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23567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0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docx

机车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

第七章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

在机车运行中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发生故障,一般属内隐性故障,判断比较困难。

本章着重围绕隐蔽性故障展开叙述:

故障发生前的判断,及故障后如何处理,防止机车大部件破损,维持机车运行,避免堵塞区间正线、扰乱行车秩序事故的发生。

第一节柴油机

柴油机进、排气阀、气缸、喷油泵、喷油器的损坏,将直接危及到机车是否能继续运行。

本节着重介绍了对上述零部件损坏的早期预防或损坏后的处理。

一、进、排气阀装置损坏的判断与应急处理

1·原因

柴油机在运转中,进、排气阀装置损坏有多种情况。

如进、排气阀失控,脱落进入气缸,造成活塞、气缸、气缸盖的损坏。

严重时,气阀损坏的碎块进入废气总管,进而导致增压器的损坏。

进、排气阀摇臂脱槽,造成其阀全程关闭,使柴油机输出功率下降,或无输出功率。

对进、排气阀失控损坏的种种因素,在第二章中均有叙述,这里主要介绍在机车运行中,进(排)气阀摇臂脱槽后,造成进(排)气阀关闭,引起柴油机燃烧不良冒黑烟及增压器喘振故障。

2·判断处理

在机车运行中,如遇柴油机冒黑烟,增压器喘振(严重时,将增压器压气机侧进气道的帆布筒撕裂,并且机械间弥漫着黑色烟雾),其判断处理方法如下。

(1)判断

柴油机在加载运转中,根据气缸内发出的异音,逐个进行甩缸(关闭喷油泵供油齿条),当甩至某气缸增压器喘振减弱,就为该气缸进(或排)气阀摇臂脱槽,或阀控制装置损坏气阀被关闭。

当通过上述检查方法,确定为某气缸摇臂脱槽时,将该气缸甩掉(即将供油齿条推至“0”位固定牢),维持至前方站在站停时,再作进一步的处理。

即打开故障气缸的围墙盖,将非故障摇臂侧的气阀间隙调至最大,使该气阀人为处于关闭状态,打开该缸示功阀,继续关闭该气缸供油,可维持机车牵引列车运行至目的地。

3·注意事项

(1)对该故障气缸气阀间隙调整处理,应在柴油机停机的情况下进行,禁止在机车运行中,柴油机运转时,作此项处理。

同时,在该气缸关闭供油后,应打开该气缸示功阀以减轻气缸内的背(负)压。

(2)此种判断处理方法适用于DF4系列机车用柴油机,同样,也适用于DF8B、DFll型机车用280型柴油机。

4·分析

柴油机运转中,尤其是在加负载的情况下,进(或排)气阀摇臂脱槽后,会造成其始终在关闭状态。

这样,气缸内得不到正常换气,尤其是排气阀摇臂脱槽,被关闭时,燃烧的废气不能正常有序的被排出。

而在进气阀开启时,进入进气道稳压箱内,造成稳压箱空气污浊,新鲜空气不足,造成燃烧不良。

气缸内未经充分燃烧的油气进入废气总管内二次燃烧,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尤其是增压器的喘振。

类似的故障在机车运用中虽然不是经常发生,但也时有发生。

遇此类故障情况,按本行业专业培训教科书指导,一般是抽掉该气缸非故障侧的摇臂挺杆。

而现实机车在运用中,司乘人员很难做到,因抽掉此挺杆,必须要卸下气缸围墙。

否则,是取不掉挺杆的。

但在轮乘制中,依靠司乘人员所备用的工具是无法卸下其围墙上的紧固螺母的。

所以,也就无法取下挺杆。

采用作者所述方法,将故障气缸非故障气阀间隙调至最大,使其挺杆与摇臂端点接触不上,也就相当手于将该挺杆抽掉,使该气阀关闭。

此种方法简捷,又行之有效,在列车站停时,仅需5min左右时间就能处理好。

5·事例

作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次乘务中,运用DF4型0281机车,牵引一列载重3000t的油罐车,运行在兰新线鄯善至哈密区段,当运行到小草湖站至红台站间,发生前后增压器喘振,而且喘振声越来越大,机车功率也随之下降,柴油机转速也随之降低,主手柄位越高,增压器喘振越严重。

