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96495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XXXXXXX绿健茶油有限公司

年产2000吨野生茶油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承办单位:

XXXXXXXXXX绿健茶油有限公司

法定地址:

XXXXXXXXXX县城南工业区

法人代表:

XXX

通讯联络:

XXXX-XXXXXXX

开户银行:

第一章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

XXXXXXXXXX绿健茶油有限公司野生茶油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XXXXXXXXXX绿健茶油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XXXXXXXXXX县城南工业区

建设规模:

2000吨/年野生茶油建设项目

项目投资:

300万元人民币

可行性研究概况

研究工作指导思想

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重点为指导思想,以技术先进、经济可行为原则,立足XXXXXXXXXX县,面向全国、着眼未来、造福社会、促进农民受益、企业增效、国家增收,把本项目建成知名的现代油脂加工企业。

研究工作依据

可行性研究工作主要依据为:

(1)国家和省、市、县关于加快发展以食品工业为龙头的农副产品深加工政策;

(2)国家有关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产业化政策和全国食品工业发展规划要求;

(3)国家关于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政策;

(4)XX省的德兴市、XX县等丰富山茶油资源优势;

(5)有关食品油加工建设规范、标准、要求等;

研究工作范围

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主要是资源分布及拥有量,产品性能、市场前景、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工艺技术要求、组织管理、投资估算及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评价等。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1国家政策导向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国家的高度重视。

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与农村工作的意见】强调:

必须坚定不移的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切实解决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确保农业发展、农业增收和农业稳定。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每年都有大幅度的增长,用于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并提出农产品的质量从健康向绿色、有机方向发展。

食用油是城乡居民必需的食品,原料主要来自于农业中的草本经济作物;但由于我国人多地少,要拿出更多的土地种植草本油料是很困难的,中南林学院何方教授认为,发展木本食用油料是解决食用油供应不足和质量不高的最好出路。

因而,精制茶油生产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何况茶油拥有‘东方橄榄油’的美称,具有对人体多种生理和保健功能的作用,符合现代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为当今食用油中的精品。

XX县发展规划

XXXXXXXXXX县地处XX中部,靠近广东、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省委、省政府提出按照‘依托优势资源开发优势产品,依靠优势产品发展优势产业’的‘四优’模式,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基本形成了以箱包、盐化深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基础化工等特色的行业锥心。

项目建设条件

山茶树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丘陵及中低山区、集中生长在XX、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为野生山茶科植物。

山茶油取其种子(茶粒)经烘烤、榨取提炼而成。

山茶树可人工播种,一般3-5年即有收成,不需施肥、打农药,且产量高于天然野生,是退耕还林、保护水土的有效手段,值得大力推广。

XXXXXXXXXX县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丰富,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生态屏障。

XX山区农民素有油茶种植传统,百年茶树成林,品质上乘,据林业部门统计,全县油茶投产面积43.6万亩。

此外,附近的市、省的油茶资源也非常丰富。

因此,在XX县投资精制茶油项目有充足的油茶资源保障。

油茶的加工产品-----茶油、茶粕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以及工业价值。

茶籽含油率在25---38%之间。

目前,附近县市茶籽加工工艺落后,油脂厂生产油的工序仍主要采用机压榨液方式,出油率只有15—28%,生产效率低,浪费较严重,影响了出油率和茶粕的质量;生产规模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茶饼浸出加工的原料已供大于求,茶农把大量的茶饼低价处理,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从中可知,精致茶油项目是适应国家农业产业化政策的,并与XX县近年大力扶持,发展的特色产业相容;虽然附近县市已有一些茶油生产企业,但在生产工业和规模上难以满足品质要求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发展,因此,投资生产工艺先进的精制茶油规模企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项目建设的意义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对XX县的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带来积极的意义:

(1)括宽了本地茶油籽的销售渠道,提高了茶农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和收入;

(2)油茶是退耕还林、保护水土的有效手段,并且不需要施肥,不喷农药,即符合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强县的目标,又能保证生态保持率;

(3)优质野生茶油是有机食用油,可作为旅游产业的关联产品,为吉安市的‘旅游立市’规划做贡献;

