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7402543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PPTX 页数:83 大小:41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

《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软件工程03-05面向过程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第四章总体设计4学时.pptx

第四章概要设计,1,一、软件设计的目标和任务,1、目标软件设计的目标是根据用信息域常用的表示方法把软件需求,功能和性能等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计算机语言描述的用户的需求完全地翻译成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能看懂的东西。

数据设计侧重于数据结构的定义,就是把需求分析里面的层次方框图或warnier图表示的数据结构以及参考数据字典里面的内容从程序设计角度上看怎样设计数据结构更合理。

2,一、软件设计的目标和任务,1、目标系统结构设计定义软件系统各主要成份之间的关系。

过程设计。

把结构成份转换成软件的过程性描述。

3,开发阶段的信息流,把需求翻译成文档,4,5,2、软件设计的任务概要设计(系统设计),将软件需求转化为数据结构和软件的系统结构。

概要设计由技术总监,部门经理和项目经理来做的,有可能会加一两个核心程序员。

一、软件设计的目标和任务,6,2、软件设计的任务详细设计(过程设计),通过对结构表示进行细化,得到软件的详细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一、软件设计的目标和任务,7,8,具体设计过程,9,10,软件设计过程,1、制定规范在进入软件开发阶段之初,首先应为软件开发组制定在设计时应该共同遵守的标准,以便协调组内各成员的工作。

阅读和理解软件需求说明书,确认用户要求能否实现,明确实现的条件,从而确定设计的目标,以及它们的优先顺序。

根据目标确定最合适的设计方法。

规定设计文档的编制标准。

规定编码的信息形式,与硬件,操作系统的接口规约,,11,2.软件系统结构的总体设计采用某种设计方法,将系统按功能划分成模块的层次结构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

建立与已确定的软件需求的对应关系确定模块间的调用关系确定模块间的接口评估模块划分的质量,软件设计过程,12,3.处理方式设计确定实现系统功能需求所必需的算法,评估算法的性能。

确定满足系统性能需求所必需的算法和模块间的控制方式。

周转时间响应时间吞吐量精度确定外部信号的接收发送形式。

软件设计过程,13,4.数据结构设计确定软件涉及的文件系统的结构以及数据库的模式、子模式,进行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的设计。

确定输入,输出文件的详细的数据结构。

结合算法设计,确定算法所必需的逻辑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确定对逻辑数据结构所必需的那些操作的程序模块(软件包),软件设计过程,14,限制和确定各个数据设计决策的影响范围若需要与操作系统或调度程序接口所必须的控制表等数据时,确定其详细的数据结构和使用规则数据的保护性设计防卫性设计:

在软件设计中就插入自动检错,报错和纠错的功能一致性设计:

保证软件运行过程中所使用的数据的类型和取值范围不变在并发处理过程中使用封锁和解除封锁机制保持数据不被破坏冗余性设计:

针对同一问题,由两个开发者采用不同的程序设计风格不同的算法设计软件,当两者运行结果之差不在允许范围内时,利用检错系统予以纠正,或使用表决技术决定一个正确结果。

15,数据库设计,16,数据库设计举例说明,17,数据库设计(续),18,5.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设计也叫做质量设计在运行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用户新的要求,需经常对软件进行改造和修正。

在软件开发的一开始就要确定软件可靠性和其它质量指标,考虑相应措施,以使得软件易于修改和易于维护6.编写概要设计阶段的文档概要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制定初步的测试计划,软件设计过程,19,概要设计说明书,20,7.概要设计评审可追溯性:

确认该设计是否复盖了所有已确定的软件需求,软件每一成份是否可追溯到某一项需求接口:

确认该软件的内部接口与外部接口是否已经明确定义。

模块是否满足高内聚和低耦合的要求。

模块作用范围是否在其控制范围之内风险:

确认该设计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和预算范围内是否能按时实现实用性:

确认该设计对于需求的解决方案是否实用技术清晰度:

确认该设计是否以一种易于翻译成代码的形式表达,软件设计过程,21,7.概要设计评审可维护性:

确认该设计是否考虑了方便未来的维护质量:

确认该设计是否表现出良好的质量特征各种选择方案:

看是否考虑过其它方案,比较各种选择方案的标准是什么限制:

评估对该软件的限制是否现实,是否与需求一致其它具体问题:

对于文档、可测试性、设计过程.等进行评估8、在详细设计确定软件各个组成部分内的算法以及各部分的内部数据组织选定某种过程的表达形式来描述各种算法。

进行详细设计的评审,软件设计过程,22,二、概要设计的过程,设想供选择的方案。

技术上最高层的几个人,考虑需求规格说明书,以及之前的可行性报告里面都提到几个可行性的方案,做总体设计的人是一个公司里面技术最强的人。

选取合理的方案系统流程图。

完全从软件角度来画系统的流程。

组成系统的物理元素清单。

物理元素一般是系统,子系统,模块,子模块,函数,子函数成本/效益分析。

就是有不同的开发路线,选择那一条开发路线安全性要好,开发软件质量也还可以,最省钱。

开发进度和计划。

23,二、概要设计的过程,推荐最佳方案。

功能分解。

把一个功能分成多个小模块,然后每一个块之间怎么样进行沟通。

设计软件结构。

数据库设计。

制定测试计划。

书写文档系统说明用户手册测试计划详细的实现计划数据库设计结果9.审查和复查,24,三、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理,自顶向下,逐步细化软件结构(搭出一个大框架)程序结构结构图模块化(模块化思想,把软件分成多个模块)抽象(通过抽象完成模块之间对外的一个黑盒装置)信息屏蔽和局部化模块独立,25,三、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理,自顶向下,逐步细化将软件的体系结构按自顶向下方式,对各个层次的过程细节和数据细节逐层细化,直到用程序设计语言的语句能够实现为止,从而最后确立整个的体系结构。

软件结构软件结构包括两部分。

程序的模块结构和数据的结构。

软件的体系结构通过一个划分过程来完成。

该划分过程从需求分析确立的目标系统的模型出发,对整个问题进行分割,使其每个部分用一个或几个软件成份加以解决,整个问题就解决了。

26,27,程序结构。

表明了程序各个部件(模块)的组织情况,是软件的过程表示。

结构图反映程序中模块之间的层次调用关系和联系:

它以特定的符号表示模块、模块间的调用关系和模块间信息的传递,三、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理,28,三、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理,模块化的概念软件系统的模块化是指整个软件被划分成若干单独命名和可编址的部分,称之为模块。

这些模块可以被组装起来以满足整个问题的需求。

把问题子问题的分解与软件开发中的系统子系统或模块子模块对应起来,就能够把一个大而复杂的软件系统划分成易于理解的比较单纯的模块结构。

公式,29,分解到二级模块图,30,三、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理,模块化和软件成本,31,三、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理,抽象软件系统进行模块设计时,可有不同的抽象层次。

在最高的抽象层次上,可以使用问题所处环境的语言概括地描述问题的解法。

在较低的抽象层次上,则采用过程化的方法.过程的抽象在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用“问题所处环境的为大家所熟悉的术语”来描述软件的解决方法。

在从概要设计到详细设计的过程中,抽象化的层次逐次降低。

数据抽象它实际上是跟数据结构相关连的,前面讲的层次方框图和Warnier图实际上就是一种数据结构的抽象,在面向对象里还会有进一步的数据抽象的方法。

32,例开发一个CAD软件时的三种抽象层次,

(1)过程抽象抽象层次.用问题所处环境的术语来描述这个软件:

该软件包括一个计算机绘图界面,向绘图员显示图形,以及一个数字化仪界面,用以代替绘图板和丁字尺。

所有直线、折线、矩形、圆及曲线的描画、所有的几何计算、所有的剖面图和辅助视图都可以用这个CAD软件实现。

抽象层次.任务需求的描述。

CADSOFTWARETASKSuserinteractiontask;2-Ddrawingcreationtask;graphicsdisplaytask;drawingfilemanagementtask;end.在这个抽象层次上,未给出“怎样做”的信息,不能直接实现。

