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02194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5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洪涝灾害B.乙——土壤肥力C.丙——灌溉水源D.丁——生长积温

【答案】1.D2.B

【解析】结合图示位置,各地的地形、气候、纬度差异,分析年太阳辐射量差异。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

晴天多,降水少,太阳辐射强。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

了解区域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主要制约因素。

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丁地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丁地,D对。

甲地降水较多,阴天多,乙、丙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A、B、C错。

2.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甲地位于湿润区,夏季降水量大,易发生洪涝灾害,A正确。

乙地属于半湿润区,水资源短缺,是主要制约因素,B错误,选B。

丙地是西北干旱地区,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C正确。

丁位于青藏高原,气温低,生长积温不足,D正确。

对比分析法是卫星遥感图像判读的重要方法,具体就是对不同时间的卫星图像色调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把不同的地面物体区分。

如下图,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播种30、75、100、140天后两种农作物反射两种电磁波的强度特征。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如果该两种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谱是某卫星图像中最主要波段,则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

A.江汉平原B.松嫩平原C.洞庭湖平原D.太湖平原

4.要区分该地区两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要参考的最佳遥感图象应该是拍自播种()

A.75天后B.100天后C.140天后D.30天后

【答案】3.B4.D

【解析】

3.由题中的叙述可知,该地主要种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因此最可能是东北的松嫩平原。

4.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在播种30、75、100、140天后,这两种农作物的电磁波的反射强度特征都存在着差异,但播种30天后电磁波反射强度λ1的差异最大,最利于区分这两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5.下列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漫长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丙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冬春季节寒冷干旱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6.下列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  )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改善环境

D.丁地适合发展混合农业

【答案】5.C6.D

【解析】

5.根据区域边界轮廓特征、河流特征,可以得出甲到丁依次是东北三江平原、山东半岛的黄淮海平原、浙江南部、珠江三角洲,甲地纬度高,冬季漫长;乙地属大陆性强的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丙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应是低温湿润,丁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低,雨季长,降水丰富。

6.甲地应保护好沼泽等湿地;乙地的黄淮海平原农垦历史悠久,缺少可垦耕地,发展的方向应是挖掘现有耕地的潜力,并改造中低产田;丙地地处浙闽丘陵,应该发展立体农业,进行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丁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适合发展混合农业。

该表为我国四种农作物种植的适宜气候条件。

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7.四种农作物中,适宜在鄱阳湖平原种植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成都平原不适宜种植农作物②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条件不足B.光照条件不足C.水热配合不好D.水分条件不足

【答案】7.A8.B

【解析】

.....................

8.由表中数据可知,②农业对光照需求量最高(>2000),而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四川盆地降水丰富、太阳辐射贫乏,光照不足,所以B正确。

【点睛】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红层盆地,地表岩石主要为紫红色砂岩和页岩,这两种岩石极易风化发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中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

左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

右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

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治理盐碱地B.退耕还草C.保护沼泽地D.植树造林

10.该区域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东部B.松嫩平原中部

C.黄土高原中部D.内蒙古高原西部

【答案】9.B10.D

【解析】

9.由上表可知,该地沙地、草地面积比例较大,应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由上图可知,1999~2007年,该地毁草开荒,导致沙化面积增大,故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退耕还草,故选B。

10.云贵高原东部、黄土高原中部和松嫩平原中部均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内蒙古高原西部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严重,故选D。

读海南岛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岛内封闭实线为等高线),回答下面小题。

11.该岛M地的年太阳辐射量比P地要多,主要是因为M地()

A.晴天天数多B.海拔高

C.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D.纬度高

12.读图中相关等值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虚线值的大小:

④>③>②>①B.实线值的大小:

a>b>c

C.从虚线看,此岛现在是冬季D.从虚线看,此岛现在是夏季

13.海南岛一年可种植三季稻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B.热量充足C.雨水充沛D.地形平坦

【答案】11.A12.C13.B

【解析】气温的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相比,陆地冬季气温较低,等温线凸向较低纬度。

