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基本要求与练习.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16462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基本要求与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基本要求与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基本要求与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基本要求与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基本要求与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基本要求与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基本要求与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基本要求与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基本要求与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基本要求与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基本要求与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基本要求与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基本要求与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基本要求与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基本要求与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基本要求与练习.docx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基本要求与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基本要求与练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基本要求与练习.docx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基本要求与练习

《仪表与自动调节》

基本要求与练习

第一章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一、基本要求

1.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了解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以及相互影响和联系;

2.掌握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术语,了解方块图的意义及画法;

3.掌握管道及控制流程图上常用符号的意义;

4.了解控制系统的分类形式,掌握系统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的意义;

5.掌握闭环控制系统在阶跃干扰作用下,过渡过程的形式和过渡过程的品质指标。

二、常用术语

1.控制对象:

2.被控变量:

3.操纵变量:

4.扰动量:

除操纵变量外,作用于被控变量并使其发生变化的因素。

5.设定值:

6.偏差:

7.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8.反馈:

把系统或环节的输出信号直接或(经过一些环节)间接引入到输入端的方法称为反馈。

9.负反馈:

反馈信号的作用方向与设定信号相反,即偏差信号位两者之差,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10正反馈:

三、问答题

1.控制系统按被调参数的变化规律可分为哪几类?

简述每种形式的基本含义。

开环自动控制系统:

操纵变量可以改变被控变量,但被控变量对操纵变量没有影响。

闭环自动控制系统:

操纵变量可以改变被控变量,被控变量又对操纵变量产生影响。

定值控制系统:

给定值为常数;

随动控制系统:

给定值为变数,要求跟随变化;

程序控制调节系统:

按预定时间顺序控制参数。

2.自动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控制对象:

控制仪表:

检测仪表(检测元件及变送器):

控制仪表:

执行仪表:

显示仪表:

3.在阶跃扰动作用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有哪几种形式?

其中哪些形式能基本满足控制要求?

发散振荡过程:

非振荡发散过程:

等幅振荡过程:

衰减振荡过程:

非振荡衰减过程:

其中,衰减振荡过程和非振荡衰减过程可以基本满足控制要求,但后者进程缓慢,只用于系统不允许振荡时。

4.试述控制系统衰减振荡过程的品质指标及其含义。

最大偏差:

衰减比:

余差:

过渡时间:

振荡周期(振荡频率):

5.什么是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它与工艺管道及控制流程图有何区别?

自动控制系统的方块图是由传递方块、信号线(带有箭头的线段)、综合点、分支点构成的表示控制系统组成和作用的图形。

其中:

每一个方块代表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6.在自动化系统中,仪表符号由哪几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意义?

仪表位号由字母组合和回路编号组成:

字母组合:

首字母――被侧变量,尾字母――仪表功能,中字母――修饰词

回路编号:

首位数――工序号;后续数――顺序号

温度控制系统过渡过程曲线

7.某化学反应器工艺操作规定温度为(800±10℃)。

为确保生产安全,控制中温度最高不得超过850℃。

现运行的控制系统,在最大阶跃扰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图所示。

(1)分别求出最大偏差、余差、衰减比、过渡时间(温度进入±2%新稳定值即视为系统已稳定)和振荡周期。

(2)说明此温度控制系统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第二章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一、基本要求

1.了解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意义及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2.掌握用机理建模的方法,建立简单对象的数学模型;

3.掌握表征被控对象特性的三个参数——放大倍数K、时间常数T、滞后时间τ的物理意义及其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4.了解被控对象特性的实验测定方法。

二、常用术语

1.被控对象特性:

2.被控对象数学模型:

3.被控对象的放大倍数:

4.被控对象的时间常数:

5.被控对象的滞后时间:

纯滞后(输出变化落后于输入变化的时间)与容积滞后(因物料或能量传递需要一定时间而引起的输出变化迟缓)之和

6.通道:

由对象的输入变量至输出变量的信号联系。

包括控制通道和干扰通道。

三、问答题

1.为什么说放大倍数K是对象的静态特性,而时间常数T和滞后时间τ是对象的动态特性?

