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96579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1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docx

第六章发电机继电保护讲诉

第六章同步发电机的继电保护

第一节发电机的故障、不正常运行状态及其保护方式

同步发电机是电力系统中十分重要而价格昂贵的设备,它的安全运行对电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在发电机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为了尽量减轻由此引起的不良后果,并保证系统其余部分的继续运行,要求在发电机上装设性能良好的继电保护装置。

发电机的故障类型主要有定子绕组相间短路、定子一相绕组内的匝间短路、定子绕组单相接地、转子绕组一点接地或两点接地、转子励磁回路励磁电流消失等。

发电机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有:

由于外部短路引起的定子绕组过电流;由于负荷超过发电机额定容量而引起的三相对称过负荷;由外部不对称短路或不对称负荷(如单相负荷,非全相运行等)而引起的发电机负序过电流;由于突然甩负荷而引起的定子绕组过电压;由于励磁回路故障或强励时间过长而引起的转子绕组过负荷;由于汽轮机主汽门突然关闭而引起的发电机逆功率等。

针对以上故障类型及不正常运行状态,发电机应装设以下继电保护装置:

(l)对lMW以上发电机的定子绕组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应装设纵差动保护。

(2)对直接连于母线的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不考虑消弧线圈的补偿作用)大于表6-1规定的允许值时,应装设有选择性的接地保护装置。

表6-1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允许值

发电机额定电压

(kV)

发电机额定容量

(MW)

接地电容电流允许值

(A)

6.3

<50

4

10.5

汽轮发电机

50~100

3

水轮发电机

10~100

13.8~15.75

汽轮发电机

125~200

2*

水轮发电机

40~225

08~20

300~600

1

*对氢冷发电机为2.5

对于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对容量在100MW以下的发电机,应装设保护区不小于定子绕组串联匝数90%的定子接地保护,对容量在100MW及以上的发电机,应装设保护区为100%的定子接地保护,保护带时限动作于信号,必要时也可以动作于切机。

(3)对于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匝间短路,当定子绕组星形接线、每相有并联分支且中性点侧有分支引出端时,应装设横差保护;200MW及以上的发电机有条件时可装设双重化横差保护。

(4)对于发电机外部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可采用下列保护方式:

1)负序过电流及单元件低电压启动过电流保护,一般用于5OMW及以上的发电机;

2)复合电压(包括负序电压及线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一般用于lMW以上的发电机;

3)过电流保护,用于lMW及以下的小型发电机;

4)带电流记忆的低压过流保护,用于自并励发电机。

(5)对于由不对称负荷或外部不对称短路而引起的负序过电流,一般在5OMW及以上的发电机上装设负序过电流保护。

(6)对于由对称负荷引起的发电机定子绕组过电流,应装设接于一相电流的过负荷保护。

(7)对于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过电压,应装设带延时的过电压保护。

(8)对于发电机励磁回路的一点接地故障,对1MW及以下的小型发电机可装设定期检测装置;对lMW以上的发电机应装设专用的励磁回路一点接地保护。

(9)对于发电机励磁消失故障,在发电机不允许失磁运行时,应在自动灭磁开关断开时连锁断开发电机的断路器;对采用半导体励磁以及1MW及以上采用电机励磁的发电机,应增设直接反应发电机失磁时电气参数变化的专用失磁保护。

(10)对于转子回路的过负荷,在100MW及以上,并且采用半导体励磁系统的发电机上,应装设转子过负荷保护。

(11)对于汽轮发电机主汽门突然关闭而出现的发电机变为电动机运行的异常运行方式,为防止损坏汽轮机,对200MW及以上的大容量汽轮发电机宜装设逆功率保护;对于燃气轮发电机,应装设逆功率保护。

(12)对于300MW及以上的发电机,应装设过励磁保护。

(13)其他保护:

如当电力系统振荡影响机组安全运行时,在300MW机组上,宜装设失步保护;当汽轮机低频运行会造成机械振动,叶片损伤,对汽轮机危害极大时,可装设低频保护;当水冷发电机断水时,可装设断水保护等。

