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70518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9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

《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实验报告doc.docx

大学实验报告doc

班级:

姓名:

座号:

实验一生物化学实验基本知识与操作

一、课堂目标

1.简述生化实验的五点基本知识

2.动手练习三种吸量管的使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选择弹动混匀法做操作练习,使试管内溶液混匀

4.仔细观察老师使用离心机的示教过程,并练习使用。

二、生物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1.实验前做好预习每次实验课前应首先复习与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然后认

真阅读实验指导,明确课时目标,了解实验原理、操作程序及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2.实验中要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指导和教师的

要求,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如实地将实验

结果、数据填写在记录本内。

3.正确使用和爱护仪器实验时须遵照教师要求,严格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每

种仪器。

贵重仪器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搬动,如不慎损坏,应及时报告指导老师。

4.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秩序遵守实验室规则,实验时保持室内安静。

实验仪

器及用具必须洁净,实验试剂的排列应整齐有序。

勿将试剂药品洒于桌面、地上或它

处。

废物及强酸、强碱溶液应适当处理,以防堵塞和腐蚀水管。

实验结束,做好清洁

工作,注意关断水,电源,关闭好门窗。

5.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三、生物化学实验几项基本操作

1.吸量管的选择和使用

(1)刻度吸管常见容量有l0ml、5ml、2m1、1ml、0.5ml等数种。

通常将管身标

明的总容量分刻度为100等分。

常选用与移取非整数量的试液,因厂家不同,有分刻度

到尖端和刻度不到尖端的两种。

如刻度到管尖的,通常在管壁上标有“吹”字,放液

时必须在容液流完后吹出残留于吸管尖端的试液。

使用前先认明。

(2)移液管吸管中间膨大,管壁只有一条总量标线,准确度较高,常用作移取

整数量的试液。

常见规格有50ml、25m1、l0ml、5ml、2ml和lml等容量。

操作时在放

出试液后,吸管尖端在容器内壁上仍要停留10~15秒钟。

以上两种吸管使用方法如下:

用右手拇指和中指靠住吸管标线以上部分,将管尖

插入所要移取的试液液面下约lcm处。

左手持洗耳球,对准吸管上口,慢慢吸取溶液

到刻度以上,立即以右手食指紧按吸管的上口。

抽出吸管,用滤纸拭干管尖外壁,将

管尖靠在试剂瓶颈内壁,右手食指稍作放松,垂直缓慢地将多吸的液体放出至液面的

弯月面与标线相切时为止。

立即用食指按紧,拿出吸管,垂直地移入准备好的容器中,

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让试液自然流出。

(3)微量定量移液管此管由塑料制成,因形如手枪故又称为枪式移液管。

是较

为精密的取液仪器,规格有1000μl、500μl、250μl、200μl、100μl、50μl等,

最小可为5μl。

有固定式和可调式2种类型。

目前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已广泛使用,用于血清、

标准液等微量液体的取样和加液。

一管可用多次,每次只需更换塑料吸液嘴。

使用方法:

正式使用之前,在不吸液状态下,连续按动多次,以保持管内空气工

作负压恒定。

使用时先将吸液嘴套在移液管尖,轻轻转动,以保证密封。

然后垂直地

握住移液管,将按钮按到第一停止点,并把吸液嘴浸入到液面下2~3mm,缓慢地放

松按钮,使之复位。

1秒钟后取出移液管,即完成取样。

最后将吸液嘴移至备好的容

器壁上,缓慢地把按钮按到第一停止点,待l秒钟后再完全按下按钮,排尽全部液

体。

吸液嘴沿容器壁向上滑动取出,再放松按钮,使之复位,即完成一次操作过程。

使用另一种试液,应更换一支塑料吸液嘴。

不使用时,应套上吸嘴,以保持管内清

洁。

对于可调式微量移液管,使用时按钮上的标线必须对准所需容量的刻度线。

2.试管中液体混匀的方法

实验中,试管内每加入一种试剂参加反应,必须充分混匀。

混匀的方法通常有以

下几种:

(1)少量液体的混匀可将试管轻轻振摇或摔动即可。

(2)试管内液体较多时,可采用弹动混匀法,以一手持试管,另一手指拨动试管

底部,使管内溶液作旋转流动。

(3)具塞试管内盛有多量液体时,可采用倒转混匀。

无论用哪一种方法混匀,都应防止试管内液体溅出或被污染。

严禁用手指堵塞管口

的混匀动作。

3.离心机使用方法

选用普通台式电动离心机(1000—4000转/分)

