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要点.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60386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要点.docx

《《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要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要点.docx

《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要点

《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要点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s,PPIs)自上世纪80年代问世至今20多年来,显著地改善了酸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结局,对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由于其突出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处方量与日俱增暎但是近几年来,PPIs过度使用(超适应证、超剂量、超疗程)的问题日益突出,潜在的不良反应也备受重视。

PPIs是老年人的常用药物之一,老年人共病多,常多重用药,药物间相互作用机会多,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因此,老年患者如何科学、合理应用PPIs也尤为重要。

一、老年人PPIs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作用机制

老年人、肾功能不全和轻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的PPIs药代动力学与青年人相似,所以无需调整剂量;但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其最大曲线下面积(AUCmax)值为肝功能正常者的2~3倍,血浆半衰期明显延长,应用PPIs应相应减量。

PPIs是苯并咪唑的衍生物,与质子泵〔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H+-K+-ATP酶)〕不可逆结合使其失去活性,从而高效抑制胃酸分泌,直到新的质子泵产生,壁细胞才能恢复泌酸功能,从而使胃内pH值24h维持在较高水平,是目前作用最强的胃酸分泌抑制剂。

二、老年人应用PPIs的适应证

1.消化性溃疡;

2.胃食管反流病;

3.急性胃黏膜病变(包括应激性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等);

4.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5.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6.与抗菌药物等联用根除幽门螺杆菌(Hp);

7.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或糖皮质激素(GCs)相关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

8.医源性或理化因素所致的上消化道黏膜损伤;

9.慢性非萎缩性或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简称慢性糜烂性胃炎棭);

10.功能性消化不良;

三、老年人应用PPIs的安全性

PPIs是目前公认的治疗酸相关性疾病最为有效的药物,该类药物总体安全性良好。

一般不良反

应包括头痛、腹泻、恶心、胃肠道胀气、腹痛、便秘、头晕等,发生率在1%~5%之间,老年人发生率略高。

1.骨质疏松与骨折:

老年人本身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高发人群,PPIs强力抑酸后影响钙吸收,长期钙吸收不足将引起血钙浓度降低,刺激甲状旁腺素释放,继而促进破骨细胞介导的骨质吸收,诱发或加重老年患者的骨质疏松,从而增加骨折的风险。

2.肺炎:

PPIs的长期应用,使胃内长期处于低酸状态,对细菌的灭活作用下降,从而使胃内处

于有菌状态。

老年人是肺炎的易感人群、胃食管反流病的高发人群,也是实施治疗性干预最多的人群,且老年人吞咽协调功能减退,较易发生吸入性肺炎,因此更应尽量避免大剂量、长期应用PPIs,以免影响胃酸对胃内细菌的廓清作用。

3.肠道感染:

长期应用PPIs,胃内pH的升高,胃酸屏障功能降低,胃内细菌定植和肠道菌群

过度生长,使患者腹泻的发生率增加。

对存在免疫功能缺陷或有慢性基础病的老年患者,应权衡长期PPIs治疗的获益和风险,当患者有致命性的肠道感染,而没有紧急抑酸治疗的适应证时,应中断PPIs治疗。

4.缺铁性贫血:

对长期服用PPIs的患者出现不能解释的缺铁性贫血时,应考虑到PPIs所致的可能性,如不能停用PPIs,建议补充铁剂,纠正贫血。

5.维生素B12缺乏:

对长期使用PPIs的老年患者,特别是全身营养情况较差者,

可以检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如缺乏应及时补充。

6.低镁血症:

对于需要长期PPIs治疗的患者,特别是同时服用地高辛或其他可能导致低镁血症

的药物(如利尿剂)的患者,可考虑在开始PPIs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血镁浓度测定,并在治疗期间定期检查。

当低镁血症患者在增加镁摄入仍不能纠正时,建议停用PPIs。

尽管该不良反应较为罕见,但考虑到PPIs的广泛应用和低镁血症的严重后果,临床上仍应引起高度重视。

7.胃底腺息肉:

胃底腺息肉均为良性,停用PPIs后可以退化、消失。

四、PPIs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五、老年人PPIs的合理选用

老年人酸相关性疾病与中青年人一样,可以用PPIs治疗。

1.严格掌握适应证:

应做到不超适应证用药;当用作诊断性治疗时,由于PPIs亦可缓解某些上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症状,要警惕服用PPIs掩盖症状、延误其诊断,应及时行胃镜等检查,早日明确诊断。

2.掌握合适的剂量和疗程:

不同适应证,对胃内pH值有不同的要求,据此选择对应剂量的PPIs;除严重肝功能障碍者需酌情减量外,其他老年人应用PPIs与中青年人一样,无需调整剂量;根据适应证,严格控制斝斝斏旙应用的疗程椈尽量避免大剂量(加倍标准剂量或以上)、长时间(6个月或

以上)应用PPIs;维持治疗时,一般采用标准剂量或标准剂量的半量。

3.选择合适种类的PPIs:

目前常用的5种PPIs对老年人都是安全有效的,近期(2周)的疗效稍有差异,但4周以上的疗效基本相同,常见不良反应轻微,严重不良反应少见。

由于代谢途径和药代动力学的差异以及受CYP2C19多态性的影响,5种PPIs仍有一些差异,同时考虑到老年人因多种

疾病并存而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因此,老年人宜优先选用与其他常用药物相互作用较少的PPIs,如泮托拉唑、雷贝拉唑。

