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96790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13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4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4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4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4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4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4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4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4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4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4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4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4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4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4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docx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

1劝说

【设计说明】

本文对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引领和指导意义。

根据教学目标,同时考虑学生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心理特点,通过两课时的学习,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基础上,运用自由朗读和背诵比赛,及制作文言词语卡片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诵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文言语感,在准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积累文化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联系现实生活实际,对句子提出的“学不可以已”这一观点与现代社会倡导的“终身学习”的观点进行比较和深入思考,了解两个观点在时代背景、基本内容等方面的差异,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

了解荀子的思想及作品

;积累“劝、中、疾、于、者、而、生、知”等实、虚词和古今字、通假字。

2.技能目标

学好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写法;

背诵并翻译全文。

3.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明确“学习”的意义、方法和态度;指导自己的学习。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标;

2.介绍作者、解题;

3.正字

正音;

4.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5.试译难句、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2.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1.结构图解演示

2.研读课文

(1)课文每组比喻包含的意义及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的内在联系。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学不可以已。

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1段者用了五个比喻。

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

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

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

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

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

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2段用了五个比喻。

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

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

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3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

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

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后面两个

层次说明:

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

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设喻说理及特点。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

、深入浅出,既

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

本文的设喻特点:

A.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B.设喻方式多样:

正反设喻、正面设喻、反复设喻(博喻)

C.设喻和说理紧密结合,形式十分灵活:

有的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

中;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

D.比喻与对偶句的结合,使文字整饬,增强了文章气势。

作业:

讨论“学不可以已”与“终身学习”的观点是否一致。

【教学反思】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

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现代思维学研究指出:

思维结构是认识内容内化于人脑中而形成的能参与人脑思维活动的意识系统。

思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状况受到知识水平

的影响,因为极大部分知识是前人或他人的认识在脑中的内化,是别人的思维结晶。

我们学习知识、识记知识,实际上是间接接受前人内化的内容,能便捷地充实自己的思维结构。

我们

学习本文,要借鉴其中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积累文言常用实虚词,其中重点是中心论点,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其思想性和逻辑性,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含义也可迎刃而解。

1994年在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定义“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撑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

创造性地愉快地应用它们。

”以往学习者常被看成务必得到“塑造”的“客体”

,而教师则被视为对其施加影响的重要力量。

但是,当责任性、能耐性、创造性等在人的成长与社会剧变中备受关注,在教育过程中显其价值的时候,教与学的矛盾之间,后者开始占据更加突出的地位——“学终究比教重要,学习者又终究比教育者重要。

”“劝学”也应该包括这现代之义。

2师说

【设计说明】

党和国家把教师节定在新生开学之际的9月10日,鲁人版教材把《师说》安排在这时,足见我们民族尊师重教传统的影响。

根据教学目标,同时考虑到学生

的认知特点,通过两课时的学习,充分发动全体学生参与,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运用自由朗读和背诵比赛及文言阅读卡片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诵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文言语感,在准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积累文化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联系现实生活实际对韩愈提出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一观点与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进行对比,了解时代发展导致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韩愈的文学主张和其倡导的“古文运动”以及韩愈的重要文学作品;学习积累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技能目标:

鉴赏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反复论证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3.情感目标:

理解本文所论述的教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的态度;科学认识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

想,从而逐步培养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传的能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字正音

3.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试译难句,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对比论证手法的运用

2.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1.结构图解演示

2.研读课

(1)对比论证手法的运用。

文章的对比论证集中在第二段。

在该段里,作者通过三层对比,对士大夫轻视从师学习的愚蠢行为进行了批评和讽刺。

第一层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一般的士大夫)作对比。

作者指出: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众人”之所以更加愚蠢,关键在

于前者不自满,虚心向师求教,后者既无自知之明,又耻学于师。

第二层的对比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作者指出这是一种见小而不见大、“小学而大遗”、爱子而不自爱的愚蠢行为,因而嘲笑说:

“惑矣。

”“吾未见其明也。

第三层以不耻相师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耻于相师的“君子”(士大夫)相比。

作者肯定了前者的态度,揭露和嘲笑了后者反对从师学习的种种谬论,指出,瞧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士大夫,他们的智力(就从师学习而言),反不如他们瞧不起的人,讽刺语气强烈。

接连三个对比,把反对从师学习的人驳的哑口无言,使耻学于师的人显得十分可笑,达到了针砭时弊、发人深思的目的。

在进行对比的时候,文章运用了排笔的手法,不仅使对比显得十分鲜明,而且使文章显得十分有气势,很有感情,从而加强了论述的效果,充分表露了作者对耻学于师的士大夫的不满与鄙视。