33,抽象层次.程序过程表示。

以2-D(二维)绘图生成任务为例:

PROCEDURE:

2-DdrawingcreationREPEATUNTIL(drawingcreationtaskterminates)DOWHILE(digitizerinteractionoccurs)digitizerinterfacetask;DETERMINEdrawingrequestCASE;line:

linedrawingtask;rectangle:

rectangledrawingtask;circle:

circledrawingtask;,二维画图又分为以下CASE,案例,任务的集合,34,

(2)数据抽象在不同层次上描述数据对象的细节,定义与该数据对象相关的操作。

例如,在CAD软件中,定义一个叫做drawing绘图的数据对象。

可将drawing规定为一个抽象数据类型,定义它的内部细节为:

TYPEdrawingISSTRUCTUREDEFINDnumberISSTRINGLENGTH(12);geometryDEFINDnotesISSTRINGLENGTH(256);BOMDEFINDENDdrawingTYPE;宏,35,数据抽象drawing本身由另外一些数据抽象,如geometry、BOM(billofmaterials)构成定义drawing的抽象数据类型之后,可引用它来定义其它数据对象,而不必涉及drawing的内部细节例如,定义:

blue-printISINSTANCEOFdrawing;或schematicISINSTANCEOFdrawing;信息屏蔽和局部化模块中所包含的信息(包括数据和过程)不允许其它不需要这些信息的模块使用。

36,三、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理,模块独立(Module)模块:

又称“组件”。

它一般具有如下三个基本属性:

功能:

描述该模块实现什么功能。

逻辑:

描述模块内部怎么做状态:

该模块使用时的环境和条件在描述一个模块时,还必须按模块的外部特性与内部特性分别描述模块的外部特性模块的模块名、参数表、其中的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以及给程序以至整个系统造成的影响模块的内部特性完成其功能的程序代码和仅供该模块内部使用的数据内部特征是内部数据,比如说两个数据进行交换,交换时要定义一个临时变量做数据交换。

37,三、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理,模块独立是模块化、抽象、信息屏蔽和局部化概念的直接结果。

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子功能,并且与其它模块间的接口简单。

衡量模块独立程度的定性标准-内聚、耦合耦合是模块之间的互相连接的紧密程度的度量。

耦合是两个模块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

内聚是模块功能强度(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

模块独立性比较强的模块应是高内聚低耦合的模块。

38,三、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理,耦合(模块之间的互相连接的紧密程度的度量)数据耦合控制耦合公共环境耦合内容耦合尽量用数据耦合,少用控制耦合,限制公共环境耦合的范围,完全不用内容耦合,耦合程度越高,39,a.1控制耦合如果一个模块通过传送开关、标志、名字等控制信息,明显地控制选择另一模块的功能,就是控制耦合。

a.2数据耦合(DataCoupling)如果一个模块访问另一个模块时,彼此之间是通过简单数据参数(不是控制参数、公共数据结构或外部变量)来交换输入、输出信息的,则称这种耦合为数据耦合。

40,三、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理,a.3公共耦合(CommonCoupling)若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个公共数据环境,则它们之间的耦合就称为公共耦合。

公共的数据环境可以是全局数据结构、共享的通信区、内存的公共覆盖区等。

41,三、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理,a.4内容耦合

(1)一个模块直接访问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

(2)一个模块不通过正常入口转到另一模块内部;(3)两个模块有一部分程序代码重迭(只可能出现在汇编语言中);(4)一个模块有多个入口,42,三、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理,b.内聚模块功能强度(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

