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用构件驻厂监理质量控制内容及目标值.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89524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式建筑用构件驻厂监理质量控制内容及目标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装配式建筑用构件驻厂监理质量控制内容及目标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装配式建筑用构件驻厂监理质量控制内容及目标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装配式建筑用构件驻厂监理质量控制内容及目标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装配式建筑用构件驻厂监理质量控制内容及目标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装配式建筑用构件驻厂监理质量控制内容及目标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装配式建筑用构件驻厂监理质量控制内容及目标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装配式建筑用构件驻厂监理质量控制内容及目标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装配式建筑用构件驻厂监理质量控制内容及目标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装配式建筑用构件驻厂监理质量控制内容及目标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装配式建筑用构件驻厂监理质量控制内容及目标值.docx

《装配式建筑用构件驻厂监理质量控制内容及目标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建筑用构件驻厂监理质量控制内容及目标值.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装配式建筑用构件驻厂监理质量控制内容及目标值.docx

装配式建筑用构件驻厂监理质量控制内容及目标值

装配式建筑用构件驻厂监理质量控制内容及目标值

1.1原材料

1.1.1预制构件用混凝土的工作性应根据产品类别和生产工艺要求确定,构件用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和《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1等的规定。

1.1.2预制结构构件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时,应在构件生产前进行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抗拉强度试验,每种规格的连接接头试件数量不应少于3个。

1.1.3混凝土、钢筋和钢材的力学性能指标和耐久性要求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规定。

1.1.4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

1.1.5钢筋的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普通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和浆锚搭接连接时,钢筋应采用热轧带肋钢筋。

1.1.6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HPB300级钢筋制作。

吊装用内埋式螺母或吊杆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1.1.7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采用的套筒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398的规定。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采用的灌浆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408的规定。

1.1.8受力预埋件的锚板及锚筋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

专用预埋件及连接件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1.9夹心外墙板中内外叶墙板的拉结件应满足夹心外墙板的节能设计要求,金属及非金属材料拉结件均应具有规定的承载力、变形和耐久性能,并应经过试验验证。

1.1.10夹心外墙板中的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不宜大于0.040W/(m˙K)。

体积比吸水率不宜大于0.3%,燃烧性能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中B2级的要求。

1.1.11装配式建筑采用的室内装修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有关规定。

1.1.12预埋的接线盒盒体应完整、无碎裂、零件齐全,预埋钢导管应无压扁、内壁光滑。

非镀锌钢导管无严重锈蚀,按制造标准油漆出厂的油漆完整;镀锌钢导管镀层覆盖完整、表面无锈斑;绝缘导管及配件不碎裂、表面有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

导管的管径、壁厚及均匀度应符合标准要求。

1.2模板分项工程

1.2.1模板材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生产前应抽样检验模板的外观、规格和尺寸。

1.2.2模板安装时接缝应严密,模板内不应有杂物、积水或冰雪等,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平整、清洁,对清水混凝土及装饰混凝土构件,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1.2.3隔离剂的品种和涂刷方法应符合方案的要求,隔离剂不得影响结构性能及装饰施工,不得玷污钢筋、预应力筋、预埋件和混凝土接槎处,不得对环境造成污染。

1.2.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

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埋件,应按设计及施工方案的要求采取防渗措施。

预埋件和预留空洞的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

6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寸

+10,0

注:

检查中心线位置时,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的较大值。

 

1.2.5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长度

梁、板

±4

尺量两侧边,取其中较大值

薄腹梁、桁架

±8

0,-10

墙板

0,-5

宽度

板、墙板

0,-5

尺量两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

梁、薄腹梁、桁架

+2,-5

高(厚)度

+2,-3

尺量两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

墙板

0,-5

梁、薄腹梁、桁架、柱

+2,-5

侧向弯曲

梁、板、柱

L/1000且≤15

拉线、尺量最大弯曲处

墙板、薄腹梁、桁架

L/1000且≤15

板的表面平整度

3

2m靠尺和塞尺量测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1

尺量

对角线差

7

尺量两对角线

墙板

5

翘曲

板、墙板

L/1500

水平尺在两端量测

设计起拱

薄腹梁、桁架、梁

±3

拉线、尺量跨中

注:

L为构件长度(mm)。

1.3钢筋分项工程

1.3.1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1.3.2预埋件等的外观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1.3.3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光圆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2335MPa级、400MPa级带肋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3500MPa级带肋钢筋,当直径为28mm以下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当直径为28mm以上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倍;

4箍筋弯折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

1.3.4纵向受力钢筋的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光圆钢筋末端作180°弯钩时,弯钩的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1.3.5箍筋、拉筋的末端应按设计要求作弯钩,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一般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设防要求或设计专门要求的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2圆形箍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受拉锚固长度,且两末端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对一般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3梁、柱复合箍筋中的单肢箍筋两端弯钩的弯折角度均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应符合本细则1.3.5条第1款的规定。

1.3.6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沿长度方向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外廓尺寸

±5

1.3.7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1.3.8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中,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不应进行钢筋搭接。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1.3.9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

1.3.10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受拉接头,不宜大于50%;受压接头,可不受限制;

2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当采用机械连接时,不应超过50%。

1.3.1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3.12受力钢筋的安装位置、锚固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1.3.13钢筋安装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尺量

网眼尺寸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偏差值

绑扎钢筋骨架

±10

尺量

宽、高

±5

尺量

纵向受力钢筋

锚固长度

-20

尺量

间距

±10

尺量两端、中部个一点,取最大偏差值

排距

±5

尺量两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

纵向受力钢筋、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基础

±10

尺量

柱、梁

±5

尺量

板、墙、壳

±3

尺量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偏差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尺量,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的较大值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尺量

水平高差

+3,0

塞尺量测

1.4混凝土分项工程

1.4.1混凝土拌合物不应离析。

1.4.2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和碱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1.4.3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应满足施工方案的要求。

1.4.4混凝土有耐久性指标要求时,应在施工现场随机抽取试件进行耐久性检验,其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1.4.5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验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1.4.5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及养护方法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1.5电线导管、电缆导管和线槽敷设分项工程

1.1.1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

1.1.2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规定。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序号

电缆种类

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1

无铅包钢铠护套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10D

2

有钢铠护套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20D

3

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0D

4

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5D

5

多芯控制电缆

10D

注:

D为电缆外径。

1.1.3金属导管内外壁应防腐处理;预埋于混凝土内的导管内壁应防腐处理,外壁可不防腐处理。

1.1.4暗配的导管,埋设深度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

1.1.5绝缘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口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采用插入法连接时,连接处接合面涂专用胶合剂,接口牢固密封;

2直埋于地下或楼板内的刚性绝缘导管,在穿出地面或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一段,采取保护措施;

3当设计无要求时,埋设在墙内或混凝土内的绝缘导管,采用中型以上的导管。

1.6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

1.6.1预制构件的质量应符合本规范、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1.6.2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且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1.6.3预制构件上的预埋件、预留插筋、预埋管线等的材料质量、规格和数量以及预留孔、预留洞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1.6.4预制构件应有标识。

1.6.5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一般缺陷。

1.6.6预制构件的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设计有专门规定时,尚应符合设计要求。

 

预制构件尺寸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长度

楼板、梁、柱、桁架

<12m

±5

尺量

≥12m且<18m

±10

≥18m

±20

墙板

±4

宽度、高(厚)度

楼板、梁、柱、桁架

±5

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偏差绝对值较大处

墙板

±4

表面平整度

楼板、梁、柱、墙板内表面

5

2m靠尺和塞尺测量

墙板外表面

3

侧向弯曲

楼板、梁、柱

l/750且≤20

拉线、直尺量测最大侧向弯曲处

墙板、桁架

l/1000且≤20

翘曲

楼板

l/750

调平尺在两端量测

墙板

l/1000

对角线

楼板

10

尺量两个对角线

墙板

5

预留孔

中心线位置

5

尺量

孔尺寸

±5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5

尺量

洞口尺寸、深度

±10

预埋件

预埋板中心线位置

5

尺量

预埋板与混凝土面平面高差

0,-5

预埋螺栓

2

预埋螺栓外露长度

+10,-5

预埋套筒、螺母中心线位置

2

预埋套筒、螺母与混凝土面平面高差

±5

预留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尺量

外露长度

+10,-5

键槽

中心线位置

5

尺量

长度、宽度

±5

深度

±10

注:

1l为构件长度,单位为mm;

2检查中心线、螺栓和孔道位置偏差时,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较大值。

1.6.7预制构件的粗糙面的质量及键槽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