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

上传人:O**** 文档编号:17402629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2.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_第6页
第6页 / 共78页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_第7页
第7页 / 共78页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_第8页
第8页 / 共78页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_第9页
第9页 / 共78页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78页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78页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78页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78页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78页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78页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78页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78页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78页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78页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PPT: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培训.ppt

,医院组织结构设计,1,第一个人抽铁丝,第二个人将其拉直,第三个人将其截断,第四个人将其一端削尖,第五个人磨光另一端以便装上针头。

仅做针头就要求有两三道不同的操作:

装针头是一个专门的职业;把针涂白是另一项专门的职业;甚至把针装进纸盒也是一项专门的职业。

这样,每人每天能制造出四万八千枚针的十分之一,即四千八百枚。

但是如果他们都各自独立地工作,谁也不学做一种专门的业务,那么他们之中无论谁都绝对不能制造二十枚针,甚至连一枚针也制造不出来。

亚当斯密国富论,2,为什么要讲组织结构设计?

所有致力于授权、激励、建立团队、奖金、负责人再创造的工夫和努力,都不足以弥补组织机能失灵的系统。

如果组织系统运行不顺利,以人为本只不过是空洞而无意义的空话。

戴明领导手册,3,医院的组织属性,“医院也许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现代知识型组织”。

彼得德鲁克,4,医疗机构的类别,

(一)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

(二)妇幼保健院;(三)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四)疗养院;(五)综合门诊部、专科门诊部、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门诊部、民族医门诊部;(六)诊所、中医诊所、民族医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站;(七)村卫生室(所);(八)急救中心、急救站;(九)临床检验中心;(十)专科疾病防治院、专科疾病防治所、专科疾病防治站;(十一)护理院、护理站;(十二)其他诊疗机构。

5,组织与组织结构,组织是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通过分工与协作,并与外界相联系的人群的集合体。

组织是通过为社会提供独特的价值而证明其存在的价值。

组织结构是指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之间如何进行分工、分组与协作。

6,医院组织结构设计,医院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为了有效实现医院目的而形成工作分工与协作关系的策划和安排过程,即用以帮助达到组织目的的有关角色、职务、权力、责任、流程、信息沟通、利益等的正式安排。

医院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

一是设计医院行政管理系统、临床系统、医技系统、后勤保障系统的组织架构体系;二是明确各部门和科室的使命与职责、岗位设置和职责及人员编制,建立清晰的权力体系;三是梳理医院基本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并建立医院的内部协调与控制体系。

7,影响和制约医院机构的因素,8,组织结构设计应考虑的关键因素,工作专门化把任务分解成各自独立的工作应细化到什么程度?

部门化对工作进行分组的基础是什么?

命令链员工个人或工作群体向谁汇报工作?

控制跨度一位管理者可以有效管理多少位员工?

集权与分权决策权应放在哪一级?

正规化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利用规章制度来指导员工和管理者的行为?

9,医院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目标一致原则;统一指挥原则;分工专业化原则;责、权、利对等原则;易于协调原则;高效节约原则。

10,分工与协作,医院组织结构设计的两大核心工作就是:

分工协作分工:

把医院中要完成的任务划分为具体的工作,由不同的部门、科室、岗位来承担;协作:

在分工的基础上,取得各岗位、部门、层次的协调运作。

分工与协作,是矛盾的统一体,分工的程度越高,协作的需要和难度就越大,从而越需要更强有力、更复杂的手段来进行协调。

11,医院协调的六种手段,等级链的直接监督(人治)标准化的工作制度与流程(法治)实施目标管理(关注结果)部门之间的直接接触与信息沟通(会议)专门的委员会(稳定的协调机制)各种预案(应急管理日常化),12,什么是流程?

