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92325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化学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化学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化学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化学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化学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化学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化学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化学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化学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化学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化学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化学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化学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docx

《化学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docx

化学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2010学年第一学期六、八、九三校期中考试

高三化学试题卷

说明:

1、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满分为100分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14Na23S32Cl35.5K39Ca40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HF的电子式:

B.O的核外电子排布:

C.S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B.晶体中一定存在化学键

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3.应用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语句,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金属单质Li、Na、K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升高

②砹(At)是第VIIA族,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HC1

③硒(Se)是第VIA族,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

④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其水溶液均为酸性

⑤铊(TI)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⑥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A.①③④B.①③⑥C.③④⑤D.②③⑥

4.已知NH3和HCl都能用来作喷泉实验的气体,若在同温同压下用等体积烧瓶各收集满NH3和HCl气体,实验后二个烧瓶内溶液的关系是(两烧瓶内充满溶液且不考虑溶质的扩散)

A.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

B.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

C.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同

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同

5.由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

结论

A

NH3的水溶液能导电

NH3是电解质

B

SO2通入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BaSO3不溶于强酸

C

Ca(ClO)2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

酸性:

H2CO3>HClO

D

Na2SiO3溶液中滴入盐酸,产生白色沉淀

非金属性:

Cl>Si

6.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A.量取15.00mLNaOH溶液B.定容C.电解制Cl2和H2D.高温煅烧石灰石

7.下列各组物质中,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①CuSO4·3H2O和CuSO4·5H2O ②NH4CNO和CO(NH2)2

③C2H5NO2和NH2CH2COOH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8.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中:

Fe2+、Cl-、NO3-、Na+

B.石蕊呈红色的溶液中:

Na+、AlO2-、NO3-、Cl-

C.含大量Al3+的溶液中:

K+、Na+、NO3-、HCO3-

D.由水电离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

Ba2+、Cl-、Na+、Br-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在KHSO4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SO42-沉淀完全:

Ba2++OH-+H++SO42-=BaSO4↓+H2O

B.Na2O2与H2O反应生成O2:

Na2O2+H2O=2Na++2OH-+O2↑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

Cl2+H2O=2H++Cl-+ClO-

D.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镁溶液:

2Cl-+2H2O

2OH-+H2↑+Cl2↑

10.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A

B.常温下,100mL1mol/L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C.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D.3.4gNH3中含N-H键数目为0.2NA

11.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用①无水CuSO4、②澄清石灰水、③红热CuO、④生石灰、⑤品红溶液等试剂可将其一一检出,(设待检气体为G,气体通过每一种试剂时相关物质的吸收均是完全的)检测时使用试剂的正确顺序是

 A.G→①→⑤→④→②→③B.G→①→⑤→③→④→②

C.G→①→⑤→②→④→③ D.G→①→⑤→②→③→④

12.向20.00mL稀氨水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下列示意图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13.某同学将少量硝酸铜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使它按:

2Cu(NO3)2===2CuO+4NO2↑+O2↑分解。

分解后立即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中,木条复燃。

该同学对实验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NO2不支持燃烧,木条复燃只是由于反应中产生的O2所致

B.只要混合气体中有氧气,带火星的木条就能复燃

C.Cu(NO3)2分解产生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高,所以木条复燃

D.NO2和O2均能支持燃烧,木条复燃是NO2和O2共同作用的结果

14.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广阔,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对此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B.O2是氧化产物

C.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2molFeSO4发生反应时,共有10mol电子转移

15.短周期的A、B两种元素,A原子半径小于B的原子半径,两种元素可形成A是正价的AB2型化合物。

下列关于两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B可能属于同一周期②A是B的前一周期元素;

③A只能是金属元素;④A可能是第二周期IIA族或IVA族元素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②③④

16.现有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硫酸和氢氧化钡五种物质的溶液,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图中每条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X一定是氢氧化钠溶液

B.Y一定是硫酸溶液

C.Z可能为碳酸钠溶液

D.M、N必定各为碳酸氢钠、氢氧化钡溶液中的某一种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7分)

17.(9分)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C>D>A>B。

已知:

A、B位于同一周期;A、D位于同一主族;D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D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C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的4倍。

试回答:

(1)C和D元素分别是:

C▲,D▲

(2)这四种元素中,在常温常压下的液体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A和B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的电子式是▲,B与C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

1:

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元素D的氧化物属于▲晶体。

(4)写出以D的氧化物为原料工业制取单质D的化学方程式为▲

18.(12分)A、B、C三种非金属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16,它们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两两化合可以生成三种常见的化合物D、E、F。

D、F的一个分子中只含有10个电子,常温下D是一种液体,E的相对分子量比D大。

(1)B的元素名称是▲,C单质的结构式是▲。

(2)A、B两元素还能形成一种比D相对分质量大16的化合物,请写出该化合物的一种用途▲;A、C两元素也还能形成一种比E相对分子大16的化合物,请写出实验室制备该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E、F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生成C元素的单质和D,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A、B、C三种元素能组成一种原子个数比为3:

4:

2的常见离子化合物,0.1mol·L-1的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溶液显 ▲ 性(填“酸”、“碱”、“中”),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   ,

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19.(6分)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Mg2+、Ba2+、Al3+、Fe3+、I-、NO3-、CO32-、SO42-中的几种。

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CCl4层呈紫红色。

 ③另取部分溶液,逐渐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均无沉淀产生。

④另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⑤将③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

(1)写出⑤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阳离子是▲

(3)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是▲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27分)

20.(11分)由Fe2O3、Fe、CuO、C、Al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取样品进行下列实验(部分产物略去)

(1)取少量溶液X,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

取上层清液,通入CO2,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填写化学式)▲。

(2)Z为一种或两种气体:

①若Z只为一种气体,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则反应I中能同时生成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若Z为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试剂a为适量水,则Z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

(3)向Y中通入过量氯气,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

▲。

(4)取Y中的溶液,调pH约为7,加入淀粉KI溶液和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当消耗2molI-时,共转移3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另取原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

若溶液中一定不会产生Y中的红色固体,则原样品中所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组合是(各组合中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2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10g胆矾制取CuO,并证明CuO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反应。

(1)首先制备CuO,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缺少的步骤:

①称取10g胆矾,放入小烧杯中,再加水溶解;

②向小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至产生大量沉淀;

③用酒精灯在石棉网上加热小烧杯,至沉淀物完全黑色;

④将以上混合物过滤,洗涤,▲,然后研细;

⑤检查④中洗涤是否完全的操作是▲。

(2)用右图所示,按表中设计实验方法,证明CuO能催化

7%H2O2溶液的分解,并与MnO2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

实验序号

双氧水体积

催化剂

待测数据

a

15mL

b

15mL

0.5gCuO

c

15mL

0.5gMnO2

 

①从设计原理看,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是▲。

②为探究CuO在实验b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除与a比较外,还应补充以下实验(不必写具体操作):

A.证明CuO▲性质(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B.▲。

22.10分用二氧化氯(ClO2)、铁酸钠(Na2FeO4摩尔质量为166g·mol-1)等新型净水剂替代传统的净水剂Cl2对淡水进行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新技术。

ClO2和Na2FeO4在水处理过程中分别被还原为Cl-和Fe3+。

(1)如果以单位质量的氧化剂所得到的电子数来表示消毒效率,那么,ClO2、Na2FeO4、Cl2三种消毒杀菌剂的消毒效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铁酸钠之所以能净水,除它本身具有强氧化性外,另一个原因可能是▲

(3)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

ClO2可以看做是亚氯酸(HClO2)和氯酸(HClO3)的混合酸酐。

工业上用稍潮湿的KClO3和草酸在60℃时反应制得。

某学生用如上图所示的装置模拟工业制取及收集ClO2,其中A为ClO2的发生装置,B为ClO2的凝集装置,C为尾气吸收装置。

请问:

①A部分还应添加温度控制(如水浴加热)装置,B部分还应补充什么装置▲;

②该装置按①补充完整后,装置A、B、C中还有一处设计明显不合理的是▲_(填“A、B或C”),理由是▲

③C中应装的试剂为▲。

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3.

(1)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C2O42-+▲MnO4-+▲H+=▲CO2+▲Mn2++▲H2O

(2)称取5.0g含H2C2O4·2H2O、KHC2O4和K2SO4的试样,加水溶解,配成250mL溶液。

量取两份此溶液各25mL,分别置于两个锥形瓶中。

 ①第一份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滴加0.25mol·L-1NaOH溶液至16mL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该溶液被中和的H+的物质的量为▲mol;

②第二份溶液中滴加0.10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至12mL时反应完全,则该溶液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mol;

③原试样中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是▲和KHC2O4的质量分数是▲。

 

2010学年第一学期六、八、九三校期中考试(2010年11月)

化学答案卷

题序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D

A

C

A

C

D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B

C

B

D

A

C

A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7分)

17.(9分)

(1)Na(1分),Si(1分)。

(2)H2O>CH4>SiH4(2分)。

(3)

,原子。

(各1分)

(4)SiO2+2C

Si+CO↑(2分)

18.(12分)

(1)氢(1分),

(1分)。

(2)杀菌消毒(合理的都可以)(1分),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分)。

(3)__2:

3_(2分)__。

(4) 酸性(1分), NH4++H2O

H++NH3·H2O(2分),

       c(NO3-)>c(NH4+)>c(H+)>c(OH-) (2分)      。

19.(6分)

(1)NH4++OH

NH3↑+H2O(2分)

(2)NH4+Ba2+(2分,有错误不给分)

(3)SO42-CO32-NO3-(2分,有错误不给分)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27分)

20.(11分)(11分)

(1)Al。

(1分)

(2)①C+2H2SO4(浓)

CO2↑+2SO2↑+2H2O。

(2分)

②NOCO2(2分)

(3)Cu2+Fe3+H+。

(2分)

(4)2Fe2++3H2O2+4I-=2Fe(OH)3↓+2I2。

(2分)

(5)CuO、C;CuO、C、Fe2O3。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