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61576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

 

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哥白尼和老师较真

沃德卡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的一位老师,但是,只要和真理有矛盾冲突的时候,他一样会较真,直到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家做客,老师不在。

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

圣诞节晚上,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

正在这时,沃德卡推门走进来。

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问:

“孩子,又看什么书了?

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

“能看懂吗?

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

“老师,我看不懂。

火星也好,土星也罢,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怎么能预示他的祸福呢?

“怎么不能呢?

”沃德卡反问道,“命星决定一切!

哥白尼当仁不让,大声反驳说:

“如果是这样,那人还有没有意志?

如果有,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又有什么关系?

”对于哥白尼尖刻的反驳,沃德卡并没有生气,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关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

对这个问题,他对传统的偏见有过怀疑,但又说不出道理。

他踌躇再三,深情地对哥白尼说:

“你提的问题确实很有意思。

但我没有能力回答你,你如果有毅力的话,以后研究吧!

几十年后,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破产。

(选自《永远的坚守》,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四字词语填空。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________

遇到该做的事情,主动去做,不推辞。

________

(2).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太阳中心说是伽利略创立的。

________

②太阳中心说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破产。

________

③太阳中心说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

________

④太阳中心说是对地心说的否定。

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换种说法,使意思不变:

________

(4).短文在塑造哥白尼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B.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   D.外貌描写

【答案】

(1)毕恭毕敬;当仁不让

(2)错误;正确;正确;正确

(3)反问;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不能预示他的祸福。

(4)C

(5.你从哥白尼身上学到了什么?

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坚持自己的看法。

【解析】【分析】

(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①错误,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

(3)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是反问。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

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

删掉疑问词比如:

“难道…吗?

”和“怎能……呢?

”等。

第三步:

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4)描写方法按人物描写概括为: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等。

结合句子来分析。

(5)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故答案为:

⑴毕恭毕敬;当仁不让;⑵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④正确;⑶反问;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不能预示他的祸福。

⑷C;⑸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坚持自己的看法。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了解什么是语言描写。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非洲大陆,动物一旦被舌蝇叮咬,就可能因染上“昏睡病”而死亡。

科学家发现,舌蝇的视觉,一般只会被颜色一致的大块面积所吸引,舌蝇从不叮斑马,因为它对斑马一身黑白相间的斑纹,往往视而不见。

然而,斑马身上色彩对比强烈的斑纹,却使它很容易受到狮子之类的肉食性动物的攻击。

   又如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尘埃,它污染空气,但又把我们的天空渲染得更蓝。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阳光照进室内,会有许许多多细小的尘埃在反射和散射着阳光,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

尘埃还有过滤阳光的作用,它滤去太阳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的是较弱的蓝光。

于是,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存在就是合理。

天空容纳尘埃,原来是美丽的智慧,而不仅仅是因为它有博大的胸襟。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事物,当然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黑白________  视而________

一无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许许多多(AABB):

________、________

(3)尘埃的作用是什么?

(4)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答案】

(1)相间;不见;是处

(2)开开心心;高高兴兴

(3)尘埃通过反射和散射,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

尘埃还能滤去太阳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较弱的蓝光,使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4)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事物,当然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解析】【分析】

(1)考查补写成语,只要细读短文就能找到答案。

(2)从给出的词语“淅淅沥沥”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相间、不见、是处

(2)开开心心、高高兴兴(3)尘埃通过反射和散射,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

尘埃还能滤去太阳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较弱的蓝光,使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4)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事物,当然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点评】

(1)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

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

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看尘埃飞舞

在非洲大陆,动物一旦被舌蝇叮咬,就可能因染上“昏睡病”而死亡。

科学家发现,舌蝇的视觉,一般只会被颜色一致的大块面积所吸引,舌蝇从不叮斑马,因为它对斑马一身黑白相间(jiān jiàn)的斑纹,往往视而不见。

然而,斑马身上色彩对比强烈的斑纹,却使它很容易受到狮子之类的捕食性动物的攻击。

又如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尘埃,它污染空气,但又把我们的天空渲(xuān  xuàn)染得更蓝。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阳光照进室内,会有许许多多细小的尘埃在反射和散(sǎn sàn)射着阳光,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

尘埃还有过滤光的作用,它滤去太阳的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的是较弱的蓝光,于是,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存在就是合理,天空容纳尘埃,原来是美丽的智慧,而不仅仅是因为有博大胸襟。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chǔ chù)的事物,当然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选自《科海故事博览•智慧》2010年第5期)

(1)选择正确的读音”。

黑白相间(jiān jiàn)________

渲(xuān  xuàn)染________

散(sǎn sàn)射________

一无是处(chǔ chù)________

(2)“黑白相间”的意思是________。

像这样含有反义词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3)尘埃有哪些作用呢?

