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382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docx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笔记

002772005年版本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

(一)行政管理的概论及其特点

行政的三种含义

1、第一,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

英国洛克所著《政府论》首次将政府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

行政:

就是政府的行政机关实施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的活动.

2、第二,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古德诺主张行政和政治分离开来。

行政:

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或政策的执行。

3、第三,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

美国学者古立克认为,行政是由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等功能构成的一个过程。

(七功能)

行政活动:

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

行政管理:

就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

(重点)

行政管理的特点—3点(重点)

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

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

(二)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行政管理学既属于管理学科的分支学科,又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的综合应用学科。

因为:

1、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很重要分支学科,属于公共管理学的二级学科。

2、行政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 行政管理学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门社会科学在政府行政机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过程中的综合运用,因此,它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全应用科学。

行政管理学:

是一门研究政府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的活动过程和规律的科学。

(重点)

(三)行政管理学的研究的对与范围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政府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2、政府行政机关对其内部事务的管理。

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或范围:

1、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

2、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3、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范围。

4、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包括西方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的发展)。

5、 学习与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方法与意义。

第二节  (重点)

(一)行政管理学的产生

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威尔逊的《行政研究》(1887年)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的先例,西方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威尔逊——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

(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

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以古典学派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

2、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以行为科学学派、决策学派、系统学派为理论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

(三)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传播;

(有影响的著作:

《行海要术》、《行政纲目》、《行政学总论》)

2、20世纪30——40年代中国行政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状况;

3、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恢复和发展。

第三节

(一)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

根本方法: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具体方法:

规范方法、经验方法(即实证方法)、案例方法、比较方法

(二)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我们了解行政管理的基本规律,为我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

2、有助于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进而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

3、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促进企事业单位与政府的良好合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水平。

第二章行政环境

第一节

(一)行政环境的含义与基本属性(重点)

行政环境的含义:

就是处于特定行政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

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

1、复杂性; 2、相关性与综合性; 3、层次性;4、动态性。

(二)行政环境的类型:

1、自然行政环境、人造行政环境;

2、宏观、中观与微观行政环境;

3、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三)行政生态模式(重点)

弗里德·雷格斯的《行政生态学》;“融合-棱柱—衍射的行政模型":

1、 融合行政模式(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2、 衍射型行政模式(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3、 棱柱型行政模式(过渡社会的行政模式)。

第二节

(一)经济环境及其构成

经济环境的含义:

是能够对特定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经济力量、活动、行为方式以及制度规定的统称,是特定行政系统所处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力量与经济活动方式的总和。

经济环境的构成:

1、经济力量 ;2、社会经济结构;3、经济体制 ;4、科技发展水平。

(二)经济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重点)

1、经济力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3、经济体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

4、科技发展水平及其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

(三)我国现行经济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3、受限市场模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第三节

(一)政治环境及其构成

政治环境的含义:

指处于行政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行政系统的产生、存在、运行与发展过程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社会政治因素的集合。

政治环境的构成:

(狭义和广义的区别在于:

是否要把法律制度包括在内)

1、狭义:

把法律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系统环境因素来分析。

2、广义:

行政系统的政治环境包括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两个方面.

(二)政治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重点)

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实际运行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其一,包括狭义的政体概念所包含的内容,也就是某一层级政府内部国家权力在立法、司法与行政等权力机构之间的配置方式及其制度体现。

(实质上是国家权力的横向配置形式及其制度体现)

其二,还包括国家结构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内容,也就是国家权力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配置关系及其制度体现.

2、政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包括两方面:

(1)是现实中的政党政治格局及其运行情况;

(2)是指经同由法律规定或实际形成的,有关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尤其是执政与参政的方式、方法与程序等方面的制度性规范体系。

政党制度通过三种途径对行政系统施加影响:

(1)是通过自身的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功能;

(2)是运用自身所具有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3)最重要的,是政党的执政功能,就是通过成为执政党,从而能够通过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来实现自身的政治主张.