2.简述获取对象特性(数学模型)的两种方法。

理论分析法:

通过理论分析建立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例如:

一阶对象、积分对象、二阶对象

实验测取法:

在实际系统或实验系统中,通过一组输入来考察输出的跟随变化规律。

常见的有:

多点拟合法、阶跃输入法和周期脉冲法。

第3题RC充放电电路图

3.RC电路如图所示。

Vi为输入量,V0为输出量。

在时间t=0时,闭合开关K,电容开始充电。

此时,电压V0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

(1)求当t分别为0、T和∞时,V0分别为多少?

(2)绘出Vi作阶跃变化时,V0随时间变化的响应曲线形状;

(3)根据上述已知条件,确定对象的特性参数K、T和τ。

第4题蒸汽流量阶跃反应曲线

4.为了测定某物料干燥筒的对象特性,在t0时刻突然将加热蒸汽量从25m3/h增加到28m3/h,物料出口温度记录仪得到阶跃输入曲线如图所示。

写出描述物料干燥筒特性的微分方程(温度变化量作为输入量,加热蒸汽量的变化量作为输出量;温度测量仪表的测量范围0~200℃;流量测量仪表的测量范围0~40m3/h)。

第三章检测仪表与传感器

一、基本要求

1.掌握仪表精度的意义与测量误差的关系。

2.了解仪表的性能指标。

3.初步掌握各种压力检测仪表的基本原理及压力表的选用方法。

4.了解各种流量计的测量原理。

重点是差压式流量计及转子流量计。

5.了解各种液位测量方法。

初步掌握液位测量中零点迁移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6.掌握热电偶温度计及热电阻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熟悉热电偶温度测量中的冷端温度补偿的作用及方法。

二、常用术语

1.参数检测:

2.非电量的电测法:

3.准确度:

4.绝对误差:

5.实际相对误差:

6.示值相对误差:

7.引用相对误差:

8.允许误差:

9.指示变差:

10.精密度

11.仪表精度等级:

12.精确度:

13.灵敏度:

14.灵敏限:

15.分辨率:

16.线性度:

17.反应时间:

三、问答题

1.工业压力计按敏感元件通常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试简述各种压力计的工作原理。

液柱式压力计:

活塞式压力计:

弹性式压力计:

弹簧管式:

薄膜式:

波纹管式:

电气式压力计:

应变式:

压电电阻式:

电感式:

电容式:

霍尔式:

2.试述压力计选型的主要内容及安装注意事项。

类型选择

量程与盘面选择

精度选择

注意:

取压位置与隔离

3.试述流量计的分类及其工作原理。

速度流量计:

压差流量计:

转子流量计:

电磁流量计:

超声波流量计:

涡轮流量计:

堰式流量计:

容积式流量计:

齿轮流量计:

活塞流量计:

质量流量计:

间接质量流量计:

直接质量流量计:

4.试述物位计的分类及其工作原理。

直读式物位计:

浮力式物位计:

压差式物位计:

电磁式物位计:

核辐射式物位计:

超声波物位计:

光电式物位计:

5.试述温度测量仪表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接触式温度计:

膨胀式温度计:

玻璃液体温度计:

双金属温度计:

压力式温度计:

热电偶温度计:

热电阻温度计:

非接触温度计:

辐射温度计:

红外温度计:

光电温度计:

热电温度计:

 

6.试述电动温度计二次仪表的功能及其组成部分。

功能:

–对信号进行放大和转换;

–信号的线性化。

组成部分:

–输入电桥;

–放大器;

–反馈电路;

–电源电路。

第四章显示仪表

一、基本要求

1.了解动圈式显示仪表的基本结构及原理。

2.掌握自动电子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

熟悉电位差计的测量桥路及各个电阻的作用。

3.掌握自动电子平衡电桥的工作原理。

4.了解DDZ-Ⅲ型显示仪表的基本结构及原理。

5.了解数字式显示仪表的原理与组成。

二、常用术语

1.模拟信号:

2.数字信号:

三、问答题

1.试述动圈式仪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试述自动平衡电桥及其与热电阻配合进行温度检测的工作原理。

