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精选3篇).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74281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精选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精选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精选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精选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精选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精选3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精选3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精选3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精选3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精选3篇).docx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精选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精选3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精选3篇).docx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精选3篇)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编写说课

  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1

  一、说教材教材体系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与《岩石和矿物》、《认识矿物的性质》、《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共同组成“岩石与矿物”单元,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内容,是小学科学教材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地球运动和地表变化”作好铺垫。

  教学内容本课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介绍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覆盖在地球表面通过图片导入,提出问题“对于岩石,你了解多少”?

为后面学习岩石的特征,岩石的种类建立联系,作好铺垫;第二部分:

引导学生仔细研究各种岩石,多角度了解岩石的特征,并对岩石进行分类;第三部分:

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岩石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岩石是一种大

  家经常能见到的东西,说陌生是因为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学生来学,还处于表面的认知状态,只是一些零碎、杂乱、单一的片断,对于岩石的特性,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科学的认识。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特性;

  2、能够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对岩石分类;

  3、能查阅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有关资料;

  4、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科学知识

  1、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

  2、认识岩石有三种类型: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喜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2、意识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各种岩石教师准备:

  1、分组观察用岩石村本

  2、工具:

放大镜、小刀、锤子、滴管、稀盐酸

  3、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我采用看图——赏石头——设质疑——引导提问题通过学生的观察,了解岩石分布——接触自己搜集的实物赏识自然美→产生质疑第二部分:

采用设计研究方案——选择实验方法——组织分工——分组操作——观察讨论——组织交流——比较分类第三部分:

采用与信息技术课相结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查阅资料教学过程

  一、关于岩石的话题

  1、课件出示图片,学生欣赏后提问:

从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欣赏完图片,同学们会产生疑问:

这些美丽石头哪来的?

出示另一幅图告诉大家:

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有的地方被土壤裹上“薄毯”,有的地方却裸露在外,这种裸露在外的物质,就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岩石,刚才我们看到了美丽石头都是岩石。

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常见岩石

  2、了解学生对岩石的已有认识学生欣赏自己搜集到的石头提问:

关于岩石,你都知道些什么?

通过这个活动了解学生对岩石已有的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调节、调整教学预设的方案。

  关于岩石,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3、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板书

  二、研究各种岩石的特征

  1、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先对岩石的特征进行研究。

  2、你们打算采用什么方法对这些岩石进行研究呢?

引导学生回顾三年级水、土壤的研究方法,让他们自己说出观察岩石的方法,进一步巩固、深化三年级下册所提出的用多种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的手段。

学生会提出用放大镜看,用手摸,用刀刻,把岩石放入水中等方法,这些方法我们以前都已接触过,不必作详细指导,只要提醒大家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2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基本特征。

  2、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科学知识:

  1、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

  中的不同特征;

  2、知道岩石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合作探究,认真细致观察的科学习惯;

  2、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喜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实验用的岩石标号标本。

、放大镜、小刀、烧杯、滴管、稀盐酸、录像或课件、盘子,学生准备:

自己采集的各种岩石标本,查阅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出岩石

  1、问:

这是什么?

岩石

  2、哪些地方有岩石呢?

请同学们看一段岩石的资料,播放录像。

  3、指名讲、补充小结:

岩石在山上,在水中┈┈知道今天研究什么了吗?

板书:

岩石

  二、研究岩石的特征

  1、今天研究的岩石被老师和别的东西放在一起了,你能找出来吗?

若找错了则追问:

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

  2、你对这些岩石了解多少呢?

  3、它们的颜色怎么样?

交流、补充。

  过渡:

它们的颜色不一样,看来对于岩石的学问还真不少,还想研究岩石的其他问题吗?

  4、小组讨论研究岩石的其他问题,边商量边把你们小组研究的方法填写在“我们的记录”这张纸上,桌上提供的材料可以用。

  5、交流学法:

想研究岩石的什么问题呢?

用什么方法研究?

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教师相机提出各种方法的注意点,如用锤子应到地面上轻轻敲击岩石,头部稍偏一点;用稀盐酸做实验时应注意安全不要滴在皮肤和衣服上,每块岩石滴一小滴,手碰到盐酸后不要揉眼睛,立即去清洗。

  6、学生开始研究岩石,教师亲身介入研究活动。

提醒填写研究记录表。

  7、研讨交流:

你研究岩石的什么问题?

发现了什么?

指名上台交流。

  你是怎么知道的?

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交流。

  动态生成的细化问题可能有:

A汇报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颗粒组成时,哪几块是颗粒组成的?

其他组发现了吗?

其他几块岩石是否也是颗粒组成的?

B研究岩石的软硬时,怎么发现它是较硬或较软的?

