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08372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9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玉米秸秆饲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  录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某某玉米秸秆深加工建设项目

1.2承办单位概况

单位名称:

某某绿色某某养殖公司

企业性质:

公司

经营范围:

牛、羊、鸡、鸭、养殖

企业简介:

某某绿色某某养殖公司位于某某玉树紧邻某某,公司是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组织方式进行生产,合作社负责组织采购、供应成员所需的生产资料,组织收购、销售成员,开展成员所需的运输、贮藏、销售等服务,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

合作社现常年存栏肉牛1000头,计划到2015年底存栏数达到2000头,到2016年底存栏数达到3000头。

合作社现有社员XXX名,社员出资总额XXXX万元。

现已形成占地XX亩的养殖小区,拥有饲草种植基地XXX亩。

加入合作社的会员可以享受“统一购入、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科学管理、统一出售”的优惠政策。

合作社通过科技示范、组织培训、座谈等多种方式,推广新型实用技术,极大地推进了畜牧业的标准化生产。

财务状况:

目前合作社财务状况良好,产权明晰,经营行为规范、资产质量优良,连续多年盈利,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有较强的自筹资金能力和偿还借贷资金的能力。

法人代表:

罗某某,女,汉族,XXX年出生。

该同志具有丰富的生产及管理经验,社会形象和诚信度俱佳,无破产、拖欠银行借款等不良记录。

1.3可行性研究依据、范围及过程说明

1.3.1研究工作的依据

⑴原国家计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南(试用版)》

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⑶《轻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⑸《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⑹《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⑺《某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⑻《某某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

⑼《某某省秸秆饲料化利用规划(2011-2015年)》

⑽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书及提供的相关资料

⑾项目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有关基础资料

⑿有关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和设计标准

1.3.2研究工作的范围

⑴行业市场调研及预测

⑵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⑶土建工程、设备方案和建设条件

⑷环境保护、节约能源

⑸企业组织、劳动定员、人员培训及项目的实施进度建议

⑹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和财务及经济效益评价

1.3.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某某省商业科技研究所

1.4项目提出背景

当前,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瓶颈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之一,人均耕地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淡水资源量仅达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仅为20%。

同时,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导致有限的农业资源浪费严重,而且使本来日趋恶化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因此,在目前这种状况下,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来满足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

在农牧业生产及农牧产品加工领域中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必将促进农牧业与资源环境的生态融合,将使农牧业资源体系中提供经济产品的每一生产环节所产的非经济产品均成为下一环节的利用“原料”,从而形成范围大小不同、层次高低不同的循环利用途径,最大限度地获取符合人类利益要求的经济产品,并消除“废弃物”所导致的环境污染,从而优化农牧业生态环境,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种循环型的发展模式,相对于传统农牧业生产“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单向增长模式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

所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已成为必然和现实的选择。

2007年,某某省被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之后,某某省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从企业、园区和社会三个层面推进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试点的开展,有效地推动了甘肃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在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同时,2009年同2007年比,资源产出率提高9.8%,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24.8%,可再生能源占能源生产比例提高2.8%,废旧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18.5%,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4.17%,化学需氧量降低3.6%,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9.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2.3%。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某某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

规划提出,在全省范围内构建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社会三大体系。

在循环型农业体系建设方面,根据气候、水分和土壤条件,将某某省农业区域分为河西干旱区、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区、甘南高寒区和陇南山地区四个农业生产分区,各地区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和主导产业优势,构建适合本地区情况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同时在农业生产区内积极开展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在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形成养殖和庭院清洁化、废物资源利用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生态农业模式;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把农作物秸秆向饲料、燃料、肥料、原料等方面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

玉树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东南部,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为当地发展农业和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在政府的资金扶持、项目支撑和积极落实配套政策的支持下,玉树调整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整村推进暖棚养畜,建立畜种改良基地,发展专业化养殖小区,畜牧业异军突起,成为该县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全县畜牧业呈现出长足发展的势头,初步形成了草、肉、奶专业化产业带。

截止2009年底,全县各类牲畜存栏46.81万头(只),出栏21.19万头(只),总增、出栏、商品三率分别达到33.75%、45.73%和37.01%。

牧业总产值达到10895.47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0.2%。

但由于某某玉树及周边牧区牲畜数量不断增加、超载放牧以及人为破坏等因素,随之而来的草原生态恶化、饲料短缺、价格上涨等问题也日趋严重,牲畜“夏饱、秋肥、冬瘦、春乏”现象频发,这对当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面对饲草料来源缺乏的现状,当地丰富的秸秆资源却尚未得到有效的、充分的利用。

