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拓展练习单元测试第6单元语文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94594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拓展练习单元测试第6单元语文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拓展练习单元测试第6单元语文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拓展练习单元测试第6单元语文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拓展练习单元测试第6单元语文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拓展练习单元测试第6单元语文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拓展练习单元测试第6单元语文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拓展练习单元测试第6单元语文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拓展练习单元测试第6单元语文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拓展练习单元测试第6单元语文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拓展练习单元测试第6单元语文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拓展练习单元测试第6单元语文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拓展练习单元测试第6单元语文版含答案.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拓展练习单元测试第6单元语文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拓展练习单元测试第6单元语文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上册拓展练习单元测试第6单元语文版含答案.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拓展练习单元测试第6单元语文版含答案

单元测试——第六单元

(时间:

150分钟总分:

150分)

题号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阻塞(sè)  腠理(zòu)  骨髓(suǐ)  曲折迂回(yū)

B.孀妻(shuāng)匮乏(kuì)顿踣(bó)厝火积薪(cuò)

C.啮齿(niè)隳突(suī)两涘(ài)苛捐杂税(kē)

D.停泊(bó)箕畚(fèn)恂恂(xún)琼楼玉宇(qióng)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

(4分)

(1)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甚矣,汝之不惠。

(4)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3.选出与例句中的“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例句:

而吾以捕蛇独存A.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B.君将哀而生之乎

C.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4.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1)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2)呜呼!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5.句子积累——根据提示语填写相应的句子。

(8分)

(1)晏殊的《浣溪沙》中对仗工整、意境优美而且传唱至今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有两句写景名句,画面开阔,意境壮观,被王国维称作“千古壮观”,这两个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两句来祝福一对心心相印的朋友: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常常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的两句来歌颂教师无私奉献的一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6分)

(1)课文《秋水》节选自《____________》,其中“秋水”指的是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选自《________________》,其中“使”的意思是________。

(3)《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选自《____________》,其中“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香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0分)

(一)使至塞上(8分)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2分)

 

8.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2分)

 

9.请用自己的话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描绘出来。

(2分)

 

10.对这首诗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第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

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第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

“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在燕然前线带兵。

(二)秋水(14分)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4分)

(1)秋水时至(        )

(2)百川灌河(        )

(3)望洋向若而叹曰(        )

(4)河伯始旋其面目(        )

1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见”字与“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一句中“见”字意思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B.于是入朝见威王

C.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14.这则寓言故事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_”来概括,本意是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在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5.从庄子“道”的观点看,事物无大小、是非之分,一切都是相对而言的,但作为寓言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

(3分)

 

(三)(13分)

【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

“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

扁鹊曰: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选自《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乙】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节选自《列子·愚公移山》)

1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

(1)立有间 ________________

(2)臣是以无请也 ________________

(3)达于汉阴 ________________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翻译【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子。

(4分)

(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8.回答下列问题。

(5分)

(1)【甲】文刻画了蔡桓公什么样的形象?

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3分)

 

(2)【乙】文刻画的人物给我们什么启示?

(2分)

 

(四)(15分)

【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节选自柳宗元《捕蛇者说》)

【乙】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①称“宫市②”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③”,仍邀④以驴送至内。

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

“须汝驴送柴至内。

”农夫曰:

“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今以柴与汝,不取直⑤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

”遂殴宦者。

(选自韩愈《顺宗实录·宫市》)

【注释】 ①宦者:

太监。

②宫市:

指中唐以后,皇帝直接掠夺百姓财物,只给少量钱财或直接掠夺的最无赖、最残酷的方法。

③门户:

指门户税。

④邀:

强要。

⑤直:

通“值”,这里指钱。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悍吏之来吾乡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吾恂恂而起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C.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又就索“门户”使人索扁鹊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以所得绢付之

D.太医以王命聚之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2)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

“须汝驴送柴至内。

 

22.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表。

(4分)

选文

人物

遭遇

思想内容

蒋氏

(1)蒋氏的话是要说明: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夫

(2)农夫“殴宦者”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出自《尚书》)其意思是:

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了国家的基石,国家才会安宁。

【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的民本思想。

请你结合选文加以简析。

(3分)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在“主题探究学习:

神话”综合性学习中,班级积极组织同学们开展相关活动。

结合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24.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3分)

 

25.请分别写出中外各一个神话故事。

(3分)

 

26.2013年12月14日24时11分,“嫦娥三号”携“玉兔”落月的瞬间,让传说中的神话变为现实,请谈谈你对这一历史性时刻的感想。

(4分)

 

四、作文(6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很多时候,我们在自然山水中寻觅阳光,在亲朋好友中寻找阳光,在伟大人物中寻求阳光……但我们常常忽略了,我们自己也可以是一束阳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请以“我也是一束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参考答案】

1.B 

2.

