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等四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84389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等四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等四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等四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等四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等四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等四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等四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等四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等四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等四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等四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等四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等四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等四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等四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等四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等四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等四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等四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等四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年级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50分钟分值:

150分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

考生作答时,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

不管《内篇》是否为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

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

“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念来使用,却始于《庄子》。

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

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

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

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它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

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

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

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

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们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

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斥鴳的嘲笑。

斥鴳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大鹏优越,是最自由的。

其实这正反映了它由于生活环境的狭小所带来的局限,因为它无能力到广阔天地中去遨游,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

这讲的是万物在空间上的局限。

在时间上也是如此。

朝菌不可能了解一天之外发生的事情,寒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而生命长的冥灵和大椿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

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

至于人类,看上去似乎比动、植物自由得多,实际上他们所受的限制也更多,除了名、利、富、贵之外,还有伦理道德、感情欲望等多种牵累,而且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的精神负担,远远超过其它生物。

从受限制这个角度来审视人生,人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

所以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这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逍遥游”也就成了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

 

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而是继承于《诗经》,庄子的“逍遥”与《诗经》的“逍遥”相比内涵更加丰富。

B.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庄子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

C.宇宙中的万物都是不能真正逍遥的,因此他们的存在和表现都是“有所待”的,都是不自由的。

 

D.人虽然被称为万物之灵,但他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深受外界条件限制的,都是不自由的,因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逍遥。

2、下面关于庄子及其《逍遥游》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逍遥游》被放在《庄子》开卷第一篇,客观上显示了《逍遥游》在整部《庄子》中的突出地位。

B.《逍遥游》中的大鹏鸟看似很逍遥,斥鴳看似随心所欲,但它们同样都没有得到真正的逍遥自由。

C.从《逍遥游》的内容我们可以获知,“逍遥”指的是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几乎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

D.“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它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逍遥”是一种不受外界所困的境界,那么只要我们不为功名、红尘所累就可以达到真正的“逍遥”。

B.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追求“逍遥”,这也是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所有思想的特质。

C.因为庄子真正理解了“逍遥”于人生的意义,所以才在妻子死后放声高歌,才在高官厚禄面前自愿躬耕于田间。

 

D.从庄子的《逍遥游》我们可以知道,人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那我们就得回归自然的怀抱,与自然融为一体。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小题。

(19分)

齐泰,溧水人。

初名德。

洪武十七年,举应天乡试第一。

明年成进士。

历礼、兵二部主事。

雷震谨身殿,太祖祷郊庙,择历官九年无过者陪祀,德与焉,赐名泰。

二十八年,以兵部郎中擢左侍郎。

太祖尝问边将姓名,泰历数无遗。

又问诸图籍,出袖中手册以进,简要详密,大奇之。

皇太孙素重泰。

及即位,命与黄子澄同参国政。

寻进尚书。

时遗诏诸王临①国中毋奔丧王国吏民听朝廷节制诸王谓泰矫皇考诏间骨肉皆不悦。

先是,帝为太孙时,诸王多尊属,拥重兵,患之。

至是因密议削藩。

建文元年,周、代、湘、齐、岷五王相继以罪废。

七月,燕王举兵反,师名“靖难”。

指泰、子澄为奸臣。

事闻,泰请削燕属籍,声罪致讨。

或难之,泰曰:

“明其为贼,敌乃可克。

”遂定议伐燕,布告天下。

时太祖功臣存者甚少,乃拜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帅师分道北伐,至真定为燕所败。

子澄荐曹国公李景隆代将,泰极言不可。

子澄不听,卒命景隆将。

当是时,帝举五十万兵畀②景隆,谓燕可旦夕灭。

燕王顾大喜曰:

“昔汉高止能将十万,景隆何才,其众适足为吾资也!