夏季气温较高,等温线凸向较高纬度。

作物复种指数高,主要影响因素是积温。

11.该岛是海南岛,受东南季风影响,M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P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

M地的年太阳辐射量比P地要多,主要是因为M地晴天天数多,A对,C错。

海拔、纬度不是主要因素,B、D错。

12.图中虚线是等温线,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虚线值的大小是①>②>③>④,A错。

实线是等高线,实线值的大小是c>b>a,B错。

从等温线看,北半球陆地气温低于两侧海洋,此岛现在是冬季,C对。

从实线看,不能判断此岛现在季节,D错。

13.海南岛一年可种植三季稻,说明适宜作物生产的时期长,积温高,主要原因是热量充足,B对。

土壤肥沃、雨水充沛、地形平坦不是积温高的原因,A、C、D错。

 

下图为我国某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某图中四地中②地森林生长最旺盛,其原因最可能是()

A.因地势较低,热量远优于其他三地

B.因处于山脊,地势高,光照条件最好

C.因地势较为平坦,土层深厚,水源充足

D.因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其他地区丰富

15.③地森林比①地长势较好的原因可能是()

A.③地日照较强,太阳辐射收入多于①

B.③地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比①地好

C.③地气温较①地高,且日变化大

D.③地降水较多,水源比①地充足

【答案】14.C15.B

【解析】

14.从图中经纬度和等高线数值可知,该地属于华北平原上的低山丘陵,落差不大,②地热量不会远优于其他三地;在地形上属于山谷,不在山脊上;地处谷底,降水不及处于东南季风迎风坡的①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水源充足正是该地的优于其他三地的地方,同时又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良好条件。

15.由图形可知,③地在阴坡,①地在阳坡,所以①地光照较强,气温较高,蒸发③地<①地,土壤水分条件较好,①地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③地在背风坡,降水①地>③地,所以B正确。

16.下图是粮、棉、油、糖等作物商品性生产基地分布图。

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粮②棉③油④糖B.①棉②粮③糖④油

C.①油②糖③粮④棉D.①糖②油③棉④粮

【答案】B

【解析】①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和新疆,为棉花;②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种植,为粮食作物;③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的甜菜和南方的甘蔗;④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为油菜,所以B正确。

17.下图表示我国一种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下列选项中与图示内容相符的是()

A.a水田、b旱地、c林地、d荒山B.a、旱地b、水田c草地、d林地

C.a水田、b旱地、c林地、d草地D.a、林地b、水田c草地、d荒山

【答案】C

【解析】我国的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主要有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比例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平原地区,北方旱地,南方水田;西南横断山区和东北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以林地为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以草地为主。

18.下列地区既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又是我国商品棉基地的是()

A松嫩平原B珠江三角洲C江汉平原D成都平原

【答案】C

【解析】我国的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是松嫩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三江平原、珠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棉基地的是原、江淮地区,我国的棉花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的中下游地区,既是商品粮基地,又是商品江汉平原。

【点睛】由于耕地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人增地减的矛盾将日益突出,我国中长期粮食供需平衡形势不容乐观,现有粮食生产能力与巨大的需求潜力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优势商品粮基地的概念是针对我国粮食安全长远发展战略提出的。

19.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A.占多少,垦多少B.合理开发,使之永续利用

C.因地制宜,合理布局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答案】D

20.被称为“草原钢城”的包头钢铁厂,其铁矿石主要来自于()

A.白云鄂博B.迁安C.金昌D.鞍山

【答案】A

【解析】包头市作为内蒙古最大的、工业最发达的城市、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打出了“草原钢城”的形象,其铁矿石主要来自于附近的白云鄂博,所以A正确。

【点睛】工业区位指工业所在的地区和地理位置,一般来说工业区的位置主要受交通、土地价格、人口集聚,次要受政策、市场、劳动力、原料、动力所影响。

21.下列煤矿与所在省区组合正确的是()

