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地区联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262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7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地区联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温州地区联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温州地区联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温州地区联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温州地区联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温州地区联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温州地区联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温州地区联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温州地区联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温州地区联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温州地区联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温州地区联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温州地区联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温州地区联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温州地区联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温州地区联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温州地区联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温州地区联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温州地区联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温州地区联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州地区联考.docx

《温州地区联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地区联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温州地区联考.docx

温州地区联考

温州地区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九年级科学试卷

温馨提示:

1.全卷共8页,有四大题,36小题。

全卷满分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F-19Na-23Ca-40

5.本卷中g=10牛/千克

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1~10小题每小题3分,11~20小题每小题4分,共7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我市城区设有分类垃圾收集箱,上面分别贴着以下4种标识,如图所示的废弃易拉罐应投入(▲)

2.“地球一小时”活动旨在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地球气候变化。

2013年3月23日8点30分,雷峰塔景区、西湖音乐喷泉等的灯光熄灭了……。

在这一瞬间,为杭城省电2.5万千瓦。

“千瓦”是下列哪个量的单位(▲)

A.电流B.电压C.电功率D.电功

3.下列几种常见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是(▲)

 

4.为了预防樱桃在成熟期发生果实开裂,果农常施钾肥。

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A.NH4NO3B.K2CO3C.Ca(H2PO4)2D.CO(NH3)2

5.某学生从底楼匀速走上二楼,第一次花费30秒,第二次花费20秒。

对于两次上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A.第一次做功较多,且功率也大B.第二次做功较多,且功率也大

C.两次做功相等,且功率相等D.两次做功相等,第二次做功的功率大

6.如图所示,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该滑轮的作用是(▲)

A.动滑轮,省力B.定滑轮,省力

C.动滑轮,改变力的方向D.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

7.如图所示,立在水田中的电线杆的铁丝拉线上有A、B、C、D四处,其中最容易生锈的地方是(▲)

A.A处B.B处C.C处D.D处

8.如图所示的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9.硬币中含有镍(Ni),可利用铁与氯化镍反应来制取镍,反应的方程式为:

Fe+NiCl2=Ni+FeCl2此反应的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0.在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11.食醋中含有醋酸,食醋除作调味剂外,生活中还有些妙用,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是(▲)

A.软化鱼骨和鸡蛋B.除去菜刀上的铁锈

C.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D.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

12.图中改变内能的方法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13.正确的操作不仅能保证科学实验的顺利进行,还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下列对于意外事故的预防或处理正确的是(▲)

选项

意外事故

预防或处理方法

A

洒在桌子上的酒精燃烧起来

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

B

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C

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

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

D

碱液不慎洒在衣服上

先用水冲洗后,再涂上硫酸溶液

14.在下图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15.把金属X放入CuSO4溶液中,X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若放入Fe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则X、Cu、Fe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Fe、X、CuB.X、Fe、CuC.Fe、Cu、XD.Cu、X、Fe

16.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

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A.实验要选取规格不同的灯泡

B.实验中将两灯并联控制了灯两端电压相同

C.将滑动变阻器串联在干路中可以完成实验

D.将并联电路改为串联电路也可以完成实验

17.为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小明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在每组的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放稀盐酸和稀硫酸;向同组的两支试管各滴加同种试剂。

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8.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米/秒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秤示数为2牛。

若不计滑轮、弹簧秤和绳的重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力F为2牛B.拉力F的功率为0.4瓦

C.此滑轮是定滑轮D.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2牛

19.某校实验室将药品分类后放在不同的药品柜里,巳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

药品柜编号

药品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盐酸

硫酸

二氧化锰

氧化铜

氯化钠

硫酸钠

该实验室新购进部分浓硫酸和纯碱。

应将它们分别放在(▲)

A.③和④B.②和①C.②和④D.③和①

20.有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这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安,则元件B的电功率是(▲)

A.0.2瓦B.0.4瓦

C.0.6瓦D.0.8瓦

 

卷Ⅱ

二、简答题(本题有7小题,21~23小题每空2分,24~27小题每空3分,共50分。

21.

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序号

物质

硝酸

熟石灰

食盐

甲烷

化学式

HNO3

Ca(OH)2

NaCl

CH4

(1)能用来中和酸性土壤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在通常情况下能做燃料的是▲。

22.如图所示装置,O点是一固定点,活塞连接金属滑片(只滑动不旋转),活塞运动滑动变阻器阻值随之改变。

试管内是空气和足量的白磷,烧杯中盛放足量生石灰。

闭合电键小灯泡发光后再向烧杯中加入数滴含有酚酞试液的水,试推测:

(1)烧杯中的液体将呈现▲色;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一会儿后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活塞最终将停留在a的▲位置(填“原来”、“偏左”或“偏右”)。

(3)最终与刚闭合电键时相比,小灯泡的亮度将▲。

(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23.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1)如图甲,松开气球的口子,快速放气后会感到气球变凉,说明内能减小。

这种通过▲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2)下表是生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pH及主要成分化学式:

序号

名称

食醋

白酒

白糖水

石灰水

纯碱溶液

主要成分

CH3COOH

C2H5OH

C12H22O11

Ca(OH)2

Na2CO3

溶液pH

3

7

7

11

8

 

请结合上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填序号);当被黄蜂叮咬(释放一

种碱性物质)后,为减轻症状,可在叮咬处涂▲(填序号);

(3)温州水上台阁是一种供观赏用的龙舟。

用桨划水时,桨在力的

作用下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可以将桨看作▲(填一简单机械名称)

24.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很多同学对实验产生了探究兴趣。

(1)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

▲;

(2)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

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图:

由图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B点表示的含义是▲;

(3)丙同学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请你分析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5.泰顺三杯香是茶中的珍稀茗品。

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有益人体健康。

茶多酚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热水,易氧化变色,略有吸水性。

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步骤可简述为:

(1)上述实验中两操作方法分别是:

操作①过滤,操作②蒸发,以上两操作中都用到的玻璃棒,玻璃棒在操作②中的作用是▲。

(2)根据茶多酚的性质推断,若要长时间存放茶叶,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

26.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1)图1表示加入药品前的一个操作,其目的是▲

(2)实验室通常不选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为生成的微溶物硫酸钙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不过硫酸钙能够溶解到铵盐中。

某小组经研究,用图2所示方法成功制得大量二氧化碳(反应物为稀硫酸和石灰石)。

推测:

在硫酸溶液中加氯化铵和对溶液加热,目的都是▲

27.如图所示,是某大楼内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钢链的一端固定在A点,然后绕过电梯厢下的滑轮,另一端连接在电动控制装置上(不计摩擦和钢链的重)。

若用2×104牛的拉力F在1分钟内将电梯和乘客从一楼匀速提升到15米高的六楼,

(1)则电梯和乘客受到的总重力是▲牛;

(2)拉力F的功率是▲瓦。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8.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让同一铁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来反映的;

(2)比较甲、乙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该实验中水平面绝对光滑,按上述方案本实验能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判断并说明理由:

▲。

29.氢气具有还原性,能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发生反应:

H2+CuO

Cu+H2O。

某同学为了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设计了如下由A、B、C三部分组成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实验开始前需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然后应先通一段时间氢气,再加热氧化铜进行反应,其主要目的是▲;

(2)能确认反应生成水的实验现象是▲;

(3)上述实验装置还存在不足之处,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使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更严格更科学,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

30.小明想测量额定电压为3.8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设计了图甲所示电路。

电源电压恒为6V,正常工作时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0Ω。

(1)图乙是小明根据电路图连接的实物图,同组的小刚说有一处连接错误,请你在图乙中将

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

 

(2)小明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8V,电流表的示数如丙所示,则小灯

泡的额定功率是▲W;

(3)若实验中电压表的0-15伏档损坏,但电压表的0-3伏档完好,小刚认为这样也可以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请写出正确实验操作步骤▲。

31.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的发生。

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为了通过一些明显的实验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3个实验装置,请你分析他们的设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实验①中出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实验③会出现的现象▲;

(2)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器材替代该装置中的玻璃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器材是▲;

(3)小明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实验①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因为NaOH溶液中有水,CO2又能溶于水,为了进一步证实CO2和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与结论)▲ 。

32.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达到平衡状态。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

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F1L1=F2L2。

他这样得出结论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

“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

”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其原因是:

▲。

四、分析计算题(共4小题,第33题6分,34、35、36题各8分,共30分)

33.浙江省衢州市某化工企业发生了氢氟酸泄漏事件,经过消防官兵现场处理,泄漏得到了控制。

氢氟酸是氟化氢(HF)气体的水溶液,呈酸性,密度比空气小,且有剧毒性和腐蚀性,当氢氟酸少量泄漏时,可用砂土和干燥熟石灰的混合物处理。

氢氟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与熟石灰[Ca(OH)2]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氟化钙(CaF2)和水。

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⑴剧毒性和腐蚀性属于氢氟酸的▲性质;

⑵如果实验室制取氟化氢(HF)气体,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

⑶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氢氟酸溶液4千克,需要多少千克熟石灰刚好能完全反应?

2HF+Ca(OH)2=CaF2+2H2O(要求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

34.小明同学为了测定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样品13.9g放入烧杯中,将60g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分6次加入到该样品中,充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CO2↑+H2O,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

10

10

10

10

10

产生的气体质量(g)

0.88

1.76

2.64

3.52

4.4

4.4

 

根据题目回答下列问题:

⑴纯碱样品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g。

⑵请在坐标图中画出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稀盐酸质量变化的曲线。

⑶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0.1%)(请写出计算过程)

35.小明发明了一种电热课椅,这种电热课椅主要由坐垫和

脚踏组成,它的电路示意图如图所示。

坐垫内的电热丝

R1、R2的阻值分别为260Ω、150Ω,脚踏内的电热丝R3

的阻值为400Ω。

闭合开关S1,调节开关S2,可以使脚踏

分别处于“低温档”、“中温档”、“高温档”(不考虑

温度的变化对电阻的影响)。

(1)当S2打到A端时,脚踏处于▲档。

(2)该电热课椅消耗的最小功率是多少瓦(计算结果保

留1位小数)?