为了快速消除发电机内部的故障,在保护动作于发电机断路器跳闸的同时,还必须动作于自动灭磁开关,断开发电机励磁回路,使定子绕组中不再感应出电动势,继续供给短路电流。

第二节发电机定子绕组相间短路故障的保护

一、发电机定子绕组短路故障的特点

发电机定子绕组中性点一般不直接接地,而是通过高阻接地、消弧线圈接地或不接地,故发电机的定子绕组都设计为全绝缘。

尽管如此,发电机定子绕组仍可能由于绝缘老化、或者过电压冲击、或者机械振动等原因发生单相接地和短路故障。

由于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并不会引起大的短路电流,不属于严重的短路性故障。

发电机内部短路故障主要是指定子的各种相间和匝间短路故障,短路故障时在发电机被短接的绕组中将会出现很大的短路电流,严重损伤发电机本体,甚至使发电机报废,危害十分严重,发电机修复的费用也非常高。

因此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短路故障保护历来是发电机保护的研究重点之一。

图6-1发电机纵差保护原理图

发电机定子的短路故障形成比较复杂,大体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情况:

发生单相接地,然后由于电弧引发故障点处相间短路;直接发生线棒间绝缘击穿形成相间短路;发生单相接地,然后由于电位的变化引发其他地点发生另一点的接地,从而构成两点接地短路;发电机端部放电构成相间短路;定子绕组同一相的匝间短路故障。

近年来短路故障的统计数据表明,发电机及其机端引出线的故障中相间短路是最多的,是发电机保护考虑的重点;虽然定子绕组匝间短路发生的概率相对较少,但也有发生的可能性,也需要配置保护。

二、比率制动式纵差动保护

发电机纵差动保护基本原理与前面章节介绍的差动保护相同,已作过详细介绍。

此处为了便于说明发电机纵差动保护的特点,对其原理(如图6-1所示)再作一简单描述。

图中以一相为例,规定一次电流以流人发电机为正方向。

当正常运行以及发生保护区外故障时,流人差动继电器的差动电流为零,继电器将不动作。

当发生发电机内部故障时,流人差动继电器的差动电流将会出现较大的数值,当差动电流超过整定值时,继电器判为发生了发电机内部故障而作用于跳闸。

按照传统的纵差动保护整定方法,为防止纵差动保护在外部短路时误动,继电器动作电流Id应躲过最大不平衡电流Iunb,这样一来,纵差动保护动作电流Iset将比较大,降低了保护的灵敏度,甚至有可能在发电机内部相间短路时拒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考虑到不平衡电流随着流过TA电流的增加而增加的因素,提出了比率制动式纵差动保护,使动作值随着外部短路电流的增大而自动增大。

,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的动作方程为

(6-1)

图6-2比率制动曲线

式中

——差动电流或称动作电流;

——制动电流;

——拐点电流;

——起动电流;

——制动线斜率(即图6-2下图中斜线BC的斜率)。

式(6-1)对应的比率制动特性如图6-2所示。

由式(6-1)可以看出,它在动作方程中引入了起动电流和拐点电流,制动线BC一般已不再经过原点,从而能够更好地拟合TA的误差特性,进一步提高差动保护的灵敏度。

注意,以往传统保护中常使用过原点的OC连线的斜率表示制动系数,记为Kres,后面说明),而在这里比率制动线BC的斜率是K(K=tgα)。

根据比率制动特性曲线(见图6-2)分析。

图6-3发电机差动保护(循环闭锁式)逻辑框图

当发电机正常运行,或区外较远的地方发生短路时,差动电流接近为零,差动保护不会误动。

而在发电机内部发生短路故障时,差动电流明显增大,

相位接近相同,减小了制动量,从而可灵敏动作。

当发生发电机内部轻微故障时,虽然有负荷电流制动,但制动量比较小,保护一般也能可靠动作。

发电机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的出口逻辑电路如图6-3所示。

工作原理如下:

1)当U、V、W中两相或两相以上差保护同时作,判为内部故障,动作于跳闸。

2)当只有一相差动保护动作,同时有负序电压存在,认为发生了一点在区内,一点在区外的短路故障。

3)仅一相差动保护动作,认为是TA断线,这样就不需另设TA断线闭锁环节。

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的特点:

它的优点是:

①灵敏度高;②在区外发生短路或切除短路故障时躲过不平衡电流的能力强;③可靠性高。

其缺点是:

不能反映发电机内部匝间短路。

三、标积制动式纵差动保护

1.原理

标积制动是比率制动原理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其关系将在第9章说明。

这里介绍一种实用的标积制动式纵差动保护判据。

仍以电流流入发电机为正方向,令

(6-2)

(6-3)

标积制动式纵差动保护的动作判据为

(6-4)

式中

——标积制动系数;

——

的夹角。

标积制动式差动保护动作量和比率制动式的相同,其差别就在于制动量。

在区内故障时,由于θ一般近似为0°,此时制动量表现为为零,从而使得标积制动式差动保护在区内故障时有更高的灵敏度;在区外故障时有着和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有同等的可靠性。

图6-4标积式差动保护逻辑框图

差电流越限告警:

正常情况下监视各相差流,如果任一相越限启动门槛(一般设为最小动作电流的1/2),发灯光信号。

TA断线判别方法是当任一相差动电流大于0.1In启动TA断线判别程序,满足下列条件,即可判定是TA断线。

a)本侧U、V、W三相电流中一相无电流。

b)其他两相与启动前电流相同。

2.标积式差动保护逻辑框图

标积式差动保护逻辑框图如图6-4所示。

如图所示当任一相标积差动元件动作,即通过或门,动作于差动出口跳闸。

三、整定计算

1.启动电流Id.min

启动电的流Id.min的整定原则是躲过发动机额定工况下差动回路中的最大不平衡电流。

不平衡电流主要考虑差动保护两侧的TA变比误差、二次回路参数及通道误差(简称二次误差)引起,因此启动电流为

(6-5)

式中

——可靠系数,取1.5~2;

——保护两侧的TA变比误差产生的差流,取0.06IGn;

——保护两侧的二次误差产生的差流,取0.1IGn。

代入上式(6-5)得Id.min=(0.24~0.32)IGn,通常取0.3IGn。

2.拐点电流Ires.min

拐点电流的大小决定保护开始产生制动作用的电流大小。

由制动曲线可以看出,在Id.min及动作曲线斜率K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越小Ires.min越小,差动保护的动作区越小,制动区越大;反之亦然。

因此,拐点电流直接影响了保护的动作灵敏度。

通常拐点电流的整定计算式为

Ires.min=(0.5~0.6)IGn

3.比率制动特性的制动系数Kb和制动线斜率K

为躲过外部短路时,差动回路的最大不平衡电流,Id.max应取

(6-6)

式中

——可靠系数,取1.3~1.5;

——暂态特性系数,当两侧TA变比、型号完全相同且二次回路参数相同时,

=0;当两侧TA变比、型号不相同时,

=0.05~0.1;

——最大动作电流。

代入式(6-6)中,得

=(0.26~0.45)

,令

=

即可求得

(0.26~0.45)。

一般

0.3。

第三节定子绕组匝间短路保护

容量较大的发电机每相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联支路。

同一支路匝间短路或同相不同分支的绕组匝间短路,都称为定子绕组的匝间短路,故对于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匝间短路,必须装设专用的匝间短路保护。

图6-5 某一绕组内部匝间短路横差动保护

一、发电机横差保护

1.发电机裂相横差动保护

在大容量发电机中,由于额定电流很大,其每相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并联分支绕组组成,在正常运行时,各分支的电动势相等,流入相等的负荷电流。