3、社会团体与社会流通性的发达程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社会组织分两类:

(1)基于血缘关系而结成的自然团体,

(2)是以利益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人为团体,统称为社会团体。

社会团体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作用表现在:

(1)社会团体构成行政系统与社会公众之间强有力的“媒介”.

(2)社会团体不仅扩大了行政系统的效能,而且也塑造着行政系统本身,决定着行政运行程序与规则.

(三)我国现行政治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3、迅猛成长的社会团体组织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第四节

(一)文化环境及其构成

行政文化的含义:

是指人们对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的一种认知模式,是人们的社会心理活动的总和。

构成:

认知性、情感性、评价取向性.

认知结构可分为:

1、行政系统的形成原因;2、功能结构;3、运行规则和方式;4、行政公共关系。

(二)文化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行政管理的影响

1、行政价值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行政功能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有两种代表性的文化观念:

(1)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

(2)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

3、行政运行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4、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三)我国现行政文化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管制型行政总体价值观向服务型行政总体价值观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3、自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4、 依附服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向自主参考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第三章

第一节

(一)行政权力的含义

权力的含义:

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权力主体能够对权力客体进行影响或控制的一种力量

权力的几种类型:

1、按权力特性分:

本原性权力、从属性权力;

2、按权力主体及目的分:

公共权力、私人权力;

3、按权力作用领域分:

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文化权力、社会权力。

行政权力的定义:

是一种公共性权力、从属性权力,也是一种政治权力,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其他社会组织,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一种能力或力量。

行政权力的基本特征:

1、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以及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非政府组织;

2、行政权力的客体是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所有的公民及由公民组成的社会组织;

3、行政权力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意志;

4、行政权力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强制力。

(二)行政权力的产生与发展

行政权力的产生:

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组织分工,萌芽于原始社会的管理权。

行政权力发展的历史阶段:

1、传统行政权力;2、现代行政权力。

(三)行政权力的来源(重点)

1、行政权力的根本来源:

人民作为国家行政权力的来源是由现代民主政治理论所支持,并为一整套政治法律制度所保障.

2、行政权力的具体来源:

(1)强制力;

(2)诱导力;(3)组织制度;(4)信息;(5)个人因素.

第二节

(一)行政权力的特性(重点)

行政权力的特性:

(公共性、执行性、有限性)

1、公共性;

体现在:

(1)行政权力的主体只能是公共机构,而不是个人或私人组织;

(2)行政权力活动的领域是公共事务,不是私人领域;(3)行政权力的目的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是为私人利益服务.

2、执行性;

3、有限性;

体现在:

(1)行政权力作用范围是有限的;

(2)行政权力行使的方式是有限的;(3)行政权力是受监督和制约的。

(二)行政权力的价值取向

行政权力价值取向的含义:

是指行政权力应该达到什么目标以及为谁的利益服务,它的核心是回答行政权力的目的以及由目的制约的实现目标的手段问题。

(三)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重点)

1、就行政责任的性质而言,由于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

2、就行政责任的产生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

3、就行政责任的大小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责任.

第三节

(一)国外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关系的基本类型:

三种分权模式:

1、政治性分权;2、行政性分权;3、行政权转让。

联邦制主要国家:

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

单一制主要国家:

英国、法国、日本。

(二)西方发达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发展趋势

1、以美国为代表的联邦国家,中英与地方关系经历了由分权到集权,再由集权到分权。

2、单一制国家,开始向地方自治的准联邦制转变.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的演变(略)

(四)重构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思路(重点)

1、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范围;

2、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实质上是国家的财政制度问题);

3、实行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

4、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

 

第四章

第一节

(一)行政职能的特点

行政职能的含义:

是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需求,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中承担的基本职责和发挥的功能作用。

行政职能的特点:

1、执行性; 2、整体性 ; 3、多样性;  4、动态性(重点)。

(二)研究行政职能的意义:

1、对于合理地确定行政活动的方向和重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2、对于行政组织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3、对于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有着重要意义;

4、对于促进行政效率和效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行政职能的发展)(重点)

(一)弱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

特点:

政府职能非常有限,政府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其作用只限于为私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提供有限的公共物品。

