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322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6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命题卷及答案真题精选精品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2.“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3.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要经过多次的培养或矫正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这表明德育要遵循( )。

A.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B.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D.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4.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5.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6.桑代克总结的三条主要的学习规律不包括(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实用律

D.效果律

7.在条件反射研究基础上,巴甫洛夫总结的学习规律不包括( )。

A.获得与消退

B.刺激泛化

C.分化

D.同化

8.提出动机的强化理论的心理学家属于学习理论流派里的( )。

A.行为主义

B.格式塔

C.认知主义

D.建构主义

9.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最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的动机水平是( )。

A.低水平

B.高水平

C.中等水平

D.极高水平

10.“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A.定势现象

B.迁移现象

C.记忆现象

D.应用

11.学与教的过程中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A.教学媒体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12.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

A.自主感

B.主动性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

13.专家型教师通常是用( )方法,慢慢地引入要讲的教学内容。

A.开门见山式

B.迂回曲折式

C.导入式

D.实验式

14.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这说明情绪情感具有( )。

A.动机功能

B.调控功能

C.健康功能

D.信号功能

15.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华生

16.学生将茄子、白菜、菠菜等归纳为“蔬菜”,这样的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概念学习

D.辨别学习

17.学习程度需达到( ),学习效果才最佳。

A.50%

B.100%

C.150%

D.200%

18.教师资格的认定程序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 )

A.提出申请

B.受理

C.参加资格考试

D.颁发证书

19.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B.教师的专业化尝试是从建立专门的师范培训机构开始的

C.将每年的9月l0日定为教师节是在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确定的

D.对于非师范院校毕业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应当进行面试和试讲

20.在技能学习的最初阶段,( )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A.知识

B.能力

C.练习

D.活动

21.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是(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教学参考书

2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 )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

A.上课

B.读书和作业

C.活动和交往

D.谈话和讨论

23.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是( )。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学技术

24.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萄子

C.孟子

D.老子

25.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 )。

A.现实性

B.潜在性

C.可塑性

D.普遍性

26.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

A.学生

B.班级

C.知识

D.课程

27.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 )。

A.部分与整体

B.后者包括前者

C.整体与部分

D.前者包括后者

28.( )是教师教学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29.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

A.德育意义

B.德育内容

C.德育目标

D.德育任务

30.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 )。

A.专业结构

B.学科结构

C.科技结构

D.生产力水平

二、辨析题

1.教学中应用首尾时间来处理课堂纪律问题、整理材料之类的事。

2.思维越灵活,相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就越能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提出越多的合理假设。

3.态度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有什么态度就有什么行为。

4.行为塑造法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

5.课堂里的人际关系对课堂气氛没有影响。

6.“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明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7.古代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

8.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高等教育延伸。

9.杜威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所以他的教育理论也被称为教师中心理论。

10.西方古代教育以埃及和雅典最为典型。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特点。

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3.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意义。

4.简述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5.简述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6.简要分析知识学习的过程。

四、材料分析题

1.有三位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老师教孩子画苹果。

中国老师走进教室说:

“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学习了画水杯,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

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

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的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

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注意我是怎样画成的。

”一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

日本老师手拿着一个苹果走进教室:

“同学们,这是什么?

……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

如果喜欢,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但这个苹果不能吃,因为只有一个,而且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画苹果。

”然后,将苹果放在讲台上,“现在,大家可以画苹果了。

”――苹果还在,学生有了观察的对象,第一次画得可能像梨,第二次画得就有些像苹果了。

美国老师提着一篮子苹果走进教室:

“同学们,这是什么?

……对,这是苹果。

大家喜不喜欢?

如果喜欢,大家可以上来拿一个。

”同学们各自拿了一个苹果,老师接着说:

“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

这些苹果老师都洗干净了,如果喜欢,还可以把它吃掉。

”一段时间过去,许多同学已经吃掉了苹果。

这时,老师开始布置任务:

“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要画苹果,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上苹果。

”一苹果已经吃掉了,学生第一次画得可能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画得才有点像苹果。

结合本案例回答,三位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老师在上同一节画苹果的课上,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存在着什么差异?