司机控制器主手柄只能提至相当“8”位转速。

而且由于喘振严重,将前后增压器压气机进气道的帆布筒均撕裂开,并且柴油机废气支(总)管接口处,均在冒黑烟,黑色烟雾弥漫了整个机械间。

这时不得不降低主手柄位,在维持运行的情况下,进入机械间对柴油机气缸逐个进行甩缸检查。

当将第十三缸甩掉后,两台增压器喘振相对减弱,随之消失。

当维持运行进站后,将柴油机第十三缸围墙盖打开检查,发现其排气阀摇臂脱槽,使排气阀处于关闭状态。

在围墙无法拆卸的情况下,将进气阀间隙调至最大,使其摇臂压不上横臂。

并随之打开示功阀,将该气缸供油齿条推至“0”位固定牢。

启动柴油机后,即恢复正常运转。

同样是哈密机务段,2005年×月×日,DF4B型O597机车牵引一列货物列车运行在兰新线的哈密至鄯善区段。

当运行到红台至小草湖站间,也发生了上述所述同样的气缸气阀被关闭的故障,增压器喘振严重,致使机车无法运行。

及时在小草湖站请求停车。

经检查发现柴油机第七缸排气阀横臂导(挺)杆断,司乘人员与本段技术部门联系,在得到无法处理的回答后,只能等待救援。

因司乘人员判断正确,没有盲目继续运行,在柴油机气阀挺杆断损的情况下,避免了将事故扩大的可能,同时,避免了堵塞正线,打乱正常的行车秩序。

此种故障也能按上述处理方法,将断损的挺杆从松下的相应挺杆套内取出,再将另一气阀间隙调整至最大,然后打开该缸示功阀,即可维持机车继续运行,避免此类机故的发生。

二、气缸盖与气缸裂漏时的判断处理

1·原因

机车运用中,发生气缸盖裂漏,其表象是膨胀水箱溢水管向外溢水,造成冷却水系统缺水,造成恶性循环,.冷却水水温保护装置起保扩作用,柴油机卸载。

严重时,膨胀水箱呈现“窜水”,水表柱水气向上窜动。

气缸裂漏,一般发生在水:

套进水支管处。

2.判断处理

(1)判断

①柴油机内部气缸盖裂漏时,膨胀水箱水位呈现忽上忽下,严重时,出现“白水表”窜气,为某个气缸盖(或多个气缸盖)裂漏窜燃气。

②气缸水套裂漏,属外漏性故障,可顺各缸的进水支管检视,一般顺进水支管溢漏出水或滴水,就为气缸水套裂漏。

(2)处理

①当确定为气缸盖裂漏时,可通过逐个甩缸来排查。

如甩至某气缸,膨胀水箱水位呈现稳定趋势,就为该气缸盖发生裂漏。

这时,如膨胀水箱能见到水位,而且水表柱内未出现“窜水”或“窜气”现象。

将此缸甩掉,并打开相应气缸示功阀,可维持机车运行至前方站停车处理。

②当某气缸进水支管(或出水支管)处漏滴水时,少量的滴漏,可不作任何处理,随着柴油机工作温度的上升,此处应会自然不滴漏。

如属进水支管法兰垫处滴漏,可用工具轻轻拧紧法兰两端的螺栓。

③经甩缸处理后,如膨胀水箱水位有显示,就可维持机车运行。

3·注意事项

(1)甩掉故障气缸,应将其供油齿条推至“0”刻线固定牢,以防引起柴油机“飞车”。

(2)当膨胀水箱出现上下缓慢窜动时(能见着水位),在确认某气缸裂漏后,在关闭该气缸的同时,应打开该气缸示功阀,并视膨胀水箱水位多少,来确定维持机车运行的长短。

(3)当膨胀水箱发生“窜水”,看不见水柱时,应立即停止柴油机工作,立即停车,请求救援。

(4)当确定为某气缸水套裂漏时,一般情况下可不作处理,在拧紧进水支管法兰螺栓时,切忌用力过猛,将其拧滑丝,以致漏泄量加大,因缺水致使机车无法维持运行。

(5)此种判断处理方法适用于DF4系列机车用240型柴油机,同样也适用于DF88、DF11机车用280型柴油机。

4.分析

在机车运行中,可通过膨胀水箱水位窜动(缓慢下降),来判断气缸盖是否裂损(漏)。

当柴油机在压缩爆发工作冲程中,气缸燃烧室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会顺气缸盖裂漏处进入冷却水循环系统。

从而破坏了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衡定性,将冷却膨胀水箱的冷却水从溢水管挤出去,而呈现虚水位。

当气缸内压缩爆发冲程的燃气压力过大时,大量燃气经气缸盖裂漏处进人冷却水循环系统,使膨胀水箱水位膨胀。

当活塞下行时,呈减压状态,只有少量燃气(或无燃气)进入冷却水循环系统。

使膨胀水箱水位呈收缩状态。

所以,在气缸燃气压力变化下,膨胀水箱水表柱水位呈现窜动状态。

可通过此种现象间接判断出柴油机某个气缸盖(或多个气缸盖)裂漏。

同时,也可从膨胀水箱窜动频率快慢的变化,来判断裂漏的大小。

如膨胀水箱水表柱内水位呈现缓慢窜动,为

单个气缸盖裂漏,或裂漏处较小。

如膨胀水箱窜动较大,甚至于看不见水表柱水位,全是气体在窜动,则为多个气缸盖裂漏。

机车运行中发生气缸套裂漏的情况较少,主要是气缸水套的裂漏,而多数情况又发生在进水支管圆周处。

此处属气缸外侧裂漏,无气缸内爆发燃气的侵袭,不受其影响。

所以,在膨胀水箱水表水位不会呈现窜动状态。

在漏泄严重时,可见膨胀水箱水位呈现缓慢下降,漏泄轻微时,其水箱水表水位基本不变。

5·事例

20世纪80年代末,作者在一次乘务中进入机械间进行巡视时,发现柴油机在低转速运转中,柴油机气缸内总有一种敲缸声响。

发出的声响很不协调(实质是进排气阀的工作声响),及时向司机通报这种异常现象。

因当时刚运用此种机型,司机也判断不出故障所在。

经过连续牵引运用,当在担当本务机车牵引一列货物列车运行在兰新线的烟墩至尾亚区段,在山口站通过出站后,突然发生膨胀水箱出现窜水(窜气),膨胀水箱里的水溢流非常快。

司机立即停止柴油机运转,请求救援。

经回段检修,发现柴油机已有多个气缸盖破损。

检查发现进、排气阀失控脱落进入气缸内,在活塞上下运动中,气阀杆将气缸盖底面击穿,引起冷却水的泄漏。

20世纪90年代初,哈密机务段曾发生一起类似事故:

DF4型0269机车牵引一列货物列车,运行在兰新线的原瞭墩至鄯善区段。

当运行至接近十三间房站时,膨胀水箱水位缓慢下降,已接近最低水位线(1/3)。

而且没有发现水管路外漏现象,在十三间房站停车补水后,维持至目的地鄯善站。

机车到达折返段内,及时向机车地勤值检人员反映,该台机车发生内漏,不能牵引列车运行,希望附挂回段检修,而且不能再启动柴油机了。

但由于当时交路缺少运用机车,路局机车调度督促查出原因,就地检修好该台机车。

在折返段没有检修条件与能力的情况下。

机车地勤值检人员,一遍一遍盲目的启动柴油机试验,缺水后向水系统补水,最后试验到柴油机提高主手柄升高转速时,膨胀水箱就出现窜水,直至无法启动柴油机为止,补加的冷却水很快就漏泄完,而且外管路仍找不到漏泄处,只得随机车附挂回本段。

