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具管理制度 标准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75752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量具管理制度 标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量具管理制度 标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量具管理制度 标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量具管理制度 标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量具管理制度 标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量具管理制度 标准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量具管理制度 标准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量具管理制度 标准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量具管理制度 标准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量具管理制度 标准版.docx

《量具管理制度 标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量具管理制度 标准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量具管理制度 标准版.docx

量具管理制度标准版

 

 

目的:

对注塑部的模具制造、更改、验收、使用、调拨、维修、报废等全过程进行规范管理,确保模具满足生产及质量保证的需要,确保生产、销售管理的有效性。

一.公司产品加工需要模具的(包括冲压模),统一归口技术部主管负责确认,

加工好的模具归模具仓库管理。

二.模具加工申请依据经批准的产品开发计划,模具外发加工必须填写模具加工申请单,加工单由产品设计人员填写,明确产品名称(或代号)、加工数量、加工价格、模具技术或工艺要求等内容,经技术部主管对工艺技术符合性审核后,交厂长签字确认。

三.因使用寿命到期和生产中损坏,需要重新加工的模具由使用单位申请,厂长审批。

四.模具加工单位的选择应考评其加工能力(满足质量与交付期限)、加工价格等的性价比,择优合作。

为公司加工模具的合作方至少应有三家,且经公司技术部有关人员考察同意备案,以供公司选择和考核。

选择的加工单位必须是备案的合作方。

五.模具加工单位加工费的结算应提供加工申请单、模具入库单和模具检验合格责任者的签名。

六.模具加工费用的支付:

定金不能超出加工金额的30%,模具检验合格(在订货客户确认产品后)方可结算加工费,加工费应有10%-20%的作为模具质量保证金暂押公司,在模具使用满足设计寿命要求或在移交公司满一年结清;长期合作的模具加工单位应签订加工协议,形成合作惯例。

七.模具加工费的报帐:

发票附模具加工申请单、模具入库单。

八.公司产品模具应该根据产品代码对应编号,建立模具档案以及模具进出存帐。

所有进库的模具均应涂上黄油保护,并有模具负责人进行例行检验。

九.凡违反本规定,造成模具加工失控,由擅自主张的经办人承担经济责任。

十.设计部做好各种供应商模具的分类,对于部分有损坏且有能维修的模具,厂部联系相关供应商进行维修。

十一.模具管理人员认真做好模具维护和保养,并形成记录每月反馈给设计部,设计部应定期抽查模具的维护保养情况。

十二.公司应安排相关人员对模具进行盘点,对于已损坏或整修后的模具形成记录,并及时通知和上报有关部门。

十三.模具制造完毕或外加工回厂后交注塑部、生产部进行验证合格后方能入库。

十四.全公司所有工装夹具和模具应按规定分类放在专用架子上,并按照有关工装模具的所编序号进行整齐排列,保持工夹、模具清洁,方便取放。

十五.工夹、模具应放在能足够载荷的专用垫板上,并允许适量的多层放置保管。

还必须遵从按编号,对号排列整齐,保持良好间距。

十六.本公司所有工夹、模具必须按照各种产品用途,使用设备类别,从入库之日起进行编号

十七.在使用模具的上下模具时必须遵照模具的使用有关规定操作,不得有违规操作使用。

十八.模具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相关的保养,不能直接存入创库。

十九.在使用模具前一天必须对模具进行检查,此模具是否有损坏。

十.本制度自下发日起实行。

十一.本制度附件:

1。

模具加工申请单;2。

模具加工单位审查表。

1目的

加强公司计量器具使用寿命,对本公司所有量具进行控制,确保计量器具的正确使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2适用范围

本组织各类计量器具。

3术语定义

计量器具:

能用于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量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

检定:

进行量值传递或量值溯源以及保证量值准确一致和量值统一的重要措施。

校准:

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测量系统的示值、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参考标准确定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4职责

4.1质量部

负责在库量具的发放,领用,保管、返修和报废量具的处理;

负责新进量具的入厂验收,编号,建账,负责计量器具周期校准计划的编制以及量具周期检定管理和内校管理,并对其准确性负责;