(2)本文的语言特色。

1排比对偶句。

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

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

之圣人……”“今之众人……”。

这种句式的连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连珠句。

连珠又称顶真、蝉联,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一个句的开头,

首位相连,“历历如贯珠”。

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十分成功

的。

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制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

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

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

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3.作业:

讨论今天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

4.板书设计

段        意

论        点

一、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二、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三、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

分论点:

圣人无常师

四、说明写本文的原因

结论:

向后学号召

1.不拘于时;2.能行古道。

照应以上两个分点

 

 

【教学反思】

《师说》作为唐代大文豪韩愈的代表作之一,论证的是从

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

我们今天学习本文,主要是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学习正反论证,用对比方法透辟地说明问题的写作技巧;积累文言实虚词。

重点是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及能者为师的道理;学习正反论证,用对比方法透辟的说明问题的写作技巧。

本文是一篇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着卓越见解的议论文。

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辨,申明了为师的性质和作用,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途径,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推动了乐于从师学习的社会风气。

文中对老师的职能作用,用“传道受业解惑

”六个字恰当概括,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他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如是而已”等观点闪耀着民主、进步的思想光辉,发前人之所未发,是全新的师道观念。

今天,年轻人在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方面,往往比老师来得快,

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

,的确,“弟子不必不如师”。

从接受世界新思潮,特别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先进思想上,年轻人更少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因而可以说“师不必贤于弟子”。

新的师道观应该建立,尊重每个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方式和特点,基于每个人自发的意愿,而因材施教,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精神,正如英国谚语说的“一位好教师,胜过万本书”。

3为了忘却的记念

【设计说明】

1.本文篇幅较长,学习时要避免从概念到概念地形式化的传输,宜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由浅入深,沉入文本,将情感融于其中,走进人物,感受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献身理想、追求和捍卫真理的精神。

2.本文是为纪念“左联”遇难的五位革命青年而作,文章写的是五个人,记叙了许多琐碎的事情,但作者写作时做到了重点突出,即根据与自己的交往情况重点写了白莽和柔石。

因此,学习本文时宜抓住白莽、柔石两个人物来研读,再结合作者的叙事、议论、抒情把握人物性格特征,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这应是我们本文学习的重点。

3.由于国民党的高压政策,鲁迅先生在文章中不得不采用隐晦曲折的笔法和借用典故,因此,文章中有许多地方语句含蓄语义深奥难懂。

这便成了理解文章的难点。

教学中宜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兴趣、拨动学生心弦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语句,在教师点拨与师生讨论交流中攻克文章的难点。

4.本文篇幅较长,难度较大,如果把全部阅读放在课内是不现实的。

因此,宜要求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了解“左联五烈士”及文章的时代背景,多读课文,对文章有一定的熟悉程度,为课内研讨做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结合语境理解文章中的含蓄语句,理解典故的作用

2.把握作者的复杂情感,认同作者韧性斗争的主张

(二)过程和方法

1.品读文本,在分析文章记叙、议论、抒情的结合中把握人物形象

2.揣摩重点语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现实用于写作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左联”五烈士献身理想、追求和捍卫真理的执着精神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

1.整体感知文本

2.把握白莽、柔石的形象特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王富仁先生在自己的新著中提出,鲁迅先生是一个醒着的人,一个以良心作为双眼呐喊着的“守夜人”。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清醒、执着、孤独而又坚强的战士,他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用笔作武器,激励革命志士。

1931年2月,柔石等五位青年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枪杀,对此鲁迅无比愤恨,当即写下文章以示抗议。

1933年2月,在五烈士遇害两周年的日子里,鲁迅先生又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

现在我们一起走近这篇文章,透过先生那耐人寻味的语言,感受一个“守夜人”的爱与恨,体悟一个战士的清醒与执着。

(板书课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暗示本文的学习重点)

二、了解“‘左联’五烈士”及文章的时代背景

1.学生交流课前预习搜集到的相关信息。

2.教师补充。

三、浏览全文,简述“‘左联’五烈士”与鲁迅先生的交往过程。

(通过学生的活动,使其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同时兼顾学生提取和概括能力的训练及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简述要点:

鲁迅与白莽——初次见面是白莽给鲁迅送《彼得斐传》原文;第二次白莽给鲁迅送自己译的几首诗,谈得比第一次多;第三次是白莽被捕获释,大热天穿棉袍与鲁迅相见。

鲁迅与柔石——柔石和鲁迅谈起自己的名字叫赵平复;和鲁迅一起走路,怕鲁迅被汽车或电车撞死,仓皇失措的愁一路;告诉鲁迅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带冯铿女士拜访鲁迅;柔石到鲁迅处问版税的办法;鲁迅两次看到柔石写给同乡的信。

鲁迅与冯铿、李伟森、胡也频——这三个人和鲁迅的交往都是略写。

冯铿仅仅和柔石一起与鲁迅见过一次面,鲁迅觉得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鲁迅没有见过李伟森;胡也频在上海见过一次面,谈了几句。

四、研读白莽的形象:

(一)找出文中有关对白莽的回忆文段。

明确:

1.文章第一部分叙述了与白莽的三次交往。

2.文章第四部分写了白莽遇难后,作者看到了白莽所译的彼得斐的诗。

(二)精读文章第一部分作者与白莽的三次交往,分析概括:

白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学生阅读讨论,发言交流。

2.教师点拨:

(1)“民众”与“国民”有什么区别?

白莽在翻译时的曲译可看出他是个什么人?

(2)在两次见面之间的看稿与通讯的记叙中,你感觉白莽是个什么样的人?

(3)作者回忆第三次会面时采用了白描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形成个性见解)

学生讨论、归纳:

(1)“国民”不仅包括民众,而且包括统治阶级,因为他憎恨国民党反动派,因而连“国民”两个字也觉得讨厌,不愿意用来称呼自己喜欢的诗人,可见他是热爱民众而憎恶统治阶级的。

(2)第一次见面后白莽给鲁迅先生写信说:

“好像受了一种威压似的”,说明他是个极敏感而又率直的人,他先是直言谈论鲁迅,经过回信解释便不存芥蒂,乐意接受赠书,再译诗,并亲送译诗给鲁迅先生。

(3)第三次会面是白莽出狱,“大热天”白莽“穿着一件棉袍”,见面后“彼此不禁失笑”。

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使革命者的困顿、执着与乐观跃然纸上。

(三)朗读白莽翻译的彼得斐的“生命诚宝贵”这首诗,理解白莽为自由而战的崇高的内心世界。

五、研读柔石的形象特征:

(一)

1.学生精读课文第二部分,抓住文章的叙述与议论,思考柔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学生讨论,发言交流。

(尊重学生的个性见解,同时对分歧较大的句段理解要在讨论中加深认识,明确合理方向)

3.教师点拨:

(1)这一部分开头一段的记叙和议论有什么作用?

(2)依据文章中作者的叙与议,思考怎样理解柔石的“迂”?

为什么在纪念文章里说他“迂”?

(3)为什么要将柔石比附为方孝孺?

(4)如何理解“但我又疑心我自己,也许是柔石的先前的斩钉截铁的回答,正中了我那其实是偷懒的主张的伤疤,所以不自觉地迁怒到她身上去了”这句话的含义?

(激活学生思维,师生共同讨论,明确合理方向)

师生讨论、明确:

(1)鲁迅先生说“青年们,尤其是文学青年们,十之九是感觉很敏,自尊心也很旺盛的,一不小心,极容易得到误解”自尊心很旺盛,实际上就是骄傲自大,乃至妄自尊大,以致不辨善意恶意,误解别人,攻击别人。

青年们的这些特点主要是为了反衬柔石的人品难得。

(2)柔石的“迂”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对社会的黑暗、人心的险恶,缺乏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因而不免碰钉子:

二是受“男女授受不亲”的影响,和女性在一起不自然,难为情,连一同走路都不敢,后来即使敢了,还要拉开距离。

柔石的“迂”,一方面反映了他幼稚、简单、书呆子气,另一方面也说明他是一个纯洁善良、淳朴正直。

他“迂”得可爱。

写柔石的“迂”,鲁迅是要告诉人们,柔石是一个太善良、太忠厚、太老实的人,同时暗示他所从事的事业是完全正义的。

国民党政府杀害这样的青年,只能说明它的反动残暴。

(3)明朝方孝孺效命于明惠帝朱允文,后来惠帝的叔父朱棣为夺帝位,带兵攻陷南京,自立为帝,方孝孺入狱,因不肯替朱棣起草诏书被杀,祸及870余人。

方孝孺为姓朱的争位而丢掉性命,连累亲友宗族,实在“迂”得很。

但那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敬仰和赞颂,正是在这一点上,鲁迅用来与柔石的精神作比。

同时这一典故还以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青年的罪行。

(4)作者以自己的弱点反衬柔石的优点,突出他不畏艰难的战斗精神。

(二)快速阅读第四部分中柔石狱中写给同乡的信件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柔石的什么性格?