(1)取出离心机的全部套管,在无负荷条件下,开动离心机(3000转/分),检查

转动是否平稳。

(2)检查套管与离心管大小是否相配,套管底是否铺好软垫,套管底部有无碎玻

片或漏孔(如有则取出或用蜡封孔)。

(3)检查合格后,将盛有离心液的离心管2支分别放入离心套管中,然后在粗天

平上进行平衡,对较轻一侧可用滴管往离心管与外套管之间隙加水,直至两侧重量相

等为止。

(4)将已平衡的一对离心套管(连同其内容物)按对称方法放入离心机的插孔

中。

不用的套管取出,盖上机盖,开动离心机。

扭动旋钮时须逐步增加转速,直至所

需标准。

离心完毕,将转速旋钮逐步扭回至零。

待离心机自动停稳(不可用手按压)

后,取出离心管。

四、实验报告

1.如实回答,填写下列各题空格

(l)你在实验课前是否认真阅读了本实验项目的实验指导?

答:

___________

(2)你动手操作过哪些吸量管的使用练习?

答:

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在第_________次的练习中,首次成功地用__________吸量管准确移取了试液。

(4)你是否进行了弹动混匀法练习?

答:

________________如有,简单谈谈效果和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回答离心机在生化实验中常作什么用途?

实验日期:

____月____日评分____________评改老师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

座号:

实验二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一、课堂目标

1.简述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原理

2.团结协作,仔细认真地进行血清样品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实验。

3.说出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可将血清蛋白依次分为哪几条区带

4.说一说血清蛋白电泳分析有何临床意义

二、实验原理

带电荷的蛋白质,在电场中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泳动称为电泳。

血清中各种

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但大都在pH7.0以下,若将血清置于pH8.6的缓冲液中,则这

些蛋白质均带负电,在电场中都向阳极移动。

由于各种蛋白质在同一pH环境中所带

电荷多少及分子大小不同,所以在电场中泳动速度也不同。

清蛋白分子小带负电荷多

泳动快;球蛋白分子大、带负电荷少则泳动慢,因此可将血清蛋白质分为清蛋白、α1

α2、β和γ—球蛋白五条区带。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以醋酸纤维薄膜为支持物,具有微量、快速、简便及分辨率高

等优点。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血清蛋白、血红蛋白、糖蛋白、脂蛋白、同工酶的分离