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秸秆被直接作为燃料烧掉或废弃,直接燃烧秸杆的炉灶效率最高的仅为12~15%,利用水平低且污染环境。

某某绿色某某养殖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主营牛羊的养殖、引进和销售。

现已形成占地100亩的养殖小区,存栏肉牛1000头,预计2016年底存栏数将达到3000头,届时,饲草料的需求量也将随之增加。

同时由于目前合作社缺乏配套粪便处理设施,养殖场粪尿已成为周边地区的主要污染源,随着未来合作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势必带来牲畜粪便排放量的急剧增加,届时预计每天需要处理的粪尿量达55吨,全年需处理的粪尿量1.82万吨。

这些问题将严重制约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养殖场饲草料需求及粪污量处理问题亟待解决。

1.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5.1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

进入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开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推行“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一系列产业政策。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把农业特别是畜牧业的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和《“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均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和农村环境治理。

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能等节约型农业技术和节能型农业装备,积极引导发展循环农业。

强化农业生态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肥料、饲料、工业原料和生物质燃料,推进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进农村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和无机废弃物收集转运。

《某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走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路子。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能源梯度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促进资源深加工和循环利用产业链的形成。

玉树地处黄河支流洮河流经县,是一个资源型的山区县,又是一个资源能源缺乏的县。

在地区性能源、资源结构性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从发展循环经济入手,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弱化资源的约束,是玉树的必然选择,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解决玉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因此,玉树发展和改革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节约的若干意见》、《某某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某某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实施方案》、《某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玉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草案,按照国家、省、州有关文件的要求,结合玉树情,编制了《某某玉树循环经济(2009~2015年)实施方案》。

方案明确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开发与节约并举”的农村能源建设方针,把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

一是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优选开发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沼气、秸秆肥料、秸秆栽培食用菌等秸秆利用技术。

二是大力推行“养殖~沼~果(菜、粮、鱼)”生态农业模式。

发展生态家园富民典型和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典型,有效解决当地农村脏、乱、差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

1.5.2项目的实施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建立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切实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项目区畜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成为带动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同时,畜禽规模养殖排放的粪便污染对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的生态环境及农业整体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通过本项目实施,可以使养殖粪便及污水进行综合处理,有效减少粪便在空气中的暴露、散失,杀灭病原体和虫卵,有效控制蚊蝇孳生和经粪便传播的疾病;切实改变合作社养殖基地的生产生活条件,降低养殖成本,扩大规模养殖效益,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为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有效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5.3是促进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再生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视,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秸秆综合利用不仅会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以为畜牧、食用菌、能源及加工业等提供大量的廉价原料,促进其向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从而带动农业结构乃至整个农村结构的变革,形成农村经济的一个增长点。

研究表明,农作物秸秆中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对畜牧业来说,7亿吨秸秆营养价值相当于近2亿吨粮食,可为畜牧业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农作物秸秆作为非竞争性饲料资源,含植物光合作用沉积能量的一半以上,作为饲料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将近6亿t。

利用这一资源,发展牛、羊等反刍动物为主的养殖业,实现秸秆养畜,将秸秆经过科学加工,提高家畜消化率,节约精饲料,获得优质肉产品。

大力实施秸秆养畜工程对减轻饲料需求压力,促进畜牧产业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保持生态平衡,减轻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5.4项目的实施可加快项目区生态环境的建设

在牧区,传统粗放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导致“家家马牛羊,户户小而全”,畜群结构不合理,并且生产周期长,周转慢,单畜产值低、效益低下。

而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90%的耕地属于中低产田,农作物产量不高。

长期以来,农牧民增收问题始终是玉树面临的重要问题。

而且某某玉树、临潭农作物秸秆尚未得到完全利用,部分用作燃料就地焚烧或堆放腐烂,已严重造成草畜矛盾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目前玉树畜牧产业不断发展,牛、羊等牲畜饲养量不断增加,已经接近草场的承载能力,导致草地面积逐年减少。

某某玉树等周边地区草地不堪负重,饲草料来源缺乏,牲畜“夏饱、秋肥、冬瘦、春乏”的养殖形势严重,项目充分利用本区域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将秸秆进行科学加工,不仅为合作社养殖基地提供优质的饲料,还可为周边牧区冬季养殖提供饲草料。

通过秸秆养畜,可以充分利用农区秸秆资源,大幅度提高畜产品产量;可以节约饲料用粮,缓解粮食需求增长的压力;还可以减少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实施秸秆养畜,能从根本上缓解草场放牧压力,防止天然草场退化。