负责计量器具的采购,按生产需要进行采购,并送上级检定。

4.2生产部

负责对本部门现场使用的量具进行保养和管理。

4.3人力资源部

负责量具管理中的考核。

5程序和要求

5.1计量器具的流转制度

5.1.1申购属固定资产的检测设备,应由需用部门提出申请,并由总经理批准方可购买。

5.1.2任何部门及个人,不得随意购买检测设备。

5.1.3采购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应保证质量,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和齐全的零配件,严禁采购非标准计量器具。

5.1.4各部门所需增添计划外的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要提出书面申请,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购买。

5.1.5凡调离本部门或换工种的职工,计量器具必须按原编号交回质量部,不得私自转让或无故不交,否则按赔偿制度处理。

计量器具交回的同时,注销登记卡,并立即安排检修入库。

5.1.6因操作不当或保管不善造成计量器具的损坏、丢失,责任人应按赔偿制度赔偿。

5.1.7计量器具使用人到计量管理人员处办理器具领用,并在《量具领用登记表》上签字。

量具使用人应按《计量器具操作规程》的要求使用器具和对器具进行保养。

5.2计量器具的周期校准及报废制度

5.2.1在用计量器具必须按检定计划要求定期进行周期检,其周期检率达到98%以上。

使用部门每年12月将第二年度周检计划报质量部,使用部门负责具体实施,组织质量部进行监督。

5.2.2在用计量器具经检定不合格或超周期的一律停止使用,提出处理意见及时上报质量部部备案。

否则,造成一切后果,由责任人负责。

5.2.3检定计量器具,必须填写检定记录并妥善保存。

5.2.4新启用的计量器具,经检定合格,需编号、填写账卡、确定检定周期方可使用。

5.2.5在周期内发生故障或因其它原因导致计量器具不能使用,应由所在部门查明原因报质量部,经检修合格后可以使用。

5.2.6使用部门对在用计量器具,按10%的比例,每月抽检一次,并认真做好检定记录。

对不符合精度要求的,应及时送修送检。

5.2.7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重新贴《合格证》,注明新的有效期再次发放给操作者使用,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张贴《不合格》标识,并填写《量具报废通申请单》由质量经理签字后报废处理。

计量员应将周期检定时间及结论等记录于《计量器具履历卡》中。

5.3.7正常磨损后无法修复或无修理价值的计量器具,使用部门可进行降级使用或报废处理,及时记录在《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情况月报表》,并经质量部审批,报废后的计量器具应从各类账册中注明。

5.3计量器具使用、维修、保养制度

5.3.1各部门的计量器具要定人保管,建立账卡,保持账、卡、物、号相符。

5.3.2由部门和个人保管的计量器具,要经常检查、加油、防锈、保持计量器具的整洁完好。

5.3.3要爱护计量器具,不乱丢乱放,严禁机器运转时测量,防止磨损表面,重物压放,用后及时保养。

5.3.4量具使用后,应松开紧固螺丝,擦净上油放入盒内。

5.3.5保养表面量具时,除测头面可涂油防锈外,其它处不能涂油,用布擦净后即可。

5.3.6计量器具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其性能、结构原理,按规程操作。

5.3.7计量器具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严禁私自拆卸、乱调,因此而造成的损坏,视情节追究责任。

5.3.8仪器光学镜面,严禁手指触摸,保养时按规定程序进行。

5.4计量管理监督制度

5.4.1实行计量监督制度,是保证企业生产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先决条件。

因此,组织生产的全过程,计量监督工作由组织质量部负责。

5.4.2各种计量器具必须按期送检,每半年或一年送市技术监督局检验。

5.4.3对各种计量检测数据必须通过抽检进行认证。

对不负责或弄虚作假者,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5.4.4正常使用的计量器具和检定周检期内的在用计量器具,如有不合格者,应及时上报,一经查出,责任人按有关制度处理。

5.4.5认真做好各种原始记录,并妥善保管,不得任意涂改和遗失。

5.5计量技术档案、原始记录及资料的管理制度

5.5.1计量技术资料、原始记录、统计报表、证书、标志是考核计量水平,加强计量管理的重要基础,必须做到项目齐全,数据可靠,谁使用谁保管保。

5.5.2计量技术档案和记录的内容是:

计量器具账册(总帐、分帐);周检计划表;各类标准器及配套仪的技术说明;历史记录卡;各类计量器具事故和报废记录;计量检定修理原始记录;检定记录;质量主要参考数检测记录等。