流程:

一个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行动,这些行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实现,是行为活动要遵循的一种架构。

流程(ISO9000):

一个流程就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进程。

流程(景惠定义):

一项工作或服务从一个部门(或岗位)传递到另一个部门(或岗位)的规定性过程。

医院流程范畴,战略计划层经营流程价值、目标、技术与服务定位、资源配置计划管理控制层管理流程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信息管理操作控制层业务流程医疗、护理、院感、急诊急救、医技、服务,流程在传统组织中的陷阱,一个常用公式计算被浪费掉的时间,就是VT除以ET,即有价值时间除以流逝时间。

在一个顺利运行的流程操作中,它应该等于1。

那么,在一个典型的组织中VT除以ET是多少呢?

它不是1。

通常,它小于0.05。

也就是有超过95的时间被白白的流逝掉了。

流程在传统组织中的陷阱,时间流逝原因:

就是存在着组织之间的隔墙。

我们想它快,但它很慢地才流到我们这里;我们想它正确,但我们拿到它时却是错误的。

为什么呢?

还是那一道道无形的墙,一个组织到另一个组织,其间的隔墙就是错误的滋生地。

为什么呢?

误解、错误传达和沟通。

信息的不对称,流程的组成要素和特点,流程的六要素:

输入的资源,活动,活动的相互作用(结构)输出的结果,顾客,价值,流程的特点:

目标性有明确的输出(目标或任务)相关性流程的活动是互相关联的动态性流程中的活动具有时序关系层次性活动中又有子流程机构性有串联,并链,反馈等结构,输入资源,输出结果,若干活动,我满意,因为流程为我创造了价值,梳理和优化流程的目的,梳理和优化流程的目的,最短的时间,最优的服务,最好的质量,最低的成本,1.通读制度,详细了解制度规定,理清流程过程。

2.找出流程中的信息载体(单据、报表或其它)。

3.找出流程涉及的部门及岗位。

4.借助有关文字说明。

业务流程描述方法,流程的描述符号,文件报表报告等,判断检验抉择,结束,开始活动输入,过程,流程描述方式,岗位1,岗位2,岗位3,岗位4,医院流程的实施过程,总体规划,项目启动,研读制度,流程设计,流程与制度的充分对接,审定流程,颁布流程,持续改进,医疗机构内部价格管理暂行规定(卫规财发201132号)中第五条规定“原则上医疗机构财务处(科)下设立价格管理部门,明确一名财务处(科)负责人主管此项工作。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设立独立的价格管理部门。

”第六条规定“各级医疗机构按照实际开放床位数配备专职价格管理人员。

设有床位且500张床位以下设立1-2名,501-1500张床位设立2-3名,1500张床位以上设立3-5名。

”并在第九条中对医疗机构价格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做了明确规定。

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卫办综函2010357号)中规定“二级(含相当)及以上医院应当设立统计信息机构,二级医院配备2名以上专职统计人员,专职统计人员应当取得统计从业资格,增补的专职统计人员原则上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

医院管理部门设置的依据,24,医疗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卫生部发布2009年11月26日)中第十六条规定“医院应当设立医患关系办公室或指定部门统一承担医院投诉管理工作”,第十七条“二级以上医院的投诉管理部门,应当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其他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可配置兼职人员”,而且“医院应当定期召开投诉分析会议”,受理全院各类投诉,应包括医疗纠纷投诉。

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卫生部令第51号2006)第五条中明确规定“年收入3000万元以上或拥有300张病床以上的医疗机构、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或所属单位多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

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财务部门管理职能、规范经济核算与分配管理的规定(卫规财发2004410号)中对财务部门14项主要职能做了明确规定。

医院管理部门设置的依据,25,文件中对职能部门职责范围的规范,1会计核算工作。

按照会计法、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及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财经法规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建立账簿,进行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审核、归类、制单、复核、记账、编制报表及债权债务的核算管理工作。

会计凭证及会计资料的归集、保管工作。

2经济核算和奖金分配核算工作。

3门、急诊与住院收费管理和核算工作。

4公费医疗、医疗保险的结算工作。

5物价管理工作。

6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

7固定资产及对外投资的财务管理工作。

26,示例1:

医疗机构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能及工作范围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财务部门管理职能、规范经济核算与分配管理的规定,文件中对职能部门职责范围的规范,8医疗机构财务预、决算的编报工作;协调、编报政府(招标)采购预算工作,参与政府采购预算执行工作;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的相关工作。

