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作业14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69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作业14参考答案.docx

《西方经济学作业14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作业14参考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作业14参考答案.docx

西方经济学作业14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作业1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资源配置2.决策机制、协调机制3.资源配置、资源利用4.价值判断5.反、同6.替代、收入7.供给量、供给8.同9.价格10.富有、缺乏11.互补12.富有13.消费者14.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15.消费者均衡16.消费者剩余17.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成本与收益18.机会主义行为19.边际产量递减20.平均产量21.收益递增22.扩张

二、选择题

1、D2、D3、A4、C5、C6、C7、A8、C9、B10、D11、B12、C13、D14、B15、B

三、判断题

1、×2、√3、∨4、×5、√6、×7、×8、×

9、√10、×11、√12、√13、×14、√15、√

四、计算题

1.Qd=Qs

350-3P=-250+5P

P=75

Q=350-3P=350-3*75=125

2.Ed=(ΔQ/Q)/(ΔP/P)

ΔQ/Q=Ed*(ΔP/P)=2.4*25%=60%

Q2=800(1+60%)=1280公斤

P2=1.2(1-25%)=0.9元

TR1=P1Q1=1.2*800=960元

TR2=P2Q2=0.9*1280=1152元

总收益增加ΔTR=TR2-TR1=1152-960=192元

3.消费可能线:

PXQX+PYQY=M

10QX+20QY=100

QX+2QY=10→数量组合:

MUX/PXMUY/PY

QX=10,QY=010

QX=8,QY=1310

QX=6,QY=258.5

QX=4,QY=377

QX=2,QY=495.5

QX=0,QY=504

MUX/PX=MUY/PY=7

当QX=4,QY=3时,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五、问答题

1.作图说明供求定理。

答:

⑴作图:

见教材P44图2——9和P45图2——10

⑵根据上图得出四点结论:

见教材P45——46

2、用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需求定理。

见教材P102--106答

(1)消费者购买各种物品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或者说是为了消费者剩余最大。

当某种物品价格既定时,消费者从这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越大,即消费者对这种物品评价越高,消费者剩余越大。

当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评价即定时,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剩余越大。

因此,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他以这种价格所获得的物品能带来的效用大小。

(2)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某物品所愿意付出的货币价格取决于他从这一定量物品中所获得的效用,效用大,愿付出的价格高;效用小,愿付出的价格低。

随着消费者购买的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

这样,随着物品的增加,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格也在下降。

因此,需求量与价格必然成反方向变动。

3.序数效用论是怎样说明消费者均衡的实现的。

(要求作图)

答:

⑴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图见P1004——10

⑵消费者可能线与与其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就是消费者均衡点。

在其上无法实现;在其下未能实现效用最大化;只有在E才能实现消费者均衡。

4怎样准确理解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答:

⑴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基本内容(教材P120)

⑵注意点:

它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其中的生产要素包括可变生产要素和不变生产要素;其中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分为递增、递减和绝对减少三个阶段。

⑶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研究一种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出发点。

西方经济学作业

(二)答案:

一、填空:

1经济成本2成本总量3收支相抵停止营业4小于、大于5MR=MC6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行业的进入限制、产品差别7等于、大于8决定者、接受者9产品差别10博弈11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12向右下方倾斜、反方向13资本的净生产力14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得到的实际收入高于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收入的差额。

15其数额远高于一般劳动所得到的工资16税收、社会福利政策17非排他性、非竞争性18主体19边际成本定价、平均成本定价20道德危险21政府失灵

二、单选: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单选CBCACCBCCDDCCAA

三判断1√2√3×4×5×6×7×8×9√10×11×12√13×14×15×

四、计算:

1

产量

固定成本

总成本

可变成本

平均固

定成本

平均可

变成本

平均成本

边际成本

0

120

120

.

.

.

.

.

1

120

180

60

120

60

180

60

2

120

200

80

60

40

100

20

3

120

210

90

40

30

70

10

4

120

225

105

30

26.25

56.25

15

5

120

260

140

24

28

52

35

6

120

330

210

20

35

55

70

2

(1)四家集中率:

R=15%+12%+10%+9%=46%

(2)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HHI=749

3当家教每月工作的未来预期收入保证有500元。

当推销员每月工作的未来预期收入=3000元×0.1+2000元×0.4+1000元×0.4+0×0.1=1500元

4、AB两家寡头——(图形参见P190)

A

广告

不广告

B

广告

100万元

100万元

-100万元

1000万元

不广告

1000万元

-100万元

500万元

500万元

A的选择是:

如果B广告,A选择广告,利润为100万元;A选择不广告利润为-100万元。

两者相比,A选择广告是优势战略。

如果B不广告,A选择广告,利润为1000万元;A选择广告,利润为500万元,两者相比,A选择广告是优势战略。

B的推理过程与上相同,B选择广告是优势战略。

AB两家寡头的优势战略都是选择作广告。

这说明两家寡头勾结是有利的,但这种合作是困难的。

五、问答:

1.说明经济分析中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答:

⑴利润最大化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⑵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表明企业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大于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这时,企业还有潜在的利润没得到。

⑶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表明企业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小于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这时企业就会造成亏损。

2.说明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衡量社会收入状态的标准和收入分配的标准。

答:

⑴收入分配不平等与一个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关;与制度存在的问题相关;与人的个体差异相关。

⑵衡量社会收入状态的标准和收入分配的标准:

劳伦斯曲线、基尼系数等。

见教材P210——212

3答:

(1)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指定工资上升,劳动供给增加,当工资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随工资上升,劳动供给减少的劳动供给曲线。

(2)劳动供给取决于工资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家庭用工作代替闲暇,从而劳动供给减少。

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增加;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减少。

一般规律是,当工资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达到某个较高水平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因此,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

4、试说明市场失灵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

答:

市场失灵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市场失灵产生于公共物品、外部性与垄断。

公共物品是集体消费的物品。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公共物品可以搭便车,消费者要消费不必花钱购买,例如,你不必为使用路灯而花钱。

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调节,由于公共物品没有交易和相应的交易价格,就没人生产,或生产远远不足,这样,市场调节就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供小于求是由于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引起的资源配置失误。

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影响,这就是说,这些活动会产生一些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承担的成本(称为负外部性),或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获得的利益(称为正外部性)。

当有外部性存在时,市场调节的供求平衡并不是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这时,市场调节从私人来看资源配置最优,但从社会来看并不是资源配置最优,同样是市场失灵。

无论是正负外部性都会引起市场失灵。

垄断是对市场的控制。

如果是生产者垄断,即一般所说的垄断,或卖方垄断。

如果是购买者垄断,就称为买方垄断。

这两种垄断都会引起市场失灵。

西方经济学作业(三)答案:

一、填空:

1支出法、收入法2国内生产净值3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4通货膨胀

5自然、周期性6资源、技术进步7资本-产量比率8技术进步

9货币量增加10正常的劳动力流动11高于市场均衡工资12右下方、右上方

13利率14同方向15减少、下降161、117收入等于消费、总支出与总供给相等18收入的现值19产量变动率20减少、减少21越小22总需求(总支出)

二、单选: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单选BCABBDDCBADCBBD

三、判断1×2√3×4√5√6×7√8×9×10√11×12×13√14×15√

四、计算:

1.下面是一个经济中的有关资料,根据这些资料用支出法计算该国的GDP:

(1)购买汽车、彩电等耐用消费品支出1000亿元;

(2)购买食品、服装等非耐用消费品支出2000亿元;(3)雇用保姆和家庭教师支出200亿元;(4)企业投资支出(包括厂房和设备)2000亿元;(5)企业支付给工人的工资3000亿元;(6)企业支付的银行利息和向政府交纳的税收共500亿元;(7)今年初存货为1500亿元,年底存货为1000亿元;(8)各级政府为教育和社会保障支出2000亿元;(9)中央政府国防与外交支出500亿元;(10)中央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2500亿元;

(11)出口产品收入1500亿元;(12)进口产品支出1000亿元。

解:

该国的GDP=C+I+G+NX=(1000+2000+200)+(2000+1000-1500)+(2000+500)+(1500-1000)=3200+1500+2500+500=7700亿元

2解:

根据公式;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指数-基期物价指数/基期物价指数

以1997年物价指数为基期物价指数

代入:

1998年通货膨胀率=(136-128/128)×100=6.25%

3、解;根据新古典模型公式(教材P269)将已知条件代入

G=0.6×0.1+0.4×0.2+0.3=0.44

答:

经济增长率为4.4%

4.假设一个经济中总收入为2000亿元,储蓄为400元,当收入增加为2500亿元时,储蓄增加为500亿元。

计算该经济的乘数。

如果这个经济增加了总支出200亿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多少?

解:

(1)3.解:

增加的收入:

500亿元

增加的储蓄:

100亿元

边际储蓄倾向MPS=0.2

因为MPS+MPC=1

所以MPC=1-MPS=0.8

因为乘数=1÷(1-0.8)=5

根据均衡国内生产总值决定公式,所以该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200亿元

(2)该经济的乘数5,所以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1000亿元。

五、问答题:

1.简要说明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见教材P265--267答:

经济增长是GDP或人均GDP的增加,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

(1)制度。

它是一种涉及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行为规则。

决定人们的经济与其他和为,也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

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

(2)资源。

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产量是用各种生产要互生产出来的。

各种生产要素是资源,因此,增长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

资源包括劳动与资本。

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劳动力的增加又可以分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与劳动力质量的进高。

资本分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又称有形势本,是指设备、厂房、存货等的存量。

人力资本又称无形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如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健康状况等。

