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399701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国际关系中,国家间往往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来协调国家关系和解决各种争端。

巴黎和会和慕尼黑会议的共同点是()

A.会议都被英、法、美操纵B.促进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形成

C.都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D.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2.如图所示军事行动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B、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美国宣布对日本作战

D、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3.1940年12月,罗斯福说:

“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

”下列哪个国家的事实证明了这一论断()

A、英国B、法国C、德国D、波兰

4.“我们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到同样的命运。

”这段话中的“我们”是指下列哪国人()

A、德国B、捷克斯洛伐克C、波兰D、埃塞俄比亚

5.下列国际会议体现了“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等霸权主义思想的国际会议是()

①巴黎和会②华盛顿会议③雅尔塔会议④慕尼黑会议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6.下列对美日之间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发展阶段

影响

19世纪,美国侵略日本

A.使日本沦为半殖民地

20世纪40年代,日本侵略美国

B.二战亚洲战场爆发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美国扶持日本,美日形成战略盟友

C.使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大国

20世纪后半期外交上日本跟随美国

D.70年代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7.对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大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②日本袭击珍珠港

③雅尔塔会议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

8.《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后,反法西斯同盟加强了政治对话和军事合作,下列史实能够体现这一点的有(    )

①诺曼底登陆  ②雅尔塔会议  ③攻克柏林战役  ④珍珠港事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9.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破产的根本原因是:

A.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C.体系建立时就埋下了新的矛盾隐患

D.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10.德国法西斯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不值得为波兰进行战争”,同时又发表声明说:

“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

”英国主要考虑的是

A.波兰的灭亡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B.波兰的独立会破坏欧洲大陆的军事力量平衡

C.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D.波兰的存亡威胁了英国的安全

1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丘吉尔说:

“那时,俄国军队是我们抗击同一不共戴天敌人的盟军……帮助我们赢得了胜利”,苏联与英国缔结反法西斯同盟,最终打败了法西斯。

这说明

①英国牺牲他国利益保全自己②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二战胜利的基础

③只有战争期间苏英才能和平相处④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结成联盟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12.二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材料反映了

A.美国难以抗击法西斯军队的进攻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

C.中国战场的抗日战争即将失败D.只有中国军民才能抗击日本侵略者

13.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强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引发核危机,这不禁使我们联想到日本历史上遭受的第一次“核”爆炸,它出现在()

A.1942年B.1943年C.1944年D.1945年

14.如图,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名战役,其登陆地点可在哪一图中标注出来()

1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根本原因是()

A.苏德战争爆发B.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C.美国改变“中立”的态度D.英法对德宣战

16.如图,1942年苏联画家绘制了反映“二战”中三大盟国联合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漫画。

画面上的三面国旗代表的国家不包括…………………()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苏联

17.“坦克的使用”和“原子弹的爆炸”分别出现于“一战”和“二战”。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坦克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原子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都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都加大了战争的惨烈程度

18.斯大林号召人民抗击法西斯,他说:

“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下列战役中能够体现这一号召精神的是

①莫斯科战役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③诺曼底登陆战役

④攻克柏林的战役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9.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给人类留下了哪些历史启迪?

()。

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

A.

B.

C.

D.

20.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C.英法等国放弃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D.美苏等工业大国参战,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援助

七、综合题(题型注释)

21.“70多年前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和平带来空前的灾难。

世界各国人民同仇敌忾,携手反法西斯侵略,保卫世界和平;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不会忘记,大批苏联红军远赴中国东北战场,同中国军民肩并肩对日作战,为中国夺取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胡锦涛主席会见参加抗日战争的俄罗斯老战士时的讲话

请回答: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1分)

②“世界各国人民同仇敌忾,携手反法西斯侵略”开始于那一年?

(1分)请你试举1例“世界各国人民同仇敌忾,携手反法西斯”加以说明(1分)

②“苏联红军远赴中国东北,参加对日作战”是履行哪一次会议的决定?

(1分)

③“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开始于哪一事件?

(1分)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1分)

④回顾这场战争,你有什么感想?

(1分)

22.【世界大战】(9分)

材料一:

战争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这场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

材料二:

部分参战国死伤人数。

中国军民

苏联军民

英国军官

美国官兵

德国官兵

日本官兵

2100多万

2700多万

37.5万

40.5万

1360万

274.7万

材料三:

从美国的利益出发,布什政府对一些国际条约拘签的拘签、毁约的毁约、修改的修改;……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对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

阅读材料,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场战争?

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这场战争期间,中国发生了哪些与之相关的重要事件?

(列举一例)(3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场战争?

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材料二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分)

(3)依据材料三,你认为当今世界威胁人类进步和安全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1分)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你认为中国应做出哪些努力?

(2分)

23.同盟是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国家间的结盟问题往往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而大国间的结盟状况又会对国际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回答问题。

(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到二战结束时共有52个国家加入了同盟。

材料三:

美国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材料四:

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两大集团的竞争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

(1分)

(2)《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

(1分)

(3)材料三中的两大组织对抗形成了什么格局?