(4)能吸纳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力,缓解XX县的就业压力;

(5)为XX县带来可观的税收收入。

第三章市场预测与建设规模

1.2产品用途

通过对茶油系列产品特性及国内外市场调研,茶油、茶皂素、活性炭、脱皂茶粕等产品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及广阔的市场前景。

产品销售以外销、内销相结合,高级食用茶油及茶皂素部分外销,其他国内销售。

精炼茶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食用油的的消费将由对量的需求逐步转向对质的要求。

作为高级食用油的山茶油是来自大自然的产品,是食用油中的精品,目前市场几乎是空白,产品深加工具有广阔前景。

特别是精炼山茶油属于不干性油,其色清味香,可与被誉为天然油脂皇后的橄榄油媲美,品质、价格也可与其抗衡。

茶皂素:

天然茶皂素在各行各业具有广泛用途,可作为植物农药、公路沥青乳化剂,去污清洁剂等原料。

目前茶皂素加工企业只有中国才有,国外生产无一厂家。

以现知的国内江苏、山西、湖南等地年需求量就有5000吨,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茶皂素产品已试销国内外及台湾,而且形势看好,前景广阔。

脱皂茶粕:

脱皂茶粕蛋白质含量,营养价值高于玉米小麦等,是很好的饲料生产原料,传统的粮食生产饲料,用量大,代价高,回报率低。

因此,用质优价廉脱皂茶粕等加工下脚料替代主粮生产饲料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市场前景广阔。

活性炭:

活性炭为多数行业常用的原材料,国内市场广阔。

活性炭的生产原料为茶油生产的废弃物---茶籽壳。

主要原料无需外购,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市场前景与需求分析

食用油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据有关专家估算,我国每人年平均食用油耗量为30kg,总需求量为380亿kg。

其中11亿kg需要靠木本食用油提供。

茶油是世界上最好的木本植物食用油,茶油是人们喜爱的天然植物油。

随着人们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从温暖型转向健康型、而目前我国茶油产量相对很低,平均每年产量只有2-3亿kg,人均不足0.23kg,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现代医学证明,食用山茶油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从而可防止血压增高和血管硬化。

上佳的品质加上保健功能,使茶油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

我国木本食用油缺口很大,每年都要进口100万吨棕榈油和橄榄油,以满足市场需求,与茶油相比,橄榄油以其“植物油皇后”地位,身价是茶油的三倍,而部分营养成份还稍逊于国产茶油,在不少国家已实现食用油木本化的今天,这种供需状况显然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的提高,山茶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

最近几年,山茶油的市场需求和消费每年增幅达到1000%,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近几年,我国生产的精制茶油主要销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我国加入WTO后,将给茶油的产业发展带来机遇,茶油在国内外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综上所述,茶油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巨大,前景可观,因此,可以大力发展茶油产业,不断提高茶油的产量和质量。

以振兴地方经济,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生产规模

产品围绕人们消费观念转变,跟踪国际市场趋势达到绿色、保健、时尚的要求。

1.山茶油:

产品执行国家新标准GB2716-85卫生标准。

主要产品精制山茶油质量内控标准为:

项目

标准

项目

标准

透明度

澄清、透明

酸价(mgKOH/g)

≤0.2

气滋味

气味、口感好

过氧化值(meg/Kg)

≤5

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

黄10、红0.2

不皂化物%

≤1

水份及挥发物%

≤0.10

烟点℃

≥215

杂质%

0.05

产品包装要求

对小包装采取中小规格并举办法,继续使用食用油包装塑料桶,按2.5公斤、5公斤两种规模包装的同时,逐渐推行1公斤及0.5公斤小包装,最终达到“一等质量,一流包装”具竞争力的要求。

茶粕

年产量12000吨。

第四章工程建设内容

1.3厂址选择与自然条件

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位于XXXXXXXXXX县城南工业区内,

XX县城南工业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105国道、京九铁路穿城而过,距赣粤高速公路7公里,距浙赣铁路35公里,与水运黄金通道赣江相临。

