖和煦的季节。

D.充满轻松与快乐。

3)第④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这三个语句的次序能否变动?

为什么?

(4分)

七、作文

13.根据要求作文

人的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丰厚的精神养料。

物质养料强健我们的体格,精神养料强大我们的灵魂--失败让我们坚强,批评让我们成熟,艰难让我们上进,感动让我们珍惜,阳光让我们温暖……

请寻找成长中那些曾给你精神滋养的东西,以“_______也是一种养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套作抄袭;④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

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D

4.A

5.C

二、名句名篇默写

6.①吹面不寒杨柳风②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③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④猿鸣三声泪沾裳⑤鸟从檐上飞⑥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⑦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三、诗歌鉴赏

7.1)D

2)B

四、综合性学习

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举办一次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演讲或征文比赛活动;替母亲做一次家

务劳动;送一束康乃馨给母亲。

儿女酣眠时细密的针脚那份辛苦陪伴我们入梦儿女童年时风雨中的接送那份呵护陪伴我们成长

五、文言文阅读

9.1)

(1)待,等到

(2)讲述(3)对……说(4)清楚

2)

(1)今一人/言市有虎

(2)宋君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

3)C

4)“穿井得一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以讹传讹的危害。

“三人成虎”的故事告诉我们谣传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10.而:

表顺接,不译;时:

按时;知:

理解;而:

表转折,但是,却;愠:

怨恨;省:

反省;信:

诚信;逾:

越出;罔:

迷惑;而:

表承接;堪:

忍受;之:

代词它;好:

以……为乐;对……说;逝:

指流逝;斯:

这里指“川”,即河水;夺志:

夺去志气;笃:

坚守,忠实;仁:

仁德。

六、现代文阅读

11.1)人们在草地上的活动。

这样写突出人们对春天的喜爱。

2)C

3)找出例子,结合例子分析。

质地:

嫩嫩的,软绵绵

色泽:

绿绿的

旺盛: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4)不好,叫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受,“闹”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有动作在其中,内涵要丰富得多。

12.1)C

2)B

3)不能。

因为“红、粉、白”这三种颜色分别与上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一一对应。

若变动,则表达不符合逻辑也不合理,所以不能变动。

七、作文

13.例文

放弃,也是一种养料

放弃对很多人而言是一种软弱的行为,对我而言,不是软弱,而是选择。

——题记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放弃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却也是一种选择。

在你即将登上你心中那座最高的山峰时突然得知雪崩即将来临,请问,你会怎么做?

是只为了心中的那座山峰而放弃所有,还是放弃,等待下一次做足准备再重来。

我相信,所有人都选择放弃,没有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可见,放弃,也不一定就是要受人唾弃的,它有时也会救你一命。

放弃,不可置否,会被别人说成怂,但是在别人说你怂的时候,你是否会放弃所有奔向那座山峰?

当然不会,应为有命在,你就不怕没有证明自己的机会。

放弃并不可耻。

这样,我讲一个故事:

以前,有两条小鱼,大鱼心高气傲,总想着奔向远方,小鱼则相反,只愿守着一片小湖。

有一天他们两个约定去远方看一看。

它们游了很久很久,到了一段干旱的地方,大鱼眼尖,看到旱地过后就是它心心念念的大海,它对小鱼说:

我们只要越过旱地就可以到大海了。

而小鱼看了一眼那旱地对大鱼说:

我们还是别去了吧,没有水我们会死的。

大鱼鄙夷的看了眼小鱼说:

怂,就你没种!

