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121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0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docx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方案培训讲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主编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

2007年8月1日

现批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95-2007,自2007年8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3、5.0.4(3)、5.0.5、5.0.7

(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是《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的配套标准,是安全防

范系统工程建设的基础性标准之一,是保证安全防范工程建设质量、保护公

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的重要技术保障。

本规范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

本规范中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

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负责日常管理。

本规范由全

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负责具体技术内容

的解释工作。

IV

1总则............................................................................................................................1

2术语............................................................................................................................1

3基本规定....................................................................................................................4

4系统构成....................................................................................................................5

5系统功能、性能设计................................................................................................6

6设备选型与设置........................................................................................................8

7传输方式、线缆选型与布线..................................................................................13

8供电、防雷与接地..................................................................................................13

9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14

10监控中心................................................................................................................14

附录A设计流程与深度............................................................................................15

A.1设计流程.......................................................................................................15

A.2设计任务书的编制.......................................................................................15

A.3现场勘察.......................................................................................................15

A.4初步设计.......................................................................................................16

A.5方案论证.......................................................................................................17

A.6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18

 

1总则

1.0.1为了规范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提高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质量,保护

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

物)及其群体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设计。

1.0.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建设,应与建筑及其强弱电系统的设计统一规划,

根据实际情况,可一次建成,也可分步实施。

1.0.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和使用灵活

性,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1.0.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videosurveillance&controlsystem(VSCS)

利用视频探测技术、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或

网络。

2.0.2模拟视频信号videosignal

基于目前的模拟电视模式,所需的大约为6MHz或更高带宽的基带图像信

号。

2.0.3数字视频digitalvideo

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模拟视频信号经过处理,或从光学图像直接经数字转换获

得的具有严格时间顺序的数字信号,表示为特定数据结构的能够表征原始图像信

息的数据。

2.0.4视频探测videodetection

采用光电成像技术(从近红外到可见光谱范围内)对目标进行感知并生成视

频图像信号的一种探测手段。

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

2.0.5视频监控videomonitoring

利用视频手段对目标进行监视和信息记录。

2.0.6视频传输videotransport

利用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直接或通过调制解调等手段,将视频图像信号从

一处传到另一处,从一台设备传到另一台设备的过程。

2.0.7前端设备front-enddevice

在本规范中,指摄像机以及与之配套的相关设备(如镜头、云台、解码驱动

器、防护罩等)。

2.0.8视频主机videocontroller/switcher

通常指视频控制主机,它是视频系统操作控制的核心设备,通常可以完成对

图像的切换、云台和镜头的控制等。

2.0.9数字录像设备digitalvideorecorder(DVR)

利用标准接口的数字存储介质,采用数字压缩算法,实现视(音)频信息的

数字记录、监视与回放的视频设备。

数字录像设备俗称数字录像机,又因记录介质以硬盘为主,故又称硬盘录像

机。

2.0.10分控branchconsole

在监控中心以外设立的控制终端设备。

2.0.11模拟视频监控系统analogvideosurveillancesystem

除显示设备外的视频设备之问以端对端模拟视频信号传输方式的监控系统。

2.0.12数字视频监控系统digitalvideosurveillancesystem

除显示设备外的视频设备之间以数字视频方式进行传输的监控系统。

由于使用数字网络传输,所以又称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2.0.13环境照度environmentalillumination

反映目标所处环境明暗(可见光谱范围内)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垂直通过

单位面积的光通量。

2.0.14图像质量picturequality

是指图像信息的完整性,包括图像帧内对原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和图像帧连

续关联的完整性。

它通常按照如下的指标进行描述:

像素构成、分辨率、信噪比、

3

原始完整性等。

2.0.15原始完整性originalintegrality

在本规范中,专指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保持原始场景特征的特性,即无论中

间过程如何处理,最后显示/记录/回放的图像和声音与原始场景保持一致,即

在色彩还原性、灰度级还原性、现场目标图像轮廓还原性(灰度级)、事件后继

顺序、声音特征等方面均与现场场景保持最大相似性(主观评价)的程度。

2.0.16实时性realtime

一般指图像记录或显示的连续性(通常指帧率不低于25fps的图像为实时图

像);在视频传输中,指终端图像显示与现场发生的同时性或者及时性,它通常

由延迟时间表征。

2.0.17图像分辨率pictureresolution

人眼对电视图像细节辨认清晰程度的量度,在数值上等于在显示平面水平扫

描方向上,能够分辨的最多的目标图像的电视线数。

2.0.18图像数据格式videodataformat

指数字视频图像的表示方法,用像素点阵序列来表征。

2.0.19数字图像压缩digitalcompressionforvideo

利用图像空间域、时间域和变换域等分布特点,采用特殊的算法,减少表征

图像信息冗余数据的处理过程。

2.0.20视频音频同步synchronizationofvideoandaudio

视频显示的动作信息与音频的对应的动作信息具有一致性。

2.0.21报警图像复核videochecktoalarm

当报警事件发生时,视频监控系统调用与报警区域相关图像的功能。

2.0.22报警联动actionwithalarm

报警事件发生时,引发报警设备以外的相关设备进行动作(如报警图像复核、

照明控制等)。

2.0.23视频移动报警videomovingdetection

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现场图像变化,一旦达到设定阈值即发出报警信息的一种

报警手段。

2.0.24视频信号丢失报警videolossalarm

当接收到视频信号的峰峰值小于设定阈值(视频信号丢失)时给出报警信息

的功能。

3基本规定

3.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的相关规定。

3.0.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设计应综合应用视频探测、图像处理/控制/显示/

记录、多媒体、有线/无线通讯、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等先进而成熟的技术,

配置可靠而适用的设备,构成先进、可靠、经济、适用、配套的视频监控应用系

统。

3.0.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强制性标

准的要求,并经法定机构检验或认证合格。

3.0.4系统的制式应与我国的电视制式一致。

3.0.5系统兼容性应满足设备互换性要求,系统可扩展性应满足简单扩容和集成

的要求。

3.0.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不同防范对象、防范区域对防范需求(包括风险等级和管理要求)的确认;

2风险等级、安全防护级别对视频探测设备数量和视频显示/记录设备数量要

求;对图像显示及记录和回放的图像质量要求;

3监视目标的环境条件和建筑格局分布对视频探测设备选型及其设置位置

的要求;

4对控制终端设置的要求;

5对系统构成和视频切换、控制功能的要求;

6与其他安防子系统集成的要求;

7视频(音频)和控制信号传输的条件以及对传输方式的要求。

3.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的设计流程与深度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设计文件

应准确、完整、规范。

4系统构成

4.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包括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处理/控制设备和记录/显

示设备四部分。

4.0.2根据对视频图像信号处理/控制方式的不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结构宜分为

以下模式:

1、简单对应模式:

监视器和摄像机简单对应(图4.0.2-1)。

2、时序切换模式:

视频输出中至少有一路可进行视频图像的时序切换(图

4.0.2-2)。

3、矩阵切换模式:

可以通过任一控制键盘,将任意一路前端视频输入信号

切换到任意一路输出的监视器上,并可编制各种时序切换程序(图4.0.2-3)。

4、数字视频网络虚拟交换/切换模式:

模拟摄像机增加数字编码功能,被称

作网络摄像机,数字视频前端也可以是别的数字摄像机。

数字交换传输网络可以

是以太网和DDN、SDH等传输网络。

数字编码设备可采用具有记录功能的DVR

或视频服务器,数字视频的处理、控制和记录措施可以在前端、传输和显示的任

何环节实施(图4.0.2-4)。

5系统功能、性能设计

5.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对需要进行监控的建筑物内(外)的主要公共活动场

所、通道、电梯(厅)、重要部位和区域等进行有效的视频探测与监视,图像显

示、记录与回放。

5.0.2前端设备的最大视频(音频)探测范围应满足现场监视覆盖范围的要求,

摄像机灵敏度应与环境照度相适应,监视和记录图像效果应满足有效识别目标的

要求,安装效果宜与环境相协调。

5.0.3系统的信号传输应保证图像质量、数据的安全性和控制信号的准确性。

5.0.4系统控制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应能手动或自动操作,对摄像机、云台、镜头、防护罩等的各种功

能进行遥控,控制效果平稳、可靠。

2、系统应能手动切换或编程自动切换,对视频输入信号在指定的监视器上

进行固定或时序显示,切换图像显示重建时间应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矩阵切换和数字视频网络虚拟交换/切换模式的系统应具有系统信息存储

