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431410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区域地理专题04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原卷版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1.了解我国各类地形的分布,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及影响。

2.了解我国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3.了解我国河湖的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

4.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

一、中国的疆域

1.海陆位置:

海陆兼备,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边缘海为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2.领土四至点

3.相对位置:

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二、地形和地势

1.地势特征

2.地形复杂多样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

⑦天山、

阴山、⑭昆仑山、⑥秦岭、⑤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①大兴安岭、②太行山脉、③巫山、

雪峰山、⑱长白山、⑲武夷山、④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脉、⑯祁连山脉

南北走向

⑳贺兰山、

六盘山、⑰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

⑧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由大到小依次是图中的⑨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3)四大盆地:

自北向南依次是图中的⑬准噶尔盆地、⑫塔里木盆地、⑮柴达木盆地、⑪四川盆地。

(4)三大平原:

平均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图中的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5)主要丘陵:

由北到南依次有图中的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三、中国的气候

1.气温

(1)分布

(2)五个温度带:

由南向北依次是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2.降水分布

(1)时间上: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空间上: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3.气候特征: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4.我国东部地区锋面雨带的推移

(1)原因:

夏季风的进退及势力强弱。

(2)规律:

正常年份,4、5月,雨带位于南部沿海地区;6、7月,雨带徘徊在江淮之间,形成梅雨;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9月开始快速南撤;10月撤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

四、中国的自然资源

1.特点:

种类多,总量大,人均不足。

2.土地资源

(1)特点:

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口与耕地矛盾尤为突出。

(2)分布:

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缓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3)土地利用:

①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②对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水资源

(1)分布: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解决缺水的措施:

建设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知识拓展]我国的能源问题

能源资源是区域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我国区域能源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很不匹配,其中,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存有着显著差异。

(1)问题表现:

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资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②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对策:

①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②提升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③节约能源,积极开发新能源等。

五、我国的主要河流与湖泊

1.内、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

地区

主要水文特征

主要河流

内流河

西北地区

多季节性河流,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夏汛明显

塔里木河

外流河

东北地区

水量丰富,含沙量小,冬季结冰期长,汛期较短,有春汛和夏汛

黑龙江、松花江

秦岭—淮河以北

水量较小,含沙量大,冬季有结冰期,汛期较短

辽河、海河、黄河

秦岭—淮河以南

水量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汛期长

长江、珠江

2.湖泊:

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高频考点一我国主要地形区及其特征

1.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

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A.横断山和秦岭B.太行山和雪峰山

C.大巴山和巫山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

【变式探究】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云南省西北部地形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

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举一反三】下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高频考点二我国的气候特征和自然资源

例2、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

读下图,完成2~4题。

2.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B.海陆分布

C.地形D.大气环流

3.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4.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

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变式探究】下图海港城市基隆年降水量在3200毫米以上,年降水日数为214天,素有中国“雨港”之称。

根据图文资料,分别简述基隆冬、夏半年都多雨的原因。

【举一反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C(昆明为7.7°C,成都为5.5°C),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图1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2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

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

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

高频考点三我国的主要河流与湖泊

例3、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

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

据此完成2~3题。

2.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位于半干旱地区

3.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A.几乎没有降水B.植被截留降水

C.降水大量下渗D.人工拦截径流

【变式探究】读图,回答下题。

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

(2019•天津卷)14.(2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台湾省与福建省隔海相望,省内80%人口的祖藉是福建。

两岸“三通”的启动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加深了两岸的经贸往来。

当前福州、厦门等地已建成多个台商投资区。

(1)说明台商投资区集中在福建省福州、厦门等城市的原因。

(6分)

福建省湄洲岛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妈祖被尊为“海上保护神”。

世界上有30多个临海国家和地区受“妈祖文化”影响,建有上万座妈祖庙。

(2)当地政府应如何利用“妈祖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发展旅游业?

(6分)

浙江省沿海的洞头岛受台风及其次生灾害的影响较大。

当地政府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规划确定了“防灾避险地”。

(3)对照下表中“防灾避险地”的选址条件及其主要原因,填写空项目。

(8分)

(2019•北京卷)36.(36分)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

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

“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1)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

(8分)

图示灌区是我国高产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该区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特色。

(2)简述形成该特色的自然条件,说明灌区水利工程在高产农田建设中的功能。

(10分)

(3)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0分)

国家大力推动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4)阐述大别山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因素。

(8分)

(2019•新课标Ⅰ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

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当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图5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6分)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

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8分)

(3)当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

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

(6分)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4分)

问题

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

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2019•新课标Ⅱ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

该地区以前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实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

图5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2019•新课标Ⅲ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图7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6分)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6分)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8分)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4分)