分析明确:

信中“此事可告知周先生;望周先生勿念,我等未受刑。

捕房和公安局,几次问周先生的地址,但我那里知道”他保守秘密,不肯透露鲁迅先生的地址,又通过写信转告鲁迅要他当心,所以鲁迅读了后说他”仍在纪念我,象在马路上行走时候一般”。

此时此刻,狱中的柔石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却还在担心鲁迅先生不要遭到反动当局的暗害。

寥寥数语,表现出柔石对战友的关切之心。

信中“开政治犯从未上脚镣之纪录”,对官场看得还太高,依然可看出他的单纯和迂。

六、回顾文章对白莽、柔石的相关记叙和议论,总结归纳柔石的形象特征,体会作者对青年作家的情感。

(引导学生有效回顾课文内容)

七、课时总结:

本课时抓住文章中对柔石的相关记叙和议论,分析了柔石的性格特征,进一步体会了本文夹叙夹议的特点。

课下自主学习建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部分,理解作者的悲愤与思考。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

1.揣摩文中的含蓄语句,诵读七律诗

2.理解典故的作用,认同作者坚韧斗争的理想追求主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敏感直率、执着乐观的白莽,纯洁善良、淳朴正直的柔石以及如他们一样“好朋友”“好青年”被国民党反动派不明不白地杀害,作为一个清醒而执着的战士,鲁迅先生对此有何反应?

又作了什么样的思考呢?

二、回顾开篇当时上海报章的态度。

阅读思考:

当时上海报章的态度有何异同?

学生发言明确:

“不敢”并非“不愿”,只是慑于国民党的严酷统治;“不愿”者在斗争中采取超然的立场,不想介入,不打算采取鲜明态度;“不屑”是认为五个青年作家的遇害是小事一桩,不值得报道,充满轻视意味。

这三个词显示了三种不同的政治态度,但都未对五个青年的无辜惨死作出实质性的反应,没有尽到媒体应尽的职责,表现出当时社会的恐怖与冷漠。

三、研讨鲁迅先生在青年作家被捕、被害后的所作所为。

(一)速读课文第四部分,概括鲁迅先生在青年作家被捕、被害后有哪些言行?

学生阅读回答,交流明确:

1、逃走2、对被捕青年无比牵挂3、惊闻青年作家被害,抒发内心悲愤之情

(二)怎样看待鲁迅先生的逃走

1.学生精读相关文段,思考、讨论。

2.学生发言交流,教师给予合理评价。

(尊重学生的见解,只要自圆其说合情合理,就应给予肯定与鼓励)

3.教师点拨:

(1)如何理解“印书

的合同是,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

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这句话的意味?

(2)为什么要讲《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故事?

(引导学生体会含蓄语句的含义,理解典故的作用,从时局与鲁迅的主张两个方面来理解评价鲁迅先生的“逃走”)

要点提示:

(1)“印书的合同是,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照说鲁迅身为作家,与书店订合同,自属常情,可是鲁迅却不愿意为此辩解,因为官厅是不讲理的。

他们对革命作家,正污蔑罗织罪名还恐不足,怎么可以因辩解而送上门去呢?

联系下文说柔石“案情是重的”“但怎样的案情,却谁也不明白”,“明白”二字也颇有意味:

因为这是卑劣的诬陷,案情是无法讲明白的,也是不允许讲明白的。

这几处的“明白”,隐晦曲折地揭露抨击了反动当局的卑劣无耻。

(2)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柔石被害的案情是“谁也不明白”;秦桧杀了岳飞后还要捉拿与岳飞有关系的的道悦,只因为道悦说了一句真话,反动派抓了柔石又要问鲁迅的下落,只因一个“明明白白的”引书合同。

这就暗示,国民党反动派的滥杀无辜与秦桧没有什么两样。

更为深刻的是,鲁迅在这里对道悦是持批判态度的,他并不象道悦那样束手待毙,而是“逃走”,保存实力,继续战斗,体现了顽强的“韧”的精神。

(三)理解鲁迅先生在惊闻五位青年作家遇害后内心的悲愤之情

1.学生朗读相关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师点拨:

(1)仔细揣摩课文语句“……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全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依据文本,尝试补写文字中的省略内容。

(2)深情诵读“惯于长夜过春时”理解作者的悲愤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