功能,在供电中断或关机后,对所有编程信息和时间信息均应保持。

4、系统应具有与其他系统联动的接口。

当其他系统向视频系统给出联动信

号时,系统能按照预定工作模式,切换出相应部位的图像至指定监视器上,并能

启动视频记录设备,其联动响应时间不大于4s。

5、辅助照明联动应与相应联动摄像机的图像显示协调同步。

6、同时具有音频监控能力的系统宜具有视频音频同步切换的能力。

7、需要多级或异地控制的系统应支持分控的功能。

8、前端设备对控制终端的控制响应和图像传输的实时性应满足安全管理要

求。

5.0.5监视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应具有原始完整性。

5.0.6系统应保证对现场发生的图像、声音信息的及时响应,并满足管理要求。

5.0.7图像记录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记录图像的回放效果应满足资料的原始完整性,视频存储容量和记录/

回放带宽与检索能力应满足管理要求。

2、系统应能记录下列图像信息:

1)发生事件的现场及其全过程的图像信息;

2)预定地点发生报警时的图像信息;

3)用户需要掌握的其他现场动态图像信息。

3、系统记录的图像信息应包含图像编号/地址、记录时的时间和日期。

4、对于重要的固定区域的报警录像宜提供报警前的图像记录。

5、根据安全管理需要,系统应能记录现场声音信息。

5.0.8系统监视或回放的图像应清晰、稳定,显示方式应满足安全管理要求。

示画面上应有图像编号/地址、时间、日期等。

文字显示应采用简体中文。

电梯

轿厢内的图像显示宜包含电梯轿厢所在楼层信息和运行状态的信息。

5.0.9具有视频移动报警的系统,应能任意设置视频警戒区域和报警触发条件。

5.0.10在正常工作照明条件下系统图像质量的性能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

1、模拟复合视频信号应符合以下规定:

视频信号输出幅度:

1Vp-p,±3dBVBS

实时显示黑白电视水平清晰度:

≥400TVL

实时显示彩色电视水平清晰度:

≥270TVL

回放图像中心水平清晰度:

≥220TVL

黑白电视灰度等级:

≥8

随机信噪比:

≥36dB

2、数字视频信号应符合以下规定:

单路画面像素数量:

≥352×288(CIF)

单路显示基本帧率:

≥25fps

数字视频的最终显示清晰度应满足本条第1款的要求。

3、监视图像质量不应低于《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1994中表4.3.1-1规定的四级,回放图像质量不应低于表4.3.1-1规定的三

级;在显示屏上应能有效识别目标。

6设备选型与设置

6.0.1摄像机的选型与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为确保系统总体功能和总体技术指标,摄像机选型要充分满足监视目标

的环境照度、安装条件、传输、控制和安全管理需求等因素的要求。

2、监视目标的最低环境照度不应低于摄像机靶面最低照度的50倍。

3、监视目标的环境照度不高,而要求图像清晰度较高时,宜选用黑白摄像

机;监视目标的环境照度不高,且需安装彩色摄像机时,需设置附加照明装置。

附加照明装置的光源光线宜避免直射摄像机镜头,以免产生晕光,并力求环境照

度分布均匀,附加照明装置可由监控中心控制。

4、在监视目标的环境中可见光照明不足或摄像机隐蔽安装监视时,宜选用

红外灯作光源。

5、应根据现场环境照度变化情况,选择适合的宽动态范围的摄像机;监视

目标的照度变化范围大或必须逆光摄像时,宜选用具有自动电子快门的摄像机。

6、摄像机镜头安装宜顺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并宜避免逆光安装;当必

须逆光安装时,宜降低监视区域的光照对比度或选用具有帘栅作用等具有逆光补

偿的摄像机。

7、摄像机的工作温度、湿度应适应现场气候条件的变化,必要时可采用适

应环境条件的防护罩。

8、选择数字型摄像机应符合本规范第3.0.5条,第5.0.2条,第5.0.3条,第

5.0.4条第2、8款,第5.0.5条,第5.0.6条,第5.0.10条的规定。

9、摄像机应有稳定牢固的支架:

摄像机应设置在监视目标区域附近不易受

外界损伤的位置,设置位置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同时保证摄

像机的视野范围满足监视的要求。

设置的高度,室内距地面不宜低于2.5m;室外距地面不宜低于3.5m。

室外

如采用立杆安装,立杆的强度和稳定度应满足摄像机的使用要求。

10、电梯轿厢内的摄像机应设置在电梯轿厢门侧顶部左或右上角,并能有效

监视乘员的体貌特征。

6.0.2镜头的选型与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图6.0.2):

