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九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01889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九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九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九年级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九年级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九年级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九年级上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九年级上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九年级上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九年级上册.docx

《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九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九年级上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九年级上册.docx

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九年级上册

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九年级上册)

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九年级上册)

★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一、文艺复兴运动

1.时间:

最早兴起于14世纪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2.首先发生的地点:

意大利

3.主流思潮:

人文主义

4.方式:

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

5.实质:

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6.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1)意大利诗人但丁:

文艺复兴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著有长诗《神曲》,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

(2)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

最大成就是绘画,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英国大戏剧家、文学巨匠莎士比亚:

代表作:

《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7.意义: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

1.目的:

去东方寻找财富。

2.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

葡萄牙和西班牙

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1492年哥伦布的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和海地。

4.意义:

A:

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给亚非拉许多国家带来了殖民灾难。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阶级矛盾激化。

2.时间:

16401688年

3.领导阶级:

资产资级和新贵族

4.开始的标志:

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重新召集议会,筹集军费,议员要求限制王权。

5.高潮:

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建立共和国

6.结束标志: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

7.意义:

(1)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3)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二、《权利法案》的颁布

1.目的:

为了限制王权。

2.时间:

1689年

3.意义:

A:

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

B:

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第12课美国独立战争

一、美国独立战争

1.根本原因: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时间:

17751783年。

3.领导人物:

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历史功绩:

领导北美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亲自主持制订了美国第一部宪法,并忠实地执行宪法。

4.开始的标志:

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5.美国独立的标志: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标志北美十三块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7月4日为美国国庆日)

6.转折点: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7.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8.胜利原因:

(1)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

(2)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坚强不屈,英勇作战;

(3)得到法国、荷兰等国的国际援助。

9.意义:

(1)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2)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10.性质:

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二、1787年宪法

1.主要内容: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权,从而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总统制政治体制。

2.意义:

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3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1.根本原因:

随着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生产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

(动力)

2.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3.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4.参与国家:

英、法、美、德、俄、日。

(最早发生的英国)

5.开始的标志:

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珍尼纺纱机

6.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运用。

(促进了煤炭这一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7.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8.主要发明:

A英:

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火车机车。

B美:

富尔顿→轮船。

9.交通工具革新,汽船和火车机车出现。

(加强了各地联系,世界进一步连成一体)

10.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19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成为生产的主要方式。

11.影响:

(1)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逐渐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3)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2.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开辟海外市场,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说明落后就要挨打!

★第14课血腥的资本积累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

1最早走上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道路的国家:

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

2三角贸易的原因:

美洲缺乏劳动力,贩卖黑奴可以获得高额利润。

3三角贸易的路线:

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4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英国人。

(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

5三角贸易持续时间:

三百多年

6三角贸易的影响:

(1)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造成非洲长期的贫穷、落后。

(2)欧洲奴隶贩子把赚来的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1.英国走上殖民争夺道路的时间:

17世纪

2.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时间:

18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3.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机构:

东印度公司(负责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4.英国在印度最有名的殖民头目:

克莱武

★第15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英国的宪章运动

1.时间:

1836~1848年

2.内容:

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3.特点:

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

4.性质:

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5.失败原因: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6.影响:

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略)

2.创立者:

马克思和恩格斯

3.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诞生的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5.意义: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6.实践: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成功实践是:

俄国的十月革命,中国革命。

三、巴黎公社

1.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资产阶级对内投降,对内镇压人民。

2.经过:

工人起义建立政权保卫政权(五月流血周)

3.性质:

是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4.意义:

(略)

5.《国际歌》词作者:

欧仁鲍狄埃,作曲:

狄盖特。

★第16课美国南北战争

1.根本原因:

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和南部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之间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2.矛盾的焦点:

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3.导火线:

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南方叛乱的借口)

4.爆发的标志:

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南北战争爆发。

5.转折点:

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6.结果:

1865年,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7.性质:

既是一场内战,又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8.意义:

(1)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的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9.林肯的贡献:

维护国家统一,解放黑人奴隶。

★第17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背景:

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目的:

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巩固沙皇统治。

3.领导者: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4.内容:

(1)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高价)钱赎买这块份地。

(体现了这次改革的实质:

是对农民的一场剥削与掠夺)

5.性质:

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意义: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7.局限性:

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二、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日本面临幕府统治危机和严重的民族危机(外国入侵)(内忧和外患)

2.时间:

1868年开始

3.领导者:

明治天皇

4.内容:

(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5.性质:

是明治天皇政府实施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意义: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b.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7.局限性:

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第18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

2.主要标志: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促进了电力、石油的利用)

3.领先于世界的国家:

美国和德国

4.主要发明:

(1)新电器:

灯泡(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电动机等。

(2)新机器:

内燃机(卡尔本茨发明)、电动机。

(3)新通讯:

有线电话、无线电报。

(4)新交通工具:

电车、汽车(汽车之父卡尔本茨发明),飞机(美国莱特兄弟发明)。

5.影响:

(1)经济:

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各国发展不平衡。

(2)政治:

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3)外交(国际关系):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霸斗争愈演愈烈,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19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3.爆发标志: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4.交战双方:

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

5.重要战役:

1916年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6.战争的结束:

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7.大战的影响:

(1)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大战涉及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

(2)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8.启示:

要珍爱和平,远离战争,战争悲剧不能重演。

9.一战的性质: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第20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一、法国启蒙思想

1.出现的时间:

18世纪

2.背景:

法国的旧制度衰败。

3.代表人物:

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

4.主要内容:

反对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

5.性质:

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6.作用:

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在启蒙思想影响下,法国爆发了大革命,美国爆发独立战争。

也促进了亚洲的中国、日本的思想解放。

二、科学的革命自然科学的大发展

1.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牛顿的贡献

(1)天文学: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数学:

创建微积分

(3)力学:

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力学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2.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贡献

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思想,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3.爱因期坦的贡献

他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其最重要的贡献是20世纪初提出了相对论,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