A.峰峰--河南B.阳泉--山西C.六盘水--四川D.攀枝花—云南

【答案】B

【解析】山西的大同、阳泉,河北的开滦、峰峰,河南的平顶山,内蒙古的准格尔、霍林河,黑龙江的鸡西、鹤岗,贵州的六盘水,江苏的徐州,安徽的淮北、淮南等都是我国著名的煤炭工业基地。

22.下列关于我国经济作物分布搭配正确的是:

(    )

A.海南—花生B.广西—油菜C.山东—甜菜D.新疆—长绒棉

【答案】D

【解析】我国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油菜主要为我国南方的油料作物,主要种植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花生分布比较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甜菜是一种性喜温凉的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到北疆地区;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最大产区。

【点睛】经济作物是指对自然条件的选择较严、技术要求复杂、产品的经济价值较高、主要是用作工业原料的作物,故又称“技术作物”或工业原料作物,经济作物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棉花、油料、麻类、桑柞丝、茶叶、糖料、蔬菜、烟叶、果品、药材等。

23.下图中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①地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B.②地沿海利用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C.③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④地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答案】B

【解析】①地为东北平原,其可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甜菜,②地为山东省的沿海滩涂,可以发展海水养殖业,符合因地制宜的做法,③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区围湖造田,会造成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④地为西北地区,开垦草原会造成土地荒漠化现象。

24.下图所示的剖面图中,属于我国北纬30°沿线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北纬30°纬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所以B正确。

【点睛】我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地势西部高而东南低,西部多高山和高原,东部沿海多丘陵和平原,形成一个以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最高,由西向东逐级下降的阶梯状斜面。

25.甲、乙、丙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下列选项组合正确的是()

A.甲-河西走廊B.乙-湟水谷地

C.丙-宁夏平原D.丙-河西走廊

【答案】A

【解析】读图,根据经纬度和省区轮廓,山脉走向判断,甲是河西走廊,气候干旱,可以种植耐旱作物小麦,乙是宁夏平原,属于干旱区,但有黄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可以种植小麦,甲乙都是干旱区,不适宜种植耗水量大的水稻。

两地都是中温带,不适宜种植棉花。

青稞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作物,甲乙两地都不适宜生长。

丙地位于青藏高原区,可以种植小麦和青稞。

这里是高、寒气候区,不适宜种植水稻、棉花。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下列黄河流域沿某纬线的局部剖面图与黄河流域图,回答:

(1)黄河流域能源丰富,在其上中游(能源)丰富;

(2)B地形区为,该地重要的油料作物是,粮食作物是

(3)G地附近有我国最大的盐场,试分析该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4)请分析舟山渔场的形成原因?

【答案】

(1)煤炭;

(2)华北平原花生冬小麦

(3)长芦地势平坦、海滩宽广;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

(4)大陆架、寒暖流、长江钱塘江入海

【解析】整体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流域综合开发、渔场成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和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最后注入太平洋。

(2)从图中可以看出,B位于太行山以东,属于华北平原,该地重要的油料作物是花生,粮食作物是冬小麦。

(3)从图中可以看出,G位于渤海,该地附近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该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可以从地形、光照、蒸发等方面回答。

(4)舟山渔场位于大陆架,光照条件好,浮游生物多样;位于寒暖流的交汇处;位于河口地带,径流带来丰富的饵料;群岛水域相对平静,利于生息和产卵。

27.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以旱地为主的农耕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填写字母)气候区,这里的粮食作物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该区东北的商品粮基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其生产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畜牧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填写字母)气候区。

(3)C、D气候区内最主要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油料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E气候区的种植业类型____________,评价其发展种植业的条件?