因此,项目的建设是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

1.6项目提出过程

在国家地方产业政策的鼓励下,从自身长远发展考虑,为改变合作社增长方式,延长产业链条,从而能提高综合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

在此基础上某某绿色某某养殖公司决定本项目的建设工作,并于2015年8月委托某某省商业科技研究所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我所接受本项目的委托后,依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广泛搜集信息、查阅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详细研究了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于2015年9月完成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可行性研究从原料供应、产品市场、建设条件、产品方案、工艺技术和设备以及项目投资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论证。

1.7项目概况

1.7.1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7.2拟建地点

本项目在合作社现有养殖小区内进行建设,位于玉树木耳镇,厂区占地面积100亩,北面、西面为公路,东面、南面为农田。

交通便利,是理想的建设场地。

1.7.3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⑴建设规模:

项目采用青贮、氨化以、微贮技术生产秸秆饲料,年综合利用玉米等秸秆22222吨;采用“预处理+CSTR一体化反应器”为核心的处理工艺,年综合利用牛粪8030t,冲洗废水1.83万m3。

项目建成后年产青贮秸秆15000吨、氨化秸秆2000吨、微贮秸秆3000吨。

年产沼气36.5万立方米(可发电54.8万度,其中自用49.1万度,出售5.6万度)、沼渣有机肥1650吨,沼液肥1.45万吨。

⑵建设内容:

项目计划建设草料加工及暂存棚、青贮池、氨化池、微贮池、基质贮存池、沼气及有机肥工程等生产工程及有机肥料库等辅助、公用工程。

新建建筑面积3601.7m2,新增设备174台(套)。

1.7.4主要建设条件

⑴原材料优势

玉树地处甘肃南部,全县耕地面积16.77万亩,天然草原总面积499.98万亩,农作物播种总面积达15.87万亩。

目前推广种植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28万亩,种植优质牧草1.26万亩,建立半人工刈割草场12.8万亩,圈滩种草0.7万亩。

临近某某玉树的临潭县,饲草料资源丰富。

2011年,全县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6.66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8.36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4.77万亩,青饲料及其它农作物播种面积为3.53万亩。

⑵水源充足

项目完成后,全年用水量为8289.6吨。

厂区内现有机井一眼,出水量为100~120m3/h,水质经检验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本项目新增用水由厂内现有供水设施供给,可满足生产需要。

厂区供水采用生产生活合一制。

⑶电力有保证

项目建设地电力设施完善,10千伏输电线路从厂址附近通过,届时可引入厂区配电室。

本项目年总耗电量79.13万kWh,项目新建22.1m2配电室一座,新增200KVA变压器一台,可满足本项目新增用电需要。

1.7.5总投资及构成

项目总投资3017.7万元。

其中建设投资2797.0万元,占总投资的92.7%;建设期利息96.0万元,占总投资的3.2%;铺底流动资金124.7万元,占总投资的4.1%。

1.7.6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中,企业自筹1017.7万元,占总投资的33.72%;建设投资银行贷款1500万,占总投资的49.71%。

1.7.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生产年销售收入1411.3万元,年利税322.2万元,上缴税金总额80.5万元,净利润241.6万元。

总投资收益率9.29%,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12.82%,所得税前财务净现值1622.6万元,所得税前静态投资回收期8.0年(含建设期)。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1

产量

 

36155.62

1.1

青贮秸秆

吨/年

15000.00

1.2

氨化秸秆

吨/年

2000.00

1.3

微贮秸秆

吨/年

3000.00

1.4

有机肥

吨/年

1650.00

1.5

沼气发电(出售)

万度/年

5.62

2

全年生产天数

360.00

3

每日工作时间

小时

8-24

4

主要原料、燃料消耗

 

 

4.1

玉米秸秆等

22222.2

4.2

尿素

127.8

4.3

食盐

50.0

4.4

氨化膜

0.9

4.5

微贮菌种

1800.0

4.6

粪便

8030.0

4.7

固肥包装袋

66000.0

4.8

8289.6

4.9

万度

49.1

4.10

150.0

5

动力负荷

 

 

 

用电负荷:

KW

194.5

6

用水量:

最大

吨/小时

13.2

 

平均

吨/小时

2.5

7

运输量

吨/年

67398.5

 

其中:

运入量

吨/年

30681.9

 

运出量

吨/年

36716.6

8

劳动定员

44

 

其中:

工人

27

 

管理人员

10

 