经回本段。

经回段检修拆检,已有几个进、排气阀失控脱落进入气缸内,气缸盖底部被气阀阀杆击穿,造成漏水。

由于处置不得当,使损失增大。

三、喷油泵及附属装置损坏时的判断处理

1·原因

在机车运行中,喷油泵故障表现在出油阀失控,挺杆滚轮止钉脱槽犯卡,啃伤凸轮工作面,喷油器锁紧力失控,不能按配气相位要求正常喷油,使喷入气缸内的燃油雾化不良,柴油机冒黑烟。

2·判断处理

(1)判断

①在机车运行中,检查发现某气缸喷油泵高压油管壁脉冲出现谷峰波较大有异样,或没有脉冲博时,就为喷油泵故障。

②当柴油机加负载出现冒黑烟时,手触高压油管壁检视,如手触至某喷油泵高压管壁无谷峰脉冲触感,就为该缸喷油泵已损坏。

(2)处理

当机车运行中,出现上述两种故障时,可将该气缸甩掉,即将喷油泵供油齿条关闭,推至“0”位固定牢,可维持机车运行至目的站。

3.注意事项

甩缸作业中,应在柴油机卸负载后在最低转速的情况下进行。

在将供油齿条推至停止供油位,固定牢固的同时,也应将供油拉杆上的串销固定牢,并与其脱离接触,以预防供油齿条(拉杆)犯卡,造成柴油机“飞车”。

4·分析

喷油泵是经凸轮驱动,将吸人的燃油经柱塞副的上下运动,形成高压在出油阀锁紧力有规律的控制下,经高压油管间歇性地按配气相位的要求,向喷油器供油。

在高压油管内蓄积的压力达到100MPa以上,属间歇性供油。

所以,在高压油管壁上能触到脉冲的触感。

当管壁上脉冲呈现无规律性触感,而且谷峰值很高时,可判定为驱动装置已损坏。

当高压油管壁无触感,而且平滑无脉冲,可判定出油阀已损坏。

因出油阀损坏后,不能控制有节奏的开关油流,也就无脉冲。

当喷油泵驱动装置损坏后,凸轮在旋转中,滚轮在凸轮的凸桃与基圆上不能平滑过渡,而产生冲击力。

所以,其驱动的油流脉冲无规律性,而触感谷峰脉冲值高。

当喷油器损坏后,与喷油泵出油阀相同,也不能有节奏控制油流,从而进人气缸内的燃油也不能形成雾化状态。

所以,柴油机呈现冒黑烟。

出油阀损坏后,因受喷油器的控制,而喷油器供油是在一定的压力下,才能将喷油器锁闭装置打开。

当出油阀损坏后,没有压力。

所以,柴油机不会呈现冒黑烟的现象。

5.事例

在机车运行中,此类故障时有发生。

哈密机务段的DF4型0151机车,曾出现8个气缸喷油泵犯卡,造成柴油机高负荷时,无实际功率输出。

在日常机车运行中,一般在单泵损坏的情况下,并不影响正常运行,关键是造成其他相关零部件的损坏。

四、防止柴油机“飞车”的措施

1·原因

在机车运行中,造成柴油机“飞车”的原因有多种情况主要原因是气缸供油量大于需求量。

具体讲就是柴油机在卸负载时,其供油量远远大于空载转速的供油量。

多数情况发生在回主手柄降低柴油机转速,又遇突然卸载时,这时的供油拉杆卡在较大的供油位,是造成柴油机“飞车”的的主要原因。

2·判断处理

(1)在机车运行中回主手柄时,如回至某转速位时,柴油机转速突然上升,而不是下降时,可能是供油拉杆犯卡。

这时,不应继续回主手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立即排除犯卡障碍处,再继续回主手柄卸载。