功能顺序通信过程时间逻辑偶然内聚内聚内聚内聚内聚内聚内聚,c.模块独立性比较强的模块-高内聚低耦合,43,b.1功能内聚(FunctionalCohesion)一个模块中各个部分都是完成某一具体功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或者说该模块中所有部分都是为了完成一项具体功能而协同工作,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则称该模块为功能内聚模块。

b.2信息内聚(InformationalCohesion)这种模块完成多个功能,各个功能都在同一数据结构上操作,每一项功能有一个唯一的入口点。

这个模块将根据不同的要求,确定该执行哪一个功能。

由于这个模块的所有功能都是基于同一个数据结构(符号表),因此,它是一个信息内聚的模块。

信息内聚模块可以看成是多个功能内聚模块的组合,并且达到信息的隐蔽。

即把某个数据结构、资源或设备隐蔽在一个模块内,不为别的模块所知晓。

44,b.3通信内聚如果一个模块内各功能部分都使用了相同的输入数据,或产生了相同的输出数据,则称之为通信内聚模块。

通常,通信内聚模块是通过数据流图来定义的。

b.4过程内聚使用流程图做为工具设计程序时,把流程图中的某一部分划出组成模块,就得到过程内聚模块。

b.5时间内聚又称为经典内聚。

这种模块大多为多功能模块,但模块的各个功能的执行与时间有关,通常要求所有功能必须在同一时间段内执行。

45,通信内聚实例,46,b.6逻辑内聚这种模块把几种相关的功能组合在一起,每次被调用时,由传送给模块的判定参数来确定该模块应执行哪一种功能。

b.7巧合内聚巧合内聚又称为偶然内聚。

当模块内各部分之间没有联系,或者即使有联系,这种联系也很松散,则称这种模块为巧合内聚模块,它是内聚程度最低的模块。

47,四、启发式规则,改进软件结构提高模块独立性争取低耦合、高内聚(增加内聚减少耦合)模块规模应该适中深度,宽度,扇出和扇入都应适当模块的作用域应该在控制域之内力争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程度设计单入口单出口的模块模块功能可以预测,48,四、启发规则,改进软件结构提高模块独立性争取低耦合、高内聚(增加内聚减少耦合)模块规模适中适当控制深度、宽度、扇出、扇入深度分层的层数。

宽度同一层上模块数的最大值。

扇出(fan-out)一个模块直接调用控制的模块数子程序数3fan-out9扇入(fan-in)直接调用该模块的模块数在不破坏独立性的前提下,fan-in大的比较好。

49,四、启发规则,模块的作用域应该在控制域之内,M的控制域为M,A,B,C,作用域:

M中的一个判定所影响的模块,A的作用超出了控制域。

改进方法之一,可以把A中的if移到M中;方法之二,可以把C移到A下面。

50,四、启发规则,力争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程度.接口复杂可能表明模块的独立性差。

设计单入口单出口的模块.单出单入,避免内容耦合。

从顶进,从底出,软件易理解,易维护模块功能可预测.把一个模块当做一个黑盒,相同输入必产生相同输出,功能就可以预测。

带有内部“存储器”模块功能不可预测,因为输出可能取决于内部存储器的状态。

51,四、图形工具,1、层次图描绘软件的层次结构,而非数据结构。

与描绘数据结构的层次方框图相同,但表现的内容却完全不同。

层次图是以层次的方式来描述软件的层次调用关系,是一种调用关系,是软件之间的过程或子过程或函数之间的层次模型,而不是数据结构.(层次方框图中下层方框是数据元素,上层子集)矩形代表模块,连线代表调用。

方框间的连接线表示调用关系,不像层次方框图那样表示组成关系。

加标题,存储,52,2、HIPO图层次图加IPO图。

可以看到每一个模块对外的接口,以及向上向下分别的调用关系。

对除最顶层的方框外的所有方框加编号(编号规则同数据流图)每个方框对应一张IPO图描绘此模块处理过程。

53,3、结构图反映程序中模块之间的层次调用关系和联系,通常用带注释的箭头表示模块调用过程中传递信息,注释箭头尾部是空心圆表示传递的是数据.,循环调用,判定为真是调用A,为假时调用B。

注:

此图一般不入文档,仅用于检查设计的正确性和模块独立性。

每个传递的数据是否必须?

完成模块功能所必须的数据是否都传递了?

