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62854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docx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武汉市水资源污染调查报告

 

团队名称:

“绿色之灵”团队

团队成员:

罗文哲张雨阳付魏王靖浩石旭旭

车华超孟云金曹杰梁顺飞信辰星

调查时间:

2016年9月1日至2016年9月4日

 

目录

一、调查背景2

二、调查方法2

三、调查的目的2

四、调查过程2

1.实地调查2

2.走访调查3

3.问卷调查4

五、水污染基本状况5

1.何谓“水污染”?

5

2.现阶段问题5

六、水污染的原因7

七、保护水资源的建议8

八、总结11

附录一:

问卷12

附录二:

问卷分析13

 

一、调查背景: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生产规模急剧扩大,人口迅速增加,从自然界获得的资源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同时排入环境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容量,出现了全球性的资源耗竭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水污染就是尤为严重的一个,我用休息时间对武汉市水质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查询了国内有关资料,对于水污染这一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二、调查方法:

1、查阅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水污染的严重性。

2、询问相关部门了解水污染问题。

3、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水污染的实际情况。

4、通过各种渠道,水污染问题的解决措施。

三、调查的目的:

1、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更好地了解重庆市的污染情况和一系列环节问题。

2、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治理污染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家乡,热爱美丽的大自然,珍惜人们的宝贵生命之源—水。

3、为文化部门、环保部门提供更为详细的资料,并为之提供相关的应对策略。

四、调查过程:

1.实地调查

先后前往汉阳国棉(汉江水源)、汉口的堤角(长江水源)、宗关(汉江水源)、武昌的东湖(东湖水源)观察水污染的实际状况,在汉阳国棉发现水中有大量悬浮物,水体呈现黑色,离近观察还能闻到一股恶臭味。

在汉口的堤角,长江边也有少量的漂浮物,但数量比汉江要少的多,水体为黄色,总体来说污染状况良好,无不良状况。

东湖水体也比较好,作为武汉市最大的内陆湖,政府对其的关注度很高,治理强度也非常大,因此东湖水体清凉,透彻见底,很多人还专门前往东湖游泳,东湖的景区也秀丽迷人。

 

2.走访调查

在长江江边我们向周围的居民询问了相关问题及情况,其中有些居民向我们反映经常就有建设房子留下的碎屑被卡车运到河边然后直接倾倒在河里,造成河床泥沙堆积,河床抬高,严重影响船舶通行,并且有大部分泥沙被水带到了长

江里面,当晴天时候,河里总会散发出一阵恶臭,当下雨河里涨水的时候,泥沙上翻,搅合着垃圾,经常在一些窄的地方堵塞。

在汉江边我们询问了一位村民,他告诉我们有一个以前用来10多位居民集体中毒,所幸的是没有人死亡,后来经上面部门调查才知道是因为在上游的一个工厂里铬超标,后来该工厂被下令该造,现在已经撤了这个工厂。

并且还向我们讲述了有一个堰塘里的鱼大量死亡,造成的损失约有两万元的事。

我们向他询问了原因,他说是水里长了一种叫水葫芦的水藻,使堰塘的水下严重缺氧,我们查询了一下水葫芦,这是一种和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曾经疯狂繁殖并造成水质被破坏。

3.问卷调查

为详细了解武汉市水污染的状况,我们团队采用实地分发问卷的形式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见附录一),共调查了300人,有效问卷300份,其中参与调查的当地居民有127人,游客有173人。

参与调查的当地居民在武汉市居住时间和游客在武汉市游玩的次数分布如下表所示:

 

具体问卷分析见附录二。

五、水污染基本状况:

1.何谓“水污染”?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的污染分为两类:

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

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

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江流总量的14%以上,而近年来,我国城市水污染问题严重,1998年监测的176天城市河段中,52%的河段污染较重,据统计,1999年全国城镇废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量占67%,废水污水排放总量较1980年增加了近一倍。

根据水利部门监测结果。

1980年全国受污染的河长比例为21%,1999年增加到38%。

据监测,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我国的现行措施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采取了许多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建立了管理机构,加强了监测和监督建设了一批污水处理设施,推广洁水和清洁生产工艺,如治理淮河污染的“零点行动”等。

2.现阶段问题

(一)生活污水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全市生活污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据环保部门统计:

2000年,全市废水排放量74971.03万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34310万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5.76%。

近年来,我市住宅小区成片开发,餐饮业迅猛发展,旅游业、宾馆业日渐兴旺,在经济繁荣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水环境污染。