厂址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

XX县位于XX省中部,属北、中亚热带湿润气候。

一年平均气温4-9℃,七月平均气温28-30℃,无霜期8-10个月。

(2)水文条件:

XX县城南工业区平均海拔较高,历史最高洪水位资料调查,工业区无洪水之害。

(3)地质条件:

工业区属丘陵地带,土地经过平整,完全适合生产线建设。

(4)地震条件:

根据国震发(1992)160号文件,按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列度区划图(1990)50年超越概率10%,XX县地震基本列度小于6度。

设备选型和工艺流程

设备选型

根据市场调查、资源状况、市场前景及产品质量要求,使用连续式日产12吨山茶油专用压榨,60吨浸出、10吨精炼加工生产成套设备,配套2吨锅炉一台及部分毛油、计量检测设备等。

工艺流程简图

原料(茶籽)

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整个项目流程分三个车间进行,油茶籽的预榨车间,油饼的浸出加工车间和油脂的精炼加工车间,工艺流程如上图。

经过上述工艺流程,1吨茶油籽可提炼精茶油300公斤(毛茶油350公斤),出油率30%,产油茶粕600公斤,出粕率60%(10%的水份烘干时蒸发掉)。

工艺重点分解

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四道工序:

(1)脱磷:

将原毛油放进碱炼锅中,加入原毛油湿高5-10℃的热盐水,使原毛油中的磷脂、蛋白质、胶粘物质吸水膨胀而分离出来。

(2)脱酸:

根据原油酸价,选择不同浓度的酸液,按原油重量的一定比例加入碱炼锅内中和油酸,使之形成皂粒,经过沉淀后排出。

(3)脱色:

将出酸后的中性油在真空脱色锅中加热干燥后,加入油重3%左右的活性白土,吸附油脂中的色素,再用过滤机把白土过滤分离出来。

(4)脱臭:

将脱色油在真空脱臭锅中加热到245℃以上,喷入适量的水蒸汽,在气、液相接触的表面,水蒸汽被挥发出的臭味所饱和,并按其分压出的比率逸出,由真空泵抽出。

脱臭后的油经冷却后便是精制食用油。

总平面布置图

总平面布置原则

(1)按照不同功能,分区布置,功能分明,并用绿化带隔开。

(2)为减少占地,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采用集约化和组团式的布置形式。

(3)根据常年主导风向,对全厂进行总图布置。

建筑物尽可能南北向布置,锅炉房避免置于常年方向上风向位置,并用绿化带与周边建筑物隔开。

(4)总平面布置应满足规划控制和消防安全要求。

(5)按工厂生产工艺要求,进行绿化小区布置,绿化面积不小25%。

(6)总平面布置充分考虑人流、物流、信息流,应保证交通顺畅,便于管理和维护。

总平面布置

厂区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场内布置方案如下:

1、生产区

(1)茶油压榨区、浸出区、精炼加工区,罐装区,考虑到产品的包装需要根据市场的要求,可能出现一定的变化,故该区域的面积应留有后期技术改造的空间。

(2)包装区,作为产品包装和临时存放场所,与生产区分开,至少采用隔断。

2、辅助设施区

包括锅炉房、检测室、原油库、成品仓库、配电房、办公楼等。

3、专家服务中心

本项目拟采用区域内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将来发展成为XX县农业龙头企业。

主要建筑物

生产设施

成套设备占地面积28×10米,拟建一层式混泥土钢架结构平房,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辅助生产设施

(1)锅炉房120平方米,钢混结构,2吨锅炉。

(2)检测室200平方米,砖混结构。

(3)原油库1000平方米,砖混结构,2个30吨的贮油罐,由不锈钢制成,装置时要求离地面7米高,附带避雷、防火措施。

(4)罐装房500平方米,砖混结构,罐装设备一套。

(5)包装设备车间800平方米。

(6)成品库1500平方米。

(7)电力设施:

变电设备及线路,厂区用电需250KW。

(8)供水设施:

建设10吨/小时的深井供水系统设施。

(9)排水设施:

厂区生产用污水采用中和处理,经沉淀后与其他废水会并由厂区总排水管排入地下水道。

(10)办公大楼1000平方米。

第五章环境保护及其它

污染源

项目因在生产过程中用煤会产生废渣和少量的二氧化碳,但是合格的锅炉已经符合国家排放标准,要尽可能的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浸出加工的工序也会产生废水和废气。

山茶油和山茶粕都是销售产品,炼油油脚也是制皂行业的原料,不产生工业污染和化学污染。

废水及垃圾处理

生活和生产废水经化粪池处理或沉淀后,由排水系统排入工业园区规划的下水道,集中处理后统一排放。

厂区内设置封闭式垃圾箱,垃圾及废渣清扫后送至垃圾箱,再送至县垃圾处理场所。

噪声

工业区附近没有居住用房,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厂区布置关系,不会给居民带来噪声危害。

劳动保护

为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予以防范。

工业卫生

采购、贮存、生产、包装山茶油均应符合国家质量和卫生标准。

经常清理、清扫储油设备及加工生产设施,以防有毒物品、污染物品污染食油。

消防没计

油类是易燃物,厂区在建设过程中要多配消防灭火设施,厂区内有消防栓,随处可见灭火器。

节能设计

本项目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电,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工成套设备、电气设备、灯具均采用国家推荐的节能产品。

(2)空调设备采用分体式,尽可能采用低功率设备。

(3)供电设计采用无功补偿装置,提高功率因素。

第六章组织机构与定员

1.4管理模式

采用A级管理模式

组织机构

企业下设3个车间、并设办公室、品管处、财务处、经营处四个职能部门。

如下图:

经营处

组织机构图

定员

编制原则

(1)生产车间、锅炉房等生产工作按2班倒。

(2)非生产班按正常班计算。

实际定员

企业劳动定员48人,其中生产工人35人,业务人员6人,管理人员5人,后勤服务人员2人。

人员培训

员工上岗前均应经过岗位要求分别进行培训,其中生产线上设备操作人员由设备制作厂家负责培训。

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

为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尽快完成建设工程,要求设施、施工、安装等各个环节采取得力措施,做到统筹兼顾,使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12个月内完成全部工程的建设工作。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如下表

日期

项目名称

2010年6-12月

2011年1-6月

1

7

8

9

1

2

3

4

5

6

项目批准立项

初设与审批

施工图设计

主体土建施工

附属土建

设备采购

设备安装

竣工验收

试投产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5投资估算

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费根据建筑结构形式,采取类似工程估算指标造价估算。

(2)设备购置费和安装费按厂家报价计算。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300万元人民币,具体见投资估算表。

项目投资估算表

人民币:

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投资金额

占项目总投资比例(%)

备注

项目总投资300万元

100.00

1

建设投资

140

46.67

1.1

工程费用

85

28.33

1.1.1

建筑工程费用

40

13.33

1.1.2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40

13.33

1.1.3

安装工程费用

5

1.67

1.2

工程建设及其它费

30

10.00

征地

1.3

预备费用

25

8.33

1.3.1

基本预备费

10

3.33

1.3.2

涨价预备费

15

5.00

2

建设期利息

25

8.33

3

铺底流动资金

135

45.00

资金筹措

承办单位自筹资金80万元,向银行申请代款或招商220万元。

第九章项目财务评价

基本数据

销售收入估算

根据项目进度安排,该项目建设周期为一年,第二年开始投入运行,达产率70%,第三年及以后达产率达100%,按目前售价36元/公斤估算,第二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第三年及以后每年720万元,副产品收入占比重不大,故不作计算。

成本估算

(1)成本计算中原毛油全按外购计算,外购价目前为每吨23000元,消耗量为每1.124吨毛油精制成1吨精制油。

消耗溶剂400元,煤和水电费用170元,工资及福利250元,税费500元,车间管理费240元,则茶油的生产成本为27287元/吨。

(2)固定资产折旧按照国家规定设备类16-18年,房产类为35-40年,为便于计算按综合20年计提,残值按5%计算。

折旧费为70万元/年。

(3)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按销售成本的3%和1%计。

(4)流动资金利率按10%计,每年付息一次,加上财务费用,正常年份按照150万元/年计算。

经计算企业总成本费用为:

投产当年420万元,投资第四年开始基本稳定在590万元之间。

财务评价

现金流量

企业利润测算表

人民币:

万元

年份

成本项目

合计

1

2

3-20年

计算产量(吨)

140

200

一、销售收入

134640

5040

7200

二、销售成本

110490

4200

5905

其中:

基本折旧

1330

70

70

流动资金利息

2805

105

150

销售费

3180

120

170

三、销售税金及附加

1870

70

100

四、销售利润

22280

770

1195

五、所得税

7352

254

394

六、净利润

14928

516

801

现金流量表

年份

项目

合计

1

2

3-20年

计算产量(吨)

1400

2000

一、现金流入

136060

5040

131020

1、销售收入

134640

5040

7200

2、固定资产残值

70

70

3、流动资金回收

1350

1350

二、现金流出

111030

3000

4200

106830

1、基建投资

1650

2、流动资金

1350

3、经营成本

109160

4130

5835

4、销售税金

1870

70

100

三、净现金流量

25030

-3000

840

24190

从现金流量表可知,自第二年开始有现金流入,并在达到目标产量后趋于稳定。

设项目寿命期(包括建设期)为20年,累计现金净流量为25030万元。

投资利润率

项目总投资利润40.3%,大于基准利润率指标,项目可行。

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3.71年,即三年九个月。

动态投资回收期(i=10%),为4.28年,小于基准回收期8.3年,项目可行。

内部收益率

经计算,该项目内部收益率为39.96%,远远大于食品行业收益率16%,项目可行。

服务内部收益率计算表

年份

净现金流量万元

折现率40%

折现率30%

折现系数

净现值

折现系数

净现值

1

-3000

0.7143

-2142.9

0.7692

-2307.6

2

840

0.5102

428.6

0.5917

497.0

3

1265

0.3644

461.0

0.4552

575.8

4

1265

0.2603

329.3

0.3501

442.9

5

1265

0.1859

235.2

0.2693

340.7

6-19

1265

……

累计582.8

……

累计1106.7

20

2685

0.0012

3.2

0.0053

14.2

总计

25030

-2.8

669.7

盈平衡点分析

销售量的盈亏平衡点=328/(3.6-2.7885)=404(吨)

404÷2000=20.2%

由此可见,销售量或销售单价只要达到预期20%水平即可实现盈亏平衡,说明该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

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

1.6环境效益

本项目生产对环境影响较少,但可大大提高农民种植油茶的积极性,油茶作为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对二氧化硫、氯类等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吸收作用,能缓解酸雨的发生概率,为XX县建设生态模范县作出一定的贡献。

社会效益

该项目作为农副产品的加工项目,以企业为龙头,以龙头为基地,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一是为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农业等方面在XX县作出示范,充分利用和转化本地的特色资源,二是为农村解决更多的农民就业,新增就业48人,不离土离乡就可增收,三是弥补市场高档烹任调油不足,改善人们的生活。

经济效益

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体现在:

一是企业得利,利润可达785万元/年,农民受益,可增收560万元/年,国家增收,年税收485万元/年。

项目的间接经济效益体现在许多方面,如企业解决茶农的销售问题,降低运输成本,带动同类产品的技术创新和质量提高,丰富井岗山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知名度等。

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

1.7结论

建设依据充分

(1)资源分布广泛。

(2)产品性能独特,市场前景看好。

(3)厂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建厂条件良好。

(4)符合国家产业要求。

(5)符合城市发展战略。

建设规模及投资

根据研究比较,以建设年产2000吨精制山茶油生产线方案最优,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工厂固定资产投资165万元,流动资金135万元。

技术方案

生产精制山茶油,采用半连续式烹调油、色拉油精炼成套设备,通过脱磷、脱酸、脱水、脱色、脱臭、脱脂六道工序精炼出高档食用油,投资少,见效快,不影响环境。

组织管理

建成后企业采用A级管理模式,定员48人。

经济指标

(1)项目总投资3090万元,建设周期1年。

(2)净利润方面,投资第二年为516万元,第三年开始为801万元。

(3)项目寿命期为投产后20年,累计实现现金流量25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