5.5.3上述资料应按年或月装订成册由专人统一保管。

如有遗失,按奖惩制度办理。

原始记录的保管期,原则上不少于一年。

5.5.4产品合格证、校验合格证、检定合格证是计量器具正常使用的依据。

在用计量器具必须有醒目的检定合格标志,使用部门及单位应妥善保管,不得涂画覆盖。

对于损坏标志的行为,应给予批评或处罚。

5.6计量工作的考核、奖惩、赔偿制度

5.6.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为进一步加强计量管理,特制定本制度,以此作为我组织经济责任制的补充,单独考核。

5.6.2奖励:

完成下列五项指标的可得计量奖:

(1)在用计量器具无损坏、无丢失、定人定点负责保管;

(2)工作现场无报废、超周期及无编号的计量器具;

(3)按周检计划表送检,送检率达100%,周检合格率达98%,在用计量器具抽检合格率达98%,计量检测率达95%。

(4)计量器具账、卡、物、号相符。

(5)各种计量报表填报及时、准确。

5.6.3惩罚:

 

(1)凡没有按奖励条件完成计量工作的,扣当月奖金,其中一条未完成的扣当月奖金总额的1%,以此类推。

(2)未作编号、建帐的量具称为黑量具(一次性检定的量具除外),在工作现场不允许出现和使用黑量具,一经发现,除没收量具外,另处以10元罚款。

(3)量具受检率应为100%,对超期限未送检的责任人将处以5元/件/天的罚款,并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

5.6.4计量器具赔偿制度

(1)凡领用计量器具的部门或个人,因遗失、损坏,由计量员填写计量器具赔偿通知单,根据计量器具使用年限,剩余价值提出赔偿额,交所在部门核实,经主管经理批示,人力资源部备案、消账,最后交财务部办理扣款。

(2)因保管不善,乱丢、乱抛跌坏、损坏及好奇而私自拆装致废的计量器具应作赔偿。

(3)保管不善而遗失量具者,应予赔偿。

(4)对于偷窃、盗卖量器具者,除加倍赔偿外,还视情节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理。

(5) 对于乱拿量具者,发现一次,扣除本人当月绩效奖10%,多次者按上条处理。

(6)赔偿视情节轻重、量具新旧、使用年限、价格高低分别按原价的比例进行赔偿。

丢失的量具赔偿比例分别是:

启用一年以内为80%,二~四年为50%,五年以上为30%。

无故损坏者,视其认识态度、检查程度给予赔偿、赔偿、行政处分。

(7)对量具原配有的存放盒具损坏或遗失者,视其价值赔偿,暂定为1-10元。

5.7计量人员岗位责任制

本公司所有量具归质量部门统一管理

5.7.1质量经理职责:

5.7.1.1熟悉和贯彻计量法令、法规,检查督促全公司计量管理的执行情况。

5.7.1.2审定计量工作计划   

5.7.1.3审批全公司计量器具配备计划,不断完善计量检测手段。

5.7.1.4审定全公司计量人员培训计划,采取切实措施,不断提高全公司计量人员的业务和技术素质。

 

5.7.1.5审批计量方面的奖惩决定。

5.7.2计量管理员职责:

5.7.2.1熟悉国家计量法和本公司的计量管理制度,在工作中认真执行。

5.7.2.2掌握常用计量器具的结构原理和技术要求,定期抽查计量器具的准确和完好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协助处理。

5.7.2.3制定全公司的计量器具配备计划并制定本组织所有计量器具的周检计划。

5.7.2.4对超周期未检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而又使用的,提出处理意见,报质量部经理批准后执行。

5.7.2.5负责填写计量器具周检表(包括受检率、周检合格率、抽检合格率)作为考核依据。

5.7.2.6负责新购计量器具和强检计量器具的送检工作,对原有达不到技术要求的计量器具提出降级或报废意见。

5.7.2.7承担计量器具总帐,做好分类建卡工作,管好帐卡,做到总帐卡与各分帐卡相符。

承担外购计量器具入库检定编号工作。

5.7.2.8做好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6其他相关活动

6.1进场验收

6.1.1进厂计量检测设备由计量人员负责验收,验收内容主要包括:

①收集随机资料;

②核对装箱清单;

③检查说明书、合格证。

6.1.2如验收不符合规定要求,则验收责任人将情况反馈给采购人员,如验收合格则进行首次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