(2)当列车需进站停车时,应立即断开操纵台燃料泵开关4K。

待柴油机两侧集流管内的燃油全部用尽,柴油机因缺油停机。

待进站停车后,再作处理。

3·注意事项

(1)当机车运行中,甩故障气缸处理时,应在柴油机无负载且耷最低转速的情况下进行,禁止在高负载高转速的情况下进行甩故障气缸作业。

(2)回主手柄降低转速与卸载时,如遇柴油机转速突然上升,不得强行盲目卸载及继续降低转速,以避免柴油机“飞车”事故的发生。

(3)进站停车前,如发生柴油机转速突然上升时,不得进机械间进行处理故障,以避免造成其他行车事故的发生。

(4)当因断开燃料泵开关4K停机后,启动柴油机时,应先排除管系内的空气,否则,会造成启动柴油机困难。

(5)此种判断处理方法适用于DF4系列机车用240型柴油机,同样也适用于DF88、DFll机车用280型柴油机。

4·分析

机车用柴油机的运转转速有多种,即最低转速400~430r/min,最高转速l000r/min~llOOr/min,超速运转转速lll5~ll30r/min,超过超速运转转速不能使柴油机停机而继续上升运转,为柴油机失控运转转速,即“飞车”。

柴油机在空载情况下,转速越低,其供油刻线越大。

反之,其转速越高,供油刻线越小。

当机车运行中,在柴油机加载的状态下,突然卸载时,进入空载状态。

由于控制设备某种技术结构上的因素,柴油机空载所需供油量大大减小,当供油量在某种工况下,又不能立即减小时,柴油机转速就会出现“飞升”。

致使极限调速器起保护作用,这种状态属柴油机超速运转(为受控状态),对柴油机起不到破坏作用。

问题是在极限调速器起作用后,因某种因素(供油拉杆犯卡,不能

减小燃油供给量),柴油机就不能立即停机,其转速继续上升,为柴油机转速失控,或称“飞车”。

柴油机“飞车”的结果,首先受到损坏的是进、排气阀装置。

因进排气驱动装置是松散的机械结构。

进(排)气阀的开启,是经凸轮驱动挺杆与摇臂和横臂的传递,压缩进(排)气阀开启,而其关闭时,是靠阀装置弹簧的复原力进行的。

当柴油机在一定转速下(如超速运转时),这种松散机械结构的驱动控制关系均能正常运转。

当超过此转速一定值时,其阀弹簧经压缩的频次增高,弹簧张力的滞后作用,使气阀不能有效回座,而被上行的活塞顶部碰撞上。

因240(280)型柴油机气缸内燃烧室间隙仅为3.8~4.2mm,瞬间将打坏进排气阀,使其脱落失去控制掉人气缸内。

严重时,阀破碎后的碎块,经排气支管进入废气总管,进而将增压器喷嘴环,涡轮叶片打坏,形成扫膛。

同时,因柴油机转速的陡然增升,其废气排气量加大,促使增压器转速“飞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增压器的压气机、涡轮、轴承将均会受损。

所以,柴油机的“飞车”破坏性是非常大的,在机车运用中应避免发生。

造成柴油机发生“飞车”,关键是供油拉杆不能回至“0”刻线,而卡在较大的供油刻线位内,所以,在机车运行中,检视柴油机供油拉杆系统是否犯卡阻滞,是非常重要的。

5·事例

在机车运行中,柴油机发生“飞车"事件,绝对不会是偶然的,必定有其先决条件。

如上述所述的“卡泵”,供油泵齿条犯卡。

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一次乘务中,运用DF4B型1019机车,牵引一列货物列车,运行在兰新线的原哈密至瞭墩区段,当进雅子泉站时,进站信号机显示进侧线停车,在回主手柄降低柴油机转速中,当速度降至600r/min左右时,柴油机转速突然上升。