9依法申报纳税工作。

10参加医疗机构经济活动的调研、论证和经济合同的审核工作。

11所属二级法人单位的财务监督、检查工作;独立核算非法人单位的财务核算管理工作,如:

分支机构、招待所、职工食堂等。

12进行医疗机构财务活动分析。

13制定医疗机构内部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

14其他财务管理工作。

27,示例1:

医疗机构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能及工作范围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财务部门管理职能、规范经济核算与分配管理的规定,文件中对职能部门职责范围的规范,1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药品价格进行管理及对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进行测算。

2参与医疗设备、医用耗材采购前以及新技术、新疗法在进入医疗机构前的收费许可审核。

3指导临床、医技科室正确执行医药价格政策,并监督、检查各科室执行情况。

4严格贯彻执行医药价格政策法规,审核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药品价格及医用耗材价格,并依据政府医药价格政策的变动,及时调整价格管理系统的价格标准。

5定期对门(急)诊、住院患者费用等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反馈科室,对不规范收费行为及时纠正。

28,示例2:

医疗机构价格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及工作范围医疗机构内部价格管理暂行规定,文件中对职能部门职责范围的规范,6对医疗机构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申报及备案。

7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药品及医用耗材价格进行价格公示,在医药价格变动时要及时进行调整公示。

8接待医药价格咨询,处理医药价格投诉。

9对兼职价格管理人员进行价格政策(业务)指导、培训。

10协助、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医药价格检查。

11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各种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调查和统计工作,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29,示例2:

医疗机构价格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及工作范围医疗机构内部价格管理暂行规定,文件中对职能部门与委员会的规范,医疗卫生机构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卫生部发布1996年9月20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可根据规模和任务设置管理部门或专职管理人员,并有一名领导分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医疗机构中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应参加相应的专业培训”。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规定,要“建立和完善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并履行其职责,开展合理用药培训与教育,督导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药工作”,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三级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委员由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临床医学、医院感染管理和医疗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二级医院的药事管理委员会,可以根据情况由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上述人员组成”。

30,医院职能部门机构设计程序,31,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卫生部1994年9月5日关于下发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的通知(卫医发1994第27号文附件1、2)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部分使用说明:

一、本名录依据临床一、二级学科及专业名称编制,是卫生行政部门核定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填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医疗机构申请执业登记注册书相应栏目的标准。

二、医疗机构实际设置的临床专业科室名称不受本名录限制,可使用习惯名称和跨学科科室名称,如“围产医学科”、“五官科”等。

三、诊疗科目分为“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

一级科目一般相当临床一级学科,如“内科”、“外科”等;二级科目一般相当临床二级学科,如“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

为便于专科医疗机构使用,部分临床二级学科列入一级科目。

四、科目代码由“”构成,其中小数点前两位为一级科目识别码,小数点后两位为二级科目识别码。

32,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关于“一级科目”的设定:

33,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关于“二级科目”的设定:

34,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关于“二级科目”的设定:

35,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关于“二级科目”的设定:

36,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关于“二级科目”的设定:

37,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关于“二级科目”的设定:

38,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关于“二级科目”的设定:

39,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关于“二级科目”的设定:

40,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关于“二级科目”的设定:

41,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关于“二级科目”的设定:

42,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疼痛科”诊疗科目的通知(卫医发2007227号)一.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卫医发1994第27号文附件1)中增加一级诊疗科目“疼痛科”,代码:

“27”。

“疼痛科”的主要业务范围为:

慢性疼痛的诊断治疗。

二.开展“疼痛科”诊疗科目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应有具备麻醉科、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风湿免疫科、肿瘤科或康复医学科等专业知识之一和临床疼痛诊疗工作经历及技能的执业医师。

三.目前,只限于二级以上医院开展“疼痛科”诊疗科目诊疗服务。

具有符合本通知第二条规定条件执业医师的二级以上医院可以申请增加“疼痛科”诊疗科目。

门诊部、诊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等其他类别医疗机构暂不设立此项诊疗科目。

43,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9号)一、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卫医发1994第27号文附件1)中增加一级诊疗科目“重症医学科”,代码:

“28”。

重症医学科的主要业务范围为:

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延续性生命支持;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防治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二、开展“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诊疗服务的医院应当有具备内科、外科、麻醉科等专业知识之一和临床重症医学诊疗工作经历及技能的执业医师。

三、目前,只限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展“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诊疗服务。

具有符合本通知第二条规定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可以申请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

44,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卫生部关于修订口腔科二级科目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55号)为适应口腔医学发展及实际工作需要,提高专科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根据中华口腔医学会的建议,经研究决定,修订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口腔科的二级科目。

现将修订后的口腔科(12.)二级科目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45,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23号)中关于科室设置要求:

46,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四条重症医学科以综合性重症患者救治为重点,独立设置,床位向全院开放。

第十一条重症医学科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患者的需要,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8%,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该适度扩大规模。

重症医学科每天至少应保留l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

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1号)中关于科室设置要求:

47,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三条医疗机构病理科是疾病诊断的重要科室,负责对取自人体的各种器官、组织、细胞、体液及分泌物等标本,通过大体和显微镜观察,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特殊染色以及电子显微镜等技术进行分析,结合病人的临床资料,做出疾病的病理诊断。

具备条件的病理科还应开展尸体病理检查。

第八条二级综合医院病理科至少应当设置标本检查室、常规技术室、病理诊断室、细胞学制片室和病理档案室;三级综合医院病理科还应当设置接诊工作室、标本存放室、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与诊断室、免疫组织化学室和分子病理检测室等。

其他医疗机构病理科应当具有与其病理诊断项目相适应的场所、设施等条件。

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卫生部关于印发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50号)中关于科室设置要求:

48,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三条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七条急诊科应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

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

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90号)中关于科室设置要求:

49,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第六条手术部(室)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接送手术患者的区域,宜临近重症医学科、临床手术科室、病理科、输血科(血库)、消毒供应中心等部门,周围环境安静、清洁。

医院应当设立急诊手术患者绿色通道。

第八条手术间的数量应当根据医院手术科室的床位数及手术量进行设置,满足医院日常手术工作的需要。

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卫生部关于印发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23号)中关于科室设置要求:

50,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二条新生儿病室是设置在医疗机构内,收治胎龄32周以上或出生体重1500克以上,病情相对稳定不需重症监护治疗新生儿的房间,可以设一间或多间。

第三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在儿科病房内设置新生儿病室。

第八条新生儿病室应当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接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第九条新生儿病室床位数应当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无陪护病室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

有陪护病室应当一患一房,净使用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

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31号)中关于科室设置要求:

51,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第三条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功能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康复、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四条二级以上(含二级,下同)综合医院应当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独立设置科室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科室名称统一为康复医学科。

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开展心理康复咨询工作。

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卫生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90号)中关于床位和科室的设置要求:

52,骨科医院基本标准(试行)三级骨科医院一、床位住院床位总数300张以上,其中骨科专业床位占60%以上。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

至少设创伤骨科、关节科、脊柱科、手外科、小儿骨科、骨肿瘤科、足踝科、骨内科中的5个科以及内科、外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麻醉科和康复科。

(二)医技科室:

至少设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超声科、电生理检查科(室)、药学部、输血科、营养科、手术室、消毒供应室。

设骨肿瘤科的,必须设放疗科。

(三)职能科室:

至少设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器械科、病案(统计)室、信息科。

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卫生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90号)中关于床位和科室的设置要求:

53,骨科医院基本标准(试行)二级骨科医院一、床位住院床位总数至少100张以上,其中骨科专业床位占60%以上。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

至少设创伤骨科、关节科、脊柱科、手外科、小儿骨科、骨肿瘤科、足踝关节科、骨内科中的3个科以及内科、外科、重症监护科(室)、急诊科、麻醉科、康复科。

(二)医技科室:

至少设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超声科、药剂科、血库、营养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

(三)职能科室:

至少设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器械科、病案(统计)室、信息科。

(注:

目前我国不设一级骨科医院),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眼科、耳鼻喉科和皮肤科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95号)中关于科室和床位的设置要求:

54,眼科基本标准(试行)一级综合医院

(一)眼科可不单独设置,与耳鼻咽喉科共同以五官科的形式执业。

(二)单独设置眼科的,应当设置眼科门诊、眼科换药/手术/治疗室、眼科检查室和5张眼科病床。

二级综合医院(含县区级及部分地市级综合医院)

(一)科室:

至少设有眼科门诊与眼科病房。

因医疗服务需求和医疗机构布局原因,不需单独设置眼科病房和门诊的,可与耳鼻咽喉科共同设立五官科病房和门诊。

(二)床位:

眼科床位至少10张。

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眼科、耳鼻喉科和皮肤科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95号)中关于科室和床位的设置要求:

55,眼科基本标准(试行)三级综合医院

(一)科室:

至少设有独立的眼科病房、眼科专科门诊和专科手术室(可与非感染性手术科室共用)、独立的验光室、眼科检查室、换药室及治疗室。

(二)床位:

眼科床位至少20张。

耳鼻咽喉科基本标准(试行)一级综合医院

(一)耳鼻咽喉科可不单独设置,与眼科共同以五官科的形式执业。

(二)单独设置耳鼻咽喉科的,应当设置耳鼻咽喉科门诊和5张耳鼻咽喉科病床。

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眼科、耳鼻喉科和皮肤科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95号)中关于科室和床位的设置要求:

56,耳鼻咽喉科基本标准(试行)二级综合医院(含县区级及部分地市级综合医院)

(一)科室:

设有独立的耳鼻咽喉科病房和门诊。

因医疗服务需求和医疗机构布局原因,不需单独设置耳鼻咽喉科病房和耳鼻咽喉科门诊的,可与眼科共同设立五官科病房及门诊。

(二)床位:

耳鼻咽喉科床位至少5张。

三级综合医院

(一)科室:

至少设有独立的耳鼻咽喉科病房、耳鼻咽喉科门诊、内镜(鼻内镜、纤维喉镜)和临床听力检测的场所。

(二)床位:

耳鼻咽喉科床位至少20张。

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眼科、耳鼻喉科和皮肤科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95号)中关于科室和床位的设置要求:

57,皮肤科基本标准(试行)一级综合医院

(一)科室:

设有皮肤科诊室。

(二)床位:

可不设皮肤科床位。

二级综合医院(含县区级及部分地市级综合医院)

(一)科室:

设有独立的皮肤科门诊,至少设2间诊室、1间治疗室和1间皮肤科检查室。

(二)床位:

皮肤科病床至少3张。

三级综合医院

(一)科室:

设有独立的皮肤科门诊,至少设2间诊室、1间治疗室和1间皮肤科检查室。

(二)床位:

皮肤科床位至少10张。

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卫生部关于印发二、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门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99号)中关于药剂科分区布局要求:

58,二、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门基本标准(试行)二级综合医院药剂科基本标准根据医院规模、任务与药剂科开展药学专业技术工作的实际需要,药剂科应当设置相应的工作室,如药品调剂室、药品库、临床药学室和质量监控室等。

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基本标准根据本医院规模、任务和开展药学专业技术工作的实际需要,药学部应当设置相应的科(室),如药品调剂科(室)、临床药学科(室)、药品供应科(室)、质量监控科(室)等。

医院业务部门设置的依据,59,组织变革,含义:

组织根据其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动,及时地变动自己的内在结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

60,不变革,不创新的组织是没有生命力的,它必将会消亡;但是,盲目地变革同样也会使组织消亡,甚至使组织消亡得更快。

组织变革的信号,西方学者西斯克(N.L.Sisk)认为,如果一个组织内部出现下列情况中的一种,那就是组织变革的征兆。

组织决策的形成过于缓慢,失去发展的良好时机;组织中沟通不良导致难以协调和人事纠纷;组织的机能不能得到正常的发挥,人员素质不足以配合组织形式发生变迁;组织缺少创新,没有新的或较好的方法出现等等,这些都说明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