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90660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1.docx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1.docx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III1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III)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史载:

“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

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

”该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周封邦建国B.秦朝设郡置县C.汉朝行“推恩令”D.元朝广设行省

3、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颂:

“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

”这反映当时(  )

A.形成了全国性的市场B.手工业获得长足发展

C.对外贸易发达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美国历史学家珀金斯指出,14-20世纪中期,中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在增长,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提高。

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经济的简单再生产形式                B.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农业的发展

C.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推行                    D.传统科学技术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5、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

至唐初,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门阀氏族势力的衰落B.政府掌握的土地数量减少

C.均田制度的逐渐衰落D.部曲、奴婢的社会地位下降

6、有学者在评述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时说:

“(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

”该项措施应为(  )

A.发展工商业                     B.废除债奴制C.发放观剧津贴                             D.实行财产等级制

7、公元前287年,为了弥补《十二铜表法》对财产侵害问题上规定的不足,颁布《阿奎利亚法》。

规定:

“因违法杀害他人的奴隶、四足动物或家畜,按照它们被杀前一年中的最高价格予以赔偿,而对其他财物的损害,以它们在最后30天中的最高价格为准。

”这一规定(  )

A.是罗马法趋于理性的体现                    B.促进了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

C.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D.体现了对生命和财产的尊重

8、戒奢崇俭是中国古代理财的指导思想,这一观念在晚清受到了冲击。

有些人认为“国内一切仰给于外国,所费更大,节流无从谈起”,理财应重在“开源”,而不在“节流”。

据此,他们主张清政府应当(  )

A.大力发展农业B.兴办军事、民用工业C.发动侵略战争D.增加统治者的消费支出

9、根据下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年间中国(  )

A.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

个)                B.新建的洋务企业(单位:

家)

C.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

千万两)        D.对外赔款的数额(单位:

千万两)

10、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

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

由此最能说明(  )

A.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继续抗日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11、右图为《20世纪编年史图鉴》中某一时期的东亚地图,图中分别以黑、白、灰色标示了三个不同政权。

这幅地图最有可能编印于(  )

A.日俄战争后辛亥革命前(1905—1911年)

B.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年)

C.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D.内战爆发后新中国成立前(1946—1949年)

12、1895年孙中山发动起义,“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1900年10月孙中山又领导发动了惠州起义,“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

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

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三民主义逐渐为民众所接受           

     B.清政府在政治上不断趋于反动

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在中国完全确立

13、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半数以上的土地仍然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

这一事实可以说明(  )

A.国民党联合各阶层进行北伐的必要性B.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实践的必要性

C.国共合作抗日局面最终形成的可能性D.革命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可能性

14、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

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

”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

A.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B.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C.确立了联邦民主共和政体                    D.民主政治并非形同虚设

15、“有衡”对于政治文明来说,犹如人坝之于河水。

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体现了地域平衡机制的是(  )

A.三权分立制                  B.国会议员名额分配制C.国会两院制                            D.联邦制

16、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

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

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

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指(  )

A.借鉴苏联管理经济模式                        B.建立国民经济军事化体制

C.渴望扩大政府职能                                D.改变资本主义代议制度

17、有历史学家认为20世纪开始于1914年,结束于1991年。

据此判断,其历史分期的依据是(  )

A. 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D.技术革命的影响程度

18、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曾有媒体以“新保守主义”来形容她,认为她在位期间(1979—1990年)一连串的改革行动是要将英国带回到亚当斯密时代。

下列措施中最有可能是其实施的是(  )

A.减少政府公共开支与征税                    B.重要产业收归国营

C.使用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                    D.扩大失业救济范围

19、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的黄金储备从战后的250亿美元急剧下降到90亿美元,黄金存量从8亿多盎司骤减到2.5亿盎司。

而此时的欧洲各国,至少囤积着800亿美元,有权要求美国兑付22.8亿盎司的黄金。

这主要说明当时(  )

A.美国陷入了欧洲的债务危机                B.国际金融体系存在内部缺陷

C.国际黄金储存量总体下降                    D.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效果明显

20、“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

”这说明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

C.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21、对图7时间轴所列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地理大发现是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内在动力B.殖民扩张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推动了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化形成

22、“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

”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白(  )

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B.美国官员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价

C.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官员对中国的评价D.美国官员对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的评价

23、1961年5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坦言,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从城市压缩人口下乡,就是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

据统计,全国精简下来的近xx万职工中,有67%的职工回到了农村。

这表明(  )