这时意识到有“卡泵”故障出现,立即断开操纵台燃料泵开关4K,使柴油机集流管内的燃油用尽,而自然停机。

在该站停车后,通过机械间检查,发现一废弃的示功阀卡在第13缸喷油泵供油齿条下方,使该缸齿条不能回

位。

同时,其手轮柄又挡住该齿条上夹头锁的右移减油,造成供油拉杆整体不能右移。

这样,就造成柴油机所有气缸供油量不能减少,进而使柴油机转速降不下来,而突然呈上升趋势。

如这时急速将主手柄回至“0”位时,就有发生柴油机“飞车”的可能。

作者所在机务段就曾有示功阀掉下卡在供油齿条下方,而发生柴油机“飞车”的事例。

五、差示压力计CS真、误动作的判断处理

1·原因

差示压力计CS是监视柴油机曲轴箱气体压力变化的装置,以鉴别柴油机气缸泄漏燃气是否超标及气缸是否爆缸,因其装置结构上的缺陷,往往出现误动作,影响机车的正常运行。

2·判断处理

(1)判断

当差示压力计CS动作后,应马上上机械间检视柴油机防爆阀是否被打开。

如未被打开过(被打开过的防爆阀下端流淌有机油油渍),可缓慢拧开柴油机机油补加油口盖,如手感觉有向上的压力顶着此盖时,或拧下此盖后有大量的燃气喷出,说明柴油机内部有故障,或泄漏燃气严重,不能维持机车运行。

反之,为差示压力计CS误动作。

(2)处理

属差示压力计CS误动作时,可暂时拆除差示压力计CS上的控制导线,迅速启动柴油机,机车加载正常运行。

如属柴油机内部故障,引起的差示压力计CS动作,不得再次启动柴油机,应立即请求救援,回段检修。

3.注意事项

(1)在机车运行中,发生差示压力计CS起保护作用时,应认真确认其真或误动作,CS动作后,不可盲目拆除控制导线。

经上述判断检查确认其属误动作后,可暂时将控制导线拆下,待将故障处理完毕,再次重新接上。

(2)在拆除CS控制导线运行时,应密切注视CS液面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机车运行。

4·分析

在机车运行中,发生差示压力计CS误动作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作者曾对本段运用机车所发生CS误动作造成的机车运用故障作了一年的统计。

见表5。

表52002年至2003年差示压力计CS动作造成机车故障统计表

序号

差示压力计动作的原因

件数

属性

1

(1)活塞破碎;

(2)活塞抱缸;

(3)曲轴连杆颈疲劳断裂

5

DF48、DF4c型机车,CS正常起保护作用

2

(1)机械间大气负压作用下;CS通大气软管裂漏;

(2)CS通柴油机与通大气侧管路内有凝聚物造成堵塞;

3)CS通大气塑料管堵塞。

6

误动作,其中DF88型机车3件

从表5可以看出,CS对柴油机的保护作用是不可轻视的问题,另外其误动作的次数已超过正常保护作用次数,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由于差示压力计CS是监督柴油机曲轴箱内燃气压力的一种保护性装置,当其起保护作用后,司乘人员不敢随意对其作出判断(这里也有技能与运用经验的因素)。

往往是采取停机待命,请求救援。

这样,可能给机车运用带来不良后果,扰乱了行车秩序。

现在柴油机所运用的差示压力计CS,是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内燃机车上柴油机所运用,被移值于240(280)型柴油机,几乎没有什么变动。