”是冬,景隆果败。

帝有惧色,会燕王上书极诋泰、子澄。

帝乃解二人任以谢燕,而阴留之京师,仍参密议。

景隆遗燕王书,言二人已窜,可息兵。

燕王不听。

明年,盛庸捷东昌,帝告庙,命二人任职如故。

及夹河之败,复解二人官求罢兵,燕王曰:

“此缓我也。

”进益急。

始削藩议起,帝入泰、子澄言,谓以天下制一隅甚易。

及屡败,意中悔,是以进退失据。

迨燕兵日逼,复召泰还。

未至,京师已不守,泰走外郡谋兴复。

时购泰急。

泰墨白马走,行稍远,汗出墨脱。

或曰:

“此齐尚书马也。

”遂被执赴京,同子澄、方孝孺不屈死。

泰从兄弟敬宗等皆坐死,叔时永、阳彦等谪戍。

子甫六岁,免死给配,仕宗时赦还。

                              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九》

注:

 ①临:

管理       ②畀:

给予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明其为贼,敌乃可克           克:

战胜

B.时购泰急                     购:

收买

C.景隆遗燕王书,言二人已窜     窜:

放逐、流放

D.泰从兄弟敬宗等皆坐死         坐:

定罪、连坐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时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奔丧王/国吏民听朝廷节制/诸王谓泰矫皇考诏/间骨肉/皆不悦

B、时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奔丧/王国吏民听朝廷节制诸王/谓泰矫皇考诏间/骨肉皆不悦

C、时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奔丧/王国吏民听朝廷节制/诸王谓泰矫皇考诏/间骨肉/皆不悦

D、时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奔丧王/国吏民听朝廷节制诸王/谓泰矫皇考诏间/骨肉皆不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齐泰很有见识,在燕王初造反时,就建议对天下昭示燕王叛贼的身份,因此受到燕王忌恨。

燕王直指齐泰、黄子澄是奸臣,要求对他们惩办。

B.建文帝素来器重齐泰,在未做皇帝时就看重他,后来即位,就让齐泰与黄子澄共同参与国家政事,不久将他的官职提升为尚书。

C.齐泰做官多年都没有过失,有一年,天雷震坏了谨身殿,太祖到寺庙祭祀祷告,让他参与,并赐给他名字为齐泰。

D.齐泰是一个忠义之士,他被捕后,忠于建文帝,不屈而死,他的亲人受他牵连被判死刑或被流放,儿子因为年幼,没有被处死。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始削藩议起,帝入泰、子澄言,谓以天下制一隅甚易。

(5分)

(2)燕王顾大喜曰:

“昔汉高止能将十万,景隆何才,其众适足为吾资也!

(5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与默写(17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齐安郡晚秋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

①齐安郡,即黄州。

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8、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歌借哪两个意象来表现“晚秋”的?

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5分)

9、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诗人的用意何在?

(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6分)

(1)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遗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诗人甘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这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汪国真:

触摸生命的极致

他不是诗人,不是书法家,不是画家,不是作曲家,他是汪国真——一个触摸生命极致的勇者。

“一代人的文化偶像”汪国真走了,享年59岁,青春成为诗人最后一个注脚!

汪国真,一代人记忆深处的名字,曾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他的名字曾与诗歌紧密相连,让我们忆及那个传抄诗歌的年代特别的“时尚”。

在大学期间,汪国真便开始发表诗歌作品。

很少有哪个诗人像汪国真一样,在诗集出版之前就拥有了那么多的读者。

到90年代,汪国真出了五六十种诗文集,研究赏析其诗歌作品的书多达十几种,随之“汪国真热”席卷全国。

1990年,汪国真的诗集大卖,有人把这一年称为出版界的“汪国真年”。

甚至有人把当时的热潮称为“风暴”。

1985年开始进行诗歌的创作,至今坚持笔耕不辍二十余年,汪国真被誉为“中国诗歌最后一个辉煌的诗人”。

曾有评论说:

有青春的年代,就有汪国真的诗行。

积极、昂扬的诗歌主题,让汪国真在年轻人群体中形成巨大影响,也让其作品带有启蒙意义,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诗刊》编辑、诗人彭敏说:

“汪国真是一代人的文化偶像,他的诗歌成为无数文学青年的启蒙读物,他把诗歌的影响力扩大到整个社会,其诗歌的社会启蒙意义超过了文学价值本身。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汪国真的诗,在一代人心中留下烙印,并继续发挥着社会影响。

正如网友的悼词:

“人生最艰难的时期,您的诗为我释怀。

如今,夕阳涂满小路,荆棘已化杜鹃,您的背影消失在地平线,您的温暖真诚继续伴我们风雨兼程。

细心人会发现,现在的许多报刊的一些栏目刊头的书写笔风一致,似乎一人所为。

不错,这都是汪国真留的“墨迹”。

汪国真书法作品乍看笔画舒展,章法潇洒,疏密有致,细赏稳健刚劲,豪迈磅礴,又不失典雅之美。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石宪章先生曾称汪国真是“书法界一颗璀璨的新星”。

汪国真什么时候开始涉足书法界?

让人颇为不解。

其实,汪国真从诗家到书法家,追根溯源全是因为签名“惹的祸”。

1991年11月,汪国真应邀为北京大学演讲,学生们都拿着本子请他签名。

汪国真的字写得有些“对不起观众”,他也不好推托。

果不其然,一位拿到签名的女生失望地问他:

“汪老师,你的诗写得好,字却怎么没诗好呢?

”一句问话,问得汪国真满面通红。

回到家,他决定从此练书法。

让汪国真意想不到的是,他在北京琉璃厂一家字画店里看到自己的两页信待沽,他上前问值多少钱。

店主说少于千元不卖。

汪国真问真值这么多钱吗?

店主说,世上有两种字最值钱,名人写的字即名人字和书法家写的字即字名人,而汪国真的字兼二者而有之,能不值钱吗?

而今,汪国真的书法已高达每平尺万元。

在《中国百年书画走红名家》上,竟也赫然列着汪国真的大名。

当书法小有所成,他又开始学绘画。

这两年,汪国真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在保利、瀚海等拍卖会上,成交价从数万到20多万元不等。

最近的一次成交是1月24日的保利拍卖会,他的一幅书法作品卖到712.65万元。

进入新世纪以来,汪国真又开始音乐的研究与创作,对自己的音乐作品,汪国真这么评价:

“再过10年,有可能,我的音乐作品的影响力会超过诗歌。

”这样的一生,何止“诗人”二字所能概括。

汪国真的身体最早发出预警是在1999年前后。

人生的最后阶段,他完全在扮演一个空中飞人。

编辑刘志宏是他这种生活的见证者。

每次给汪国真寄送图书样稿时,刘志宏都得先打电话弄清楚汪国真在什么地方,以便他能及时看稿。

刘志宏曾问汪国真,你各方面都已经很成功了,为什么还要这么拼。

汪国真告诉他:

“不管多大岁数,也得努力啊。

”这让他感受很深。

汪国真生前好友、著名作家张宝瑞用“他要掀起人生的第二个高峰”来形容汪国真当时的状态——到处开办工作室、主持电视节目、作品越来越得到认同,“好像有一个收藏家一年要收藏他200幅作品”。

汪国真还是不愿错过任何机会,“他就想重新来个‘汪国真热”’。

汪国真的葬礼上,有副挽联来自书画家吴欢:

“有人说汪国真不算好诗人,但好诗人不如汪国真。

人生是一场漫长、没有终点的旅行,沿途的风景或许是悲凉的,或许是温暖的,或许是成功的、亦或是失败的。

正如汪国真所说“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将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可能,才算不虚此生。

褪去这些璀璨的光环,汪国真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考,影响一代人的又何止是他的诗歌。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他不是诗人,不是书法家,不是画家,不是作曲家,他是汪国真”,意在强调汪国真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考。

B.汪国真的诗歌充满正能量,在年轻人群体中形成巨大影响,也让其作品带有启蒙意义,从而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C.“一句问话,问得汪国真满面通红”,这里的神态描写凸显了汪国真的羞愧心理,也表现了他作为名人觉得有失颜面的虚荣心。

D.“再过10年,有可能,我的音乐作品的影响力会超过诗歌”,由此可见,汪国真一直希望成为一名音乐家。

E.“不管多大岁数,也得努力啊”,反映了汪国真为了让自己每个人生阶段都获得璀璨光环而采取的人生态度。

(2)本文说汪国真是一个触摸生命极致的勇者,你认为“触摸生命极致”包含哪些内涵?