你不去我自己去。

说完头也不回的往前去了。

结果,死在了那片旱地。

多年以后,那片旱地被大水灌溉成小河了,小鱼从那里通过了。

从这个故事可见,坚持有时候会给自己带来不可预想的灾难,而放弃有时也是一种救命宝药。

放弃对很多人而言是一种软弱的行为,对我而言,不是软弱,而是选择。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面是学生作文中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成长的路上,挫折也伴随着我们快速成长,但只要认准方向努力,就能打出灿烂的明天。

B.炎炎夏日,我举目远眺:

看到水鸟笨重的身躯掠过水面,羽毛划过水波发出的好听的声音。

C.环保工人的善是他们在我们吹着空调的时候,顶着太阳,流着汗,鼻头上早已挂满了汗珠。

D.你走过来,伸手一把把我从地上拉起来,紧紧地抱着我,拍着我的背说:

“别怕,有我在。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虐待(nüè)  屋脊(jǐ)  污涩(sè)

B.怅然(chàng)诅咒(zǔ)蜷伏(quán)

C.红绫(líng)怂恿(sǒng)惩戒(chéng)

D.一缕(liǚ)娱乐(yú)妄下断语(wàng)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酝酿(liánɡ)黄晕(yùn)发髻(jì)  静谧(mì)

B.唱和(hé)肥硕(shuò)鳊鱼(biān﴿乌桕﴾jiù﴿

C.寥阔(liáo)枯涸(ɡù)清冽(liè)梦寐(mèi)

D.澹澹(dàn)耸峙(sǒnɡ)栖息(qī)高邈(miǎo)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一狼洞其中

C.其一犬坐于前

D.一狼径去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你用心去钻研,会领会其中的真谛。

生活是一片的原野,你不应该只想着花前散心,月下漫步,还要时刻准备着狂风横刮,暴雨如注。

相信通过顽强的奋斗,你一定能在生活的原野上到幸福的花朵。

A.只有才广博采摘B.即使也广博采摘

C.只有才广袤采撷D.即使也广袤采撷

二、名句名篇默写

6.(题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洪波涌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

(3)“乡思”是古代文人墨客写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许多诗词中都流露出作者的离愁别绪。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唐朝诗人王湾也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委婉地表达了这种情感。

三、诗歌鉴赏

7.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名了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出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3)这首元曲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8.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或根据意思归纳词语。

(1)中国足球并非想象中的那样________(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哪怕每个环节只发生最细微的一点变化,就可能换来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

 

(2)这大概是因为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

这也真够滑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从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期接连发生的大地震以及各种________(使人听了非常吃惊)的灾难事件,更加引发了全球公众对生态问题的关注。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理解

《论语》十二章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学而不思则罔罔:

________

(2)吾日三省吾身省:

(3)人不堪其忧堪:

__________

(4)不亦说乎?

说:

2)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与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为师为人谋不忠乎

B.人不知而不愠博学而笃志

C.与儿女讲论文义陈太丘与友期行

D.公大笑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翻译下列句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谈谈你对“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的理解。

10.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加粗词。

①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

②公欣然曰_______________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_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

2)翻译。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3)本文写出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种气氛?

六、现代文阅读

11.(题文)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小题1)选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2)(小题2)选文中“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三个比喻有什么好处?

3)(小题3)文中通过侧面描写描绘了春雨润物的意境。

请把侧面描写春雨的句子摘抄在下面。

4)(小题4)你认为选文中描写村落最妙的是哪两个字?

为什么?

5)(小题5)选文运用的抒情方式是什么?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题文)拓展训练

外婆的世界

李娟

①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

我妈家大业大,又是鸡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团团转。

能专心照顾外婆的,只有我。

②我在阿尔泰,外婆便跟着我。

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

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

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

③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

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

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

④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

“长得极好!

我今天晚上要来偷……。

”看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

“这是骗钱的!

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密密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

”在水族橱馆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

“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

“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

”进入超市,更是高兴。

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地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

“好生点,打烂了要赔。

⑤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地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

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收拾行李,说要回家。

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

但她不知道阿尔泰还没通火车。

她只知道火车是她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

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

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

⑥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拉着行李悄悄跑下楼。

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系了根布条,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

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

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有。

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

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

于是她便做上记号。

这几根布条,是她有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⑦我很恼火。

我对她说:

“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

摔跤了怎么办?

”她之前身体强健,自从前两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

我当着她的面。

把门上的布条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

她破口大骂。

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着行李就走,我筋疲力尽,灰心丧气。

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

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陶大哭。

我抹着眼泪下楼。

心想,我一定要赚很多钱,有一天一定要带外婆离开这里。

⑧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却终日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