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3645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70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影响土建施工质量的几大因素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建筑构筑物的错位、变形、倾斜、倒塌、破坏、开裂、渗水、漏水、刚度差、强度不足、断面尺寸不准等,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几点:

第一,违背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规范。

第二,地基加固处理不好。

第三,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

第四,自然条件影响。

第五,土建工程施工项目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

第六,设计考虑不周,结构构造不合理,计算简图不正确,计算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沉降缝及伸缩缝设置不当,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算等,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

第七,施工和管理问题,熟悉图纸不够,按图施工不严格。

不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

不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缺乏基本结构知识.施工管理紊乱,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施工顺序错误。

技术组织措施不当,技术交底不清,违章作业。

不重视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等。

控制土建施工质量的几点措施

第一,必须树立起牢固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感,把质量是生命的意识灌输给全体员工,认真查看图纸,听取设计交底,领会设计意图,做出科学严谨细致的施工组织方案。

第二,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首先要建立各级质量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为质量技术责任人,施工队各级也同时建立质量责任制,真正做到了层层把关,各负其责。

其次要实施质量否决权,发现质量隐患一票否决.最后要对有关设计、勘察文件认真阅读审查监督.同时形成信用约束力,促使建设主体改进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有效促进质量体系良性运作,规范所有主体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质量行为,严格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检查控制,实现设计和勘察文件的质量满足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第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首先是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结构工程所用的钢筋、砖、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见证取样后,送至国家认可资质的实验室做复验试验。

一旦发现未经检验或试验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到工程上,监理人员应立即制止,对不听劝告的,报上级主管部门并责令其停止施工。

其次是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

地基隐蔽验收.重点检查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软弱下卧层、实际地质情况是否与勘测报告相符合等。

确认地基土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钢筋分项工程隐蔽验收.主要是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提前给施工单位负责人交底,不经验收合格不准隐蔽。

基础结构验收、主体结构验收。

基础、主体结构工程隐蔽之前,应组织有关单位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待确认砖砌体组砌方法正确、灰梁饱满度〉80%、结构砖砌砂浆试块试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砼无缺陷而且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才能进行隐蔽。

第四,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施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是建设工程投入使用的把关监督管理.首先要保证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工程不能投入使用,避免低劣土建工程对国家和公共使用者造成直接的危害和影响.其次是把装修、维修和维护的质量监督纳入建设工程全寿命质量监督管理的范畴。

为用户创造安全、舒适、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使建设工程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点

A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点

A.1土方开挖工程

1.【控制点】

(1)对定位放线的控制

(2)基底超挖。

(3)基底未保护。

(4)施工顺序不合理。

(5)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

(6)未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

(7)基坑高边坡未保护.

(8)深基坑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预防措施】

(1)对定位放线的控制

场地平整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措施加以保护,定期复测和检查;土方不应堆在边坡边缘。

(2)基底超挖

根据结构基础图绘制基坑开挖基底标高图,经审核无误方可使用,需要和设计管理部确认地面构造做法,避免总包单位施工时由于超挖导致的回填。

土方开挖过程中,特别是临近基底时,派专业测量人员控制开挖标高。

(3)基底未保护

基坑开挖后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应预留30cm土层不挖,待基础施工时再开挖。

(4)施工顺序不合理。

开挖时应严格按审核通过的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进行,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5)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

基底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考虑结构尺寸外,应根据施工实际要求增加工作面宽度,同时放坡坡度需要根据边坡土层(岩层)的不同来确定坡率.

(6)未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

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深度超过3m,尤其是地下水丰富或者水头较高的地区,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

开挖深度浅时,亦可边开挖边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

(7)基坑高边坡未保护

结合边坡土层(岩层)、施工周期及施工季节(是否雨季)确定高边坡的保护方案。

常用基坑坡面保护方法有:

1.薄膜覆盖或砂浆覆盖法。

2.挂网或挂网抹面法3.喷射混凝土或混凝土护面法4。

土袋或砌石压坡法

(8)深基坑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根据现场情况和地勘设计提供的资料,编制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该方案需要报监理和甲方审批.甲方需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重点把控成本、进度和安全.

A.2地下防水

1.【控制点】

(1)材料选择.