和测定。

如果需要定量,可把五条区带经染色、比色,算出各部分蛋白质的相对百分含量

三、试剂

1.巴比妥缓冲液(pH8.6,离子强度0.06)称取巴比妥1.66克和巴比妥钠

12.76克溶于700~800毫升蒸馏水中,加水稀释至1000毫升。

2.染色液称取氨基黑10β0.5克,加入蒸馏水40毫升、甲醇50毫升、冰醋酸

10毫升混匀。

3.漂洗液取95%乙醇45毫升、冰醋酸5毫升、蒸馏水50毫升,混匀备用。

4.0.4摩尔/升NaOH溶液

5.透明液取冰醋酸25毫升和无水乙醇75毫升混匀备用

四、器材

醋酸纤维薄膜(2x8厘米)、培养皿、滤纸、镊子、点样器、直尺、铅笔、吸量管、洗耳球、电泳仪、电泳槽、

五、操作

1.准备量取缓冲液700—800毫升倒入电泳槽之一侧,打开中央活塞,使液体

通过导管流人另一侧,待管中气泡排出后,再向另一侧倒入缓冲液,使两侧槽内液面

达到水平状态。

约需平衡15-20分钟,平衡后将活塞关好。

取出薄膜,先在薄膜无光泽面一端约1.5厘米处用铅笔划一直线,表示点样位置

(如实验图)。

   将薄膜无光泽面向下,浸入巴比妥缓冲液中(缓冲液盛于培养皿中),待充分浸透后,即膜条无白斑时,取出用滤纸轻轻吸去多余的缓冲液。

2.点样取少量血清置于普通玻璃板上,用点样器(血红蛋白吸管或盖玻片均

可)的钢口蘸取血清,然后将钢口平值“印”于点样线上,待血清渗入膜后移开点样

器。

注意应使血清均匀分布在点样区,切不可用力过大,、过猛弄破薄膜。

掌握好点样

技术是获得清晰电泳图谱的重要环节。

3.电泳将已点样的薄膜端靠近阴极,无光泽面向下(以防蒸干)严整地紧贴

在电泳槽支架“滤纸桥”上,支架上事先放置好两端浸入缓冲液的用四层滤纸条作的

“滤纸桥”(如实验图),平衡5分钟后通电。

4.通电一般用电压130—160V,电流约为0.4—0.6毫安/厘米,通电40—50分钟,待电泳区带展开约3.5厘米时切断电流。

5.染色小心取出薄膜直接浸于染色液中5分钟,取出用漂洗液连续浸洗数次,

使底色漂净为止。

即得五条蛋白色带。

从阳极端起依次为、清蛋白、α1、α2、β和γ—球蛋白五条区带。

6.定量将漂净的薄膜用滤纸吸干,蛋白质区带分段剪下,分别浸入0.4摩尔/

升Na0H溶液中,清蛋白管为4毫升,其余各管为2毫升。

振摇数次,约25分钟,蓝

色即可完全浸出。

用721分光光度计于580-620nm波长进行比色,蒸馏水调零,读

各管吸光度数,按下式计算各部分蛋白质所占百分比(相对百分含量)

六、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范围

清蛋白:

57%~72%

α1—球蛋白2%~5%

α2—球蛋白4%~9%

β—球蛋白6.5%~12%

γ—球蛋白:

12%~20%

慢性肝炎、肝硬化时,清蛋白降低,γ—球蛋白明显升高。

肾病综合征时,清蛋白明显降低,α2及β—球蛋白升高。

全身性红斑狼疮,清蛋白降低,α2球蛋白显著升高,γ—球蛋白也增加很多。

七、实验报告

不作定量实验时,请粘上实验所得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图谱,并标明

(1)阳极(+)、阴极(—)及原点的位置

(2)各电泳区带名称

2.填空

(1)电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电泳方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多用作哪些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在电泳实验过程中,采用的点样工具是____________,电泳时电压为

___________伏特,电流为________毫安,通电时间共__________分钟。

(4)在电泳图谱显示的五条区带中,___________染色最深,在电场中它的泳动速

度最______,表示其所带负电荷最_______,分子量最_______;而离原点

最近的区带是__________,泳动速度最________。

原因是分子量_______,所带

负电荷量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

____月____日评分____________评改老师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

座号:

实验三酶的专一性

一、课堂目标

1.解释酶的专一性2.以唾液淀粉酶的专一性为例谈谈本实验的原理3.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实验操作,准确记录,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二、实验原理

唾液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及少量葡萄糖,二者均属还原性糖,能使班氏

试剂中的二价铜离子还原成一价铜离子,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而蔗糖不能被

此种酶水解,也不具有还原性,故不能与班氏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三、试剂

1.1%淀粉溶液2.1%蔗糖溶液3.pH6.8缓冲液4.班氏试剂

5.稀释唾液的制备

用水漱口以清除口腔食物残渣,然后再含20毫升蒸馏水作咀嚼动作,使唾液充分分

泌。

3分钟后,把口中的水吐入烧杯中,再用滤纸稍加稀释过滤后待用。

另外,可从其中取出少量,加热煮沸,制备出煮沸唾液。

四、器材

1.试管、试管架、试管夹、滴管、蜡笔、漏斗、烧杯。

2.恒温水浴箱,沸水浴箱、电炉。

五、操作

取试管三支,标号,按下表加入试剂。

管号

试剂(滴)

1

2

3

1%淀粉

1%蔗糖

pH6.8缓冲液

稀唾液

煮沸唾液

10

20

5

10

20

5

10

20

5

各管混匀后置于37℃水浴中保温5~10分钟。

班氏试剂

20

20

20

各管混匀后置于沸水浴中煮沸(可用试管夹帮助置于沸水浴箱的孔内)。

(如停电

时改用酒精灯加热,要小心防范溶液煮沸时喷出。

观察结果并记录。

六、实验报告

1.在下表中如实填写实验结果,并对原因作简单解释

管号

结果与分析

1

2

3

颜色?

沉淀?

原因

 

 

 

2.试以唾液淀粉酶为例,解释“酶的绝对专一性”

实验日期:

____月____日评分____________评改老师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

座号:

实验四温度、pH、激动剂与抑制剂对酶促作用的影响

一、课堂目标

1.说出影响酶作用的几个因素2.简述本实验的原理3.严肃认真,全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操作4.如实做好实验记录,一起对结果进行分析,正确填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原理

