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693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8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docx

江苏行政能力测试B1

2006年江苏省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B类解析

第一部分知觉速度与准确性

一、同符查找

题号

正确选项

1-10

C

C

C

D

A

B

C

A

C

B

11-20

B

B

D

B

C

A

D

D

C

A

21-30

C

D

C

D

C

D

B

A

A

D

31-35

C

C

A

B

D

二、数字区间定位

题号

正确选项

36-40

A

D

C

B

C

41-50

D

D

C

B

A

A

A

B

C

D

三、字符替换

题号

正确选项

51-60

C

B

C

D

C

A

B

D

A

B

第二部分数量关系

(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一、数字推理

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例题】

2468()

A.9B.12C.14D.10

正确答案为D。

原数列是一个偶数数列。

请开始答题(61~65题):

61.214385()

A.8B.10C.12D.13

【答案】C

【解析】求和得到一个质数列:

3,5,7,11,13,17。

17-5=12.

62.12120120601204012030()

A.12024B.12018C.12015D.12010

【答案】A

【解析】这也是复合二级等差数列,属于新出现的规律。

用每个数的首两位12除以后三位,即得0.1,0.2,0.3,0.4,(0.5),成等差数列,则可知原数列的最后一项为12024。

63.8121616()-64

A.0B.4C.-8D.12

【答案】A

【解析】(12-8)*4=16

(16-12)*4=16

(16-16)*4=0

(0-16)*4=-64

64.131245171()

A.648B.658C.646D.656

【答案】A

【解析】这是移动求和数列的变式,即前两项之和乘以3,等于后一项。

65.128643()

A.4B.1C.2D.3

【答案】C

【解析】12*2=8*3=6*4

二、数学运算

通过运算,选择最合适的一个答案。

做这部分题目,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

【例题】

96

+8×96+16的值为

A.1000B.2000C.10000D.100000

正确答案为C。

冈为96

+8×96+16=96

+2×4×96+4

=(96+4)

=10000。

请开始答题(66~80题):

66.3434×350—35350×34的值等于

A.35B.34C.1D.0

【答案】D

【解析】这是基本运算题,可采用尾数估计法运算,即可知道该题结果数据的尾数为0。

67.(12345+51234+23451+45123+34512)÷3的值等于

A.22222B.33333C.44444D.55555

【答案】D

【解析】这是基本运算题,有两种解法:

(1)可采用尾数估算运算。

括号内各数的尾数相加为15,而2、3、4、5中只有5乘以3得到的数的尾数为5。

(2)可采用基准数法和因式分解法运算。

(12345+51234+23451+45123+34512)÷3

=[(1×104+2×103+3×102+4×10+5)

+(5×104+1×103+2×102+3×10+4)

+(2×104+3×103+4×102+5×10+1)

+(4×104+5×103+1×102+2×10+3)

+(3×104+4×103+5×102+1×10+2)]÷3

=[(1+2+3+4+5)×(104+103+102+10+1)]÷3

=15×11111÷3

=55555

68.2035÷43×602÷37÷14的值等于

A.11B.55C.110D.220

【答案】B

【解析】这是基本运算题,可采用化简法运算。

2035÷43×602÷37÷14

=(2035÷37)×(602÷43÷14)

=55

此外,可以直接选C。

因为最后结果末尾数应该是5.

69.已知1

+2

+3

+4

+5

+6

=441,则2

+4

+6

+8

+10

+12

的值是,

A.3968B.3188C.3528D.2848

【答案】C

【解析】这是基本运算题,可采用因式分解法运算。

原式=23×(13+23+33+43+53+63)=8×441=3528。

70.某体育训练中心,教练员中男占90%,运动员中男占80%,在教练员和运动员中男占82%,教练员与运动员人数之比是

A.2:

5B.1:

3C.1:

4D.1:

5

【答案】C

【解析】这是数学应用题中的比例问题。

根据题意可得:

教练员中男性人数+运动员中男性人数=教练员和运动员中男性人数

即:

0.9教练员人数+0.8运动员人数=0.82(教练员人数+运动员人数)

即:

教练员人数:

运动员人数=1:

4

此外,利用十字相乘法可以迅速得出答案:

0.82-0.8=0.02

0.90-0.82=0.08

0.02:

0.08=1:

4

71.甲、乙、丙三人进行百米赛跑,甲到终点时,乙离终点2米,丙离终点3米。

在各自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乙到终点时,丙离终点还有多少米

A.1

B.1

C.1

D.1

【答案】A

【解析】这是数学应用题中的路程问题。

假设丙的路程为X。

根据题意可得:

乙、丙的速度之比等于路程之比,则可得等式:

98:

97=100:

X

X=9700÷98

即得丙离终点的距离为100-9700÷98=1

72.对于124和648,把第一个数加上2,同时把第二个数减去2,这算一次变换。

这样变换多少次以后两个数相等

A.123B.131C.133D.135

【答案】B

【解析】这是数学应用题中的数的特性问题。

根据题意可得:

(648-124)÷4=131。

73.军训时每人发10发子弹,但每射中1发可以再奖励2发子弹,小王一共射射击了34发。

小王射中了多少发

A.8B.10C.12D.14

【答案】C

【解析】这是数学应用题中的数的特性问题。

根据题意可得:

(34-10)÷2=12。

74.某校高中于生有四分之一是一年级的,五分之儿是二年级的,其余910人是二年级的。

该校高中生的人数是

A.2700B.2600C.2500D.2400

【答案】B

【解析】910/(1-1/4-2/5)=2600。

75.张某开车从A城到B城,走了一半路程时,发观实际平均速度只是原定速度的

要想准时到达B城,在后一半行程中,需要把平均速度提高到原定速度的多少倍

A.

B.

C.

D.

【答案】B

【解析】这是数学应用题中的路程问题。

根据题意,设两地距离为1,初速为12,后半程速度为X,则有

+

=

,得到X=

,所以需把速度提高到原来的

÷12=

76.在招考公务员中,A、B两岗位共有32个男生、18个女生报考。

已知报考A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5:

3,报考B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2:

1,报考A岗位的女生数是

A.15B.16C.12D.10

【答案】C

【解析】这是数学应用题中的比例问题。

根据题意,设报考A、B岗位的人数为A、B,即得:

32=

A+

B

18=

A+

B

解得A=32,B=18

报考A岗位的女生数是

×32=12。

此外,可以用代入法。

根据5:

3可以知道,报考A岗位的女生数必须是3的倍数。

答案只能在AC中选。

代入15,报考A岗位的男生生数是25人。

32-25=7。

根据2:

1知道,报考B岗位的男生数必须是2的倍数。

淘汰A。

选C。

77.甲、乙、丙二人,甲21岁时,乙15岁;甲18岁时,丙的年龄是乙的3倍。

当甲25岁时,丙的年龄是

A.45B.43C.41D.39

【答案】B

【解析】这是数学应用题中的年龄问题。

根据题意可得:

[15-(21-18)]×3+(25-18)=43。

78.五个人平均身高是170厘米,从矮到高排成一列,前三个人平均身高是167厘米,后三个人平均身高是172厘米,中间那个人身高是多少厘米

A.167B.168C.169D.170

【答案】A

【解析】这是数学应用题中的数的特性问题。

根据题意可得:

167×3+172×3-170×5=167。

79.某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用20分钟行完全程的

然后每分钟比原来多行60米,15分钟的行程和前面的行程一样。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A.12B.10.8C.10D.9

【答案】D

【解析】这是数学应用题中的路程问题。

根据题意,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则:

解得X=9000。

80.两家售货车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商品。

一星期后,甲售货亭把售价降低了20%,再过—星期又提高了40%;乙售货亭只在两星期后提价20%。

这时两家售货亭的售价相比

A.甲比乙的低B.甲比乙高C.甲、乙相同D.无法比较

【答案】A

【解析】这是数学应用题中的比例问题。

根据题意可得:

两星期后,甲售货亭的售价

×

=

,乙售货亭的售价

显然

小于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共35题,参考时限25分钟)

一、类比推理

类推两个对象的共同属性。

先给你有某种关系的两个词或词组(因果、象征、特性、描述、属种等)。

请从四个答案中选出一对,其间关系与题干给出的两个词或词组的关系相似。

【例题】

水壶:

开水

A.桌子:

游戏B.邮箱:

信件C.电脑:

歌曲D.灌溉:

池塘

正确答案为B。

请开始答题(81~85题)

81.望远镜:

观察

A.书:

扉页B.路:

泥巴C.音乐:

歌手D.火车:

运输

【答案】D

【解析】题干中两个概念的关系是物品与功用的关系。

题干中的望远镜是用来观察的,而选项D中的火车是用来运输的,选项中其它几对都不具有这类关系。

82.螺丝刀:

螺丝

A.鼠标:

电脑B.发动机:

汽油C.收音机:

天线D.压路机:

地面

【答案】D

【解析】题干中两个概念的关系是物品与功用的关系。

题干中,螺丝刀是用来拧螺丝的,而选项D中的压路机是用来压平地面的,选项中其它几对都不具有这类关系。

83.奶茶:

牛奶

A.咖啡:

伴侣B.水饺:

面条C.汉堡:

面包D.饼干:

蛋糕

【答案】C

【解析】奶茶里面有牛奶,汉堡里面有面包。

84.水:

温柔

A.热情:

火B.火山:

变化C.土:

敦厚D.木:

繁茂

【答案】C

【解析】题干中两个概念的关系是比喻关系。

题干中的水可看成温柔。

而选项C中的土可看成敦厚,选项中其它几对都不具有这类关系。

85.谢玄:

淝水之战

A.周瑜:

赤壁之战B.岳飞:

巨鹿之战C.赵括:

长平之战D.袁绍:

官渡之战

【答案】A

【解析】题干中两个概念的关系是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关系。

谢玄是淝水之战中的重要人物,而周瑜是赤壁之战中的重要人物,选项中其它几对都不具有这类关系。

二、图形推理

本部分共10题。

包括两种类型的题目。

[一]每道题在左边的题干中给出一套图形,其中包括五个图,这五个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在右边给出一套图,其中有四个图,让考生从中选出一个作为保持左边五个图规律性的第六个图。

【例题】

正确答案应为A。

左边图形中1个小星形相当于2个小圆形,通过换算,左边每格中均为14个小圆形。

请开始答题(86—90题):

86.

【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5+1”题型的图形推理题,规律类别为数量关系。

仔细地比较题干中给出的左边5个图形,不难发现,左边5个图形都是由六条直线构成的,依据这一规律,可以推出第6个小图也应由六条直线构成,选C。

87.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5+1”题型的图形推理题,规律类别为组合关系。

仔细地比较题干中给出的左边5个图形,不难发现,左边5个图形都具有同一特性,即都有两个小实心球,实心球则在重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依据这一规律,选B。

88.

【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5+1”题型的图形推理题,规律类别为数量关系。

仔细地比较题干中给出的左边5个图形,不难发现,左边5个图形,根据小图中封闭区域的数量进行计数,正好都是3,依据这一规律,可以推出第6个小图的封闭区域的数量应为3,选A。

89.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5+1”题型的图形推理题,规律类别为组合关系。

仔细地比较题干中给出的左边5个图形,不难发现,左边5个图形都具有同一特性,即都是中心对称图形。

依据这一规律,选B。

90.

【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5+1”题型的图形推理题,规律类别为组合关系。

仔细地比较题干中给出的左边5个图形,不难发现,左边5个图形都具有同一特性,即都含有曲线。

依据这一规律,选A。

[二]右边的四个平面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左边的四个图形拼合而成的,请选出。

【例题】

正确答案是A。

因为:

只有A可以由左边的图形拼合而成。

91.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拆分重组的图形推理题,规律类别为组合关系。

仔细地比较题干中给出的左边4个图形和右边4个选项,不难发现,只有B可以由左边的图形拼合而成。

92.

【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拆分重组的图形推理题,规律类别为组合关系。

仔细地比较题干中给出的左边4个图形和右边4个选项,不难发现,只有A可以由左边的图形拼合而成。

93.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拆分重组的图形推理题,规律类别为组合关系。

仔细地比较题干中给出的左边4个图形和右边4个选项,不难发现,只有B可以由左边的图形拼合而成。

94.