积极意义:

它适应了自由资本主义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消极意义:

导致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

(二)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

特点:

1、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

(1)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

(2)兴办国有企业;(3)加强对企业的规范和管制;(4)拓展还表现在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加强。

2、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方式更加复杂多样:

(1)广泛使用法律手段;

(2)使用计划手段;(3)制定产业政策(4)采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经济手段;(5)采取直接的行动手段。

积极意义:

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指导下,战后西方各国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普遍采取大规模积极干预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20世纪50-60年代的经济繁荣。

消极意义:

出现新的经济危机,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同时出现,形成了所谓“滞胀”现象.

(三)有限政府时期政府的行政职能

发展趋势:

1、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微观管理;

2、政府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3、推进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三种形式)

(1)政府业务合同出租;

(2)以私补公、打破垄断,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伙伴关系;(3)公共服务社会化.

第三节

(一)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特点及其弊端

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特征:

1、集中计划管理;    2、微观直接管理;  3、片面强调政治职能。

主要弊端:

1、造成政府机构膨胀;2、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3、企业和社会缺乏动力机制;4、容易产生腐败。

(二)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行政职能转变的含义:

是指为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需要,而对行政职能进行的转换、重组和优化,是对政府的行为方式及职能结构体系的调整。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重点)

1、转变行政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2、转变行政职能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3、转变行政职能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4、转变行政职能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5、行政职能转变是机构改革的动因的基础。

(三)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重点)

1、职能重点的转变:

各级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政府职能重心的根本转变。

2、职能方式的转变:

(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并将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

(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3)由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向以市场为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3、职能关系的转变:

(重点)

(1)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地方政府与下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

(2)理顺政企关系;

(3)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4)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5)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第五章

第一节

(一)行政管理机构的特性

行政管理机构的含义:

是按照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依照一定程序组建起来的,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履行各种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的总称。

(亦称行政机关、政府机关)

特性:

1、合法性 ;2、主体性;3、系统性 ; 4、权威性;5、执行性和管理性(重点。

(二)行政管理机构的作用:

1、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2、执行和实施各种法律、法规、规章,维持社会治安和良好的市场秩序。

第二节  

(一)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

1、内阁制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

内阁制国家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是内阁。

由首相、政府各职能部门的部长组成,首相为政府首脑,领导内阁。

(代表国家:

英国  还有意大利、奥地利、希腊、日本、以色列、印度、新加坡)

2、总统制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

最高行政管理机构由总统、总统办公机构、政府各部门机构以及独立机构组成。

(代表国家:

美国  还有阿根廷、巴西、墨西哥)

3、半总统制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

最高行政管理机构兼有内阁和总统制的特点.(代表国家:

法国)

4、委员会制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

委员会由主席领导,主席为政府首脑,委员兼任各部部长,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

(代表国家:

瑞士)

5、国务院制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

我国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政府。

(二)行政管理机构的类型(重点)

1、根据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划分:

(1)领导机构;

(2)执行机构;(3)监督机构;(4)咨询机构;(5)信息机;(6)辅助机构;(7)派出机构.

2、根据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划分:

(1)经济类行政管理机构;

(2)社会类行政管理机构;(3)政治类行政管理机构.

第三节

(一)行政管理设置的基本原则(重点)

原则:

1、适应性原则;2、协调性原则 ;3、权责相称原则;  4、精干高效原则 ; 5、法制性原则。

(二)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程序(重点)

基本程序:

1、提出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理由,并设计出初步计划;

2、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评估和论证;

3、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批准;

4、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落实与实施。

(三)行政管理机构编制(重点)

行政管理机构编制的含义: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机构、人员定额、职务名称、工作量、工资标准和经费额度等的总称。

行政编制管理的机构:

指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中依法管理各类行政管理机构编制的部门,是行政编制管理的主体。

行政编制管理的内容:

1、职能管理 ;2、机构管理;3、人员编制管理。

第四节(重点)

(一)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原因

外部因素:

1、经济体制转变会导致行政管理机构的变革;

2、政治体制的转变和更迭导致行政管理机构的变革;

3、社会发展程度也影响到行政管理机构的变革;

4、国际环境的转变也会激发行政管理机构的变革。

内部因素:

1、机构的过度膨胀;

2、人员素质不高、弱化 .