传输的数据是否只与单一的功能有关?

是否目的明确?

54,四、图形工具,4、程序系统结构图N有四个扇出,有1个扇入,I没有扇出,有三个扇入,通过扇出扇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函数被调用的情况,也可以看到我们程序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比较均匀。

55,五、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定义了一些不同的”映射”,利用这些映射可以把数据流图变换成软件结构,推倒出程序结构图.1、概念(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是把信息流映射成软件结构)变换流当外部有一些输入,输入信息进来之后通过一些数据变换,变换之后产生输出流,输入流是外部表示,输现计算机内变成内部表示,内部表示不需给用户知道,表示完成要把它转化为输出格式做为输出流进行输出,完成信息变换,56,五、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1、概念事务流基本形式是事务的请求都送到了事务中心,事务中心根据不同请求把它分发到不同处理与一般变换流有区别,有一个事务处理的结点或事务处理中心.T称为事物中心接收输入数据分析事务确定类型根据类型取通道,57,五、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2、变换分析对数据流图分析时首先判断它是变换流还是事务流,例:

汽车数字仪表板的设计功能:

a通过模-数转换实现传感器和微处理机接口;b在发光二极管面板上显示数据;c指示每小时英里数(mph),行驶的里程,每加仑油行驶的英里数(mpg)等等;d指示加速或减速;e如果车速超过55mph,则发出警告铃声。

设计步骤第1步复查基本系统模型确保系统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符合实际.,58,第2步:

复查并精化数据流图确保正确逻辑模型,使数据流图每个处理都代表一个规模适中相对独立的子功能.,图5-1数字仪表板系统的数据流图,59,第3步确定数据流图具有变换特性还是事务特性一个系统中的所有信息都可以认为变换流,但当遇到有明显事务特性的信息流时,建义采用事务分析方法进行设计,在这一步,设计人员应该根据数据流图中占优势的属性,确定数据流的全局特性.此外还应该把具有和全局特性不同的特点的局部区域孤立出来,以后可以按照这些子数据流的特点精化根据全局特性得出的软件结构.上图中,数据沿着两条输入通路进入系统,然后沿着5条通路离开,没有明显的事务中心.因此可以认为这个信息具有变换流的总特征.,60,第4步:

确定输入流和输出流的边界,从而孤立出变换中心(DFD的分界,先分出I、P、O三块),61,一般问题的一级分解方法:

就是把一个数据流图分成三部分,主模块M,下面输入模块是I,处理模块是P,输出模块是O,M调用三个子模块,分别为I,P,O,,第5步:

完成“第一级分解”,62,第6步:

完成“第二级分解”,63,图5-2未经精化的数字仪表板系统的软件结构,64,第7步:

使用设计度量和启发式规则对第一次分割得到的软件结构进一步精化修改本着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

例:

精化后的数字仪表板系统的软件结构。

注:

每个模块应附一简要说明描述进出该模块的信息(接口描述)模块内部的信息过程陈述,包括主要判定点及任务对约束和特殊特点的简短讨论。

图5-3精化后的数字仪表板系统的软件结构,65,五、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3、事务分析与变换分析的步骤相似,但从数据流图到软件结构的映射方法不同4、设计优化先使它能工作,然后再使它快起来,66,六、结构化设计方法,首先研究、分析和审查数据流图。

从软件的需求规格说明中弄清数据流加工的过程,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然后根据数据流图决定问题的类型。

数据处理问题典型的类型有两种:

变换型和事务型。

针对两种不同的类型分别进行分析处理。

由数据流图推导出系统的初始结构图。

利用一些启发式原则来改进系统的初始结构图,直到得到符合要求的结构图为止。

修改和补充数据词典。

制定测试计划。

67,1、在系统结构图中的模块,传入模块从下属模块取得数据,经过某些处理,再将其传送给上级模块。

它传送的数据流叫做逻辑输入数据流。

传出模块从上级模块获得数据,进行某些处理,再将其传送给下属模块。

它传送的数据流叫做逻辑输出数据流。

变换模块它从上级模块取得数据,进行特定的处理,转换成其它形式,再传送回上级模块。

它加工的数据流叫做变换数据流。

数据是从上往下,进行变换之后的再传回去。

协调模块对所有下属模块进行协调和管理的模块.数据有从下往上的,也有从上往下的,可认为是传入,传出模块的结合,68,2、变换型系统结构图,变换型数据处理问题的工作过程大致分为三步,即取得数据,变换数据和给出数据。