4.选择合适剂型的PPIs:

对吞咽困难的老年人宜选用含肠溶颗粒或含多微粒胶丸的胶囊、片剂

或颗粒剂,可将胶囊内容物、药片(置于温水中溶解,但不能咀嚼、研磨)或颗粒剂放在温开水中、酸奶中或糊状食物中服用,也可以放在流汁中鼻饲。

口崩片置于舌上即可崩解,不需饮水就能咽下,而且药代动力学和疗效不变,这种剂型特别适用于身体虚弱和吞咽困难的老年人,提高老年人服药的

依从性。

5.正确的服药时间:

由于PPIs是前体药,经代谢生成的活性产物作用于活化的质子泵才能取得最佳抑酸效果,晨起时壁细胞上新生质子泵最多,进餐使其活化,因此,PPI应在早餐前0.5~1h服用,若每天服用2次,另1次应在晚餐前0.5~1h服用。

6.重视PPIs安全性监测:

PPIs的严重不良反应及长期应用的潜在不良反应虽然少见或罕见,但对老年患者仍应保持警惕。

一是重视临床监测,及时识别和处理各种并发症;二是实验室监测,如定期监测骨密度、血骨代谢指标、血清铁、血红蛋白、血维生素B12及血镁水平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必要时停用PPIs.

六、简要PPIs治疗方案

常用PPIs的标准剂量(常规剂量)分别为:

奥美拉唑20mg/d,兰索拉唑30mg/d,泮托拉唑40mg/d,雷贝拉唑10mg/d,埃索美拉唑20mg/d;艾普拉唑10mg/d,临床应用较少。

1.消化性溃疡:

抑酸要求:

胃内pH>3的时间超过18h/d。

应用标准剂量PPIs,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连续使用4~6周,胃溃疡连续使用6~8周。

对于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病,在抗Hp治疗结束后,仍应继续应用PPIs至疗程结束。

2.胃食管反流病:

抑酸要求:

胃内pH>4的时间超过18h/d。

应用标准剂量PPIs,疗程至少8周;症状控制不满意时,可用加倍标准剂量或更换PPI品种。

合并食管裂孔疝或重度食管炎(洛杉矶分类为C级、D级)患者,则需服用加倍剂量的PPI。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常需维持治疗,依病情可用标准剂量、标准剂量的半量,每天1次或隔天1次,或按需治疗予以维持。

3.急性胃黏膜病变:

包括应激性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等。

一般应激源,采用标准剂量PPIs预防;急性胃黏膜病变,视病情可采用标准剂量或加倍标准剂量,疗程4~6周;严重应激(如严重创伤、严重疾病等)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合并出血者的治疗,需静脉应用PPI(见后述)。

4.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应用加倍标准剂量的PPI,常需原剂量长期维持治疗。

5.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抑酸要求:

胃内pH>6的时间超过20h/d。

应在内镜下先了解病灶出血情况,如为活动性出血,应积极采取内镜、介入或手术治疗止血,同时强力抑酸,促进止血或预防再出血。

需要静脉应用PPIs,奥美拉唑或埃索美拉唑或泮托拉唑40mg或兰索拉唑30mg,静脉推注(3min以上)或静脉滴注(30min以内)后,1次12h,连续5~7d;出血停止后改为口服,剂量和疗程依原发病确定。

严重肝功能障碍者需酌情减量。

6.与抗菌药物联用根除Hp:

抑酸要求:

胃内pH>5的时间超过18h/d。

需要口服加倍标准剂量的PPIs,即标准剂量2次/d。

根除Hp方案参照《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如根

除治疗前正在服用PPIs,建议停服PPIs2周以上,再行根除。

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根除Hp须仔细权衡其利弊。

7.NSAIDs或GCs相关的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

老年患者应用NSAIDs可发生胃肠道不耐受和消化性溃疡,且NSAIDs是老年患者药物性消化道出血的首要原因。

老年患者应用NSAIDs时,若存在以下情况之一,建议应用PPIs预防消化道黏膜损伤。

有消化性溃疡史者;有消化不良或胃食管反流症状者;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合用另一种NSAIDs(包括低剂量和高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合用GCs的患者;Hp感染者。

老年患者长期应用GCs,消化性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会显著增加,老年患者使用GCs时,若存在以下因素之一,建议应用PPIs预防上消化道黏膜损伤:

高剂量、长疗程应用GCs;同时使用NSAIDs;有消化道溃疡或伴出血病史。

预防性应用PPIs的剂量为标准剂量,疗程决定于所用NSAIDs或GCs的疗程。

8.医源性或理化因素所致的上消化道黏膜损伤:

无活动性出血的较小创面(直径<2cm),应用标准剂量PPIs,疗程6~8周;较大创面(直径≧2cm,如黏膜剥离术后等)或伴活动性出血者,则需禁食,静脉应用PPIs,5~7天后改为口服加倍标准剂量PPIs,疗程至少8周。

9.慢性非萎缩性或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简称慢性糜烂性胃炎):

应用标准剂量PPIs,疗程4~6周;应检测并根除Hp。

10.功能性消化不良:

抑酸要求:

胃内pH>3的时间超过12h/d。

PPI常用于非进餐相关的消化不良,即上腹痛综合征,也可用于餐后不适综合征。

应用标准剂量或半量PPIs,疗程4~6周,此后可停药或按需服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