(1)分辨,现在写作“辨” 

(2)返回,现在写作“返” 

(3)聪明,现在写作“慧” 

(4)用热水焐,现在写作“烫” 

3.D 

4.

(1)况且我曾经听说有认为孔仲尼学识少、伯夷的道义轻人,开始我还不相信。

 

(2)唉!

谁知道赋税的祸害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3)早晨对镜梳妆只担心自己的容颜变老,深夜吟诗只觉月光分外寒冷。

 

5.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

(1)庄子·秋水 秋天的洪水 

(2)王右丞集笺注 出使 

(3)珠玉集 铺满落花的小径 

7.“蓬草”随风飞转,古代诗文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游子。

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无奈,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8.“直”和“圆”准确地点明了沙漠的景物特征,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直”字于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在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9.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

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10.B(解析:

B项作者出塞时并非秋天,而是春天。

因为“归雁入胡天”透露出大雁从南往北飞,这是春天的季节特征。

) 

11.

(1)按时 

(2)黄河 (3)抬头仰望的样子 (4)旋转,掉转 

12.D 

13.直流的水波是这样浩大,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分辨不清牛和马。

 

14.望洋兴叹 要做一件事情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15.示例:

①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只有经过与别人的比较,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不足。

如果盲目骄傲自大,就难免会贻笑大方;②人贵有自知之明;③谦受益,满招损;④自大源于无知;⑤克服主观性,防止片面性。

 16.

(1)一会儿 

(2)不询问 (3)汉水南岸 (4)用簸箕和土筐装土石 

17.

(1)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掉头就跑。

 

(2)冬夏季节变换,才回家一次。

 

18.

(1)“讳疾忌医”(掩饰错误、顽固坚持、不愿改正错误)的形象。

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他人的批评和帮助。

 

(2)正视困难,才能战胜困难。

 

19.C(解析:

C项,即使;A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结构助词“的”;B项,表示修饰关系/表示承接关系;D项,勒索/寻找。

) 

20.D 

21.

(1)现在即使死在捕蛇上,比起我邻居的死就已经晚多了,(我)又怎么敢怨恨这件事呢?

 

(2)农夫开始哭泣,把所得到的绢布还给太监;(太监)不肯接受(他的绢布),(并且)说:

“一定要用你的驴把柴送到宫内。

” 22.

(1)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2)宦官仅用绢数尺强换农夫的柴,还想把驴牵走 

(3)统治者残酷剥削、欺压劳动人民的社会现实 

23.【甲】文通过蒋氏的陈述,表现了赋税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乙】文通过卖柴农夫反抗宦官的故事,揭示了统治者巧取豪夺欺压人民的本质。

两位作者都同情人民的遭遇,关注民间疾苦;他们写这些文章都是为了引起统治者的注意,以减轻赋税,缓和与劳动人民的矛盾,这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乙文参考译文】曾经有农夫用驴驮着木柴到城里去卖,遇到一个太监声称王宫中所设的市肆要买这些(木柴),只给了他几尺宫廷里的绢布,又就地索取进奉“门户税”,还强要农夫的驴将木柴送到内廷去。

农夫开始哭泣,把所得到的绢布还给太监;(太监)不肯接受(他的绢布),(并且)说:

“必须要用你的驴把柴送进内廷。

”农夫说:

“我有父母、妻子和孩子,靠这(贩卖木柴)然后才能糊口。

现在我把我的柴给你,不拿报酬就回去,你还不愿意,我只有一死而已了。

”于是殴打了太监。

24.示例:

一起走进神话,重温经典文化。

 

25.示例:

中国:

后羿射日外国:

诺亚方舟 

26.示例一:

中国的崛起与富强带领着我们每一个人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嫦娥三号”携“玉兔”奔月、落月,使神话变成现实,这不只是一种科技实力的展示,更是未来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希望所在,标志着中国的探月工程大有可为,也将大有作为。

 

示例二:

中国在富强,中国的科技也在不断进步,在天气预报、防灾避灾减灾、大气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每一项科技的进步,都在为我们造福,航天科技也不例外。

 

示例三:

探月之路尽管艰辛无比,但一代代中国科研人员为之奋斗不息;探月之路尽管漫长曲折,但和平发展、奋力崛起的中国始终没有放弃;探月之路尽管充满变数,但不服输的中国人民以智慧和勇气创新求进。

2013年将成为所有中国人值得铭记的一年。

 

27.作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