酶促反应在低温时,反应速度较慢甚至停止。

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度逐渐加

快。

当达到最适温度时,酶促反应速度达最大值。

人体内大多数酶的最适温度在

37℃左右。

如温度过高,反应速度反而下降,甚至停止。

这主要由于酶蛋白因高温变

性失活之故。

酶活性与溶液的pH有关。

pH既影响酶蛋白本身构象,也影响底物的解离程度,

从而改变酶与底物结合和催化作用。

故每种酶都有其自身最适pH的作用环境。

过酸

过碱均可引起酶蛋白变性而降低或失去活性。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6.8。

氯离子

对该酶活性有激动作用,铜离子则有抑制作用。

本实验利用碘与淀粉及其水解产物(大分子糊精,麦芽糖)的颜色反应,来比较

唾液淀粉酶在不同条件下催化淀粉水解的速度,从而判断温度、pH、激动剂和抑制

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淀粉…………→糊精…………………→麦芽糖

(与碘呈蓝色)(与碘呈紫色至红色)(与碘不呈色)

三、试剂

1.1%淀粉溶液2.新鲜配制的稀释唾液

3.不同pH缓冲液

(1)pH6.8缓冲液

(2)pH5.0缓冲液(3)pH8.0缓冲液

4.0.9%NaCl溶液(即生理盐水)5.1%CuSO4溶液6.碘液

四、器材

1.试管、试管架、试管夹、滴管,蜡笔、烧杯。

2.恒温水浴箱、沸水浴箱、冰浴(冰箱)。

五、操作

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1)取试管三支,编号,按下表加入试剂

管号

试剂(滴)

1

2

3

pH6.8缓冲液

15

15

15

1%淀粉溶液

5

5

5

(2)混匀后,三支试管分别置于冰浴,沸水浴、恒温水浴(37℃)中预温5分钟。

再向各管加入稀唾液5滴,继续在原水浴中放置l0分钟。

取出各管,各滴加碘液3滴,摇动,观察颜色并记录。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取试管三支,编号,按下表加入试剂

管号

试剂(滴)

1

2

3

pH5.0缓冲液

15

pH6.8缓冲液

15

pH8.0缓冲液

15

1%淀粉溶液

5

5

5

稀唾液

5

5

5

(2)将各管摇匀,同时置37℃水浴中恒温10分钟。

(3)取出各管,各滴加碘液3滴,摇动,观察颜色并记录。

3.激动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1)取试管三支,编号,按下表加入试剂

管号

试剂(滴)

1

2

3

蒸馏水

10

0.9%NaCL溶液

10

1%CuSO4溶液

10

pH6.8缓冲液

15

15

15

1%淀粉溶液

5

5

5

稀唾液

5

5

5

(2)将各管摇匀,同时置37℃水浴中恒温10分钟。

(3)取出各管,各滴加碘液3滴,摇动,观察颜色并记录。

六、实验报告

1.结合本次实验,说说影响酶作用的几个因素

2.根据实验结果,正确填写下列各表,并作简单分析

(1)温度影响

试管号

试验条件

加碘液后颜色

结果分析

1

冰浴

2

沸水浴

3

恒温水浴

(2)pH影响

试管号

试验条件

加碘液后颜色

结果分析

1

pH5.0

2

pH6.8

3

pH8.0

(3)激动剂与抑制剂影响

试管号

试验条件

加碘液后颜色

结果分析

1

蒸馏水

2

0.9%NaCL溶液

3

1%CuSO4溶液

 

实验日期:

____月____日评分____________评改老师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

座号:

 实验五 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

一、课堂目标

1.说一说什么是比色法?

什么是分光光度法。

2.正确使用721分光光度计,测定未知溶液的浓度。

树立热爱科学和爱护公

物的精神。

3.领会朗伯—比尔定律推导的公式,

二、实验原理

有色溶液颜色的深浅与其所含有色物质的含量成正比关系。

在定量分析中,利用

比较有色物质溶液的颜色深浅来测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称为比色法。

物质的颜色是由于物质吸收某种波长的光线以后,通过或反射出某种颜色的结

果。

利用物质对一定波长光线吸收的程度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依据朗伯—比尔定律。

设一束单色光I0射入溶液,由于部分光线被

溶液吸收,通过的光线减弱为It,则It/I0之比为透光度(T)。

透光度的倒数(1/T)反

映了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一般取(1/T)的对数值,作为吸光度,用A表示。

又可

称消光度(E)或光密度(OD)。

依据朗伯—比尔定律的推导,溶液吸光度的大小与溶液的浓度(C)及液层厚度

(L)的乘积成正比。

即A=KCL

K为常数。

在实际比色时,使用完全相同的比色杯。

测定同一种物质,则标准溶液

液A标和待测溶液A测的公式中,K值和L值都是相同的,因而

A标:

A测=C标:

C测

A测

则C测=A标×C标

式中,A测与A标可在比色时读出数值,C标为已知标准液浓度。

进而可求出未知

待测溶液的浓度(C测)

三、721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通电后,当光源发出的复合光透过单色光器后衍变为各种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单

