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68916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docx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

2019年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复习辅助资料

一、概念理解:

国体

即国家性质,指国家的阶级属性。

如人民民主专政、资产阶级专政。

政体

即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也叫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如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

国体与政体关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具有重要作用,政体又有相对独立性。

国家结构形式

指一个国家的政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

国家结构形式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划分国家的领土,以及如何规范国家政体和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限问题。

国家结构形式,一般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

代议制民主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

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

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所以资本主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新型的代议制,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责任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议会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以议会(国会)为权力核心,行政系统受议会的节制,行政权与立法权合一,政府(内阁)则对议会负责。

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是组合概念。

民主即主权在民,一般由公民选出的代表掌握国家政权,即代议制民主。

共和即最高权力由多人共同行使,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政体形式。

共和范围形式上包括全体公民在内(与贵族共和制的区别),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任期限定。

按照议会、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的关系,可以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

邦联制和联邦制

邦联制和联邦制是复合制国家结构的两种形式。

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主权国家之间的联合体,区别在于邦联不形成新的国家,而联邦则形成新的国家。

在邦联制下,组成邦联的各成员国仍然是具有完善独立主权的国家,而在联邦制下,联邦组成单位已经不完全具有独立主权国家的要素。

商业危机

商业危机是指旧航路受奥斯曼帝国阻断,造成欧洲市场上的亚洲商品奇缺,物价上涨。

商业革命

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开始全球的商业联系;商贸中心转移,各国商业地位变化。

价格革命

价格革命是指由于美洲大量金银流入欧洲,欧洲金银货币剧增,形成“通货膨胀”。

它促进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而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主财富相对贬值,走向衰落。

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前通过暴力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由此使生产资料迅速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的过程。

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剩余价值(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工场与工厂

工场是以手工劳动为主,以分散的家庭生产为组织形式;工厂是实行大机器生产,集中生产,分工细致,人成为机器的附庸。

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是由于科学的新发现和新的科学理论的确立而导致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根本变革。

它是人类认识领域的革命,是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改造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它把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指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体系)和殖民体系(指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保护国)

重商主义

也称作“商业本位”,产生于16世纪中叶,盛行于17—18世纪中叶。

该理论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直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才废弃以重商主义哲学为基础的经济政策。

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

更广泛的,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

在现代社会,自由主义者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架构的自由民主制,有著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担任政务。

自由主义反对许多早期的主流政治架构,例如君权神授、世袭制和国教制度。

自由主义的基本人权主张为生命的权利、自由的权利、财产的权利。

二、知识补充、理解与认识:

美国总统的产生

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但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而是实行间接选举制,即由选民选出总统选举人,再由总统选举人选出总统。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认识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

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

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

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

法国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斗争,除了波旁王朝外,其他的君主制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法国确立共和制的过程实质上是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掌握国家政权的过程。

苏联产生的时间

1918年,全俄苏维埃通过第一部宪法,正式定国名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

1922年,苏俄与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四个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同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认识近代西方主要国家政体各异的原因

1、政治:

民主性的国家一般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对旧制度的消灭程度较为彻底;德国是通过统一、改革方式,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2、经济:

民主型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较长,基础较好;德国发展历程段,基础较为薄弱。

3、思想:

民主型国家一般都经过启蒙思想和革命的充分洗礼;后者则相对较弱。

4、历史传统:

民主型国家有民主传统;德国有专制传统。

代议制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简况)

1、北美独立战争后制定的《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和联邦体制,规定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

它所确立的联邦体制、三权分立开创了世界先例,有力地维护了美国的独立和统一。

2、1789年美利坚合众国第一届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

3、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美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获得相对的完善。

4、19世纪后半期,美国的两党制度正式确立。

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艰难历程(简况)

1、法国大革命时期,大资产阶级当权时期颁布《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神权和特权,将启蒙学说中关于政治民主的主张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还通过《1791年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到吉伦特派当权时期又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2、1804年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到1814年失败,波旁王朝复辟。