当绕组的非等电位点发生匝间短路时,各绕组中的电动势不再相等,因而会出现因电动势差而在各绕组间产生环流。

利用这个环流,可以实现对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保护,构成裂相横差动保护。

原理如图6-5所示。

(1)由图6-5所示一个分支绕组发生内部匝间短路时,两个分支绕组的电动势将不等,出现环流Id,这时在差动回路中将会有

为TA变比),当此电流大于启动电流时,保护动作。

但是当短路匝数α较小时,环流也较小,有可能小于启动电流,保护不动作,出现死区。

(2)由图6-6所示同相的两个并联分支绕组匝间短路时,只要两个分支绕组短路点有电势差,(也就是说α1≠α2),分别产生两个环流

,此时差动电流为

2.单元件横差电流保护

单元件横差保护适用于具有多个分支的定子绕组且具有中性点引出端子的发电机,能反应定子

图6-6同相不同绕组匝间短路横差保护图6-7单元件横差保护接线原理图

绕组匝间短路、分支线棒开焊及机内绕组相间短路,其原理图如图6-7所示。

图6-8三相电势相量图

理想发电机的中性点连接线上不会有电流产生,实际上发电机不同中性点之间存在不平衡电流,可能原因有:

图6-9零序电压的取得方法

(1)定子同相而不同分支的绕组参数不完全相同,致使两端的电动势及支路电流有差异;

(2)发电机定子气隙磁场不均匀,在不同定子绕组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不同;

(3)转子偏心,在不同的定子绕组中产生不同的电动势;

(4)存在三次谐波电流。

因此单元件横差电流保护动作电流必须克服这些不平衡量,整定式为

(6-7)

式中Iunb1——额定工况下,定子同相而不同分支的绕组参数差异产生的不平衡电流,由于是三相之和,一般取3×2%IGn;

Iunb2——定子气隙磁场不均匀产生的不平衡电流,一般取5%IGn;

Iunb3——转子偏心产生的不平衡电流,一般取10%IGn;

Krel——可靠系数,取1.2~1.5。

因此,

,一般选取(0.2~0.3)IGn。

必要时,按实测值进行整定。

二、反应零序电压的匝间短路保护

发电机正常运行时,无零序电压。

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时,由于三相定子绕组对中性点仍然对称,也不出现零序电压。

若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时,则机端对中性点电压不对称,因而出现了零序电压,如图6-8所示。

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构成零序电压保护,来反应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

反应发电机纵向零序电压的基波分量,取自机端专用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形绕组,此互感器必须是三相五柱式或三个单相式,其中性点与发电机中性点通过高压电缆相联,如图6-9所示。

为准确灵敏反应内部匝间故障同时防止外部短路时保护误动,本方案以纵向零序电压中三次谐波特征量的变化来区分内部和外部故障。

本保护能在一定负荷下反应双Y接线的定子绕组分支开焊故障。

图6-10定子匝间短路保护

反应零序电压的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保护动作逻辑如图6-10所示。

保护分两段:

用来反应纵向零序电压大小并与动作值进行比较,瞬间动作于跳闸,构成次灵敏段;灵敏段则以纵向零序电压

作为动作量,以零序电压中的三次谐波不平衡量

作为制动量进行比较,决定保护是否动作,延时动作于跳闸。

特别指出的是由于灵敏段动作值较低,为防止磁感应干扰专用互感器零序电压,应该用单独屏蔽导线接入。

Ⅰ段为次灵敏段动作值必须躲过任何外部故障时可能出现的基波不平衡量,运行经验

V,保护瞬时出口跳闸。

Ⅱ段为灵敏段动作值应可靠躲过正常运行时出现的最大基波不平衡量,即

(6-8)

式中

——灵敏段保护的动作值。

——额定负荷下固有的零序电压基波不平衡量,由实测得到。

——可靠系数,一般取2~2.5。

——额定负荷下零序电压三次谐波不平衡量整定值,可由实测值来整定。

逻辑图6-10中

为灵敏段三次谐波制动系数,由经验决定一般取0.3~0.5;t保护动作时限一般取0.1~0.2S。

第四节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保护

如果定子绕组与铁芯间的绝缘在某一点上遭到破坏,就会发生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实践经验表明,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是发电机最常见的故障之一。