3.试述自动不平衡电桥及其与热电偶配合进行温度检测的工作原理。

4.试述DDZ系列光柱报警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第五章自动控制仪表

一、基本要求

1.掌握各种基本控制规律及其特点。

2.熟悉比例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对控制系统的影响。

3.了解DDZ-Ⅱ型和DDZ-Ⅲ型控制器的特点和基本组成。

二、常用术语

1.基地式控制仪表

2.单元组合式控制仪表

3.计算机控制系统

4.控制规律:

5.限位控制:

6.连续控制:

7.放大倍数KP:

8.比例度δ:

9.无干扰切换

三、问答题

1.试述控制器的作用及其分类。

2.控制系统按控制规律可以分为哪几类:

3.试述PID控制的数学模型及参数意义。

4.模拟量控制器由哪几部分组成?

画出其框图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5.试述DDZ-Ⅲ仪表的特点。

6.试述DDZ-Ⅲ电动控制器的基本功能,并画出其结构框图。

 

第六章执行器

一、基本要求

1.掌握控制阀的流量特性的意义,了解串联管道中阻力比s和并联管道中分流比x对流量特性的影响。

2.了解气动薄膜控制阀的基本结构、主要类型及使用场合。

3.理解气动执行器的气开、气关型式及其选择原则。

4.了解电气转换器及阀门定位器的用途及工作原理。

5.了解电动执行器的基本原理。

二、常用术语

1.控制阀的理论流量特性

2.控制阀的实际流量特性

三、问答题

1.试述执行器的分类及其作用。

2.执行器由哪两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3.气动执行机构有哪几种结构形式?

各有什么特点?

4.试述电动执行机构的分类及其用途。

5.试述电动执行机构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6.试述电-液执行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7.什么是气开式控制阀和气关式控制阀?

如何选择?

第七章简单控制系统

一、基本要求

1.了解简单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及作用。

2.掌握简单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操纵变量选择的一般原则。

3.了解各种基本控制规律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4.掌握控制器正、反作用确定的方法。

5.掌握控制器参数工程整定的方法。

二、常用术语

1.简单控制系统:

2.控制器的工程整定:

三、问答题

1.如何选择被控变量?

2.如何选择操纵变量?

3.造成控制系统滞后的原因有哪些?

对象滞后、检测滞后、信号传送滞后

4.控制系统按信号来源(系统结构)可以分为哪几类?

试分别画出结构框图。

5.控制器整定的任务是什么?

常用整定方法有哪几种?

理论计算

工程整定

临界比例度法

衰减曲线法

经验凑试法

第八章复杂控制系统

一、基本要求

1.掌握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工作过程、特点及应用场合;掌握串级控制系统中副变量的确定及主、副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了解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

2.熟悉设置均匀控制系统的目的及控制方案。

3.了解比值控制系统的各种类型;熟悉单闭环比值控制方案的结构及特点。

4.熟悉前馈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应用场合。

5.理解连续型选择性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控制方案;了解开关型选择性控制系统;了解积分饱和现象的产生及防止方法。

6.理解分程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应用场合。

7.了解多冲量控制系统的意义;理解三冲量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

二、常用术语

1.复合控制系统:

2.软保护:

3.硬保护:

三、问答题

1.试述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其使用条件。

2.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变量应如何选择?

3.简述均匀控制的目的及控制方案。

4.以合成氨为例,简述比例控制的目的及控制方案。

5.选择性控制系统按处理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类?

开关型选择性控制系统:

连续型选择性控制系统:

混合型选择性控制系统:

6.试述分程控制的目的及其适用范围。

分程控制系统:

由一个控制器同时控制两个执行机构并使之次第执行的控制系统。

使用范围:

–扩大调节范围,提高调节精度;

–可用于两种不同的介质,以满足工艺要求;

–用作生产安全的防护措施

7.什么是多冲量控制系统?

第九章计算机控制系统

一、基本要求

1.了解直接数字控制(DDC)。

2.了解DDC系统的基本组成与作用。

3.初步掌握全开放集散控制系统(DCS)的特点及基本组成。

4.了解DCS的硬件与软件。

二、常用术语

1.DDC控制:

2.DCS控制:

三、问答题

1.试述工业控制计算机的特点。

2.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I/O组件的功能是什么?

3..试述DCS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4.试述DCS控制系统的特点。

5.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组态软件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