3、1848年二月革命时期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4、1852年拿破仑三世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

5、直到19世纪后期,由于工业革命的完成,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国民议会才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德意志的统一历程

1、自14世纪以来,德意志就陷入封建割据状态。

2、19世纪中期,普鲁士颁布宪法,设立国会,鼓励工商业发展,但依然保持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传统,普鲁士的力量不断发展,成为德意志最强大的邦国之一。

3、1864年普鲁士拉拢奥地利联合对丹麦作战,夺取了原隶属于丹麦王国的两个德意志邦。

4、1866年又爆发了普奥战争。

普鲁士击败奥地利,确立了它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领导地位。

战后,奥地利退出了德意志联邦。

5、1867年,以普鲁士为领导的北德意志同盟成立,意味着德意志统一已完成了大部分。

6、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不久南方诸邦与北德意志同盟合并。

7、1871年初,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正式继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终于完成。

对德意志统一的认识

德意志的统一实质上是通过武力的方式确立普鲁士在德意志地区的统治地位,按普鲁士的模式建立一个统一的德国。

通过王朝战争,德意志地区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封建割据状态最终结束,为近代民主政治制度在德意志地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普法战争使德意志完全地独立了。

因此,德意志统一的进程也是德意志的一场政治革命。

认识西葡两国开辟的新航路方向

从上图可以看出,西班牙和葡萄牙所支持的航海家所开辟的新航线一个向西、一个向东。

当时两国的状况是西班牙强于葡萄牙,所以西班牙有能力自西向东,而葡萄牙就只能是直接东行了。

同时,不同的航海方向也为后来两国不同的殖民扩张方向奠定了基础。

新航路开辟后,西、葡掠夺的大量财富在其国内并未转化为资本。

作为封建国家,西班牙、葡萄牙把掠夺来的财富用于享受,使得财富很快流入到荷兰、英国、法国手中,它们很快衰落下去。

早期殖民扩张时代(16-18世纪)围绕殖民霸权的重大事件

新航路开辟之初,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始在东西半球进行殖民掠夺活动。

1580-1640葡萄牙被西班牙合并,葡萄牙地位一落千丈。

1581年,荷兰脱离西班牙独立。

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荷兰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政治权利的国家”

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

1607年,英国人来到北美殖民地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

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认荷兰独立,荷兰已达到了商业繁荣的顶点,成为17世纪海上殖民强国,继西班牙之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1649年,英国内战结束。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禁止荷兰参与英国海上贸易。

1652-1674年,英荷战争中荷兰败于英法联军,海上实力大为削弱。

荷兰丧失北美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被英国改名为纽约。

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法国战败,丧失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新法兰西等地,再也无力与英国抗衡。

从此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帝国,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布独立。

1776年,英国的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要求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经营。

1778年,法国同美国结盟,之后荷兰、西班牙也参加对英作战。

177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殖民霸权的角逐

(1)葡萄牙:

①15世纪初,在非洲西海岸建立殖民据点。

②新航路开辟后,逐渐垄断了与东方的贸易。

(2)西班牙:

①16世纪中叶,在中南美洲建立起殖民大帝国。

②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打败后,丧失海上殖民霸权。

(3)荷兰:

①“无敌舰队”覆灭后,开始了荷兰控制世界的时代。

②17世纪中后期,三次英荷战争,丧失海上霸主地位和北美殖民地。

(4)英国:

①颁布《航海条例》,历经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

②“七年战争”,打败法国,签订《巴黎和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5)法国:

①17世纪在国际贸易领域与荷兰商人激烈竞争。

②17世纪下半叶,英法在北美和印度的矛盾尖锐,英国夺取了法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

大国霸权角逐胜败探因

(1)荷兰战败原因:

自然资源缺乏,商业资本发达,工业基础薄弱,重视发展航运,忽视发展海军。

说明:

商业资本不敌日益发展的工业资本。

(2)法国战败原因:

封建统治,工业倾向于奢侈品,法国发展重心在欧洲大陆的争霸。

说明:

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封建制度。

(3)根本原因:

取决于各国的综合国力(殖民竞争,既是军事的竞争,更是经济和政治实力的竞争。

综合理解世界市场的形成

一个实质:

资本主义初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二重影响:

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其社会进步。

三个动力:

根本动力是工业革命;政治动力是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了政治条件;直接动力是殖民扩张。

近代以来主导世界市场的国家

(1)16世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占据世界贸易的主导地位。

17世纪的荷兰几乎垄断了当时的海外贸易,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海上霸权止于英国的崛起。

(2)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英国相继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确立“日不落帝国”的地位,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占据了主导地位。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从一战后至二战前,英美几乎共同主导世界市场。

(4)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主导世界市场,形成了有利于美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体系。

(5)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直到今天美国仍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工业革命影响的相关认识

工业化伴随着剥削与社会分裂,工人阶级要求彻底进行政治改革,倾向于社会主义(巴黎公社);中产阶级也要求进行政治改革(议会改革和福利制度)

工业革命产生剩余资本,总要寻求利益最大化,投资国外市场能产生高利润(甲午战争),资本在国际间流动是20世纪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之一,那时世界市场缺乏协商机制,因此酿成世界大战。

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1)在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明确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特权。

(2)提倡人的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信仰自由。

人文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侧重点

(1)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2)文艺复兴―→人应该过怎样的生活。

(3)宗教改革―→人应该过怎样的宗教生活。

(4)启蒙运动―→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

不同阶段的运动对人文精神的诠释

阶段

对人文精神的诠释

智者运动

智者学派将研究重点从自然界和神转移到人本身,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

文艺复兴

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是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对教会与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扭曲

宗教改革

主张信仰得救,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启蒙运动

由思想领域深入到政治领域,要求从根本上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倡导经济自由、人身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等

 

认识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生物学理论,它不是适用于一切现象的普遍规律,并不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它对人类社会具有警示作用。

19世纪末,进化论传入中国,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震动,它激发了中国各阶层的民族危机意识,对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近代科学发展对神学影响

1、文艺复兴把神从人的精神领域驱逐出去;

2、哥白尼把神从天文学领域驱逐出去;

3、牛顿把神从无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

4、达尔文把神从有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证明了上帝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最终完成了对上帝的驱逐。

三、历史认识: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评价问题

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评价,史学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它是资产阶级对封建势力让步、与新贵族妥协的产物,因而具有保守性。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更符合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因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君主立宪制就一定比共和制或民主制保守。

还有学者认为,君主立宪制或是共和制,这仅涉及政体问题,并不影响政权的性质,它们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两种不同形式,不存在什么保守与彻底的区别。

在英国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所必然采取的最适宜的国家形式,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我们不能超越历史阶段来评价历史,也就是说,不能硬把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应该实现的历史任务,强加给手工工场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

另外,从革命后英国政府通过圈地运动、国债制度、关税制度、殖民政策等措施来看,君主立宪政体并不保守。

高中新教材充分肯定君主立宪制,“英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问题

对于1787年宪法,我国史学界基本上既承认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又认为它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是在肯定或否定方面还是存在程度上的差异的。

一种观点是对1787年宪法持基本肯定的态度,认为1787年宪法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就,是一个进步的文件。

譬如,高中新教材在论述这个问题时说:

“美国1787年宪法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具体来说,这部宪法包含了许多民主因素,如,规定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大大加强了中央权力,但也把相当多的权力留给各州;创造了现代“联邦制”国家形式;确立了文官政府的权力高于军权的原则等等。

另一种观点认为,1787年宪法就其产生的过程来说,完全没有民主的基础。

制宪会议取得制宪的任务并非人民的同意或各州的授权,而是由会议的代表自己决定的。

参加这次会议的各州代表,不是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出来的。

新宪法制定后,也未交人民直接表决,而是由各州的制宪会议批准。

美国多数学者对1787年宪法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基本持肯定态度。

比如,都认为它是美利坚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法,是美国的最高法,也是近代世界的第一部成文宪法。