其结构就是连通器的原理,结构简单,比较可靠。

从哈密机务段发生的CS误动作分析,基本上属于安装结构上的问题。

如早期CS连通器通大气一端,为机械间大气压力,当冷却风扇在高速转动时,在抽吸车体外界空气的同时,也抽吸着机械间的空气。

这样,机械间大气压力的平稳性被破坏,而导致CS的误动作。

后期经过改进,将连通器通大气一端用一塑料管接钢管引入车体外(见图142)。

但经长期运用后塑料管易弯折,或通往车体外侧的管口因脏物堵塞,也会导致CS的误动作。

图142改进后CS安装示意图

280型柴油机的差示压力计CS,因连通器通柴油机的一侧是直接伸人柴油机曲轴箱内(该型柴油机未设油气分离器)。

经长期运用后,油气经此进入管路内冷却后,成为油气凝聚物,从而造成堵塞(见图l43),引起.CS的误动作。

另外连通器上的控制导线座裂,其体内的液体蒸发成水分子进人该座裂缝,而形成短路,造成CS误作用。

5·事例

哈密机务段机车运用中,CS误动作时有发生。

如2005年×月×日,DF88型5275机车牵引一列货物列车,运行在兰新线的哈密至墩煌区段,当运行到烟墩至山口站间,突然CS被堵塞的油气凝聚物

图143280型柴油机CS通气管内凝聚物

起保护作用,经检查柴油机防爆阀没有被打开的迹象,柴油机加(补)机油口盖也能轻松的拧下,并无燃气冒出。

同时机械间内也很平静,无异样的烟雾,只是差示压力计CS液面停留在停机刻线处不动(正常应为CS起保护作用动作后,柴油机停机,其液面就回至水平刻线上)。

司乘人员不感冒然启动柴油机,只得请求救援。

该台机车返段检查时,发现通柴油机侧的通气管被油气凝聚物堵塞,造成CS监测的是前一段管内被堵塞的一段真空。

这样,造成CS液面呈二阶上升,致使CS误动作。

同时,柴油机停机后,其液面停留在两导线触针的停机刻线值上。

此种情况司乘人员可拆除CS上的控制线,启动柴油机维持机车运行。

2005年×月×日,DF4C型5226型机车,运行在兰新线的烟墩至山口站间,突然发生差示压力计CS起保护作用,柴油机被迫停机,司乘人员检查发现柴油机装有安全防爆阀的检查孔盖下方流淌有油渍,另外柴油机补加油口盖也因燃气压力拧不动,并且机械间充满了燃气油雾,这时,CS液面在水平位,司乘人员判定差示压力计CS属正常起保护作用,机车待机,请求救援。

机车返段检查发现,柴油机曲轴箱内第四、五曲轴曲拐主轴承下方滤网上,积存有大量的金属碾片。

为曲轴箱连杆化瓦,堵塞机油道,形成高温燃气,致使差示压力计CS起保护作用。

由于司乘人员判断准确,没有在此种故障状态下,盲目启动柴油机,避免了事件的扩大。

六、离心精滤器进出油管座裂漏时的处理

1·原因

此种情况常发生在管座的焊波处所,特别是经多次焊修后的处所,处于柴油机的自由端,高频振动严重,属贯性故障。

2·判断处理

(1)判断

当进油支管或出油支管焊接处发生渗机油时,可判定此处发生裂漏。

(2)处理

可将从主机油泵处来油管的截上阀关闭(见图l44),停止离心精滤器的工作。

3·注意事项

(1)在机车运行中,不能用捆绑绑扎的的方法来堵塞裂漏处。

(2)在关闭此阀后,应将手轮取下,避免在高频振动的情况下,此阀被再次振开而漏泄(后期出厂的机车,其阀设置在机油滤清器后出油口管道上)。

图144机油离心精滤器机油进油管示意图

(3)280型柴油机无此截止阀。

4.分析

离心精滤器接在主机油泵管道上的一条支路上,对柴油机不起润滑作用。

它的作用是通过滤清器离心力的作用,将机油的杂质过滤干净,所以,当该支路离心精滤器进油口管座裂漏时,关闭此阀后,并不影响机油循环系统的正常工作由于焊接工艺上的问题,此支管的裂漏与其他处机油管路的裂漏几乎相似,均是焊波上发生裂漏。

而该处尤以管座焊波处裂漏最为常见。

因处于柴油机的自由端,各种振动的综合作用加上离心精滤器内转子的高频振动,易导致其焊波的裂漏,特别是经常重复焊修点。

5·事例

机油离心精滤器管路的裂漏,主要发生在进出油管口的焊波上,多数情况下发生在DF4型机车装配的240型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