这两个组织中当前还在继续发展的是哪一个?

(2分)

(4)“欧盟”建立的重要影响有哪些?

(1分)

(5)结合中国(或世界)历史上另外的一个例子谈谈同盟(合作或团结)的作用。

(1分)

24.右图是2012年7月即将举办的伦敦奥运会的会徽,伦敦是迄今为止举办夏季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城市,英国将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某校九年级

(2)班同学开展了“英国与国际关系”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7分)

(1)第一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一些与英国相关的图片与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

图一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英国陈列馆

材料一出自英国的哪个重要法律文献?

(1分)

从经济方面说说如图一所示英国能成功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原因是什么?

(1分)

材料三

(2)第二小组的同学准备了另外一些图片和资料,致力于展现英国与国际关系的风云变幻。

图二图三图四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体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多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

图二中以英国为核心的军事集团是什么?

图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图四是某一组织的旗帜,该组织的出现反映了当今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3分)

材料四中的“新秩序”指的是什么?

(1分)

(3)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你认为我国应当如何积极应对?

(1分)

25.美国、苏联(俄罗斯)是世界现代史上的两个重要国家,两国的经济建设及彼此关系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7分)

材料一1921年春,苏俄发生大面积的灾荒,三千多万老百姓挣扎在饥饿的边缘……然而,这个政策引起了农民的不满,一些富农甚至借机拿起了武器。

连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的坚强堡垒——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们也支持农民的要求。

——《大国崛起》

材料二(经济大危机下)千百万人只因像牲畜那样生活,才免予死亡。

宾夕法尼亚州的乡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人吃紫罗兰叶、野葱、勿忘我草、野莴苣以及一向专给牲口吃的野草。

城里的孩子妈妈在码头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出来,就上去同野狗争夺。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个政策”是指什么政策?

为了挽救材料中描述的危机苏俄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这一措施有何特点?

(4分)

(2)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4分)

(3)面对材料二中的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

这一对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分)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2分)

材料三近几个月来,美国与俄罗斯关系趋于紧张。

就在几天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5

月9日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上不点名的指责美国的对外政策像纳粹德国。

美国媒体称,普京在红场阅兵时发表了“暗示美国对外政策像纳粹德国的讲话”。

稍早,普京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就对美国进行了激烈抨击。

今年2月,普京在慕尼黑的一次发言中批评华盛顿“几乎毫无节制地”使用军力的言论令西方震惊。

普京还谴责美国正使世界变得更加危险。

——选自人民网2007年5月16日

(5)世界现代史上美国与苏联作为盟友曾经有过合作,试举两例说明。

(4分)

(6)为了对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历史上曾采取了什么政策?

(2分)

(7)美苏关系由“战友”到“敌人”开始于哪一事件?

此后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变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4分)

(8)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讲话中指责美国的对外政策像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2分)

(9)结合现实回答为什么俄罗斯总统普京“谴责美国正使世界变得更加危险”?

试举两例说明。

(3分)

26.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

世界已跨入新的世纪,可天下仍不太平。

让我们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吧!

某校九年级

(2)班学生要举办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图文展,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8分)

第一组表解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起止时间

1914.7—1918.11

1939.9—1945.9

交战双方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同盟

转折性战役

凡尔登战役

战争性质

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战后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第一组收集的表格信息有残缺,请你在上表表格中将内容补充完整。

①②③④(4分)

第二组文汇历史

(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的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

——法国作家巴比斯《战火》

战后初期的西欧,经济凋敝,困难重重。

英国有一半以上的工业瘫痪,法国居民每天仅配给200克面包,联邦德国工人一月的工资只能买一条香烟。

——《世界历史》九下

(2)从第二组收集的材料中,你得出什么认识?

(1分)

第三组图说现实

图1北约空袭利比亚图2本·拉登被击毙后,基地组织仍然活动猖獗图3日本福岛核泄漏

(3)第三组收集的图片中,反映出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至少写两点)(2分)请(4)你结合所学知识,为维护当今世界和平提出两点建议。

(1分)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巴黎和会和慕尼黑会议相同点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1919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巴黎和会,会议有英法美操纵,决定建立国际联盟,最后签订了《对德合约》,对德国进行了惩罚和限制,拒绝了中国代表团的正当要求,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1938年9月,在慕尼黑召开了由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参加的德意英法四国首脑会议,决定把苏台德区“转让”给德国。

这就是臭名远扬的“慕尼黑协定”。

而割让领土的捷克,却没有权利出席会议。

因此两次会议的共同点事都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为代价,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C。

考点:

慕尼黑会议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巴黎和会和慕尼黑阴谋提现了大国强权政治,这种以牺牲弱国利益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的做法不可取,英法最早遭到了法西斯德国的进攻教训就是很好的证明,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味的妥协退让是不能遏制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的,只有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威胁,才能达到目的,后来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就很好说明了这个道理。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史实。

图中所示军事行动是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宣布对日作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故选C。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国的绥靖政策。

法国在二战前对德国实现绥靖政策,二战后很快被德国灭亡,故选B。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慕尼黑会议。