【答案】

(1)B 小麦 玉米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人均耕地多,可开垦荒地多,粮食商品率高

(2)A、E

(3)甘蔗油菜

(4)河谷农业优势: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单产高,质量好

制约因素:

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解析】整体分析:

本题以我国气候类型图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农业分布、种植业类型,综合性较低,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和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从图中可以看出,B气候区地处我国北方,属温带季风气候,粮食生产以小麦、玉米为主;C气候区位于我国南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以种植亚热带作物为主;

(2)我国的耕地类型,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从图中可以看出,A气候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处于中温带、暖温带的干旱半干旱区,农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

(3)C气候区位于我国南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以种植亚热带作物为主;D气候区位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4)从图中可以看出,E气候区为高原气候区,气候寒冷,农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主要种植耐寒作物。

 

28.读“我国某两条河流的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中河流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______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河流有断流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月份径流量较相邻月份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该河流径流量随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2)乙图中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补给形成的。

该河流径流终年存在,可知该河流至少有______种补给类型。

(3)甲乙图中河流位于我国,根据其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它们分别所处的地区是(  )

A.西北、东北B.西南、东北

C.西北、东南D.东北、西北

【答案】

(1)7-8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1-2气温低于0℃,冰雪不再融化,河流没有补给水源气温

(2)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3

(3)A

【解析】整体分析:

本题以我国某两条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水文特征、流域综合开发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和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据甲图可知,其径流量与气温有关,可判断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7-8月份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因此河流流量大,甲图中河流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7-8月份。

1-2月份气温低于0℃,冰雪不再融化,因此出现断流现象。

(2)据图乙可知,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出现在4-5月份,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B汛期出现在7-8月份,为大气降水补给,为夏讯。

该河流径流终年存在,可知该河流至少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大气降水、地下水等3种补给类型。

(3)据上题分析可知,甲河流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应为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乙河流有两个汛期,可判断为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所以A正确。

 

29.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

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材料三:

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占年部量%)

(1)图中BC是我国三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2)我国①②两地全年降水比较丰富但干旱严重,分别简析造成两地干旱的主要原因。

(3)简述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

【答案】

(1)B主要伏旱。

该地在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气温高,形成伏旱

C冬旱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但此地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形成冬旱

(2)①主要受地质影响,当地石灰岩广泛分布,形成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暗河,地表水渗漏比较严重,②主要受地形影响,海南地形中部为山地,中央高四周低,河流径流快,而且比较短,使当地地表水缺乏

(3)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解析】

(1)干旱主要是因为:

①降水少,②蒸发旺盛,③水分下渗严重。

读图可知A地华北地区,春季,锋面雨带未到达,春季降水少;春季气温升温,且多大风天气,蒸发量大,形成春旱。

B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在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形成伏旱。

C地为华南地区,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但此地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形成冬旱。

(2)降水比较丰富但干旱严重说明地表保水能力差,渗漏或流失严重。

①地位于云贵高原,当地石灰岩广泛分布,形成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暗河,地表水渗漏比较严重,②地为海南岛。

,地形中部为山地,中央高四周低。

受地形影响,河流径流快,而且比较短,使当地地表水缺乏。

(3)我国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因此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季风不稳定,降水年际变化大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西省大同市(112°15′~114°15′E,39°00~40°30′N),是山西第二大城市,位于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平均海拔1056米。

人们常说“万紫千红总是春”,但大同万紫千红之时却在夏季。

旅游者们多于夏季到此避暑观光。

图为大同气候资料。

材料二 大同市素有“中国煤都”之称,采煤历史有2000多年。

境内煤炭地质储量718亿吨,采出的煤被称为“世界动力煤细粮”,并宜于制煤气,是煤化工业的好原料。

材料三 大同市某地自然景观图

(1)大同市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分析旅游者多于夏季来此避暑、观光的原因。

(2)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结合材料分析该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答案】

(1)温带季风气候 

大同纬度较高,海拔较高,夏季气温较低,凉爽怡人;大同夏季自然风光优美。

(2)水土流失 位于黄土高原边缘,地势起伏大;夏季降水集中,强度大;煤炭资源开采,破坏地表植被。

【解析】整体分析:

本题以大同市自然景观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和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同市1月气温接近-10℃,并且雨热同期,所以为温带季风气候。

从材料中可以读出,大同市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所以夏季凉爽且环境优美,适宜避暑观光。

(2)大同市位于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原因是地势起伏大且降水集中,人为原因是煤炭开采破坏了地表植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