【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拆分重组的图形推理题,规律类别为组合关系。

本题解题方法可以采用排除法,先比较4个备选项图中的不同点,并由此与左边的4个图形进行比较,通过逐一排除的方式找到正确答案。

仔细地比较右边4个选项,不难发现,A图中间少1对平行线,B图中轴线左侧上面少1条短线,D图中轴线左侧下面多1条短线。

因此,只有C图可以由左边的图形拼合而成。

95.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拆分重组的图形推理题,规律类别为组合关系。

本题解题方法可以采用排除法,先比较4个备选项图中的不同点,并由此与左边的4个图形进行比较,通过逐一排除的方式找到正确答案。

仔细地比较右边4个选项,不难发现,A图中间少1对平行线,B图最右边短线变成了长线,C图中间位置上多1对平行线。

因此,只有D图可以由左边的图形拼合而成。

三、演绎推理

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请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

注意:

正确的答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例题】

陈辰是通达公司的经理,赵杰的朋友都在通达公司工作,冯平是赵杰的朋友。

公司中某些职工来自广州,通达公司的经济效益不错,公司所有职工都很富有。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

A.赵杰有一些穷朋友B.冯平很富有C.冯平来自广州D.陈辰与赵杰是朋友

正确答案是B。

只有这一项是可以从陈述直直接推出的。

请开始答题(96~105题):

96.如果我们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不通过车船等交通工具扩散传播;确保交通通畅,不得以防治为由阻断交通;确保防治禽流感的各种医疗没备、药品、疫苗等应急物资的及时、快速运输,那么,高致病性禽流感就能得到防治。

据此,我们可以推出:

A.如果高致病性禽流感不能得到防治,那么说明防治禽流感的应急物资没有及时、快速运输

B.如果高致病性禽流感不能得到防治,那么说明禽流感通过交通工具扩散传播了

C.或者高致病性禽流感没有扩散,或者我们没有做到“三个确保”

D.如果高致病性禽流感不能得到防治,那么说明我们没有确保交通通畅

【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复合判断中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相容选言推理结合的综合性题型。

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能否得到防治,只有两种可能性:

一种可能性是得到防治,即高致病性禽流感没有扩散;另一种可能性是没有得到防治,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可以推出题干中作为前件的充分条件也不成立,即我们没有做到“三个确保”。

所以只有C为正确答案。

A、B、D三个选项都是以高致病性禽流感没有得到防治为前提作出的推论,这种推理是片面的。

97.有志去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想在基层干一番事业的。

大学毕业生小王到某乡政府工作,得到了重用。

但是有些基层单位由于观念有问题,为大学生安排岗位随便,甚至让大学毕业生为自己“打杂”。

据此,我们可以推出:

A.大学毕业生在基层得不到重视

B.大学毕业生想在基层干一番事业是不可能的

C.有些没有理想的大学毕业生在基层得不到重视

D.并非所有基层单位都不重视大学毕业生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复合判断中的负判断推理。

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都是有理想的,因此排除C项;小王得到了重用,故排除A项和B项。

所以答案为D。

98.某商务公司中,晓华、光子和龙生担任经理、副董事长和会计的职务(但不一定是上述顺序);已知副董事长是个独生子,钱挣得最少;龙生与光子的姐姐结了婚,钱挣得比经理多。

由此可见:

A.晓华是经理,光子是副董事长B.光子是经理,龙生是副董事长

C.龙生是会计,晓华是经理D.晓华是副董事长,龙生是会计

【答案】D

【解析】AC都意味着光子是副董事长,是独生子,而光子有姐姐。

因此淘汰AC。

B可以推导出龙生钱挣得最少,而龙生与光子的姐姐结了婚,钱挣得比经理多。

矛盾。

选D。

99.在下列乘法算式中,公式中的每个字母代表0~9的一个数字,而且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

AS

×A

MAN

请问:

N代表什么数字:

A.0B.6C.7D.8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直言判断中的运算推理题,采取代入法来解。

如果N为0,那么A为8,S为5,则M可为6,符合算式。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100.有一段对话。

甲:

“有的鱼类资源枯竭的地方正是环境遭到破坏的地方。

”乙:

“如果某地领导不重视环境保护的话,该地环境就遭到破坏。

”丙:

“不存在鱼类资源枯竭的地方,也不存在环境遭到破坏的地方。

”丁:

“凡鱼类资源枯竭的地方都不是环境遭到破坏的地方。

”如果甲、乙、丙、丁只有一人说错了,那么下面哪句话是真的:

A.有的地方的鱼类资源枯竭了B.某地环境遭到破坏

C.某地领导不重视环境保护D.某地领导重视环境保护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直言判断与复合判断的综合性试题。

从题干中不难看出,甲丁两个人的对话存在矛盾关系,因此甲丁两人观点必有一错,那么丙和乙的观点是正确的。

根据丙的观点,可以判断A、B两项是错误的。

再根据乙和丙两人的观点,可以推出“某地领导重视环境保护”,选项D是正确的。

101.公司某科室四人聚餐。

其中有两位女士:

阿灵和谢礼:

有两位男士:

波桐和梨棠。

他们都是公司职员:

销售、会计、主管、联络。

而且主管与联络是夫妻。

他们围着方桌而坐:

[1]坐在波桐对面的是销售。

[2]坐在梨棠对面的不是主管。

[3]坐在阿灵左侧的是会计。

[4]坐在谢礼左侧的不是联络。

由此可见,联络是:

A.阿灵B.谢礼C.波桐D.梨棠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直言判断的对当关系推理,可用假设代入法解题。

(1)假设联络员是阿灵(女),则阿灵的左边是会计。

如果阿灵的右边是销售员,则对面是主管,会计是波桐,主管只能是谢礼(女),与“主管与联络是夫妻”矛盾。

如果阿灵的右边是主管,则对面是销售员,与“坐在波桐对面的是销售”矛盾。

(2)假设联络员是波桐,则波桐的对面是销售员,波桐的右边不能是阿灵和谢礼,则只能是梨棠,则波桐的左边只能是会计,则与“坐在阿灵左侧的是会计”矛盾。

(3)假设联络员是梨棠,则梨棠的右边不能是阿灵和谢礼,则只能是波桐,则梨棠的左边是销售员,则梨棠的对面是会计,左边是主管,则主管与联络员都是男的,与“主管与联络是夫妻”矛盾。

所以正确答案只能为B。

102.某市已经建成规模化、功能设施比较完善的奶牛养殖示范小区和牧场园区88个。

如果这些养殖示范小区利牧场园区实行统一配种的话,那么,也就会统一饲料配方、统青贮、统一防疫、统一挤奶,并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各项技术服务。

据此,我们可以推出,这些养殖示范小区和牧场园区

A.虽然没有实行统一饲料配方,但有可能实行统一青贮,或者统一防疫

B.如果统一饲料配方,那么就会实行统一配种

C.如果没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各项技术服务,那么也就没有实行统—配种

D.如果没有实行统一配种,那么也就没有实行统一饲料配方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复合判断中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B项倒置了充分关系;C项中否定后项,则否定前项整体,而不能推出否定前项中的某一特定部分;D项将充分条件错误地认作是必要条件。

而A项中用的词是“有可能”,所以答案选A。

103.由于犯罪嫌疑人销售假药给药店,涉及面广,社会危害极大。

特别是类似救心丸这样的急救药品,一旦患者使川假药,后果不堪设想。

某公安局通过调查发现,那些假药不但制造工艺和包装水平高,而且多为当前市场畅销的知名品牌,销量人,进货价格接近生产成本。

据此,我们可以推出:

A.肯定存在着一个具有庞大生产能力的假药厂和销售网络

B.犯罪嫌疑人销售救心丸等假药

C.一些社会危害极大的犯罪活动包括销售工艺水平较高的假药

D.应当尽快捣毁销售假药的窝点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可能性推理中的结论型试题。

假药的制造工艺和包装水平高等,仅凭单个的、零星的造假个人是无法实现的,其背后肯定存在着一个具有庞大生产能力的假药厂和销售网络。

选择项B和C都是题干中给出的信息,D项从题干所给予的信息中无法推出。

104.某记者在某村委会看到理财小组正在理财。

村支书告诉记者:

“在我们村,凡没有盖‘三段章’的票据都不能看做合理的,凡合理的票据都不能再提出质疑。

人们已经对有些票据提出了质疑。

凡提出质疑的票据都要审核。

有的合理的票据已经存档。

”从村支书的话中,我们可以推出:

A.盖“三段章”的票据都要存档B.有的需要审核的票据是不合理的

C.“三段章”民主理财制度密切了党群关系D.有的需要审核的票据是合理的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直言判断三段论推理和变形推理的综合性试题。

根据题意,盖“三段章”是合理票据的必要条件之一,与存档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显然A无法推出;C项与题干所述无关;合理票据又是不再提出质疑的充分条件,因此人们提出质疑的票据是不合理的,而所有提出质疑的票据都需要审核,因此有些需要审核的票据是不合理的,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105.如果甲单位没有违反规定,那么乙单位得不到表扬。

乙单位得到表扬,或者乙单位的小孙没有得到表扬。

如果审计没有问题,那么甲单位没有违反规定。

如果上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