(3)当脚踏处于中温档时,该电热课椅在1天内消耗的

电能为多少度(若1天工作6小时)?

36.如图甲所示为小明设计的滑轮组装置。

其中滑块A置于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水平面上,重物B的重力GB可改变(动滑轮重不计)。

小科在某次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记录了一些数据,并绘制成曲线,即重物B的重力GB、滑块A的运动速度V、滑块A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S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分别如图乙、丙、丁所示。

若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跨过滑轮的绳或竖直或水平,A距水平面上的定滑轮、B距水平面均足够远。

 

(1)由图丙可知,重物B在▲时间段内匀速下降。

(2)求出在4~6s内,水平绳对A的拉力做的功。

(3)求出在2~4s内,重力GB做功的功率。

 

请你再仔细检查,好吗?

多一些成功,少一份遗憾!

科学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

1-10小题,每小题3分;11-20小题,每小题4分;共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简答题(本题有7小题。

21-23题每空格2分,24-27题每空格3分,共50分)

21.

(1)

(2)

22.

(1)

(2)(3)

23.

(1)

(2)(3)

24.

(1)

(2)

(3)

25.

(1)

(2)

26.

(1)

(2)

27.

(1)

(2)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格2分,共30分)

28.

(1)

(2)

(3)

29.

(1)

(2)

(3)

30.

(1)

 

(2)

(3)

31.

(1)

(2)

(3)

32.

(1)

(2)

(3)

四.分析计算题(第33题6分,第34题、35题、36题各8分,共30分)

33.

(1)

(2)

(3)

 

34.

(1)

(2)

(3)

 

35.

(1)

(2)

 

(3)

 

36.

(1)

(2)

(3)

 

科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

1-10小题,每小题3分;11-20小题,每小题4分;共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B

D

D

C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A

B

A

D

D

A

C

B

 

二、简答题(本题有7小题。

21-23题每空格2分,24-27题每空格3分,共50分)

21、

(1)②

(2)④

22、

(1)红色白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2)偏左(3)变亮

23、

(1)做功

(2)④

(3)杠杆

24、

(1)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2)放热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3)2NaOH+CO2═Na2CO3+H2O

25、

(1)搅拌防止液体受热不均而溅出

(2)密封保存

26、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增加硫酸钙的溶解度

27、

(1)4×104

(2)1×104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格2分,共30分)

28.

(1)木块移动的距离

(2)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不能;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车和木块将永远一直运动下去,就不能达到探

究目的。

(合理即给分)

29.

(1)排净试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无水硫酸铜变蓝(3)AB之间放一个干燥装置

30.

(1)

 

(2)1.216瓦(1.2瓦);

(3)将电压表并联在变阻器两边,移动滑片至指针为2.2伏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31.

(1)气球膨胀;

(2)塑料瓶(矿泉水瓶)等

(3)在①取试液少许,向试液中滴加少许盐酸溶液,有气泡冒出,则原溶液中含有Na2CO3,即已

发生了反应.(合理即给分)

32.

(1)左

(2)不合理;只有一次实验,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3)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平衡有影响。

四.分析计算题:

(本题有4题,第33题6分,34题、35题、36题8分,共30分)

33.

(1)化学(2分)

(2)向下排空气法(2分)

(3)解:

设需要X千克熟石灰

2HF+Ca(OH)2=CaF2+2H2O

4074

4千克×35%X千克

40∶74=4千克×35%∶X千克(1分)

X=2.59(1分)

答:

需要2.59千克熟石灰。

34.

(1)4.4(2分)

(2)(3分)

(3)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44

x4.4g

106∶X=44∶4.4(1分)

解得:

x=10.6g(1分)

10.6g

13.9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76.3%(1分)

35.

(1)高温(2分)

(2)当S2打到C端时,该电热课椅消耗的电功率最小

R=R1+R3=260Ω+400Ω=660Ω

P=U2/R=(220V)2/660Ω=73.3W(3分)

(3)当S2打到B端时,该电热课椅脚踏处于中温档

R’=R2+R3=150Ω+400Ω=550Ω

P’=U2/R’=(220V)2/550Ω=88W=0.088kW

W=P’t=0.088kW×6h=0.528kW•h(3分)

36.

(1)4-6s(2分)

(2)4-6s内,GB=27N,A和B均做匀速运动,A向左滑行的距离s3=40m

A受水平绳的拉力F3=GB/2=27N/2=13.5N(1分)

WF3=F3s3=13.5N×40m=540J(2分)

(3)在2-4s内,重力GB=50N,A向左滑行的距离s2=20m

B下降的距离h2=s2/2=20m/2=10m

WGB=GBh2=50N×10m=500J(1分)

功率P=WGB/t2=500J/2s=250W(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