我市有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泊。

解放公园周边居民,学校、医院等单位的生活污水直排公园湖内,长期沉积,气温稍高,湖水发臭,市民对此反映强烈。

随着旅游业力度加大,木兰湖周边15个渡假村的兴建,排入湖内的生活污水量也呈不断加大之势。

此外,大量的生活垃圾也是水污染重要原因。

目前,长江、汉江武汉段水域船舶流动人员和常住人口日生产垃圾、粪便近300吨,而垃圾收集量仅为20吨,粪便几乎都是直接向两江倾倒。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各方面对水的需求量将不断加大,生活污水排放的矛盾还将日益突出。

(2)湖泊污染富营养化严重

由于周边地区排污口长期向湖内排污,多数湖泊水质恶化态势明显。

东湖原为清澈见底的洁净湖泊,由于受污染严重,水中氮、磷含量增高,藻类大量繁殖,致使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天气闷热时,死鱼现象频发。

沙湖由于投资兴建的污水

净化厂未能正常运行,仍有8个排污口常年向该湖排放污水,致使湖水变黑发臭。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发展较快,南太子湖成了开发区纳污水体。

从1995年开始,又有部分污水由墨水湖改道排入南太子湖,致使南太子湖水质情况进一步恶化,面积6000亩的南太子湖水质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已超V类标准,并对毗邻的三角湖的水质形成压力。

近年来,官桥湖富营养化也很严重,“水葫芦”疯长,如不采取得力措施,此湖将不复存在。

(三)饮用水源的安全令人担忧

武汉市中心城区内有12个大型自来水厂,其中以长江为水源的7个,以汉江为水源的4个,以东湖为水源的1个。

两江岸边的污染影响沿岸水厂水质,饮用水源现状令人担忧。

长江武汉段岸边排污口多,污水直接入江,近岸形成的污染带长达116公里,宽度50-100米。

汉江“水葫芦”严重。

目前,饮用水源保护规定:

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为保护区。

但据调查,12个水厂保护区内有11个码头、3个修船厂、2个沙码头、3个油库、14个排污口,都对饮用水源造成直接威胁。

江河沿岸污染带的形成,直接导致沿岸水厂取水口水质下降,并初显水质性缺水的矛盾。

武汉经济开发区的沌口水厂,由于取水口与排污口犬牙交错,取水口为了避开上游仅1000米处的晨鸣纸业排污口,不得不多花400多万元,铺设管道向江心延伸300米取水。

根据市水利局公报,我市主要供水源地水质II类水所占比例1999年为89%,2000年下降为60%,年下降幅度高达29%,照此速度发展下去,我市主要供水源地水质令人堪忧。

六、水污染的原因:

(一)水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由于我市地处两江交汇处,境内湖泊众多,拥有丰富的水资源,长期以来,人们对水少有忧患意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意识差。

“得水独厚,待水太薄”,是江河湖泊污染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的人认为武汉水多,加之江水自净能力强,就算污染了也没多大问题;有的单位重经济利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的“边建设,边破坏”,建设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

近几年,我市投资几十亿元实施环境创新,但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如填湖建公园、建广

场、建高楼;边建晴川桥,边向汉江倾倒渣土;边实施东湖截污工程,边向湖内排放污水等。

(二)湖泊填占严重

建国初期,武汉市有湖泊127个,到90年代初,7个中心城区主要湖泊锐减到35个,如今仅剩27个湖泊,10年净减少湖泊面积5000多亩,湖泊在萎缩及隐性消亡,“百湖之都”已名不副实。

究其原因:

一是法规不健全、不完善。

现有法规缺乏强制性、操作性,发现填湖难以制止。

处罚措施单一,往往一罚了之,而有的单位和个人宁愿受罚,也要通过填湖获取更大利益。

二是体制不顺,权属不清。

过去,全市没有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湖泊。

27个湖泊权属分散,有的归市建委,有的归市园林、市市政、村集体„„。

特别是多数湖泊为村集体所有,村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致使湖泊被“蚕食”。

三是利益驱动。

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行,填湖开发成本低,助长了填湖行为。

如沙湖原有水面面积585亩,90年代由于开发性填湖,至今仅存50亩。

(3)河流上游下泄的污染

长期以来,各城市将两江当作天然的大排污沟,有的将污染重的企业安排在本江段下游。

武汉处在长江中游,汉江下游,上游下泄的污染使武汉深受其害。

特别是汉江的污染对武汉的威胁最大。

进入90年代以来,汉江钟祥以下在1992、1998和2000年先后三次出现“水华”,一次比一次严重。

2000年“水华”汉江武汉段江水呈褐色,当时水流缓,气温高,藻类疯长。

武汉150万人饮用汉江水,白鹤嘴水厂、琴断口水厂、国棉九厂水厂、宗关水厂等4个饮用水源受到威胁。

尽管自来水公司采取大量措施,饮用水仍有严重藻腥味。

上游污染下泄、转移,严重影响了我市生产和生活。

(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种种原因,我市无论是工业还是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都明显滞后。

达标的企业不少出现反弹,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工业污水治理还有“死角”。

生活污水处理标准也不高,二级处理太少。

特别是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明显不足,从目前城市污水处理水平看,沙湖污水处理厂5万吨/日,加上黄浦路深排江工程10万吨/日,全市污水处理能力也不过15万吨/日,处理能力只有6.4%。

利用世行贷款建设的龙王嘴、二郎庙及沙湖(扩建)3座污水处理厂共38万吨/日,今年建成后,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3万吨/日,处理率也只有21.46%,还是低于全国31.70%的平均水平,更是落后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50%的标准,离中央对省会城市到2005年达到60%的要求相差甚远。

七、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一)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水环境保护意识

大力开展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水资源忧患意识和水环境保护意识,在经济活动中改变过去那种重经济政绩、轻环境政绩;重眼前发展,轻可持续发展;重局部利益,轻全局利益的思想。

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切实重视水环境问题,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治。

杜绝对山体的破坏和对湖泊的随意填占,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现有湖泊,保护饮用水源的安全。

(二)防治结合,标本兼治,千方百计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水污染治理必须坚持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

要结合武汉实际,千方百计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一是污水处理设施大、中、小、微一起上。

武汉是座特大城市,面对日益突出的生活污水要有大型污水处理设施。

目前,武汉仅有一座5万吨/日处理厂,北京就有好几座,最大的100万吨/日,上海最大的160万吨/日。

国家环保总局要求2005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应达45%,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达到60%。

根据这一目标,武汉要着手考虑、规划建80万吨/日、100万吨/日的大型污水处理厂,以适应特大城市发展的需要。

同时,要提高污水处理标准,增加或扩建二级污水处理厂,还要因地制宜,中、小、微污水处理设施同时上。

如旅游区、餐饮业可大力推广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

二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污水治理要走市场化道路。

工业污水一定要经企业治理。

工业行业门类多,处理方法不一样。

现在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混排,加大了处理难度。

工业污水除企业自行处理外,可进入市场通过环保公司完成。

因此,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可借鉴欧美国家和上海等地的经验,“谁污染、谁付费”。

水污染治理要坚持长期性,对新的污染进行预防,旧的污染逐年分散治理,做到“新账不能欠,老账逐年还”。

三是建立有效的治污筹资机制。

建议水环境保护纳入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列入财政项目,保证环保资金落实到位。

拓宽资金渠道、引导社会资金积极投入。

要制定合理的污水处理收费和其他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保证治污设施的正常运行。

四是应规划、完善、改造城市排水系统,在实施截污工程同时,实行雨污分流。

雨水收集入湖以补充净化水体,让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浓度达到二级处理的标准。

处理后的污水不易直接排入湖内,可进行二次利用,如用于灌溉、冲洗车辆或直排入江。

(3)突出重点,加大治理力度,改善东湖水质

东湖是我市城区独有的国家级风景区,治理好东湖是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法的重点。

为进一步改善东湖水质,下步要采取有效措施,分步实施,综合治理,全面推进。

一是要大力实施污水截流。

东湖周边13个排污口,每天排放大量污水。

武大、茶岗是两个污染最重的排污口,武大的生活污水及教学的生物、化学污水严重破坏东湖水质。

因此,要加快污水截流步伐。

世行贷款新建的三座污水处理厂,与其配套的截污管网要同步进行,建成后要能保证设施正常运转。

二是加强污染控制。

东湖截污工程完工前,要加强周边的污染控制。

企业一定要实现达标排放;关停污染严重的企业;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湖区内要加强对水上旅游船和服务业污染项目的管理;加强周边农村污染控制。

据调查,湖边农村污染近来发展很快,要控制围网养殖、畜禽养殖,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防止污水渗透。