经济增长中必然有资本的增加。

(3)技术。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即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能提供更多的产品。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

2.简述持久收入假说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⑴持久收入假说认为人的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

持久收入是稳定的,消费也是稳定的。

⑵持久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

C=b.YP

⑶它说明持久收入是稳定的,持久性收入决定消费,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

3.简述生命周期假说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⑴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一生的收入决定他的消费,长期中收入与消费的比例是稳定的。

⑵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为:

C=b.Yl+aWR

⑶它认为消费规律是:

工作时收入大于消费,有储蓄。

退休后消费大于收入,有负储蓄。

综合起来,人生收入与消费,在长期中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相等,而且是相当稳定的。

4用总需求决定原理分析我国政府提出的增加内需的意义。

答案见教材P313--317

答:

(1)总需求决定原理就是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所表明的,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由总支出决定的。

(2)就内需而言,如果不考虑政府支出,重要的在于消费和投资。

消费函数理论说明了消费的稳定性,这就说明要刺激消费是困难的。

拉动内需的重点在于拉动投资。

第一,要区分投资与消费的差别。

应该把居民购买住房作为一种投资,并用刺激投资的方法拉动这项投资,只要政策得当,住房可以增加而需,带动经济。

第二,在我国经济中,私人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投资中的企业固定投资应该是以私人企业投资为主,因此要为私人企业投资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西方经济学作业(四)答案:

一、填空:

10.2、50002简单货币乘数、货币乘数3公开市场活动4向右上方

5自然、周期性715%8周期性、需求拉上9利润推动10失业与通货膨胀11繁荣、萧条12需求管理、供给管理13政府支出与税收14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人15货币供给量16要不要国家干预经济17出口小于进口18国内支出19左下方、减少、改善20自由浮动、管理浮动21溢出效应、回波效应

二、单选123456789101112131415

DCDCCCCACABBBCA

三判断1√2×3×4×5×6√7√8√9√10√11×12×13×14√15×

四、计算:

1解:

(1)已知货币供给量M=5000亿元,基础货币H=2000亿元,

根据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

,得

(2)已知存款R=5000亿元,现金1000亿元,准备金500亿元,

则现金-存款率现金/存款=1000/5000=0.2,法定准备率准备金/存款=500/5000=0.1

根据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

(教材P331)mm=M/H=cu+1/cu+r=0.2+1/0.2+0.1=4

答:

货币乘数为4

2.假定某种债券每年的收益为100元,在债券价格分别为900元、1000元、1100元时,利率是多少?

解:

债券价格=债券收益/利率,利率=债券收益/债券价格×100%

债券价格为900元,利率=100/900×100%=11.1%

债券价格为1000元时,利率=100/1000×100%=10%

债券价格为1100元时,利率=100/1100×100%=9.1%

3、该题用奥肯定理解答(P364)

失业变多率=-1/2×(实际GDP增长率-3%)

代人=-1/2×(4%-3%)

=-0.5%

答:

失业率下降,减少0.5%

4.解:

边际消费倾向=0.6,边际进口倾向=0.2,总需求增加=100亿元,

则对外贸易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进口倾向)=1/(1-0.6+0.2)=1.67

总需求增加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对外贸易乘数×国内总需求=1.67×100=167亿元.

五、问答题:

1、如何评价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答: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是人们可以正确预见到的通货膨胀。

如果通货膨胀率相当稳定,或者人们完全可以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并不大。

因为在这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下,各种名义变量都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各种实际变量不变。

这时,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是人们将减少他们所持有的现金量。

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是人们无法正确预期的通货膨胀,此时通货膨胀将影响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

因为这时无法准确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名义变量,以及相应的经济行为。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首先、在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其次、在雇主与工人之间,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尽管关于通货膨胀的影响意见不一,但是、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通货膨胀的作用是不同的。

2、用图形说明周期性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形成。

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这种失业与经济中的周期性波动是一致的。

这可以用简单凯恩斯主义模型或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

(见教材P344、345)这两个图形都能说明总需求不足引起周期性失业,后一模型还能说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往往是并存的。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总需求与总供给决定宏观经济状况。

由于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对其原因分析有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理论,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和其他通货膨胀理论,与这些理论相应的图形分析亦有多种。

(见教材P350—357)

(注:

由于该题过于宽泛。

故建议同学复习一下菲利普斯曲线P358—363)。

3、在不同的时期,如何运用财政政策?

见教材P382

答:

(1)财政政策就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

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

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2)财政政策是要运用政府开支与税收来调节经济。

具本来说,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献策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与减少税收。

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要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压抑总需求,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付。

4.在不同的时期,中央银行如何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

答:

⑴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在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

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主要工具有公开市场活动、贴现政策、准备金政策。

⑵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中央银行要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

在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即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的货币政策。

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金率等。

由此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

在繁荣时期,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即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总需求的货币政策。

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供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等。

由此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总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