请分条概述。

(6分)

答:

(3)作为一篇人物传记,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回答。

(6分)

答:

(4)汪国真说:

“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

”中央电视台也有句广告词:

“人生如一场旅行,不必在乎最终的目的地,而在乎沿途的风景。

”请结合本文内容和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抗震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家公司的利润近三个季度来一直下滑,根本原因是公司经营理念落后,产品质量下降造成的。

B.大范围的雾霾使长三角地区变得“灰头土脸”,南京、无锡等地空气质量达重度污染程度。

C.虽然情感生活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但谁又能否认它不是我们整个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呢?

D.《时代周刊》认为曼德拉是这个世界最接近圣人、最具有宽恕美德,这种宽恕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极其珍贵。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诗有比其他文学样式更精美、隽永的语言,_____。

_   __,__ __。

_____,_____,_____。

①诗的美应该是内在的美、本质的美

②或描绘动人的场景,或抒发美好的情感

③但是诗的美却不是靠华丽词藻装饰起来的

④而不应该是浮艳的美、矫饰的美

⑤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⑥华丽词藻的组合不一定是诗

A.①⑤④②③⑥  B.②③⑥①⑤④    C.③⑥①⑤②④    D.②⑤③④①⑥ 

1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7个字。

(5分)

全球气候在整个20世纪确实一直在变暖,①  ?

对此,众说纷纭。

有些科学家认为20世纪气候变暖是”小冰期”气温回升的延续,是自然演变的结果,跟“温室效应”无关。

但有些人反对这个观点,他们认为,②  ,而人类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气象系统是十分复杂的,无论地球变暖是否因为“温室效应”,我们都应该加以关注。

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弄明白地球变暖的来龙去脉,③  。

16、以下是某公司货物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请以配送中心为陈述主体,把该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含标点)。

(6分)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每年一到高考分数公布,被称为高考状元的考生总受到青睐:

人们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媒体不惜篇幅,大力宣传;商家瞄准商机,请状元代言……

对高考状元受关注这件事,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试卷答案

1、答案:

C(因果关系倒置。

2、答案:

D(理想人格是“至人”、“神人”和“圣人”。

3、答案:

A(真正的“逍遥”是不存在的。

) 

4、答案:

B. (悬赏捉拿)

5、答案:

C

6、答案:

A (事件的顺序颠倒。

燕王直指齐泰、黄子澄是奸臣,要求对他们惩办发生在前,齐泰建议对天下昭示燕王叛贼的身份发生在后。

且强加因果)

7、

(1)答案:

自从削弱藩王封地的建议开始出现,建文帝听从了齐泰、黄子澄的进言,说以天下制约燕王一隅之地非常容易。

(“削藩”“起”、“入”、“制”每处1分,句意通顺1分)

(2)答案:

燕王朱棣(知道之后)却很高兴地说:

“昔日汉高祖那样的英才也只能率领十万兵马,李景隆有什么才能,他的人马正好足够成为我的军资。

”(“止”“将”“适”“资”每处1分,句意通顺1分)

8.答案:

柳影稀疏(或柳叶凋落);北雁南飞。

颔联中诗人游赏山水,吟啸抒怀,看似闲适自得;但颈联中雨夜人散,酒醒闻雁,却又抒发了倍感孤独寂寞的情怀。

9.答案:

手法:

对比、用典、虚实结合。

(适当分析)用意:

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

用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意。

(三种手法写到其中两个即可。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6分)

(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2)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1.