在文中找一找,写出来。

(4)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答案】

(1)jiàn;xuàn;sǎn;chù

(2)黑色和白色一个隔着一个地交替出现;举足轻重;左顾右盼

(3)尘埃在反射和散射着阳光,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

尘埃还有过滤光的作用,它滤去太阳的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的是较弱的蓝光,于是,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4)存在就是合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存在之理;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事物,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解析】【分析】

(1)结合语境和字义确定其读音。

(2)黑白相间的意思是黑色和白色一个隔着一个地交替出现。

然后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与它相同词语即可。

(3)仔细阅读文章,本题可以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4)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主旨进行解答。

故答案为:

⑴jiàn;xuàn;sǎn;chù;⑵黑色和白色一个隔着一个地交替出现;示例:

举足轻重;左顾右盼;⑶尘埃在反射和散射着阳光,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

尘埃还有过滤光的作用,它滤去太阳的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的是较弱的蓝光,于是,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⑷存在就是合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存在之理;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事物,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辨别能力。

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

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境。

(2)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进行填写。

(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

做题时要根据题意并结合语段内容进行筛选。

(4)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感悟。

做题时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解答。

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善意的谎言

  每周一次,我总到附近一间小小的理发院去吹洗头发,两个师傅负责设计发型,一个小学徒专门抓洗头发。

老实说,我很同情那个瘦小的学徒,看得出她很想学发型设计,但由于工作繁琐,加上两位师傅态度冷淡,她只能默默地在肥皂泡沫中消磨她可怜的青春。

然后,有一天,机会忽然来了,新年前的一个月,两个师傅要求加薪不遂,一起辞职,老板娘一时请不到人,除了亲自上阵外,还给小学徒进行“速成训练”,另外再请个小工负责抓洗头发。

小学徒升级后,战战兢兢的,颇没自信。

而许多老顾客也绝迹不来了,生意顿时冷落下来。

小学徒忧心忡忡,老板娘脸如黑锅。

  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一天,踏入店内,特地指定小学徒为我吹头发,小学徒受宠若惊,拿着吹风筒的手微微发抖。

卷吹梳弄一小时后,朝镜一望,哎呀,那发型硬邦邦的,好似戴了一顶不和时宜的帽子。

小学徒侍立一旁,脸如那僵硬的发型,巴巴地望着我。

我赶快露了个笑容,说:

“这个发型真不错,谢谢你!

”小学徒的额头舒展开了,笑嘻嘻地把我送出了小店。

  再去理发店时,依然指定由她来吹饰。

她面带微笑,双手灵活地卷弄梳理,极有韵致。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惊讶极了!

真诚地说:

“你梳得实在是好哩!

”小学徒她脸若鲜花,灿然生辉。

(选自《成功励志经典 似水年华》,延边人民出版社)

(1)“不和时宜”中的错别字是________,应该是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

(2)下列文中的句子,属于比喻句的有(    )(多选题)

A. 小学徒忧心忡忡,老板娘脸如黑锅。

 

B. 卷吹梳弄一小时后,朝镜一望,哎呀,那发型硬邦邦的,好似戴了一顶不和时宜的帽子。

C. 小学徒侍立一旁,脸如那僵硬的发型,巴巴地望着我。

D. 小学徒她脸若鲜花,灿然生辉。

(3)小学徒先后两次为“我”吹头发,表情和手的动作区别很大,用文中的词填空,两次的区别:

①第一次表情:

________,手:

________;

②第二次表情:

________,手:

________。

(4)通过小学徒前后两次为“我”吹头发的区别,可以看到“我”“善意的谎言”给小学徒带来了________,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是一个________的人。

(5)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答案】

(1)和;合;指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

也指不合世俗风尚

(2)A,B,C,D

(3)受宠若惊;微微发抖;面带微笑;灵活地卷弄梳理,极有韵致

(4)自信心;善良

(5)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在无形中帮助别人,让善良开花结果,自己也会收获善良的果实。

【解析】【分析】

(1)本题因字音相同而写错别字,和应该是合。

意思是指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

也指不合世俗风尚

(2)根据比喻的定义进行判断。

比喻:

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3)本题可以从“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一天,踏入店内,特地指定小学徒为我吹头发,小学徒受宠若惊,拿着吹风筒的手微微发抖。

她面带微笑,双手灵活地卷弄梳理,极有韵致。

”这两句话中找到答案。

(4)仔细阅读文章,根据题意找到相关语句进行理解。

(5)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解答。

故答案为:

⑴和;合;指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

也指不合世俗风尚;⑵ABCD;⑶①受宠若惊;微微发抖;②面带微笑;灵活地卷弄梳理,极有韵致;⑷自信心;善;⑸示例:

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在无形中帮助别人,让善良开花结果,自己也会收获善良的果实。

【点评】

(1)做题时可以从汉字的音,行、义三方面入手。

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

结合词义理解字形是最好的方法。

(2)本题考查的是比喻手法的理解。

首先要明确不同修辞手法的定义,再结合句子进行判断。

(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

做题时要根据题意并结合语段内容进行筛选。

(4)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及文中形象的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文章,找出文中形象描写的相关句子,分析其特点。

(5)本题主要对文章的阅读感悟。

做题时要根据文章的主旨进行理解。

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成功来自信誉

1835年,摩根先生成为一家名叫“伊特纳火灾”的小保险公司的股东。

这家公司不用马上拿出现金,只需在股东名册上签名就可以,这正符合当时摩根先生没有现金却想获得收益的情况。

不久,一家投保的客户发生了火灾。

按照规定,如果完全付清赔偿金,保险公司就会破产。

股东们一个个惊慌失措,纷纷要求退股。

摩根先生斟酌再三,认为自己的声誉比金钱更重要。

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住房,低价收购了所有退股的股份,将赔偿金如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

一时间,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声名鹊起。

已经身无分文的摩根先生成为保险公司的所有者,但保险公司已经濒临破产。

无奈之中,摩根先生打出广告:

凡是再到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投保的客户,保险金一律加倍收取。

不料,客户很快就蜂拥而至。

原来,在人们心目中,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已经成为最讲信誉的保险公司。

许多年后,摩根主宰了美国华尔街金融帝国。

而当年的摩根先生,正是他的祖父,是美国亿万富翁摩根家族的创始人。

成就摩根家族的并不仅仅是一场火灾,而是比金钱更有价值的信誉。

还有什么比让别人信任你更宝贵呢?

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

(选自《诚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海潮出版社)

(1)按要求写词语。

①“惊慌失措”的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

②像“蜂拥而至”这样含有比喻义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

(2)“声名鹊起”的意思是________。

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声名鹊起的原因是________。

(3)画线句换种说法:

________。

用反问这种句式来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

A.让人更容易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B.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

C.为了让句子变得更通顺,上下句联系得更紧密。

(4)你怎样理解“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这句话?

说一说。

【答案】

(1)束手无策;惊慌失色;暴跳如雷;胆小如鼠

(2)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住房,低价收购了所有退股的股份,将赔偿金如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

(3)没有什么比让别人信任你更宝贵;B

(4)只有你讲信用,别人才能信任你,才会帮助你,才会照顾你的生意,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

相信你的人越多,你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解析】【分析】

(1)①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惊慌失措:

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②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2)第一空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第二空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4)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

⑴示例:

束手无;惊慌失色;暴跳如雷;胆小如鼠;⑵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住房,低价收购了所有退股的股份,将赔偿金如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⑶没有什么比让别人信任你更宝贵;B;⑷示例:

只有你讲信用,别人才能信任你,才会帮助你,才会照顾你的生意,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

相信你的人越多,你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点评】

(1)①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②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

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

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2)第一空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第二空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掌握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6.题目二:

在你的成长经历中有无数人给你温暖、幸福、快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忆起这其中的点点滴滴,你的心里一定充满了感激。

你最想感谢的人是谁?

请你以“一个我最要感谢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字数在600字以上。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答案】一个我最要感谢的人

仲夏的风带着淡淡的花香,轻轻闯入我的鼻中,柔和的味道又让我想起了那个约定,想起了那个坚持顽强的身影,我的心中轻轻呢喃,感谢那个人。

跑,跑,跑!

在寒冷刺骨的冬季,我裹在厚厚的羽绒服里,笨拙地向前跑,耳边呼呼的寒风像刀割着我的眼,体内的力量一丝丝消失,隐约有淡淡地血腥味,一圈,又一圈……

当我向病房中打着点滴的外公抱怨冬季长跑苦不堪言时,另一位老爷爷正在修剪他的君子兰,绿绿的叶子坚毅地挺立在寒风中,老爷爷转过头,笑着对外公说:

“这是你家外孙女?

跟我小时候遇到的困难是一样的!

我仔细打量着他,他出奇的清瘦,面色黝黑,从之后的谈话中,我得知他得了胃癌,值得高兴的是他正在康复,我从他脸上看到宁静的笑容和坚定地意志。

“丫头,坚强一下,长跑是可以练出来的,它靠的是持久的耐力,等我病好了,我们一起去公园练习跑步!

”老爷爷放下剪刀,笑着说。

再次见到老爷爷时,他正虚弱地躺在病床上,温柔的阳光透过窗户,却让我感到灼痛,病床旁放着老爷爷的君子兰,已经有几个花苞。

老爷爷脸色惨白,他强忍着痛,微笑着对我说:

“丫头,记住!