A.  国民经济结构实施重大调整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露端倪

C.第二个五年计划全面实行                 D.工业建设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24、图5是1947年的美国漫画。

漫画中的人物是斯大林是在标着“欧洲复苏”的篮框下,积极拼抢着写有“马歇尔计划”的篮球。

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A.美国旨在欧洲复苏                           

     B.美苏冷战尚未开始

C.苏联经济亟待恢复                             

   D.美苏关系有所缓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北宋开国初,太祖赵匡胤即颁布《盗窃律》等系列律令,同时连续惩办了一批贪官,大将军桑进兴也因受贿罪被处死刑。

……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增强监察机构的专门化和权威性。

给监察官员以特殊地位与职权,他们秩轻而任重,官卑而位尊,代表皇权监督各级官吏……具有很大权威性。

——王凡《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的现代启示》

材料二在中国古代的专制政治下,没有哪个王朝的廉洁局面能够维持百年。

基于对历史的和现实的思考,自1938年到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制定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惩治贪污条例》等有关廉政建设的法规。

在1943年2月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议上,对王震等22名克己奉公,功绩卓著的干部以隆重的表彰和奖励……王华亭等6人因违法乱纪受到开除党籍或严重警告处分。

——据《建党85周年特稿:

五个案例见证党的反腐之路》等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初反腐的主要方式。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用这些方式的背景。

(1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没有哪个王朝的廉洁局面能够维持百年”这一现象的理解,并分析陕甘宁边区政府开展廉政建设“历史的和现实的”必要性。

(13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

“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

”他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

“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的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

”然而陈志武教授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

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已经非常高,足以解决跨国贸易支付问题。

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者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为什么最早征服美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开始没落?

为什么藏在地下的石油资源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

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这些发展给西欧以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实力。

——《历史教学》xx.2

评材料中关于“掠夺”与“西方崛起”关系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讨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7、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

这种新陈代谢表现在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方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一洋务运动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于挣脱传统。

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

零零碎碎的。

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中国社会从中世纪翻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

……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具体说明洋务运动如何“异于传统”又“难于挣脱传统”?

(7分)并结合史实说明它如何促透了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8分)

 

屯溪一中高二年级开学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5DCAAA6—10BABAC

11—15CBBDB16—20CCABA

21—24BCAC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2分)

25(25分)

【答案】

(1)方式:

加强反腐立法;严厉司法惩处;完善监察机制;提升监察权力。

(8分)

背景:

宋初注重加强集权;商品经济日益活跃;中唐以来儒学衰微;宋太祖的自身经历等。

(任2点4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理解:

中国古代君主制下的监察制实际效能有限,无法保证封建王朝长盛不衰;这是因为监察官员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

(6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历史:

腐败导致历代政权不能持久;中国封建官僚文化根深蒂固。

(任1点3分)

现实:

增强领导能力,提高政府威信;改善党的作风,赢得人民信任;改善干群关系,克服根据地困难;巩固统一战线,争取抗战胜利。

(采意给分,任2点4分)

26题(12分)

【答案】观点一:

掠夺在前,发展在后,掠夺促进西方崛起。

态度:

我同意“掠夺在前,发展在后,掠夺促进西方崛起”的观点。

(3分)

论证:

①黑奴贸易给欧洲带来巨额财富,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

②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扩张与掠夺,给欧洲带去了大量的资金和原料,促使欧洲经济产生重大变革。

③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殖民霸权,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④工业革命后,列强加紧殖民扩张,为欧洲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与原料产地。

(8分)

总之,西方的掠夺使大量的财富流入西方,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的积累,所以我同意“掠夺在前,发展在后,掠夺促进西方崛起”的观点。

(1分)

观点二:

发展在前,掠夺在后,发展是西方崛起的基础。

态度:

我同意“发展在前,掠夺在后,发展是西方崛起的基础”的观点。

(3分)

论证:

政治:

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法制思想为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英国17世纪就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促进了英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经济:

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荷兰、英国组建大型商业公司,促进海外贸易发展。

科技:

文艺复兴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思想: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是西方崛起的精神因素。

(8分)

总之,西方由于自身的内部发展,为掠夺奠定了基础,所以我同意“发展在前,掠夺在后,发展是西方崛起的基础”的观点。

(1分)

27题(15分)

【答案】

(1)“异于传统”:

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创办近代海军;开办近代一批新式学堂。

(4分)

“难于挣脱传统”:

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只学西方先进技术,不学西方先进制度、文化)。

(3分)

说明: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对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8分)

【感谢您的阅览,下载后可自由编辑和修改,关注我每天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