英法在慕尼黑会议上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为代价,满足德国的侵略欲望,故选B。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体现霸权主义思想的国际会议。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慕尼黑会议都体现了“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等霸权主义思想,故选A。

6.B

【解析】该题从外交角度考察了日美及日中关系,20世纪40年代,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规模空前扩大,但并不是亚洲战场爆发,二战亚洲战场开始的标志是七七事变。

7.B

【解析】根据所学,②是1941年12月①是1942年2月④是1942年5月开始③是1945年。

8.A

【解析】根据所学,珍珠港事件是在《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前发生的,所以排除。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破产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故选B。

1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的绥靖政策。

英国对德国法西斯的这种姑息纵容,目的是希望德国在波兰灭亡后进攻苏联,故选A。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认识,从材料信息看,英国与苏联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打败了法西斯,①的叙述不符合历史史实,②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世界人民共同支持,团结一心,为二战胜利奠定了基础,②正确,③的表述错误,非战争期间,苏英国家也能和平相处,③错误,④叙述正确,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看结成联盟来应对共同的敌人,本题②④正确,选C。

考点: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本题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合作的重要性,人们可以为了应对共同的威胁进行合作,目前,世界有很多问题威胁着人类,所以我们要加强合作,该题也是组合型选择题,解答这种题型,要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出不符合历史史实或不符合题意的内容排除掉,经过一到两次的排除,基本就能得出答案。

12.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二战分三个战场,欧洲战场,苏德战场是主战场,亚洲(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是主战场,非洲战场,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是亚洲战场的主战场,抗击着绝大多数日军,八年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余万人,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为美国反法西斯减轻了压力,题目中的A项叙述错误,C项不符合历史史实,D项也不符合历史史实,只有B项说明了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本题选B。

考点: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战场开始最早,结束最晚,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引以为鉴,防止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和世界人民一道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定而努力。

1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的史实。

1945年,为了加快日本投降,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是日本历史上遭受的第一次“核”爆炸,故选D。

1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名战役,登陆的地点是法国的诺曼底,故选B。

15.B

【解析】本题难度低,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根本原因是是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答案选B。

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签署和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德日意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战争,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同时也对英美等国的利益构成了最大的威胁.这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同盟大大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1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画面上的三面国旗代表的国家是美国、英国和苏联,故选A。

1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的史实。

只有“原子弹的爆炸”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故选C。

18.A

【解析】根据题目中意思是指苏联抗击法西斯的活动,③④不属于这一范畴。

1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给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有:

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可以合作,故选B。

20.A

【解析】根据所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BCD项不是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21.①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1分,没有时间不得分)

②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的时间)(1分)政治:

雅尔塔会议;军事:

柏林战役或诺曼底登陆(1分,政治军事任何一个事件都可给分)

②雅尔塔会议(1分)

③1937年七七事变(1分)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1分)

④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等(1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实。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

“世界各国人民同仇敌忾,携手反法西斯侵略”开始于1942年。

“世界各国人民同仇敌忾,携手反法西斯”的事例有:

雅尔塔会议,柏林战役或诺曼底登陆。

“苏联红军远赴中国东北,参加对日作战”是履行雅尔塔会议的的决定。

“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开始于1937年七七事变。

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标志是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

回顾这场战争,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22.

(1)答:

一战。

(1分)帝国主义战争。

(1分)一战期间,日本出兵山东,抢占胶济铁路和青岛,提出“二十一条”;段祺瑞政府对德宣战;新文化运动兴起;五四运动爆发。

(任答出一件给1分)

(2)答:

二战。

(1分)斯大林格勒战役。

(1分)启示:

战争是残酷的;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意思正确即可给1分)

(3)答:

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1分)

(4)答:

①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②大力发展我国经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③积极发挥联合国和其它国际组织的作用。

(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给2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

材料一反映的是一战,这场战争的性质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一战期间,日本出兵山东,抢占胶济铁路和青岛,提出“二十一条”;段祺瑞政府对德宣战;新文化运动兴起;五四运动爆发。

材料二反映的是二战,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材料二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战争是残酷的;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当今世界威胁人类进步和安全最主要的因素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应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大力发展我国经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积极发挥联合国和其它国际组织的作用。

23.

(1)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分);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1分)

(3)冷战格局(1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分);

(4)“欧盟”成立后,提高了欧洲的战略地位,改变了世界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1分)

(5)例子:

孙刘联军赢得赤壁之战;国共合作赢得抗日战争;中国支援朝鲜赢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法国援助美国赢得独立战争胜利等等。

(言之有理即可1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家间的结盟问题。

材料一中的两大集团的竞争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

材料三中的两大组织对抗形成了冷战格局,这两个组织中当前还在继续发展的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欧盟”建立的重要影响是“欧盟”成立后,提高了欧洲的战略地位,改变了世界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

同盟(合作或团结)的作用:

例如孙刘联军赢得赤壁之战;国共合作赢得抗日战争;中国支援朝鲜赢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法国援助美国赢得独立战争胜利等等。

24.

(1)①《权利法案》(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