尤其当发电机定子绕组采用水冷方式时,由于偶然的漏水致使定子绕组接地(或某点对地绝缘下降至危险值)就更易发生。

由于大型汽轮发电机中性点多是高阻接地方式,定子单相接地故障不会引起很大的故障电流,而主要是由绕组对铁芯的分布电容引起的电容电流。

接地故障电流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持续的接地电流会产生电弧烧损铁芯,使定子铁芯叠片烧结在一起,造成检修困难。

国内烧伤试验表明,对于额定电压大于1OkV的发电机,不产生电弧的最大接地电流仅为1A,称为安全电流,而当接地电流为0.75A持续20min就可能破坏硅钢片的绝缘。

实际上中性点采用高阻接地方式时,接地故障电流将大于上述电流值。

(2)接地电流将破坏绕组绝缘,扩大事故。

如果一点接地而未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很有可能再发生第二点接地而造成匝间或相间短路故障,严重损坏发电机。

发电机的定子接地保护要求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1)有100绕组保护区。

(2)保护区内发生带过渡电阻接地故障时保护应有足够高的灵敏系数。

根据故障接地电流的大小,发生接地故障后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1)当接地电流小于安全电流时,保护可只发信号,经转移负荷后平稳停机,以避免突然停机对发电机组与系统的冲击。

(2)当接地电流较大时,为保障发电机的安全,应当立即跳闸停机。

大型发电机单相接地保护设计时规定接地保护应能动作于跳闸,并可根据运行要求打开跳闸压板,使接地保护仅动作于信号。

采用基波零序电压保护和三次谐波定子接地保护,可构成1OO%定子接地保护。

一、反映基波零序电压3U0定子绕组接地保护

定子绕组单相接地等值电路如图6-11所示。

设故障点位于定子绕组U相距中性点α处,则机端的零序电压为

图6-11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

 

1.原理

发电机3U0定子接地保护是根据发电机定子绕组发生单相接地时,有零序电压产生这一特征来构成的。

零序电压的大小与接地点距中性点的距离有关,在发电机出口处发生单相接地时,3U0电压电为100V;在中性点发生单相接地时,3U0电压为0V,因此,3U0间接反应了接地故障点的位置。

动作判据为

(6-9)

式中3U0——机端零序电压;

U0.set——基波零序电压动作值。

若3U0保护整定为5V,则可以保护从机端开始的95%定子绕组。

图6-12 发电机零序保护

(a)3U0取自配电变压器二次侧;(b)3U0取自机端TV开口三角

由于三次谐波分量也能在零序网络中反应出来,因此要将正常时的三次谐波分量滤除,以提高保护灵敏度。

对于大型发电机,由于对地电容电流一般都比较大,此时应出口跳闸。

2.零序电压来源

零序电压3U0取自发电机机端TV开口三角处如图6-12(a)所示,也可以取自发电机中性点处配电变压器二侧3U0电压,如图-12(b)所示。

3U0电压来自机端时应考虑TV断线闭锁环节。

该保护可靠性高,能切除绝大部分定子绕组发生的单相接地故障。

但它无法检测发电机中性点附近发生的单相接地故障。

二、三次谐波式定子接地保护

三次谐波式定子接地保护的主要任务是检测发电机中性点附近的单相接地故障。

经理论分析,在不同地点发生单相接地时,可以得到机端三次谐波电压U3T和中性点三次谐波电压U3N与α之间的变化曲线,如图6-13所示。

由发电机机端TV开口三角处引入机端三次谐波电压UT3,从发电机中性点TV或消弧线圈引入发电机中性点侧三次谐波电压UN3。

图6-13中性点电压UN3和机端电压

UT3随故障点α的变化曲线

三次谐波式定子接地保护原理是反应机端和中性点三次谐波大小和相位变化而构成。

动作判据为

(6-10)

式中U3T——发电机机端TV输出的三次谐波电压分量;

U3N——发电机中性点三次谐波电压分量;