(1)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D、E不给分。

(C项,“也表现了他作为名人觉得有失颜面的虚荣心”不符合文章主旨。

D项,“汪国真一直希望成为一名音乐家”理解错误,这里主要是凸显汪国真的自信的性格。

E项,“为了让自己每个人生阶段都获得璀璨光环”错。

(2)①坚持笔耕不辍二十余年,诗集文集众多,影响巨大,“汪国真热”席卷全国;②“字没诗好”成为汪国真刻苦练习书法的契机,并在绘画、音乐等方面都有所成就;③汪国真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辗转各地,为了工作,完全在扮演一个空中飞人,要掀起人生的第二个高峰。

(每点2分)

(3)①选材真实可信,大量引用身边人的评价和汪国真自己的话,增加了传记的真实性和可读性;②正侧相结合,作者的正面叙述直接突出汪国真在诗歌、书法、绘画方面的成就,再引用别人的话,从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突出;③重视细节,比如,要求签名的女生的问话,编辑送样稿的细节很真实而饱满地再现了汪国真的生活和性格。

(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4)这两句话说的都是要注重人生的过程;(1分)但各有不同侧重点,前者“风雨跋涉”比喻人生过程中的悲哀、失败等,(1分)强调的是迎难而上的努力和付出给人生带来的意义,(1分)正如汪国真不管多大年纪都不停止的努力给他带来的生命的充实,以及对别人的精神启迪,这是一种执着所带来的强大的正能量,(1分)现实生活巾,我们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和挑战,我们要像汪国真一样执着与顽强,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白我;(1分)后者告诫我们不要过分追求目标,别让目标束缚了身心,强调生命过程的舒展自在与心态的通达,(2分)对于汲汲于自我的获得与成功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智慧的启迪。

(1分)

12.【答案】D。

A项,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

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含贬义,形容演讲选手,不合语境。

B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C项,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含贬义。

D项,奔走呼号指一面奔跑,一面呼唤。

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

奔走:

奔跑。

呼号:

叫喊。

符合题意,使用恰当。

13.B

A项,结构混乱,删去“造成的”或删去“根本原因”;C项,不合逻辑,“谁又能否认它不是”改成“谁又能否认它是”;D项,成分残缺,在“美德”后加“的人”。

14.答案:

B【试题分析:

此题考察衔接句子的能力。

答题时要在根据横线上文和题中六句话的内容确定语段总话题的基础上,结合六句话内部的逻辑关联及其中的特殊词语(如代词和关联词语)考虑。

横线的上文讲的是诗的语言比其他文学样式更精美隽永,六句话中,②是对上文句子的具体说明,所以应排在首位(于是可排除A.C两选项。

比较剩下的B.D两项,发现只有③才能同②顺畅衔接,于是得出正确答案。

15. 示例:

①但气候变暖是不是因为“温室效应”呢②全球气候变暖是因为“温室效应”

③从而改善环境,造福人类(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6. 答案:

配送中心从供货商处收货,(1分)然后将货物储存在仓库,(1分)并定期盘点。

(1分)接到订单后,中心拣出所需货物,(1分)配送给相应的客户。

(1分)如果货物有缺,则需要进行补货。

(1分)

17、可以肯定:

能取得状元的佳绩和平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人们和媒体的关注是对状元平时努力的肯定,也为其他人树立了榜样。

可以反对:

考取状元只是一个学习阶段的终结,同时也意味着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始。

人们及媒体对高考状元的关注体现了人们急功近利的思想,反映了社会的浮躁。

如果只是从材料中引出一个观点,然后把材料撇开,大谈诸如成功等话题,则应视为偏题作文。

翻译:

齐泰,溧水人,原名德。

洪武十七年在应天进行乡试获得第一名。

洪武十八年又中进士。

后来任礼部、兵部的主事。

皇宫三大殿的谨身殿不幸被雷击中,明太祖去郊外的祖庙进行祭拜,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