(2019•浙江卷)3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

(1)-(3)题。

(26分)

材料一

图1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

图2为2019年重庆工业结构图。

材料二

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

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

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做为发展重点。

(10分)

(1)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源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0分)

(2)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在重庆建设生产基地,说出其有利条件。

(8分)

(3)分析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并说明其意义。

(8分)

(2019•江苏卷)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很多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

2019年来此过冬养老人结合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图16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1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是、;作为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4分)

(2)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

(5分)

(3)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4分)

(2019•新课标II卷)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

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

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

(6分)

(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罐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

(6分)

(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6分)

(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

(6分)

(2019•新课标I卷)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

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

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世界当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

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

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

图8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

图8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

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

(8分)

(2)图8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

(8分)

(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8b)的原因。

(8分)

(2019•上海卷)黄土地貌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

材料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1)分别写出甲、乙、丙图所示黄土地貌的名称。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

(8分)

(2)阐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4分)

(3)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

简要分析这个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

(6分)

(2019•重庆卷)13.(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

图4为我国某类古典园林的主要分布区域,明清时期该区域经济繁荣,园林建设蔚然成风。

(1)说明明清时期该区域园林迅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9分)

(2)湖、池、泉等丰富多样的水景是该区域园林的突出特点之一。

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对营造园林水景的有利影响。

(13分)

(3)以木结构为主的亭、台、楼、阁等建筑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图4所示区域自然条件对该地古典园林建设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两条防护措施。

(4分)

(2019•浙江卷)3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

(1)-(3)题。

(26分)

材料一图1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

图2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

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

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

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1)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

(8分)

(2)长江江苏段______________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说明理由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

(8分)

(3)苏州某组织制造企业研究是否前往安徽的方案。

如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

若不迁移,其需要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10分)

(2019•安徽卷)35.(34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

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

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

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

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

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

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衍。

(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

(10分)

(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14分)

(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10分)

(2019•福建卷)36.(37分)图17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

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1)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

(8分)

(2)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12分)

(3)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

(8分)

(4)楚河中游地区某中学的同学对造纸厂的规模是否扩大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

选择你支持的一种看法,并为其提供论据。

(9分)

A:

可扩大造纸厂规模。

B:

不宜扩大造纸厂规模。

(2019•广东卷)41、(30分)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等四个相连湖的总称,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种的重工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5)题。

材料一南四湖地理位于示意图(图9)

材料二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9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图10)

(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休呈走向。

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

主要原因可能是。

(6分)

(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1982-2019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

(4分)

(3)分析1982-2019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

(6分)

(4)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6分)

(5)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

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8分)

(2019•天津卷)12、(12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京津冀地区古都较多,这些古都大多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分布有共同特征。

(1)据图7分析,古都分布与山脉、河流的位置关系是、。

这种区位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

请答出两条。

(10分)

为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河北省作为我国钢铁产量最多的省份,规划将部分钢铁企业向沿海临港地区转移,并实施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

(2)结合图8和文字材料分析,这种调整为什么能促动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改善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环境?

请各答一条。

(6分)

天津中心城区拥有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古文化街、五大道、水上公园等旅游资源,近十年来,京、冀等地来津的游客众多,仅周邓纪念馆就接待游客达1000多万人次。

(3)从旅游资源本身的角度,说明参观周邓纪念馆人数众多的原因,请答出三条。

(9分)

1.(2019·北京文综,3)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

下图示意中国4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

读图,回答第2题。

2.甲、乙、丙分别是()

A.贵阳、西安、长春B.昆明、海口、哈尔滨

C.兰州、上海、沈阳D.南宁、武汉、石家庄

(2019·安徽文综,27~28)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

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完成3~4题。

3.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

C.季风D.海陆位置

4.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2019·上海地理,12~13)根据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回答5~6题。

5.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

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

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

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

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

6.据图能够推断,从1976年到2019年该流域生态环境()

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

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

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

D.改善效果不甚明显

(2019·广东文综,9)下图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我国1980~2019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

若下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A.西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西北地区

3.[2019·浙江文综,37

(2),8分]2019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舟山群岛新区物流和旅游规划略图。

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铁矿砂等大宗商品重要中转基地的主要原因。

(8分)

(2019·江苏地理,21~22)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①热量更丰富②地形更平坦

③土壤更肥沃④水源更充足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提升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①扩大播种面积②提升机械化水平③选用优良品种④增强农田水利建设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读我国某省主要农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省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

2.该省最可能位于

A.嫩江流域B.黄河下游C.长江中游D.珠江上游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山脉与我国自然地理分界线叙述准确的是()

A.①图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