技术人员

2

 

服务人员

5

9

厂区占地面积

m2

66667.0

 

原有建筑面积

m2

5352.0

 

新建建筑面积

m2

3601.7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m2

17813.0

 

建筑系数

 

26.7%

10

总投资

万元

3017.7

10.1

新增建设投资

 

2797.0

 

其中:

建筑物

万元

1855.9

 

设备

万元

537.9

 

其他

万元

403.2

10.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96.0

10.3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124.7

11

投资资金筹措

万元

3017.7

11.1

企业自筹

万元

1017.7

11.2

国家扶持

万元

500.0

11.3

建设投资银行贷款

万元

1500.0

11.5

流动资金银行贷款

万元

286.0

12

设备数

台(套)

174

13

形成固定资产值

万元

2887.1

14

正常年营业收入

万元

1411.3

15

正常年产值

万元

1411.3

16

正常年总成本

万元

1089.1

17

正常年利润总额

万元

322.2

18

正常年利税

万元

322.2

19

正常年增值税

万元

0.0

20

正常年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0.0

21

正常年上缴税金总额

万元

0.0

22

正常年净利润

万元

322.2

23

资本金净利润率(年平均值)

 

17.98%

24

总投资收益率(年平均值)

 

9.29%

25

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

8.0

26

动态投资回收期(ic=8%,含建设期)

10.3

27

财务内部收益率:

税前

 

12.82%

 

税后

 

12.82%

28

资本金收益率

 

14.00%

29

财务净现值(ic=8%)

 

1622.6

30

盈亏平衡点

 

55.29%

31

净产值

万元

584.7

32

增加值

万元

565.4

第二章市场分析

2.1项目区畜牧业产业现状

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大国,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2010年全国畜牧业产值2.08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56.5%。

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

截止2011年全国肉牛存栏量为10361万头,肉羊存栏量为28236万头,同比略增0.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畜牧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畜牧业生产的高速增长,某某省畜牧业发展出现了蓬勃的态势。

某某省牛、羊、猪存栏量及出栏量快速增长,规模化养殖逐步扩大,牛羊产业大县成为某某省畜牧业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增长活力的区域,某某省畜牧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

截止2009年全年某某省牛存栏510万头、羊存栏2000万只,较上年分别增长2.3%、5.3%;牛、羊出栏分别达178.5万头和1145万只,增长5.3%和7.5%。

生猪存栏640.2万头、出栏720万头;家禽存栏3786.9万只、出栏3531.8万只,均大幅增长。

有效保障了市场需求。

某某省是某某省乃至全国的主要牧区之一,是全省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畜牧业也是某某省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按照“依靠科技、农牧互补、种草养畜、综合发展”的思路,以“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深入实施“农牧互补”战略,积极调整畜牧业结构,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畜牧业发展保持了良好资源优势。

截止2009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全年全州各类牲畜存栏383.81万头、只,比上年减少7.06万头、只。

其中:

大牲畜存栏131.28万头,减少2.18万头;绵山羊存栏229.66万只,减少5.56万只。

某某玉树2009年各类牲畜存栏46.81万头(匹、只),出栏21.19万头(只);临潭县2011年各类牲畜存栏23.45万头(只、匹),比上年增长2.9%。

其中,大牲畜存栏5.42万头(匹),下降0.18%;羊存栏13.72万只,增长3.03%;猪存栏4.31万头只,增长6.16%。

2.2畜牧饲草市场现状

当前我国养殖业已告别传统的放养模式,农业结构调整又以加大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为目标,而养殖业的主要制约—饲草短缺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目前,在各类畜禽的饲喂标准中,饲草在牛羊饲料中可占到60%,猪饲料中可占到10%~15%,鸡饲料中占3%~5%。

按奶牛存栏100头以上、肉牛年出栏100头以上、羊年出栏500只以上为规模养殖计算,2009年我国奶牛、肉牛、羊的数量分别为421万头、728万头、1734万只,按奶牛日粮干草5kg/头、肉牛日粮干草10kg/头、羊日粮干草1kg/只计算,一年需要商品干草3500万吨,但是2011年我国商品草产量只有近1405万吨。

这还没有计算家禽、兔、猪等对饲草的需求。

同时草场沙化、载畜量过大导致的环境恶化,迫使我国西部乃至更大范围实行封山禁牧、圈舍养畜,以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

禁牧虽然是改善生态环境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但成批牛羊陆续离开天然草场走进圈舍,饲草短缺更成为困扰政府和农户的头号难题。

在西部一些地区,每逢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