给岩石软硬排排队;C用稀盐酸做实验时,哪两种会冒泡?

其他组发现了吗?

设计疑问:

为什么其他岩石不会冒泡?

小结:

还有别的发现吗?

现在你对岩石了解多少呢?

我们来开展一个抢答比赛,比比谁的反应快!

  三、抢答比赛识别常见的岩石

  1、抢答比赛规则:

老师说一个关于岩石的问题,同学们根据自己研究的发现抢答问题,谁抢答成功就可以奖到一本科学小书。

问题如下:

A哪一块岩石看起来是花白的!

B哪一块岩石看起来是白色的!

  C哪一块岩石比较起来是最软的!

D哪一块岩石是白色且遇盐酸会冒泡的!

E哪一块岩石是青黑色遇盐酸也会剧烈冒泡!

  2、相机总结出每块岩石的名称并小结:

这些岩石就是我们研究认识的常见岩石。

  四、机动:

找一找生活中用到岩石的地方?

说说用这些岩石的道理,能不能用今天研究的方法来把结果告诉我们。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3课程分析:

本课是《岩石与矿物》单元的第一课。

通过运用多种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岩石,能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初步了解岩石的形成,建立岩石的概念;并且初步学会记录和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由此达到《标准》中学生意识到岩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愿意保护岩石等目标。

在本课学习前,学生对岩石已有一定了解:

他们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在家观察过放在水里的岩石,有的从课外科普书籍上了解了许多关于岩石的知识,这些都成为本课学习的基础。

在本课的学习中,一方面学生将分享他们对岩石已有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将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一步观察岩石,并把自己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我们需要做的是教学准备和对

  教学内容的调整:

一是淡化科学知识目标,而着重让学生参与观察岩石和给岩石分类等活动;二是不拘泥教材,学生具体认识哪几种岩石、用哪些方法认识,教师应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实际充实教材;三是教学遵循开放性原则,整个过程不应局限在一节课进行,课前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岩石收藏活动、查询资料等活动,课后可组织学生展开岩石标本制作活动和岩石手抄报等活动,使科学学习得到更有意义的延伸;四是为学生准备“有结构”的材料,主要有常见的岩石标本、放大镜、锤子、水、稀盐酸等材料及有关多媒体课件。

这些材料将为学生的认识过程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以期望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多方位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用多种方法仔细观察岩石;

  ●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画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能按不同的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岩石的分布,建立岩石的概念;

  ●能认识花岗岩、大理岩、砂岩等常见的岩石;

  ●知道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生成过程;

  ●知道化石和煤层的形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

  ●从了解岩石的生成,意识到万物是在不断变化的,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以多媒体激趣,诱发学生对岩石的原有认识

  1、播放课件,欣赏大自然中由岩石组成的美景。

  2、谈话:

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岩石?

  3、学生发言。

  4、谈话:

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

那么,你对岩石了解多少呢?

把你对岩石的了解写在活动记录上。

  5、学生填写活动记录。

  6、组织交流学生关于岩石的已有知识。

  自然界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此教师不失时机地运用媒体,把学生带到广阔的大自然让学生产生美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喜爱祖国河山,热爱家乡的感情。

并借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辨别岩石,建立岩石的初步概念

  1、谈话:

大家对岩石了解这么多,那么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岩石你能分得清吗?

  2、师生共同举办“岩石收藏展览会”。

  3、学生当“小小岩石鉴定家”,找出哪些是岩石并简单说出理由。

  师生共同举办“岩石收藏展览会”,使丰富的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此时让他们当“小小岩石鉴定家”,既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又增长了见识,进一步认识岩石的特征,同时也发展了学生课外采集收藏的兴趣,可谓一石三鸟。

  三、观察岩石,能说出常见岩石的名称和特征

  1、谈话:

现在同学们可以借助工具用多种方法仔细观察岩石标本,并把你的观察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在此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提供的一些观察工具,并着重讲解稀盐酸的使用方法,科学课上强调大胆探索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相当重要的。

  2、学生有序地领取所需材料并对岩石进行仔细观察,填写活动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

  3、交流汇报观察结果。

  四、给岩石分类,初步认识岩石的生成方式

  1、谈话:

现在你能把岩石分一下类吗?

你能想出几种办法?

  2、给岩石分类,把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记录下来。

  3、交流岩石的分类方法。

  4、谈话:

你们想知道地质学家是按什么来给岩石分类的吗?

  5、观看多媒体课件。

  6、谈话:

现在你能像地质学家那样把你桌上的岩石标本分类吗?

  7、学生尝试再次分类。

  让学生先自己给岩石分类,再与同学交流,了解其他同学的分类方法。

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了解地质学家给岩石分类的方法和理由,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发现的价值,知道他们离科学家并不遥远,他们就是小科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