它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类对于理性政治的追求变为现实。

又如,肯定它创立了一套新的宪政原则和实践,使共和制成为一种可操作的现实。

它所确立的宪政原则既是对欧洲宪政思想和实践的创造性的继承和发挥,更是美国人基于自己历史经验的一种创新。

当然,美国学者也指出,1787年宪法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设计,最明显最严重的缺点在于承认了黑人奴隶制,使美国以后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美国学者也有一些分歧,如,三权分立对政府效能和政府责任是否产生负面影响等等。

“铁血政策”的评价问题

对于俾斯麦实施的“铁血政策”,以往学术界一味地采取否定的态度。

近些年来,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如,认为德国的统一虽然是通过自上而下、铁和血的方式实现的,但是它顺应了德国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与原先的分裂相比,用“铁血政策”统一德国是一种“革命”。

当然也要看到,主要是因为德国社会的统一要求为俾斯麦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政治舞台。

总之,“铁血政策”基本上是顺应历史潮流历史进步性的,这是其主要的方面。

哥伦布的评价问题

哥伦布是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新教材在分析哥伦布以及新航路的开辟问题时指出,“新航路的开辟,加强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

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从此,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教材的这段叙述反映了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即,应该将哥伦布的航行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是哥伦布打破了东西两半球的孤立状态,使全球联成一体,彼此交往,相互依存,使人类历史开始具有了全球性的规模,从而开创了近代人类文明的崭新时代,这也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意义。

当然,哥伦布在殖民地进行的不义战争和掠卖印第安人为奴隶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必须把哥伦布死后西班牙对拉美殖民掠夺的暴行,同哥伦布本人的活动区别开来。

学习考试说明,解密高考试题,培养学科素养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学科考试说明的高考试题解读

(一)

一、2012—2018全国卷考情统计

考纲说明

卷别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全国卷Ⅰ

2017·西周分封制的深远影响

2013·西周、战国墓葬等级规定

全国卷Ⅱ

2014·分封制、礼乐制;

2016·宗法制的影响;

2018·商汤的仁德之心

——

全国卷Ⅲ

2016·西周政治制度

——

全国卷

——

2012·中央集权的加强

2、高考真题解读

(一)立足时空观念——主干知识迁移考

1.(2017·全国卷¢ñ·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A [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要求学生从材料中受封对象与周王之间的关系来分析.A.从材料可知,分封出去的都是皇室宗亲,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西周分封制刚开始实行的是军事据点制度,也就是说派遣一部分周王室的政治力量到地方上去封邦建国,然后逐渐与当地人民进行融合,取得对地方的统治权,巩固西周对地方的统治,这必然就加强了周部落与周边其他地区文化的交流和认同,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巩固了西周对地方的控制.

B.分封制主要是地方官制,不可能加强君主专制的权力,另外,西周时期,没有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权力在当时不是非常突出,西周主要强调以德治国.

C.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分封制地方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西周王朝就是不能够直接操控地方,所以实行分封,选项表述是错误的.

D.材料主要体现的,西周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侧重周王室内部的权力传承关系,材料也没有直接涉及到贵族世袭特权的存在.真正从根本上保证贵族世袭特权的制度是宗法制,而不是分封制.

故选A.]

2.(2014·全国卷¢ò·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C.陕西D.山东

C [¡°雅言¡±是周王室使用的语言,而西周的统治中心镐京在今陕西省境内,故选C项。

]

(二)立足史料实证——创新情境灵活考

3.(2018·全国卷¢ò·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了夏桀,创立了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的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的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A [商汤见人所设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会将鸟兽杀绝,“乃去其三面”,显示了他的仁德之心,他从而得到诸侯拥护,并最终取得天下。

《史记》中的这一记载意在说明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故A项正确。

农业生产是夏商时期的主要经济活动,故B项错误。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商汤的仁德之心,而非生态保护,故C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统治者治国理念是夏商更替的主因,故D项错误。

]

4.(2013·全国卷¢ñ·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