等我病好了,我们一起去慢跑!

”老爷爷啊,他坚强地默默忍受着痛苦,只一心想着与我一起跑步。

我望向老爷爷,从他脸上,我读懂了坚强,坚持的精神。

老爷爷的坚强像君子兰一样驻扎在我心里。

跑又一次到来了,我跑在人群当中,目的地是那样遥远,可我体内的力气开始一丝丝地被抽空,我悲观地觉得自己像逐日的夸父,永远追不到太阳,我的体能耗尽,意识开始游离。

恍惚间,我又看到了坚强的老爷爷,他惨白温暖的笑,他温柔地与我建成了一个约定。

泪水啊,不知不觉弥漫了双眼,又不觉滴落在心中的君子兰上,开出坚强地花。

我超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同学,最终成了第三名,我成功了。

老爷爷!

你知道了一定会高兴得合不拢嘴吧!

老爷爷你可知,是你,是你的坚强,带我走出了绝境!

谢谢你!

老爷爷用他的坚持,顽强的精神感动了上帝,康复了!

他的君子兰也开花了,淡红的霞光透过晶莹娇嫩的花瓣,隐隐透出坚毅的光芒。

开花的,还有我心中的君子兰,无论前方怎样,我都会坚强走下去,因为老爷爷的坚强。

“别停下,接着跑!

”老爷爷的声音在我耳畔响起,我回过神来,与爷爷一同向远处跑去……

老爷爷,感谢您!

【解析】

【详解】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感谢”是题目的核心词,也是写作的关键。

我们首先要在心里边反复问几遍自己:

你最想感谢的人是谁?

你为什么要感谢他(她)?

这两个问题很重要。

既然有值得感谢的人,那更要有值得感谢的理由。

因此,文章的框架就出来了:

什么人做了什么样的事,对你的人生产生了怎样有意义、有价值的影响值得你如何去感谢。

人物的选择是写作的关键和突破点。

估计很多同学会写父母、老师、同学等。

这些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人,或多或少为我们做过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值得我们去感谢。

但是大家都写这样的材料,就会“撞车”,缺乏新意。

除了他们(她们),还有那些人值得我们去感谢呢?

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像袁隆平那样的科学家,像苏轼那样的历史人物,像保尔•柯察金那样的文学人物,实际上都可以是我们的写作对象。

7.命题作文:

这天,我回家晚了

要求:

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这天,我回家晚了

还记得我回家最晚的那一天,天上孤零零的挂着一轮明月,但乌云密布,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落在地上、屋上,溅起了朵朵雨花。

我不禁加快脚步向前走去。

在密密的雨帘中,街上的人很少。

我低头快步走着,突然把一人撞了一下,我忙抬起头,只见她踉跄了一下,扶住了墙。

“对不起,对不起!

”我忙道歉。

“噢,不要紧的。

在迷蒙的雨雾中,只见她中等个儿,瘦削的脸上一双木然的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她是个盲人!

我心里很难受:

“阿姨,我扶你吧!

”“谢谢你,小姑娘。

我搀扶着她向前慢慢地走着。

心想:

老师说过,我们要多做好事,去公园打扫卫生、帮父母做家务、帮助孤寡老人。

那多累。

看,我扶盲人过马路,这好事做得轻松自在。

我感到无比骄傲。

突然,我被路中央的一块大石头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了。

我便嚷了起来:

“谁把这么块大石头放在路中央了,也不放好。

阿姨,您走这边,小心绊倒。

”她迈了一步,又回头用拐杖敲了敲,又用脚试探地踢了一下,放下拐杖,蹲下去边摸索边说:

“说不定还会有人经过这儿,会绊倒的。

”她弯着身子,吃力地捧着石头,用脚板磨着地面摸索着向感觉中的路边移动着。

我心中真是百感交集:

我做了什么好事?

只是扶一位盲人过马路,举手之劳也值得沾沾自喜吗?

看看人家盲人阿姨。

我的眼眶湿润了,赶紧跑过去帮阿姨搬石头,我说:

“阿姨,我来吧。

”“又是你啊,真是好样的!

”阿姨的声音显得有些兴奋。

这时,我的心潮更加澎湃起伏了。

我从她心灵的窗口看见了她那颗纯洁透亮的心,那是一颗时时想着别人的心。

我感到浑身的血都在沸腾,雨仍然细细沥沥地下着,我搀扶着她继续向前走着,走着。

回到家里,已经十点多了。

妈妈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我,看见我回来了,眼睛瞪大了起来,我感到不妙,预想到妈妈快要大发雷霆了。

我忙把我在回家的路上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