三是清淤工程。

目前,东湖的淤泥较深,有的地方水浊、水臭。

杭州西湖一期清淤量达103万立方米,二期160万立方米已开工。

我们可参考西湖分期清淤的做法,截污纳管实现后,要加大湖底清淤疏浚力度。

应充分估计清淤工程的难度,要有详细方案和具体措施,保证清淤顺利进行。

关于有专家提到引江水入东湖加速水体置换及其它方案,可以进行论证,以寻求有效解决东湖水质

问题。

(四)健全法律、法规,切实加大执法力度

“有法可依”是实现水环境保护的基本前提。

要依据水污染防治法和省里有关法规、规章,进一步制定配套法规和规章。

对立法空白要加强调研立法,对操作性不强的法规要制定出实施细则。

要争取《武汉市湖泊保护办法》尽快出台。

应考虑制定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实施细则,完善饮用水源保护等法规。

立法应体现从严思想,法规要有强制性约束和制裁措施,如《武汉市湖泊保护办法》的具体条款要严谨,绝不能留口子,还应有可操作性的处罚办

法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强化依法行政,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一是研究执法。

我市机构改革成立了城市管理执法局,应尽快研究、制定执法依据,规定执法程序,建立执法队伍。

水务局与环保局、规划局的职能尽快理顺,使全市水务管理形成“一龙管水,多龙治水”的合理格局。

二是规范执法。

认真贯彻落实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人员行为。

对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的违法行为要进行责任追究。

三是严格执法。

巩固和深化“一控双达标”成果,实施再提高工程。

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重点查处工业企业达标反弹、“15小”企业反弹。

保护饮用水源,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码头、油库、修船厂、排污口等要进行搬迁、改造、拆除和分期截污。

加大执法力度,认真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严防水环境继续受到污染。

加强湖泊的保护和管理,尽快制定湖泊保护规划,防止随意改变湖泊水体功能。

行政人员要带头依法行政,保护好管理好城区内现存湖泊,防止填占和污染,违法者一定要依法惩处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

(五)关注南水北调工程,寻求应对之策

“十五”期间,我国将加紧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工程实施后将对我市的水资源和水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目前,我市城区取水量93。

2%来自长江和汉江,南水北调的中线方案实施以后,汉江中下游流量会相对减少,特别是枯水季节汉江下游水质将会呈现恶化趋势,对我市江北地区的饮用水源将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南水北调后,我国还将引起一场水的革命,过去“低价水”、“计划水”将不复存在,城市居民用水和工业用水价格将会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地区间以经济手段进行水交易的趋势将日趋明显。

这将为武汉市创造出很大的经济发展空间。

我市应该关注南水北调工程的动态,组织专班进行研究,掌握信息,寻求应对之策,兴利除弊,力求抓住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机遇,将我市水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八、总结:

大家都随时进行环保宣传,行动起来,让周围的环境更加风采迷人!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市民保护河水,杜绝污染的自觉性,加强城市污水处理以及相关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水资源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环保力度,提高我市水资源的质量,为国家防治水污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附录一:

问卷

关于武汉水资源污染问卷调查表

水是生命之源,但是,近年来,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我们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绿色之灵"团队.现在在做关于武汉水资源污染的调查,此问卷不记姓名,请您选出符合您实际情况和真实感受的选项,对于占用您的宝贵时间,我们深感歉意,在此谢谢您的合作!

.

您是否是武汉居民,若是,请回答a,若不是,请回答b.

a您在武汉居住的时间A不到1年B1-5年C5年以上

b您来武汉的次数A1-5次B5-10次C10次以上

1、您关心水污染情况吗?

A关心B有时候去看一下C不关心

2、您对水污染的理解概念是?

A有刺鼻气味B水面上有垃圾或废液漂浮C水华等

3、您所处的地方水资源污染情况严重吗?

A严重B不严重C不知道

4、您觉得现在的水污染比起以前怎么样呢?

A更严重B没那么严重C不知道

5、您认为武汉段长江以及东湖水质怎样?

A非常好B一般C很差

6、您知道武汉污染物的种类吗?

A知道B不知道

7、您认为武汉段长江的主要污染是什么?

A工业污染B生活中的废水、垃圾C其它

8、您认为造成东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生活废水、垃圾B工业废水,废渣C自然性污染

9、您觉得武汉哪个位置水污染更严重?

A长江B汉江C东湖

10、您认为加强水资源免受污染是否应该使用法律手段?