1、镜头像面尺寸应与摄像机靶面尺寸相适应,镜头的接口与摄像机的接口

配套。

2、用于固定目标监视的摄像机,可选用固定焦距镜头,监视目标离摄像机

距离较大时可选用长焦镜头;在需要改变监视目标的观察视角或视场范围较大时

应选用变焦距镜头;监视目标离摄像机距离近且视角较大时可选用广角镜头。

3、镜头焦距的选择根据视场大小和镜头到监视目标的距离等来确定,可参

照如下公式计算:

f=A×L/H式6.0.2

式中:

f——焦距(mm);

A——像场高/宽(mm);

L——镜头到监视目标的距离(mm);

H——视场高/宽(mm)。

4、监视目标环境照度恒定或变化较小时宜选用手动可变光圈镜头。

5、监视目标环境照度变化范围高低相差达到100倍以上,或昼夜使用的摄

像机应选用自动光圈或遥控电动光圈镜头。

6、变焦镜头应满足最大距离的特写与最大视场角观察需求,并宜选用具有

自动光圈、自动聚焦功能的变焦镜头。

变焦镜头的变焦和聚焦响应速度应与移动

目标的活动速度和云台的移动速度相适应。

7、摄像机需要隐蔽安装时应采取隐蔽措施,镜头宜采用小孔镜头或棱镜镜

头。

6.0.3云台/支架的选型与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根据使用要求选用云台/支架,并与现场环境相协调。

2、监视对象为固定目标时,摄像机宜配置手动云台即万向支架。

3、监视场景范围较大时,摄像机应配置电动遥控云台,所选云台的负荷能

力应大于实际负荷的1.2倍;云台的工作温度、湿度范围应满足现场环境要求。

4、云台转动停止时应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能,水平和垂直转角回差不应大于

1°。

5、云台的运行速度(转动角速度)和转动的角度范围,应与跟踪的移动目

标和搜索范围相适应。

6、室内型电动云台在承受最大负载时,机械噪声声强级不应大于50dB。

7、根据需要可配置快速云台或一体化遥控摄像机(含内置云台等)。

6.0.4防护罩的选型与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根据使用要求选用防护罩,并应与现场环境相协调。

2、防护罩尺寸规格应与摄像机、镜头等相配套。

6.0.5传输设备的选型与设置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的相关规定外,还要符合下列规定:

1、传输设备应确保传输带宽、载噪比和传输时延满足系统整体指标的要求,

接口应适应前后端设备的连接要求。

2、传输设备应有自身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宜具有防拆报警功能;对于需要

保密传输的信号,设备应支持加/解密功能。

3、传输设备应设置于易于检修和保护的区域,并宜靠近前/后端的视频设备。

6.0.6视频切换控制设备的选型应符合以下规定:

1、视频切换控制设备的功能配置应满足使用和冗余要求。

2、视频输入接口的最低路数应留有一定的冗余量。

3、视频输出接口的最低路数应根据安全管理需求和显示、记录设备的配置

数量确定。

4、视频切换控制设备应能手动或自动操作,对镜头、电动云台等的各种动

作(如转向、变焦、聚焦、光圈等动作)进行遥控。

5、视频切换控制设备应能手动或自动编程切换,对所有输入视频信号在指

定的监视器上进行固定或时序显示。

6、视频切换控制设备应具有配置信息存储功能,在供电中断或关机后,对

所有编程设置、摄像机号、地址、时间等均可记忆,在开机或电源恢复供电后,

系统应恢复正常工作。

7、视频切换控制设备应具有与外部其他系统联动的接口。

当与报警控制设备联动时应能切换出相应部位摄像机的图像,并显示记录。

8、具有系统操作密码权限设置和中文菜单显示。

9、具有视频信号丢失报警功能。

10、当系统有分控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分配控制终端如控制键盘及视频

输出接口等,并根据需要确定操作权限功能。

11、大型综合安防系统宜采用多媒体技术,做到文字、动态报警信息、图表、

图像、系统操作在同一套计算机上完成。

6.0.7记录与回放设备的选型与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宜选用数字录像设备,并宜具备防篡改功能;其存储容量和回放的图像

(和声音)质量应满足相关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