  

(1)时代发展造成的公务员素质的弱化;

  

(2)年龄、专业和工作经验等因素造成的素质弱化.

(二)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基本目标

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总目标:

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国进步的要求,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国家行政干部队伍,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我国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目标的具体内容:

1、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

2、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

3、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

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法制建设。

第六章

第一节

(一)行政管理事务的含义(重点)

狭义的行政管理事务:

指行政机关的后勤事务。

广义的行政管理事务:

指政府所管理的一切事务,既包括政府内部行政事务,也包括政府所管理的公共事务,以及政府为社会提供的一切公共服务.

正确理解行政管理事务的意义:

1、它能够比较全面地界定行政管理的内容;

2、它能够比较准备地界定行政管理的对象或内容。

(二)行政管理事务的类型

1、按层级分:

高层行政管理事务、中层行政管理事务、基层行政管理事务;

2、按性质划分:

宏观行政管理事务、微观行政管理事务;

3、按其同政府的关系划分:

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社会公共行政管理事务.

第二节

(一)人事行政管理(重点)

广义的人事行政管理:

指政府人事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工作所进行的综合性管理活动,它包括对各类行政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机构编制工作进行管理。

狭义的人事行政管理:

指各级政府的人事部门通过一系列的法规、制度和措施对政府公务员所实施的管理活动,它包括对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培训、交流、回避、工资、福利、保险等进行管理。

人事行政管理事务的内容:

1、计划和组织    2、使用和开发    3、激励和监督    4、制度建设与具体落实

国家公务员制度分四个方面:

1、职位分类制度2、新陈代谢制度

3、激励约束制度4、职业发展和保障制度

(二)财务行政管理(重点)

财务行政管理的含义:

是政府、管理者等行政主体对政府行政管理或单位微观管理中的资金收支的管理活动,是行政主体行使与法定的事权相配套的财权,规范和监督资金的收入、保存和支出,支持和保障财务管理各项职能的运行,从而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过程.

财务行政管理事务包括:

1、预算管理;2、会计管理;3、审计管理。

(三)后勤行政管理

后勤行政管理的含义:

指为合理组织和安排财力、物力资源,为机关工作提供必要和充分的物质保障和生活服务的一系列管理事务。

包括几方面:

1、物资管理:

日常管理、使用与维护管理、检查与检修管理;

2、生活后勤管理;3、机关环境管理;4、服务后勤管理;5、接待工作管理.

(四)机关行政管理(重点)

机关行政管理的含义:

指为机关的行政职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保障的活动,主要是对机关内部行政事务的构成要素及流程进行规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一系列活动。

主要包括:

1、会议管理;

2、机关文件工作管理(创制公文、传递公文、办理公文、处置公文、管理公文);

3、机关档案工作与信息工作管理;包括:

(1)机关档案工作管理(制度是: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2)机关信息工作管理(包括信息的收集、传递、反馈、信息网络、信息加工、信息储存)。

4、保密工作管理(包括:

文电保密、会议保密、印信保密、通信保密、各类情况保密、高层领导活动保密等);

5、 信访工作保密.

第三节

(一)经济行政管理(重点)

经济行政管理的含义:

指政府及其管理机构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求,为实现预期的经济发展目标,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的措施,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的管理过程。

宏观经济:

是指一个国家社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或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

微观经济:

指单个经济单位如个别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及其相应的经济变量。

宏观经济行政管理:

指政府及其管理机构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求,为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和措施,对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和相应的经济总量变化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的管理过程。

工商行政管理:

指为了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国家通过特设的行政管理机构,对市场主体及其市场经济活动,依法进行的管理与监督.

国有资产行政管理:

就是政府相关机构对国家所拥有的资产进行投资、运营、增值等一系列宏观管理活动。

(目标是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与满足社会公共利益两大目标的协调)

(二)政治行政管理

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