相应于取得数据、变换数据、给出数据,变换型系统结构图由输入、中心变换和输出等三部分组成。

69,3、事务型系统结构图,事务型系统接受一项事务,根据事务处理的特点和性质,选择分派一个适当的处理单元,然后给出结果。

在事务型系统结构图中,事务中心模块按所接受的事务的类型,选择某一事务处理模块执行。

各事务处理模块并列。

每个事务处理模块可能要调用若干个操作模块,而操作模块又可能调用若干个细节模块。

70,4、变换分析,变换分析方法由以下四步组成:

重画数据流图;区分有效(逻辑)输入、有效(逻辑)输出和中心变换部分进行一级分解,设计上层模块进行二级分解,设计输入、输出和中心变换部分的中、下层模块。

71,变换分析的过程在选择模块设计的次序时,必须对一个模块的全部直接下属模块都设计完成之后,才能转向另一个模块的下层模块的设计。

在设计下层模块时,应考虑模块的耦合和内聚问题,以提高初始结构图的质量。

使用“黑箱”技术:

在设计当前模块时,先把这个模块的所有下层模块定义成“黑箱”,在设计中利用它们时,暂时不考虑其内部结构和实现。

在这一步定义好的“黑箱”,在下一步就可以对它们进行设计和加工。

这样,又会导致更多的“黑箱”。

最后,全部“黑箱”的内容和结构应完全被确定。

在模块划分时,一个模块的直接下属模块一般在5个左右。

如果直接下属模块超过10个,可设立中间层次。

如果出现了以下情况,就停止模块的功能分解当模块不能再细分为明显的子任务时当分解成用户提供的模块或程序库的子程序时当模块的界面是输入输出设备传送的信息时当模块不宜再分解得过小时。

72,在很多软件应用中,存在某种作业数据流,它可以引发一个或多个处理,这些处理能够完成该作业要求的功能。

这种数据流就叫做事务。

与变换分析一样,事务分析也是从分析数据流图开始,自顶向下,逐步分解,建立系统到结构图。

5、事务分析,73,事务分析过程识别事务源利用数据流图和数据词典,从问题定义和需求分析的结果中,找出各种需要处理的事务。

通常,事务来自物理输入装置。

有时,设计人员还必须区别系统的输入、中心加工和输出中产生的事务。

规定适当的事务型结构在确定了该数据流图具有事务型特征之后,根据模块划分理论,建立适当的事务型结构。

识别各种事务和它们定义的操作从问题定义和需求分析中找出的事务及其操作所必需的全部信息,对于系统内部产生的事务,必须仔细地定义它们的操作。

注意利用公用模块在事务分析的过程中,如果不同事务的一些中间模块可由具有类似的语法和语义的若干个低层模块组成,则可以把这些低层模块构造成公用模块。

74,对每一事务,或对联系密切的一组事务,建立一个事务处理模块如果发现在系统中有类似的事务,可以把它们组成一个事务处理模块.对事务处理模块规定它们全部的下层操作模块.对操作模块规定它们的全部细节模块变换分析是软件系统结构设计的主要方法。

一般,一个大型的软件系统是变换型结构和事务型结构的混合结构。

所以,我们通常利用以变换分析为主,事务分析为辅的方式进行软件结构设计。

75,76,1)模块功能的完善化一个完整的模块应当有以下几部分:

执行规定的功能的部分;出错处理的部分。

当模块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时,必须回送出错标志,出现例外情况的原因。

如果需要返回一系列数据给它的调用者,在完成数据加工或结束时,应当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