色光透过比色皿时,一部分光线被有色溶液吸收,未被吸收的部分照射到光电检测器

上,进而将这种讯号的强度变为电信号的大小,最后经放大,由显示部分显示出测定

结果。

光源→单色光器→比色皿→光电检测器→放大→显示

图1721型分尤光度计原理和仪器图

1.波长选择钮2.“O”电位钮3.“100”电位钮4.比色杯拉杆5.灵敏选择钮

6.电源开关7.电源指示灯8.暗箱盖9.读数表10.波长读数窗

四、方法一:

72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1.按通电源,按下开关指示钮,指示灯亮。

打开比色箱盖。

2.选择所需波长,转动灵敏度旋钮选择适宜灵敏度。

3.转动O旋钮,使检流针对准T为O。

将空白液、标准液、测定液分别倒入3个

比色杯中,将比色杯依次放入比色箱里,固定好位置,使空白液对准光路,合上比色箱盖。

4.转动100旋钮,使检流针对准T为100%(A为0)。

预热20分钟,观察检流针是否稳定。

5.预热后,反复几次调节T=O(开箱盖)、T=100%(闭箱盖)。

6.轻轻拉动比色槽拉杆,先后将标准液、测定液对准光路。

分别记录A标数值和

A测数值。

随即打开箱盖,以便节约光电管能源,保护仪器。

7.比色完毕,恢复各旋钮至原来位置。

扳上开关钮,指示灯灭。

取出比色杯,

合上比色箱盖,套上布罩。

关闭电源。

将比色杯洗净后倒置晾干。

方法二:

722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1.连接仪器电源线,确保仪器供电电源有良好的接地性能。

2.接通电源,使仪器最好预热20分钟。

3.用“功能键”将测试方式设置至A(吸光度)状态

4.用波长旋钮设置样品的分析波长。

5.将空白溶液、标准样品溶液和被测样品溶液分别倒入比色皿中,打开样品室盖,将盛有溶液的比色皿分别插入比色皿槽中,盖上样品室盖。

一般情况下,空白样品放在第一个槽位中。

仪器所附的比色皿,其透射比是经过配对测试的,未经配对处理的比色皿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度。

比色皿透光部分表面不能有指印、溶液痕迹,被测溶液中不能有汽泡、悬浮物,否则也将影响样品测试的精度。

6.将空白推(拉)入光路中,按“0A/100%T”键调0A/100%T,此时显示器显示的“BLA”,直至显示“0.000”A为止。

7.用“功能”键将测试方式设置至C状态。

8.将标准样品推(或拉)入光路中。

按“上升”键或“下降”键将已知的标准样品浓度值输入仪器,直至显示器显示样品浓度值时,按“确认”键。

(浓度值只能输入整数值,设定范围为0-1999)

9.将被测样品依次推(或拉)入光路,这时,便可从显示器上分别得到被测样品的浓度值。

记录被测样品的浓度值。

10.关闭仪器电源开关。

取出比色杯,合上比色箱盖,套上布罩。

将比色杯洗净后倒置晾干。

五、操作练习

l.试剂

(1)l%标准硫酸铜溶液

(2)未知浓度硫酸铜溶液

2.操作步骤

(1)取比色杯三只,分别加入蒸馏水,1%标准硫酸铜溶液和未知浓度硫酸铜溶液。

(2)选用630nm波长,以蒸馏水力空白液,按前述使用方法测定两种硫酸铜溶液的

不同吸光度。

记录。

六、实验报告

1.解释

(1)比色法

(2)分光光度法

2.填空

朗伯—比尔定律的公式是A=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A代表________________,其余字母代表的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

____月____日评分____________评改老师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

座号:

实验六   血糖浓度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

一、课堂目标:

1.了解工具酶在临床检验中的作用

2.解释血糖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记住血糖测定的临床意义。

二、实验原理

葡萄糖氧化酶(GOD)利用氧和水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并释放过氧化氢。

过氧化物酶,POD)在色原性氧受体存在时将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使色原性

氧受体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去氢缩合为红色醌类化合物。

红色醌类化合物的生成量

与葡萄糖含量成正比

三、试剂

1.血糖测定试剂盒

2.12mmol/L苯甲酸溶液

于900ml蒸馏水中加入苯甲酸1.5g,加热助溶,冷却后置于1升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

3.葡萄糖标准储存液(100mmol/L)

称取无水葡萄糖(预先置80℃烤箱干燥至恒重,移置干燥器内保存)1.802g,溶解于80ml苯甲酸溶液中,移置100ml容量瓶中,再加苯甲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