2.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专家解析】“理想和未来”是青年期的重要特征。

青年期是个体身心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3.A【专家解析】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要求在品德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中不要操之过急,要经过多次的培养和矫正训练。

4.B【专家解析】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5.D【专家解析】由义务教育的特征可知。

6.C【专家解析】桑代克总结的三条学习规律是:

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7.D【专家解析】巴甫洛夫总结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规律是:

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

8.A【专家解析】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的。

9.C【专家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水平是最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的动机水平。

10.B。

11.C【专家解析】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传递的主要信息。

12.D【专家解析】此时的主要任务是形成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即自我同一性。

13.C【专家解析】专家型教师常常用导入式方法引出要讲的教学内容。

14.C【专家解析】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这说明情绪情感具有健康功能。

15.C【专家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据此形成了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16.C【专家解析】概念学习是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

17.C【专家解析】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则可能会出现“报酬递减”。

18.C【专家解析】参加资格考试不属于教师资格认定程序的范围。

19.C【专家解析】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20.C【专家解析】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

21.C【专家解析】教师备课、上课,必须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

22.C【专家解析】没有社会活动和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也就没有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23.B【专家解析】在阶级社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4.B【专家解析】苟子认为,人性本恶,所表现出来的善是教育的结果,所以是外铄论的代表。

25.C【专家解析】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都处于变化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26.D【专家解析】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27.C【专家解析】见大纲关于教育与教学关系的表述。

28.A【专家解析】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教学是从备课开始的。

29.C【专家解析】德育目标不仅决定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还制约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30.D【专家解析】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适应,教育结构也将随之发生新变化。

二、辨析题

1.错误。

专家解析:

学习活动开始和结尾效果较好,因为它们只受倒摄抑制或者前摄抑制的单重影响,所以不应处理琐碎的事而应学习重要的新概念。

2.正确。

专家解析:

在这样的前提下问题解决的可能性较大。

3.错误。

专家解析:

态度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但二者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4.错误。

专家解析:

题于阐述的是代币奖励法的优点。

5.错误。

专家解析:

课堂里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

6.正确。

专家解析:

教给学生知识是重要的,但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更重要。

7.错误。

专家解析:

题干所指是雅典的教育。

8.错误。

专家解析:

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

9.错误。

专家解析:

杜威强调的是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所以他的教育理沦也被称为儿童中心论。

10.错误。

专家解析:

西方古代教育以古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最为典型。

三、简答题

1.

(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2)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

(3)发展的不平衡性。

(4)发展的差异性。

2.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5)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

①选择适当的道德行为;②选择恰当的奖励物;③强调内部奖励。

3.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4.中学教学方法的特点有:

(1)师生之间在运用教学方法时的互动和联系加强。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逐步增加。

(3)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相互配合。

5.

(1)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2)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3)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6.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提取三个阶段。

在获得阶段,新知识进入短时记忆系统,与长时记忆系统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出现新意义的建构。

在巩固阶段,新建构的意义储存于长时记忆系统中,如果不进行深层的认知加工,这些信息就会出现遗忘。

在提取阶段,个体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回答各类问题,并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所学知识产生广泛迁移。

四、材料分析题

1.案例反映了中国、日本和美国在基础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1)中国、日本和美国教育理念存在的差异。

从本质上来说,中国、日本和美国教育理念的根本差异是侧重于创新还是侧重于打基础。

中国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模式教育,学生是多学、多练、多记、多考,培养孩子吸收知识、学习行为和接受能力。

日本的教育强调创新和基础相结合,日本教师不仅注重学生个体创造性和发散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和创新,能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同时注重传统的教学方式。

美国则侧重于强调创新精神,强调个人主义,是一种精英式的教育,学生是多看、多想、多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的思考能力、创造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

(2)教育方式存在的差异。

中国的学校教育方式偏向于应试教育的方式,注重用最终的考试来评价学生,标准则是考试的结果,而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

日本学校教育的方式偏重于独立性和个性化教育,学校通过传授的知识教授与活动兴趣课程的安排,促进学生意志力、创造力的培养。

美国的学校教育方式比较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多样化,并且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教学方式上,将知识的传授和问题的解决结合在一起,注重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和美国的基础教育,不能简单地说哪个好。

在教学过程中,对中国学生,应该让他们多创新,对于美国学生,应该让他们打好基础,这样互相弥补是最恰当的,优势的相互融合才是最优的。

2.【答案要点】方仲永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好的人,如果离开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是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

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

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

一、单项选择题

1.优秀班主任首先应立足于增强( )。

A.教学意识

B.育人意识

C.成就意识

D.创新意识

2.新课程改革倡导( )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

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3.下列选项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膝跳反射

D.信号反射

4.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雅各布松

D.埃利斯

5.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

可分为(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6.下面情况发生了学习的是( )。

A.小李从亮处走迸暗室,视力显著提高

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

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

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7.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能力的这种差异是属于( )。