A一定要B影响不大C不需要

11、您认为进行垃圾分类对水污染保护影响大吗?

A影响大B影响不大C没影响

12、请您对武汉水资源污染治理留下您宝贵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录二:

问卷分析

1、您关心水污染情况吗?

A关心B有时候去看一下C不关心

 

水是生命之源,想要保护水资源,首先需要了解民众对水污染的态度。

在这次调查中,85.33%的人对水污染表现关心,剩下的10.67%的人认为对自己影响不大而不是很关心,只是偶尔看看。

还有4%的人则认为和自己无关而不关心。

总的来说,这次调查显示出大部分人都希望能够为保护水资源努力。

2、您对水污染的理解概念是?

A有刺鼻气味B水面上有垃圾或废液漂浮C水华等

 

 

从对调查结果分析可知,60.66%的人认为水面上有垃圾或废液漂浮就是水污染,而剩下的人则认为水化或者有刺鼻气味也算水污染。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水污染的理解还比较浅显。

不能说他们的认识不对,因为这三个选项都是水污染的体现。

从调查结果看,有必要加强人们对于水污染的理解。

3、您所处的地方水资源污染情况严重吗?

A严重B不严重C不知道

 

在此次调查中71.22%的人所处地方水资源污染情况严重,23.65%的人认为不严重,5.13%的人回答不知道,总的来说大家还是觉得当地水污染状况比较严重。

4、您觉得现在的水污染比起以前怎么样呢?

A更严重B没那么严重C不知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工业化程度的加重,水质的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

在此次调查中,64.78%的被调查者觉得现在的水污染比以前更严重,23.72%的的被调查者觉得现在的水污染没以前那么严重,剩余11.50%对此没太多注意。

总的来说,此次调查比较客观的证明了武汉市水污染情况变严重。

5、您认为武汉段长江以及东湖水质怎样?

A非常好B一般C很差

长江武汉段及东湖是武汉居民接触最多的水域,那么民众对这两片水域的水质印象如何呢?

民众仅有4.18%认为水质非常好,73.15%认为水质一般,剩下22.67%认为水质很差。

由此可见民众对长江武汉段及东湖水质不是很乐观,但还是有一定的信心的。

6、您知道武汉污染物的种类吗?

A知道B不知道

调查结果是63%的人不知道武汉的水污染物的种类,只有37%的人知道武汉的水污染物的种类。

被调查者大多是来自外地,他们对武汉的水污染不太了解,还有一部分人对水污染不太关心;一部分被调查者知道武汉的水污染比较严重,但是并不知道具体的污染种类。

7、您认为武汉段长江的主要污染是什么?

A工业污染B生活中的废水、垃圾C其它

 

 

通过对大家关于污染的主要来源进行问卷调研,共获得关于此问题286个有效回答,其中回答污染来源工厂废弃物的为233份,占比81.47%,污染来源于生活废弃物为41份,占比14.34%,回答其他的为12份,占比4.19%,说明大家普遍认为长江水污染是由工业污染引起的。

8、您认为造成东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生活废水、垃圾B工业废水,废渣C自然性污染

 

治标需治本,关心水污染问题,也需从源头开始,在本次调查中,56%的人认为东湖水污染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水废渣,33%的人认为来源于生活废水、垃圾,只有11%的人认为主要来源于自然性污染。

治理水污染一方面要寻求新的污水处理技术,一方面我们也要低碳生活,减少生活垃圾污水。

9、您觉得武汉哪个位置水污染更严重?

A长江B汉江C东湖

治理污染从最严中的水域开始下手,那么武汉哪个水域污染最严重呢?

调查中,61%参与者认为汉江污染最严重,29%参与者认为东湖最严重,只有10%认为长江最严重,看来治理汉江迫在眉睫。

10、您认为加强水资源免受污染是否应该使用法律手段?

A一定要B影响不大C不需要

在提及为加强水资源保护是否需要使用法律手段时,81%认为一定要,11%认为影响不大,8%认为不需要。

确实,只靠公众道德难以处理水污染之患,还是需要法律维护。

11、您认为进行垃圾分类对水污染保护影响大吗?

A影响大B影响不大C没影响

垃圾分类对水污染保护影响大吗?

根据调查,68%的受访者认为影响大,23%认为影响不大,9%认为没影响。

虽然我国几乎没有成功实施垃圾分类,不过垃圾分类对水资源保护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