(2)空鼓。

(3)渗漏。

(4)施工缝位置处理

2.【预防措施】

(1)材料选择

多方案、多材料的比较,选择一种价格合理,最适合现场实际情况使用的防水材料。

在《建筑构造做法汇总表》中防水做法不能满足项目需求时可以专项讨论确定。

(2)空鼓

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基层含水率;卷材铺贴时,要将空气排除彻底,接缝处应认真操作,使其粘结牢固。

对阴阳角、管根等特殊部位,在防水施工前,应做增强处理,可根据具体部位采取有效措施.

(3)渗漏

卷材末端的收头处理,必须用嵌缝膏或其他密封材料封闭,卷材搭接顺序必须正确,搭接长度必须满足要求;防水层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成品保护,并及时按设计要求做保护层,回填土方时避免野蛮施工,对于临近挡墙处的填土优先采用粘土,其次为岩石,采用岩石时尽量采用粒径较小的岩石和风化严重的岩石以避免尖锐棱角破坏防水保护层。

(4)施工缝位置处理

1.水平施工缝的位置

地下室墙体与底板之间的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30cm的墙体上。

地下室顶板、拱板与墙体的施工缝,留在拱板、顶板与墙交接处之下15~30cm处。

2.水平施工缝的防水构造

水平施工缝皆为墙体施工缝,因有双排立筋和连接箍筋的影响,表面不可能平整光滑,凹突较大,所以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不推荐企口状和台阶状,只用平面的交接施工缝,构造如下图(常用中埋式钢板止水带,钢板止水带厚度不小于4mm。

图施工缝构造

(a)施工缝中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b)外贴止水带;(c)中埋止水带

施工缝后浇混凝土之前,清理前期混凝土表面是非常重要的,因两次浇捣相差时间较长,在表面存留很多杂物和尘土细砂,清理不干净就成为隔离层,成为渗水通道.清理时必须用水冲洗干净,再铺30~50mm厚的1:

1水泥砂浆或者刷涂界面剂,然后及时浇筑混凝土.

A.3回填土工程

1.【控制点】

(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密度。

(2)回填土下沉.

(3)回填土夯压不密实。

(4)管道下部夯填不实.

(5)分层虚铺厚度不对。

2.【预防措施】

(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密度

对于上部有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以及对沉降变形敏感部位的回填土,要严格控制回填土的质量,每层都应测定碾压(或夯实)后的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才能铺上层土;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2)回填土下沉

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期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压实遍数不够,甚至漏压,坑(槽)底有机物或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等因素造成回填土下沉,施工中要认真执行规范规定,检查发现后及时纠正。

(3)回填土夯压不密实

回填时,应在夯压前对于土适当洒水湿润,对土太湿造成的“橡皮土”要挖出换土重填,对于上部有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以及对沉降变形敏感部位的回填土应确定最佳含水率以便碾压密实。

(4)管道下部夯填不实

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

重要管道也尽量选择好的管道走向,避免在深回填区域埋管。

(5)分层虚铺厚度不对

每层虚铺厚度,用人工木夯夯实时不大于20cm,用打夯机械夯实时不大于25cm。

推土机填土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

铲运机铺土,每次铺土厚度不大于30~50cm.自卸汽车为成堆卸土,须配以推土机推土、摊平。

对沉降不敏感的部位可以适当增加回填厚度,但不得超过1米。

A.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1.【控制点】

(1)控制裂缝的产生。

(2)养护不到位

2.【预防措施】

(1)控制裂缝的产生

优化配合比设计,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并掺用一定配比的外加剂和掺料,同时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入模温度。

混凝土浇筑应做到斜面分段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又必须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致形成施工冷缝,应采取二次振捣法。

在四周外模上留设泌水孔,以使混凝土表面泌水排出,并用软轴泵排水.混凝土浇筑到顶部,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在混凝土硬化前1~2h用木搓板反复搓压,直至表面密实,以消除混凝土表面龟裂。

(2)养护不到位

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及时覆盖保湿养护或蓄水养护,并进行测温监控,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

A.5钢筋工程

5钢筋分项工程

5。

1一般规定

5.1。

1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5。

1.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5。

2原材料

主控项目

5.2.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

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等的

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5.2。

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

3。

检查数量:

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

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5。

2.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

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检验方法:

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

一般项目

5.2。

4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检查数量:

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5。

3钢筋加工

5。

3.1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

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检查数量:

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5。

3.2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规范第5。

3.1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

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

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

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一般项目

5.3.3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

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检查数量:

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5.3。

4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5。

3。

4的规定。

5。

4钢筋连接

主控项目

5。

4。

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5。

4.2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有关规程确定。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一般项目

5.4.3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5。

4。

4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

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5。

4.5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检查数量:

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5.4。

6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

3ll(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

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图5。

4。

6)。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3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检查数量:

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5.4.7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2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3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检查数量:

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5。

5钢筋安装

主控项目

5。

5。

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一般项目

5.5.2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表5。

5。

2的规定。

检查数量:

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表5.5。

2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注:

1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2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

5倍的尺寸偏差。

A.6模板工程

6。

1、架体搭设

1.轮扣式脚手架的布置

搭设材料进场→混凝土初凝及定位放线→铺设垫木→搭设立杆及横杆→设置剪刀撑→连接、加固板底架体→铺设模板→检查验收模板支架→浇筑顶板混凝土→模板拆除。

2.定位放线

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强度达到1.2Mpa以上后,如立杆搭设在地基上经地基处理达到一定强度以后,根据施工图轴线尺寸引测控制线,建立控制网,引测标高控制线,根据已经测好的控制线确定梁柱的位置,并标出立杆搭设位置。

3。

铺设垫木或安放底座

为了扩大立杆底部承载面的受力面积,保证立杆承载面均匀受力,要在立杆底部铺放垫木和安放底座。

4、搭设立杆和横杆

搭设轮扣式脚手架的构件较短,一般立杆和横杆的搭设一人就可以操作完成。

搭设时先把立杆放在事先放置好的垫木上,再把横杆的插头插入立杆的轮盘中,另一端再插入另一根立杆的轮盘中。

立杆的接长是直接插入立杆端部焊接好的Φ58mm×4mm×200mm的套管内,保证了上下立杆的对接,应力的有效传递。

5、剪刀撑的设置:

立杆和横杆按要求搭设完毕后,在架体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四角抱角斜撑,外立面剪刀撑按常规做法.

6、支模架搭设完毕形成稳定的受力体后,将搭设板底架体,板底架体与立杆的连接采用可调顶托的形式.

7、铺设模板:

当板底下的次龙骨(木楞)及主龙骨(双钢管)按标高控制线(标高可通过可调顶托调整)安装完毕之后,就可以安装顶板的竹胶合板.在安装顶板模板时,用钉子将其与板底木楞固定,并确保模板安装牢固、平整、拼缝严密。

8、检查验收

(1)、支模架是否严格按方案执行、构造措施是否合理。

立杆与横杆的连接是否牢固。

(2)、模板铺设完毕后校正平整度与楼板标高.

9、浇筑顶板混凝土

模板安装及钢筋绑扎完毕经验收合格以后,浇筑顶板混凝土,在顶板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派专人守模,发现隐患及时消除.

10、支模架拆除

(1)、支模架的拆除顺序一般是后支的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2)、梁板支模架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达到的要求参照相关规定。

(3)、模板支架拆除前应对拆除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书面手续.

(4)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步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分段拆除的高度差不应大于两步。

(5)多层建筑的模板支架拆除时,应保留拆除层上方不少于两层的模板支架。

(6)轮扣式脚手架拆除时要注意横杆、立杆和剪刀撑等构件的拆除顺序,严禁将构件抛掷至地面,要传至地面码放整齐。

(7)对拆除下来的构件要及时检查、整修、保养,剔除不合格的构件.

6。

1.2质量控制

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1)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2)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2、立杆步距的设计     

(1)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2)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       

(3)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

 3、架体整体性的设计       

(1)高大模板工程严禁采用轮扣式脚手架,支撑架高度应≦5m;       

(2)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水平加强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

(3)支模架必须具备纵横向4跨以上连续单元体;不符合立杆间距的部位,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模架搭设,并与其它架体完整连接.

4、剪刀撑的设计      

(1)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设剪刀撑,剪刀撑采用扣件式钢管搭设;      

(2)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

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1)支撑应采用顶托方式,禁止水平杆直接承受竖向荷载;

(2)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65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长度不得小于100mm;U型支托的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350mm。

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1)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2)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7.模板支设的要求

①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支模架(模板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撑面应平整压实,并有足够的承压面积。

②模板工程在施工后还应检查预埋、预留孔洞,以确保预埋、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数量须准确无误.

③柱子模板接缝控制

模板制作时保证几何尺寸精确,拼缝严密,材质一致,模板面板拼缝隙高差、宽度应≤1mm,模板间接缝高差、宽度≤2mm,模板接缝处理要严密。

模板内板缝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漏浆.模板脱模剂应采用吸水率适中的无色的轻机油。

模板周转次数严格控制,周转三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