A.能力的量的差异

B.能力的质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8.区分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的是( )。

A.效度

B.信度

C.可靠度

D.区分度

9.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

10.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论述,错误的是( )。

A.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细分为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

B.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效率高,是适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

C.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适合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活动的主持者应受过相应的训练

D.团体辅导是一种一对多的心理辅导方式

1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 )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12.“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13.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 )。

A.发展学生个性

B.促进温故知新

C.加强“教学相长”

D.坚持“循序渐进”

14.群体是中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个体社会化所必需的( )。

A.教育条件

B.社会条件

C.客观条件

D.物质条件

15.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育内容

B.教育质量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

16.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

A.提出教学目的

B.选择教学方法

C.涉及教学进程

D.规划板书内容

17.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

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8.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社会力量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

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19.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0.教师扮演“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可能出现的不当表现是( )。

A.教师出现家长制作风

B.教师过分地溺爱学生

C.教师过分地迁就学生

D.教师对学生过分地严厉

21.如果一个人情绪消极,对生活感到全无乐趣,觉得自己的活动没有价值。

这种人患有( )。

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22.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

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3.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24.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方面是( )。

A.授受关系

B.指导和被指导关系

C.相互促进关系

D.相互制约关系 

25.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

应坚持的是( )。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26.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27.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是(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8.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

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

A.信任感

B.自我同一感

C.主动感

D.勤奋感

2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

任意选择一个。

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

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30.安德森的产生式迁移理论是( )的现代翻版。

A.关系转换说

B.经验内化说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二、辨析题

1.一方面,教育与社会其他因素的关系密切;另一方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4.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三、简答题

1.制度化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中小学德育的任务是什么?

它包括哪些内容?

3.简述班主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4.什么是课的结构?

综合课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5.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四、材料分析题

1.课上马老师给大家讲“波伊尔定律”。

他说具有恒定质量和温度的气体,其压力与体积成反比。

后来他又出示一个公式“P×V=K”并解释说其中P代表压力,V代表体积,K代表一个衡量(衡量中包括恒定的质量和温度)。

他边举例边板书:

如果P=2个大气压,且衡量为8,那么体积就是4立方厘米。

2个大气压×4立方厘米=8。

如果我们把压力变量改为4个大气压,体积就成了2立方厘米,4个大气压×2立方厘米=8,别的同学都懂了,可是班上的小妮小刚还是搞不明白。

老师知道小妮空间想象力很强,他说,你可以想象,你有个气球,你双手使劲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了,这时压力变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

“对,体积再小,压力会更大,甚至还会爆了呢。

”对于小刚,老师也了解他一向身体灵活,运动能力强,他对小刚说,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气,别让气体漏出,然后用手压住一侧面颊,嘴里的气体体积变小了,你会感到压力变大,把另侧面颊变的硬邦邦,当你把手松开,口腔空间变大,压力小了,面颊也软了。

小刚自己尝试了几次。

也搞明白了“波伊尔定律”。

问题:

请分析马老师的教学符合哪一项教学原则?

2.下面是甲、乙两位老师对《阿Q正传》一课的教学处理,读后请写一段比较性评析。

甲:

教师安排7节课,第一节课介绍鲁迅及其作品,介绍写作背景,通读第一二章,正音释义;第二节课通读第三章至结束,正音释义。

第三节课分析序及第一二章,第四节课分析第三四五章,第五节课分析其余章节,第六节课归纳人物性格特点,第七节课归纳课文的写作特点并总结教学要点。

乙:

教师安排4节课。

第一节课指导学生自读全文.并就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写出百字短评。

第二节课前后四人为一组,形成10个表演小组,讨论确定表演内容、组内分工、彩排时间等,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四节课课堂表演,抽签决定表演顺序,各组表演时间为5~8分钟。

每节课结束前5~8分钟进行课堂自由评论,教师适当点拨。

最后评出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表演、最佳道具、最有创意等大奖。

最后每人以《观×××组表演“XXX”片断》为副标题的艺术小评论。

问题:

(1)指出两种教学处理的各自特点。

(2)从语文教育学的有关理论特别是新课改的理念出发比较这两种教学处理的优劣。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专家解析:

班主任的工作最终指向学生个人的发展,故班主任必须有良好的育人意识。

2.【答案】D。

专家解析: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3.【答案】D。

专家解析: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会的反射,是后天学习、积累“经验”的反射活动。

ABC都是先天形成的一种反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