K——调整系数,可以根据保护的灵敏度要求,来调整其大小。

三次谐波保护出口可发信或跳闸。

三、100%定子绕组单相接地保护逻辑框图

100%定子绕组单相接地保护基波零序电压保护和三次谐波电压保护两部分共同构成。

基波零序电压保护和三次谐波电压保护组成

图6-14定子接地保护逻辑框图

各有独立出口回路,以满足不同配置要求(跳闸、信号),逻辑框图如图6-14所示。

第五节发电机低励失磁保护

发电机低励和失磁是常见的故障形式。

造成低励、失磁的原因是大机组励磁系统的环节比较多,励磁回路的环节和部件较多,增加了低励、失磁的机会。

发电机失磁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低励或失磁的发电机,从电力系统吸收无功功率,引起电力系统电压下降。

如果电压下降幅度太大,将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电压崩溃而瓦解。

(2)对于大型发电机组,在失磁后系统将要向其输送大量的无功电流,这将可能会引起电力系统的振荡。

图6-15等有功圆

(3)失磁后,由于出现转差,在发电机转子回路中出现差频电流。

差频电流在转子回路中产生的损耗,如果超出允许值,将使转子过热。

特别是直接冷却高利用率的大型机组,其热容量的裕度相对较低,转子更易过热。

而流过转子表层的差频电流,还可能在转子本体与槽楔、护环的接触面上发生严重的局部过热。

(4)低励或失磁的发电机进入异步运行之后,由机端观测,发电机等效电抗降低,从电力系统中吸收的无功功率增加。

低励或失磁前带的有功功率越大,转差就越大,等效电抗就越小,所吸收的无功功率就越大。

因此,在重负荷下失磁进入异步运行后,如不采取措施,发电机将因过电流使定子过热。

图6-16等无功圆

(5)对于直接冷却、高利用率的大型汽轮发电机,其平均异步转矩的最大值较小、惯性常数也相对较低、转子在纵轴和横轴方面也呈现较明显的不对称。

由于这些原因,在重负荷下失磁后,这种发电机的转矩、有功功率要发生周期性摆动。

在这种情况下,将有很大的超过额定值的电磁转矩周期性地作用在发电机轴系上,并通过定子传到机座上,此时,转差也做周期性变化,其最大值可能达到45,发电机周期性地严重超速。

这些情况,都直接威胁着机组的安全。

(6)低励或失磁运行时,定子端部漏磁增强,将使端部和边段铁芯过热,实际上,这一情况通常是限制发电机失磁异步运行能力的主要条件。

因此装设低励失磁保护主要是为了保证发电机的安全和电力系统的安全。

一、失磁时静稳边界圆

图6-17发电机失磁保护动作逻辑图

现规定发电机向外送出感性无功功率时,Q为正。

当发电机失磁时,发电机机端感受到测量阻抗z的变化是个圆。

由于假定失磁时有功功率P不变,该圆也称等有功圆,曲线如图6-15所示。

图中Xs为系统等值电抗,Us为系统电压。

当发电机失磁时,测量阻抗从负荷点沿等有功圆向第四象限变化。

与系统并列运行的发电机在失磁过程中,当励磁电流(从而感应电动势)降到一定数值时,发电机功率角δ达到静稳极限角,发电机临界失步。

在不同有功功率P下,临界失步时机端测量阻抗(导纳)的轨迹曲线,称为静稳边界或称临界失步曲线。

隐极机与凸极机的静稳边界不同。

隐极发电机静稳边界曲线是个圆,称等无功圆,如图6-16所示。

图中Xs为系统等值电抗,Xd为发电机纵轴电抗。

当测量阻抗变化到等无功圆边界时相应的功角δ=90°,也即到了静稳边界,以后将进入异步运行。

二、失磁保护出口逻辑

图6-18发电机失磁保护

阻抗边界特性

大型发电机失磁保护需引入主变压器高压侧电压、发电机中性点(或机端)电流、发电机机端电压以及非无刷励磁系统的励磁电压。

失磁保护由发电机机端测量阻抗判据Z、转子低电压判据Ue、变压器高压侧低电压判据Uh、定子过电流判据Ib构成。

发电机失磁保护逻辑图如图6-17所示,一般情况下,阻抗整定边界为静稳定边界圆,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当发电机需进相运行时。

如按静稳边界整定圆整定不能满足要求时,一般可采用以下方式来躲开进相运行区。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